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日本企业的市场战略分析-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6 15:48:42日本企业的市场战略分析有了以上的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基础,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确实是表现不凡,这使得二战后日本经济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奇迹般的发展。日本企业在20世纪60年代实行的经营战略是企业成长战略。这与当时的日本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相适应的,也是和当时日本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分不开的。这种成长战略也叫扩大战略和发展战略,它主要是由产品战略和市场战略所构成,这种战略热衷于发展市场和扩大市场。为了达到此目的,宁愿部分地牺牲眼前利益,也要压低价格进行 倾销 。这种战略有如下几个主要的特征:一、倍增概念日本企业从不放过一切可以利用的市场机会。当发现市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时,则迅速采用倍增战略,即用2年到4年时间将生产能力和产量翻一番。具体就是:盯住市场占有率,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计代价,采用产品降价、扩大生产能力,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和新产品开发等方法。只要发现市场的增长率达到20%~30%时,就采用先下手为强的战略决策,成倍地增加投资,使产量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这样,销售额比竞争对手增加得越多,成本下降,薄利多销,收益也增加。因为扩大产量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自己手中可支配的资金越多就越容易从企业外部筹措资金,也就越能促使本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企业越是成长壮大,就越可以追加投资并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把竞争对手置于死地。这种战略是一种良性循环或者叫先下手为强的战略,只要进入良性循环就能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当然,这种战略也是要冒风险的,一旦循环失败,就会丧失竞争力。显然,日本企业的竞争是通过金融来进行操纵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企业和金融界之界之间的灰色交易得以成立的一个内在原因。二、战略指导思想这种战略的指导思想的要点是:(1)立足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2)紧紧盯住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对竞争对手予以高度关注;(3)在与对手抢占市场的过程中,以最大的力量占据有利地位并充分、彻底地发挥所占据的优势;(4)采取符合上述3条战略的财务政策和人事政策。三、战略的思维方法日本企业对市场的变化有着特有的思维方式。这一点和欧美的企业是不一样的。对欧美企业来说,当需求不旺盛的情况下则压缩生产规模、降低产量被认为惯例。具有强烈成长意识的日本企业,却往往是反其道而行之:扩大投资、增加品种、降低产品的价格、扩大销售网点。只要增长额停滞或刚一开始回落,日本企业就立即大幅度的增加产品的品种、增加销售网点、加强促销活动,使企业始终保持继续上升的势头。这样,无论是销售增加还是减少,都要保持企业的增长能力,市场的占有率也不能有所降低。在销售额下降的情况下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能力,日本的企业确实是要冒风险的。但是为什么日本企业要冒风险,而欧美的企业却不冒风险呢?这就是日本企业和欧美企业的思维方式不同。欧美企业是正向思维,理性告诉它应该这样做就这样做,下降了就是市场不好,那么就要降低产量。而日本企业则是逆向思维,在它们认为落后于自己的竞争对手,比企业的赤字要危险得多,也就是说,它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宁可容许企业发生赤字,也不能将市场占有率让给竞争对手。在它们看来,如果市场占有率低于竞争对手,就意味着要大祸临头,就会被对方吃掉。因此,日本企业看法是:不能超过竞争对手,就没有利益可取。所以日本企业对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都是非常关注的,这也是构成日本企业强劲竞争力的原因之一。在日本,企业为了获取竞争对手的情报往往是不计代价,要么胜过竞争对手,要么采用 差别化 策略,开辟新的市场领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日本企业就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强大的企业,拥有绝对占优势的市场占有率;另一种是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企业;要么是产品具有独特风格,要么就在服务和其他方面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或在其他的细分市场占有独特的优势,总之要做到 我这个企业总是有比你的企业强的地方 。我们可以把日本的企业战略归纳成两种类型:要么是 领先与赶超 ,要么是 差别化 。这两种类型战略的最富代表性的是松下公司和索尼公司。松下公司有意识地把本公司准备开发的产品的有关设想透露给自己的竞争对手,而自己在一旁仔细观察竞争对手是如何将设想付诸实施的,并在变成产品后,密切注意着市场动向,一旦市场表明该产品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需求量很大,松下公司立即根据其预测的市场销售量制定目标,以及在2~3年内实现市场占有率绝对第一的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短时间内用较低的产品价格和优良的产品质量占领市场,将原来的竞争对手打败。索尼公司的战略是和松下公司不同,索尼不和松下硬碰硬地对着干,它的战略是要么研究新产品,要么进行老产品的更新换代。由此可以看出,在竞争对手占上风的情况下,日本企业采取的对策主要两种:松下派的战略,或者是索尼派的战略。总之这些战略思想的深处都反映了日本企业的经营思想是,就是一定要比别人强,不管是那一方面都行,强不了就等于走向灭亡。所以欧美的企业认为,日本企业的经营是不按常规的,是一种拼命的做法。这里还要指出的是,尽管日本的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强调 和为贵 的思想,但是日本人在市场竞争方面是从来不讲 和 的,如果是一个弱小的企业在竞争中失败,别的企业则 见死不救 ,不会给予任何方面的同情和援助,在这方面日本社会是没有同情心的。如果从市场竞争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它一方面有利于竞争促成市场的繁荣,使强者更强;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快速地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淘汰落后的产业,不断发展新兴产业,亦即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诚然,日本企业的这个战略思维方式也是有问题的,因为从当今经济发展的规律来分析,当代经济在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全球化,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能游离于全球经济之外,如果一国经济发生危机,而不及时采取挽救措施的话,很可能会产生连锁瓜,甚至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发生,最终也会引致日本本国经济的衰退。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战略管理的10大学派-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6 15:23:28战略管理的10大学派战略管理共有10大学派,它们是: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这10大流派分别从各个角度或层次反映了战略形成的客观规律,都对战略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它们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下面分别加以介绍:1、设计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一个概念作用的过程。战略形成应该是一个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思维过程。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才能采取行动。有效战略产生于受严密控制的人类思维过程。例如,安德鲁斯在另外一本书中认为:只有在管理人员尽可能深思熟虑制定战略时,他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战略制定是一个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技巧,而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什么直觉技巧,它必须通过真实的学习才能获得。2、计划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一个正式的过程。战略产生于一个受控的、正式的过程,该过程被分解成清晰的步骤,每个步骤都采用按核查清单进行详细的描述,并由分析技术来支撑。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注重战略的分解和正式化意味着像日程安排、制定计划和编制预算这些最有用的行动受到关注。而有关战略创造的实实在在的活动实际上并没有得到重视。因素,战略规划通常归结于行为控制的数学游戏,而这些数字游戏与战略几乎根本没有关系。3、定位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一个分析的过程。在奎因看来: 有效的战略是围绕少数几个关键概念和观点而形成的,而这些关键的概念和观点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凝聚力、平衡力和重点。 此外还提供了 与高智对手进行对峙的能力,这样就迫使对手扩大其承诺范围,然后我们集中力量朝一个明确的方向进攻,占领一个预先选好的细分市场;最后在这个市场中建立自己的控制点。以此为基础重新组织,进行扩张,以求在更大的领域内占领主导地位。4、企业家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一个预测的过程。这一学派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远见,它产生于领导人的头脑之中,是战略的思想表现。远见既是一种灵感,又是一种对战略任务的感觉,是一种指导思想。其实,远见常常表现为一种想象,而不是一份详细阐述的计划(用文字和数字表现的计划),这就使战略非常灵活,所以领导人在制定战略时就能充分运用其经验。这说明:企业家战略既是深思熟虑的,又是随机应变的,在总体思路和对方向的判断上深思熟虑,在具体细节上可以随机应变,可以在战略的执行过程中灵活地进行变更。5、认识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一个心理过程。卡尔 韦充喜欢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队在阿尔卑斯山演习的匈牙利士兵遇上暴风雪,两天后还没有回来。第三天,士兵们回来了,他们解释道:是的,我们认为迷路了,只能等死。但当我们中的一个人在口袋里发现了一张地图,我们一下子平静了许多。我们搭起了帐篷,熬过了暴风雪。运用地图,我们找到了感觉。现在我们出来了。派遣部队的上尉拿过倍受关注的地图看了看,惊奇地发现它不是阿尔卑斯山地图,而是比利牛斯山的地图。故事的寓意是很明显的,当我们迷路时,地图会帮助我们。换句话说,错误的心理反应比根本没有反应好得多。至少,他会给你勇气,从而激励你采取行动。6、学习学派把战略形成看成一个应急的过程。开始,战略就像花园中的种子一样产生。它不会像番茄那样在温室中培育。换句话讲,战略的形成过程可能长了些。有时,让模式自己出现会比组织加一些人为的模式更重要。这种战略可以在任何人们可以而且愿意学习的地方生根。有时,一个遇到特殊良机的个人或单位会创造出自己的模式。一旦开创了这种先例,这种行为便不可避免地发生。而在另外一些时候,通过各种人为的调整,一些行动逐渐形成一个战略主题。外部环境会把一个模式强加给一个毫无准备的组织,最为关键的是组织不能总是计划出战略应该出现在那里,更别提制定战略计划本身了。7、权力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一个协商过程。波特列举的行动与反行动主要针对已确立其地位并一心想维持对其有利的相对优势的企业而言的。运用手腕与对手沟通,通过协商达成互利协议比公开作对更为明智。将威胁和承诺结合起来已获得优势,是一种互为补充的外交手段。因此,这里讲的战略,与其说是谋求地位,倒不如说是施展计谋,这种战略是在初期已建立稳定秩序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战略有各种佯攻和阴谋诡计所组成,通常具有愚弄竞争对手的意图。8、文化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一个集体思维的过程。我们把组织文化与集体认识相联系。它就成为 组织的精神世界 ,或者,成为传统和习惯以及各种更为明确的表现形式 故事,符号,甚至建筑物和产品等的共同信念。佩蒂格鲁在写到组织文化可以被看作 富有表达力的社会组成部分 时做了个很好的比喻,好像人体的有机组织一样,组织文化的骨干连接着组织过程的肌肉。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代表着组织的生命力,代表着机体的灵魂。9、环境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一个反应的过程。环境,作为一种综合力量向组织展现自身,是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中心角色。组织必须适应这些环境力量,否则会被 淘汰 。领导由此变成了一种被动的因素,负责观察了解环境并保证组织完全适应。组织结束群集在原来所处的独特的生态型小环境和位置中,直至资源变得稀少或者条件变得恶化敌对,然后组织消失灭亡。10、结构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一个转变的过程。与众所周之的马与马车,或婚姻中的男人与女人一样,结构与转变也形影相随,而它们其实有很大区别 至少在文献和战略管理的实践中所反映的要有所不同。结构往往被学术派人物所研究和描述(因为这是一个概念问题),而转变则往往被经理们所运用,(特别是)被顾问们所描述(因为这是很复杂的商务)。在狩猎旅行的比喻中,一边是去追踪,另一边是去设陷阱,但都是在继续寻找那个目标。再返回另一个比喻,好比是马和车,马(过程)必须不断地把马车(状态)从一个地方拉到另一个地方。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企业战略研究的新视角-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6 15:23:07一、企业战略研究的新视角企业战略研究的是关于企业的发展方向问题。所谓战略,就是站在明天的角度规划今天以求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创造适应性。一个战略的成功取决于做好许多事情 不仅仅是几件事 并保持它们的致性。如果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适应,就不会有明确的战略,更不会有可持续性。(一)西方管理学界研究企业战略的主要历程构建了现代战略雏形的是塞尔兹尼克(P. Selznick),他在1957年研究了制度承诺(Institutional Commitment)的角色,并引进了 独特竞争力 (Distinctive Competence)这一概念。20世纪60年代初期,安东尼(R. N. Anthony) 、安索夫 (H. I. Ansoff) 和安德鲁斯(K.R. Andrews)奠定了战略规划的基础,并论述了战略规划的作用。三者的研究构成战略思想的 3安范式 (Anthony-Ansoff-Andrews Paradigm)。 3安范式 在1978年的匹兹堡大学战略规划研讨会上得到普遍的公认,后经申德尔(DanE. Schendel)和霍弗(C.W. Hofer) 在1979年出版的《战略管理》一书广泛向世界传播。80年份划通用战略阶段,人们试图总结成功的普遍模式,由波特(M.E. Porter) 领头重点研究如何预测商机,创造商机以建立和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人们对战略的实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价值链的概念及7S构架被用于研究为实现公司目标,如何构造企业的内部关系。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战略的制定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过程,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战略,战略规划与实际结果间存在差距。战略需要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不断地修改调整。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希望根据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来制定战略。1、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战略规划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期,安德鲁斯、克里斯滕森和安索夫奠定了战略规划的基础,他们重点阐述了如何把商业机会与企业资源有效匹配,并论述了战略规划的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规划思想占据着战略的核心地位。(1)系统战略理论的诞生战略管理的3部开创性著作是:1962年钱德勒(A.D. Chandler, Jr.)的《战略与结构》,1965年安索夫的《公司战略》,以及同年安德鲁斯的《商业政策:原理与案例 》。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解释了大企业的成长并分析了企业的管理结构如何随企业的成长而改变;分析了美国大企业的管理人员如何确定企业的成长方向,做出投资决定并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确保战略的贯彻实施。他发现企业内管理的变化主要是战略方向的改革而非只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率。安德鲁斯接受了钱德勒的战略思想,增加了塞尔兹尼克的独特竞争力概念,并强调企业必须适应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安德鲁斯区分了战略的制定与战略的实施,他认为战略包括4个要素:市场机遇(企业可能做什么,Might Do)、公司能力(企业能够做什么,Could Do)、个人激情(企业想做什么,Wants to Do)以及社会责任(企业应该做什么,Should Do)。战略就是实现四者的契合(Fit)。按照安德鲁斯的观点,环境不断变化产生机遇与威胁,组织的优势与劣势将不断地调整以避免威胁并利用机遇。对企业内部的优势与劣势的评估确定企业的独特能力,对外部环境的机遇与威胁的分析可以确定潜在的成功因素。这两种分析构成战略的基础。安德鲁斯把战略制定看成是 分析性的 ,而把战略实施看成是 管理性的 。20世纪60年代在哈佛商学院,安德鲁斯和克里斯滕森使用单向形成了战略规划的基本理论体系,其基本步骤包括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战略制定、评估、选择与实施。这种方法的实质是认为战略乃是如何匹配(Match)公司能力(Capability)与其竞争环境的商机。伦德(Learned)等人的SWOT分析是这一时期的战略态势分析工具的经典,并一直沿用到现在。安索夫是在对战略规划感到失望后提出其战略管理概念的。建立了自己的战略决策过程,重点研究企业成长的范围与方向。安索夫认为战略为5种选择提供 共同思路(Common Threads) :产品与市场范围、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协同、自产还是购买。安索夫把环境、市场定位与内部资源能力置于战略的核心位置。在战略的各因素中,安索夫强调协同的作用。比较而言,安索夫侧重公司战略,而安德鲁斯侧重业务战略。(2)经验曲线等实证规律的发现波士顿管理顾问公司对战略的发现是经验曲线与成长 份额矩阵。经验曲线发现,随着市场份额扩大、产量增加,由于劳动熟练程度提高会导致生产成本下降。 每当经验翻一番,增值成本就会下降20%~30%。 波士顿管理顾问公司后来还提出了一系列规律,包括定价悖论、市场份额辩论、三四率等。波士顿管理顾问公司最重要的发现是成长 份额矩阵。后来通用电器在波士顿矩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市场吸引力与企业优势为变量的GE矩阵。这两种矩阵目前已成为战略的基础分析。2、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适应学派1970年到1977年GE使用战略规划,使其战略思想正式登上企业发展的历史舞台。战略规划最初主要在业务战略层次,1976年出现在公司层次。矩阵方法得到广泛使用,尤其BCG的增长速度与相对竞争地位矩阵更是风行一时。20世纪70年代战略管理走向实证研究,出现两大流派,一股重视过程,描述战略是如何形成的,另一股重视内容,追求战略选择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早期,战略规划与长期规划在战略领域扮演重要角色。这主要起源于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计划的经验应用到公司中。按照战略规划的说法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都在控制之下。1973年的石油危机开始动摇战略规划的垄断地位,企业发现战略规划无法应对现实中普遍出现的环境巨变与激烈国际竞争。环境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尝试与修改对策,对策的积累形成了战略。因此战略是事后产物,事前无法描绘与系统化。由于理论与实践出现巨大反差,1979年到1983年美国经济衰退时,战略规划出现反向革命。企业战略规划向战略管理演变。战略管理把战略规划与战略问题合二为一。它不包括技术、经济信息变量,着重关注心理与政治力量,融入了组织社会学,注意了内容(Content)、背景(Context)与过程(Process)的相互作用。20世纪70年代是环境适应学派的时代,战略家们越来越把环境的不确定性作为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更多地关注企业如何适应环境。战略规划理论把环境适应思想纳入自身的体系之中。3、20世纪80年代的产业组织理论与通用战略研究(1)市场结构与经营业绩关系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哈佛大学就有学者开始研究市场结构对企业的影响,人们开始探索企业成功的驱动力,众多计量研究的出现如PIMS(Profit Impact of Marketing Strategy)被用于研究公司特征与公司作为之间的关系方面。哈佛的市场营销研究所开发了PIMS,研究市场份额与赢利能力之间的关系。波士顿的市场增长与市场份额矩阵、麦金西市场吸引力与市场定位矩阵是迄今为止比较普遍使用的分析方法。这些研究成了后来的产业组织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战略与绩效的研究也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有三股势力:一股集中在哈佛;第二股是在普渡大学,重点研究业务战略,始于所谓的酿酒厂研究;第三股势力也诞生在哈佛,以波特为首,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研究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钱德勒学派的学者更深入地研究了企业成长战略、组织形式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波特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战略研究,将重点放在行业特征分析上,强调市场力量对获利能力的影响。后来,交易成本理论、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纷纷被引进到战略理论。(2)通用战略与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初波特通过对美国、欧洲与日本制造业的考察提出了自己的竞争战略理论学说。他的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要通过产业结构的分析来选择有吸引力的产业,然后通过寻找价值链上的有利环节,利用成本领先或性能差异来取得竞争优势。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战略的实施能力同样是重要的竞争优势来源,麦肯锡公司首次提出战略实施与组织发展的构架,即它的7S构架,说明了要成功地实施战略与实现组织变革必须的要素。其假设是组织的变化需要组织技能与共享价值观的变化。这7S是:战略、技能、共享、价值观、结构、系统、员工、风格。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更多的竞争优势来源如质量、速度、快速的周转能力、高度的创新能力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维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依赖于组织的学习能力。(3)战略过程与动态战略后来的研究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战略过程或战略能力单独形成永久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不断改变其战略、资源与能力以便适应环境的千变万化。人们研究的重点由过去的寻找成功的驱动力转向研究如何使企业变化能力的最大化,明茨伯格认为战略家应该由原来的规划者、战略制定者转变为战略的发明者、知识的创造者及变化的催化剂,战略规划应该用战略思考来替代。环境变化迅速,因此过多的分析反而会贻误战机。要迅速分析可能的机遇,消除可能的风险,重点研究关键问题,迅速分析并形成行动方案,不要等一切都明确后才行动,但随时准备变更行动方案。成功的企业是擅长创新的企业,是不断学习、不断变化的企业。4、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战略理论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全球企业的经营活动和20世纪相比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格局正进行着全新的整合,知识经济初现端倪,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面对这些新形势、新挑战,管理学家们探讨出一些与之相适应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体系。(1)战略创新是一种革命。在20世纪90年代战略遭遇人们的质疑时,哈默尔(Gary Hamel)作为战略学教授,与普拉哈拉德 改过去程式化、缺乏前瞻性的弊端,锐意求新,重新审视面向新时代的战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迅速崛起的企业在制定自己的战略时更加具有革命性。保护行业寡头的壁垒在自由化、技术剧变、全球化及社会变革压力下日益崩溃。但是,不仅仅是变革的力量才破坏旧的产业结构,那些为了革新事业而聚集力量的公司行为也破坏旧的产业结构。如果一个公司是制定规则一类的企业而不是革命性的企业,又如何去做呢?要么把未来交给革命性的挑战者,要么对公司制定战略的方式进行革命,需要的不是对传统计划方法做点改变,而是一个新的哲学基础。战略创新就是革命、是全局性的把握,其他任何事情都是策略问题。下面10项原则可帮助一家公司解放其革命精神,并让它发现真正革命性战略的机会正在戏剧性地增加:①战略计划不是战略;②战略计划必须推陈出新;③瓶颈是在瓶子的上部;④每一个公司都存在革命者;⑤问题不在于变革,而在于保证支持;⑥制定战略必须讲求民主;⑦任何人都能成为战略的行动主义者;⑧洞察力值50个智商点;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不是可供替代的选择;⑩一开始就看到结局。这些原则不是一系列渐进的指令,而是关于战略的挑战 成为产业革命者的挑战的思考方法。(2)战略弹性是企业竞争的制高点。面临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必须具有快速的经营反应能力。获得这个反应能力必须建立自己的战略弹性。战略弹性是企业依据自身的知识能力,为应付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而具有的应变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由人员、程序、产品和综合的系统所构成。战略弹性由组织结构弹性、生产技术弹性、管理弹性和人员构成弹性所组成。战略弹性来源于企业本身独特的知识能力,而企业人的知识构成和其组合方式是构成战略弹性的关键。一旦企业建立起自己的战略弹性,企业即形成了组织的活性化、功能的综合化、活动的灵活化,这一切即构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从而就建立起别人无法复制的战略优势,竞争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13 17:14:48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了解日本已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实现了 经济立国 的战略;弄清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已确立了实现 世界政治大国 的基本国家战略,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明确日本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必然要走军事大国的道路,从而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具体而言,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主要问题:(一)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二)战后日本政治制度(三)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战略二、主要内容提示(一)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被人们称作 20世纪的经济奇迹 ,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并非偶然事件,它是由国际、国内诸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50到70年代中期世界市场的粮食、燃料和原料充足低廉。大量进口价格低廉的原料和能源有利于资源小国日本的经济迅猛发展日本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和燃料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同时,日本又是以 加工贸易之国 著称的制成品出口大国。受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影响,战后以来的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十分低廉,而制成品价格却大幅度上升,这不仅使日本廉价获得大量能源、资源,而且使它在进出口贸易价格上赚取大量的 剪刀差 利润。第二,朝战和越战军事订货刺激日本经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庞大的军需大大帮助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这两场局部战争中,美国把日本作为自己的军事基地、作战物资供应地和军需补给地,向日本发出大量有关武器、运载工具和其他军用物资的订货珲(俗称 特需 ),给日本带来了 特需繁荣 。这两场战争使日本获得大量外汇收入。据统计,1950 1977年日本的 特需 收入累计达107.8亿美元,仅朝鲜战争所得 特需 收入即占1951 1953年外汇收入的40%,占国民收入年平均数额的18%,从而弥补了日本的贸易逆差。第三,冷战的加剧使美国对日政策转向积极扶持。战后初期,美国为把日本纳入它在远东的反共战略体系,对日本进行了大力扶植。美国归还日本应赔偿的工厂,给予近30亿美元的援助和大量的投资,还通过民间贸易,向日本供应原棉、石油、煤炭、铁矿石等恢复工业急需的能源和原料。使日本经济起死回生。据统计,美援总额约占同期日本进口总额的40%~60%。1949年至1970年,在日本的外国资本累计为139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美国私人企业在美国对日扶植政策的影响下所进行的投资。美国对日本还几乎无保留地开展技术转让,并向日本开放本国市场。第四,日本特殊的战败国地位使日本免于将过多资源用于扩军备战。日本作为战败国,接受美国的 核保护伞 。日本军费负担减轻,使它有更多的财力投资于经济建设,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时机,使日本节省了大量的军费开支,避免了军队供给、武器装备和军火工业等巨大资金消耗。战前(1934 1936年)日本军费开支占财政支出的44.8%,而战后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的限制,日本的军费开支仅占财政支出的7%左右。日本军费开支锐减,使它有更多的财力投资于经济建设之中。其次,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加速设备更新。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以电子计算机、激光、原子能和航天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国际间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空前活跃。日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1950年到1975年间日本从几十个国家引进了25000多项技术,只用了不到60亿美元的代价。第二,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使战前日本国内曾经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1993年,国内一直是自民党一党执政,国内政局比较稳定,政府制定的各项重大政策得以长期顺利地贯彻实施,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为日本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第三,实行有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采取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战后,日本政府与垄断财团联系密切,始终保持着对日本经济很强的影响力和干预能力。基于对战争的反省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压力,日本确立了 经济立国 的发展战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根据国情适时提出了 贸易立国 方针,以高出口带动高增长,使日本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 贸易立国 方针受到两次石油危机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萧条的冲击,日本又适时提出了 科技立国 的方针,加快新技术革命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根据它的金融地位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又推行了 投资立国 的战略方针,继续推进经济的发展。第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积极吸收、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科技成果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且根据本国的经济特点和技术基础加以改造、革新,使之 日本化 ,使日本经济收到巨大效益。日本政府还注重大力发展本国的科学技术,采取以民间为主的 官、民、学 三位一体共同协作的科技体制。每年政府在制定预算时,科学预算是重要项目。正是由于重视引进和开发科学技术,才使日本经济得以长期持续高速发展。第五,重视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日本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因为要实现 经济立国 ,要在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上发展,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而这些都离不开教育,离不开人的资源的开发。目前,日本已普及了高中教育。教育的普及和高度的国民教育水平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二)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第一,传统经济体制失灵。日本经济的衰退可以说是一种 体制性危机 。日本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这种干预对日本经济的腾飞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到了八、九十年代,与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不相适应,暴露出很多问题。过分的干预限制了市场调节作用,也抑制了企业的活力。同时,在产业结构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明显滞后,特别是金融产业缺乏竞争力,进而影响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二,政府经济政策失误。日元升值后,日本出现 高日元萧条 ,政府为摆脱日元升值困境,采取松财政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造成财政赤字激增。当经济开始复苏时,日本政府开始推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次削减财政赤字,却将日本经济再次陷入新困境。同时,日本政府放松对金融体制的监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性矛盾问题,为经济衰退种下祸根。第三,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从93年 五五年体制 崩溃以来,日本政界一直动荡不安,政党林立,政党和各党派分化组合,政府更替频繁,首相就象走马灯,换了一个又一个。内阁首相不断更换,每届内阁也都推出自己的经济政策,导致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一些好的经济政策难以贯彻始终。经济改革难以得到有力的推行。同时,动荡的政局也让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三)日本仍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理由尽管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停滞的状态,但日本的实力和地位不仅没有多大的动摇,反而还由于日元升值而得到了巩固和加强,日本仍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经济规模和人均水平仍居世界前列。1990一1999年,日本经济虽然只增长了12.1%,但由于日元升值,GDP按美元计算却增加了46.2%。其中,1995年由于日元曾升值为1美元兑94日元,GDP一度高达51 374亿美元,相当于美国72 654亿美元的70.7%,为英国的4.62倍、法国的3.35倍、德国的2.13倍。1999年美国的人均GDP为34 047美元,而日本是35567美元,比美国搞将近4.5%。21世纪头三年,西方最发达的美、日、德三国的GDP,2000年分别为98 246.5亿美元、47 666.5亿美元、18771.6亿美元,2001年分别为100821.5亿美元、41 762.4亿美元、18551.2亿美元,2002年分别为104456.3亿美元、39922.2亿美元、19902.6亿美元。日本总体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二位。(2)世界第一资本输出大国。1998年,日本资本纯输出高达1 325亿美元,其中长期资本纯输出为1177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各发达国家资本纯输出和长期资本纯输出的总和。相比之下,同年美国则是世界最大的资本纯输入国,资本纯输入高达2 375亿美元,其中长期资本纯输人为2372亿美元。到2000年年底为止,日本的海外总资产为346兆日元,约合32046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当年GDP总额的67.42%,并占全球海外净资产的5成以上。另外,在日本的海外总资产中,除去13280亿美元为金融债券等投资外,剩下的18766亿美元都是直接投资于制造业和不动产等各类产业。(3)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外债权大国。1997年,日本的海外纯资产达到9587亿美元,1998年又突破了1万亿美元,达11529亿美元,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外债权大国。2000年底,日本外汇储备高达3700亿美元,连续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海外债权高达6 000亿美元。截至2004年11月30日,日本外汇备高达8 191.4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11月15日出版的《世界银行图集》,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高居各个大国之首,达到32350美元,比第二位的美国(29240美元)高出约10%。2001年、2002年分别达到32854.7美元和31343.3美元,略少于美国的35320.8美元和36209.6美元。(5)国民生活水平仍居高位。1992 2001年,日本的失业率为3.5%。2004年2月份,日本失业率为5%,达到法定国家中失业率的临界点,但仍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同时,职工工资未降。10年间,总体物价水平也变化不大,日用品的物价更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消费者综合物价指数在正负3%之内。虽然1998、1999、2000年人均家庭实质消费连续3年减少,但每年的幅度都很小,从没超过2%。(四)日本的政治制度战前日本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由天皇独揽大权。战后,政治体制改为议会内阁制,采取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内阁、法院掌握,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1)国会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组成,两院的议员均由民选产生,不同于美国和俄罗斯。众议院的每届议员定额是480人,参议院的定额是252人。国会的权能包括以下三项:立法权(制定法律,批准缔结条约,提议修改宪法。按照规定,参众两院独立行事,两院一致通过的决议被认为是国会的决议。但是,在国会中,众议院往往处于一种优越地位,这在其他一些议会制国家也一样,因为众议院人数多、任期短,因而会有更多的民意反映到众议院,所以较能代表国民的意志。因此,众议院在国会中往往拥有较大的权能。(2)内阁内阁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由总理大臣(首相),各省国务大臣,各厅长官和无任所大臣组成。日本现在的内阁设了12个省部,以及有关机关。内阁是通过国会选举产生的。在国会中占议席半数以上的政党才能组阁。在没有一个政党占国会议席半数以上的情况下,由国会中占席位较多的两个以上的政党组成联合内阁,一般席位最多的政党首脑出任总理大臣。现在日本内阁就是自、公、保联合政权(自民党、公明党和保守党)。在上届选举中,自民党在国会中只得到220多个席位,没有达到国会席位的一半,它联合公明党和保守党,席位才超过半数,组成内阁。自民党在三个党派中占的席位最多,因此自民党党首小泉就成为首相。内阁拥有很多权限。统一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处理外交关系、任免和赏罚政府官吏,制定和发布行政命令,编制国家财政预算和决定大赦,特赦,减刑,免刑等权力。(3)法院(司法部门)法院在日本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最为薄弱,权限相对要小的多。最高法院院长要由内阁提名,再经天皇任命;其他法官均由内阁任命。三者关系:在日本,内阁和国会占主导地位,法院实际权限很小,主要是内阁和国会相互制约。内阁的产生是通过国会选举,在选举中占国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才能组阁。在平时内阁有提案,也要先得到国会的通过,才能得以施行。内阁对国会也有制约作用,内阁总理大臣,也就是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议会。所以,在日本政治中,归根结底是各个政党争取尽量多的国会席位,来自己组阁,本党领袖成为首相,以此来执掌日本政府。(4)天皇制天皇制在日本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日本现代政治制度不可缺少一个组成部分。根据战后《日本国宪法》规定,现代天皇只是国家的象征,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已经不再是战前历史上曾经一度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了,但天皇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仍然是不可低估的。1945年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作为战争魁首的日本天皇非但没有受到审判,而且天皇制还保留了下来,这归根结底还是美国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留下天皇对美国有利可图。首先,他们担心一旦废除天皇制,审判裕仁,将会引起日本人对美国和占领军的仇恨,给美国实施占领政策带来困难。如果保留天皇制,则可以利用天皇在日本的极大威信来有效控制日本。其次,美国当局还担心,废除天皇制会激发日本进步势力的发展,促进共产主义的蔓延,这对于美国来讲是绝对不愿看到的,他要把日本变成他的基地,而不是共产主义的堡垒。第三,天皇也采取了合作的态度。天皇制虽然留了下来,但大大改变了模样。对比新老天皇制,来认识现代天皇制。在过去,天皇是国家元首,内阁、议会对天皇负责,总揽统治大权,天皇还掌握军部,统帅陆海空军,握有兵权。并有裁决法律、拟订法律的权力。而现在天皇仅仅是国家的象征,不再是国家元首,以往天皇所拥有的都不复存在,天皇只在礼仪性活动中代表国家,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权力。法律上被赋予一种特殊 国民 的地位,他不适用日本的户籍法,因而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婚姻方面也不适用现有的明文法律,不能象普通国民那样自由选择配偶。虽然政治上的地位极高,但实际上任何政见、涉及政治的评论都不可以任意发表。以至于许多国民经常讲,在日本最不自由的就要属天皇了。在1945年前,日本国民长期以来把天皇奉为神灵,认为天皇是 天照大神 的后代,是万世一系的、神圣的。1945年日本战败,天皇发表《人间宣言》,明确表示自己不是神,而是人,从而使天皇走下神坛,成为世俗人间的创造物,打破了人们对天皇神的崇拜。天皇的经济地位被彻底改变。战前天皇拥有大量的土地,是日本头号大地主,天皇还有众多资产,称得上是日本最大的资本家。战后,天皇所有的财产被冻结,转归国家所有。皇室开支要经过内阁的预算,还要由国会批准。天皇制度在日本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但是作为形式上的国家元首,天皇依然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不可取代的象征。天皇对国民的政治影响力仍然是巨大的。一个日本国民自幼接受的有关国家的教育,包括国旗、国歌、社会历史教科书、守法观念的灌输、公民权利义务的教育,天皇的名字几乎无所不在。可以说,天皇制度虽然远离了有形的国家权力,但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却依然在日本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五)政治大国战略的提出政治大国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由于参照系的不同,可能提出不同的衡量标准。一般来说,政治大国除了具备相应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外,至少还有两个条件:一是看这个国家参与国际事务能力的大小。看它在国际上有没有发言权,说话有没有分量,当然,这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标准,战争期间主要根据军事力量,而冷战后则主要依据综合国力。二是看这个国家对世界的影响力的大小。这与前者的主观强制力不同,这主要看它对外政策能代表多少国家的利益,以及它的国际形象和与各国关系的好坏。日本的 政治大国 梦由来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明治天皇就曾明确表示,要 为尔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近代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在考察了欧美先进的社会文明之后,提出了著名的 脱亚论 在当时日本引起了举国共鸣, 脱亚入欧 成了日本摆脱落后状况、跻身世界列强行列的第一次战略选择。二战结束后,日本被美国单独占领,在外交上选择与美国结盟,成功地实现了 脱欧入美 ,完成了日本的第二次战略选择。 脱欧入美 使日本在国家安全上依靠美国,优先发展经济,实现了战后的经济崛起。根据以上条件,再联系日本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到日本的政治大国战略有以下具体的目标:第一,日本成为在亚太具有主导作用的国家;第二,积极扩大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第三,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四,在国际舞台发挥与别的大国同样的作用。(六)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战略的进程那么日本又是如何一步步去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目标的呢?它主要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1、改革国内政治,扫清发展道路日本认为,只有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建立起适应政治大国战略的国内政治基础,日本才能顺利走上政治大国道路。主要的一些举措包括修改和平宪法、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第一,修改宪法,突破禁区。日本认为政治大国战略的主要障碍是战后初期制订的《宪法》,特别是宪法第九条否定了交战权。近年来,日本政府和社会舆论都要求 修宪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就开始 事实修宪 。如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PKO法案)向海外派兵,强化日美安保体制以扩大军事合作领域,壮大自卫队并赋予其使用武力的权力等。第二,篡改历史,美化侵略。1999年,日本国会通过了 国旗、国歌法案 ,将战后一直存在争议的 日之丸 、 君之代 法制化。日本的国旗国歌带有军国主义色彩,为东亚人民所厌恶,所以战后日本对国旗国歌一直采取模糊的办法。日本重新确认国旗国歌的法律地位,是企图树立精神旗帜,引导国民的大国意识、民族主义,为政治大国战略创造民众基础。另外,屡次发生的 教科书事件 也是日本企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伎俩。2、展开外交攻势,树立大国形象日本认为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必须展开外交攻势,在国际上树立大国形象,确保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发言权。主要举动有四个方面:第一,强化日美同盟。与美国结成同盟一直是日本对外关系的基石。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首先要得到美国的支持。日本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很大程度上需要美国的支撑,日本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没有美国的认可和支持,就只能成为它的幻想。另外,通过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美国显示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日本认为发展自身军事力量,要紧密地跟随美国,配合美国的战略部署。可见,日美同盟是日本扩大政治影响、发展军事力量的有力后盾。第二,谋求亚洲主导权。战后数十年来日本外交的重点一直是美国和欧洲。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为适应其政治大国战略的需要,外交重点回归亚洲。一方面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需要争取亚洲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积极的外交扩大其在亚洲的影响,树立 亚洲代言人 的形象,以此同欧美国家相抗衡,分享世界领导权。一是广泛开展经济外交。日本把经济手段作为重要的外交手段,日本经济援助的重点一直是东南亚国家,政府开发援助(ODA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贷款的大部分也用于该地区,为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拉选票。二是积极提倡多边经济政治体制,争取亚洲主导权。这几年日本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盟地区论坛等多边体制中抢占主导权。三是积极介入热点问题,扩大在亚洲的政治影响。在朝鲜半岛事务中,日本紧随美国参加六方会谈,加大介入力度,以期在日朝关系上有所进展,加大对朝鲜半岛事务的影响力。第三,开展联合国外交。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日本多边外交最重要的目标。冷战结束后,联合国表现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日本非常清楚这个政治资源的重要性,并形成了国家共识。所以90年代以来,开始在联合国内为提高地位和影响力展开广泛的外交。其目标有三:废除联合国宪章中针对日本等国的 敌国条款 ;派遣日本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争当常任理事国。安倍晋三执政后,重视外交的战略性和自主性,继续强调把实现 入常 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重点。2008年5月,日本主持召开第四届非洲开发会议,首相福田康夫与到会的40多个非洲国家的首脑和有关人士进行了 马拉松式会谈 ,要求与会的非洲国家支持日本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着力扩大在非洲影响,以争取更多非洲国家理解并支持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四,积极参与地区争端和冲突的解决,谋求在国际安全和和平问题上发挥政治作用。90年代以来,日本已经多次派出维和部队,相继派驻过柬埔寨、海湾、莫桑比克、卢旺达、戈兰高地、扎伊尔等地参加维和。还相继参加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后勤保障行动。(七)调整军事战略,走军事大国之路军事实力被认为是实现国家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日本民族具有根深蒂固的 尚武精神 ,军国主义在日本还有一定市场,自然会把强大的军事力量视为走向政治大国的最终保证。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明确提出,为了实现国家战略,日本必须 致力于充实和运用防卫力量 。其一,大力扩充军备,不断增强军事实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抓住世界战略格局转换的有利时机,大力扩充军备,不断增强军事实力,2001年4月起实施的《中朝防卫力量发展计划(2001-2005年)》,投入25.16万亿日元发展军事力量,与上一个防卫计划相比增加了9300亿日元。同时,日本还优先发展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的武器装备建设,配合美国积极研制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其二,突破 专守防卫 ,行使 集体自卫权 。1997年《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发表以来, 集体自卫权 就不断的遭到突破。1999年日本国会通过《周边事态法案》等三个相关法律, 9.11 事件后日本又通过《反恐怖特别措施法案》等三个法案,使日本实际上已经拥有 集体自卫权 。其三,扩大军事活动范围,积极参与海外维和行动,参与反恐作战,向日本本土以外派出武装力量,多次突破了宪法禁区。2004年2月9日 日本自卫队首批主力部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后日本自卫队主力部队首次进入海外一个战斗尚在继续的国家,表明自卫队已经改变了 自卫 的性质。自卫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从根本上架空了和平宪法,在推动日本走向军事大国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八)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日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希望做一个在国际社会中更受尊敬的政治大国,发挥一个大国的国际作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日本推进政治大国战略在国内外环境上,也具备了一些有利条件:首先,从国际环境看,两极格局已经瓦解,美国虽然实力还很雄厚,但是相对走向衰落。而日本却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填补了这个空挡。正如几十年前美苏以其军事实力造成的两极格局一样,日本也必将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影响未来世界的多极化格局。而且,日本现在更多的开始从政治上、军事上谋求政治大国,这也更加快了其步伐。其次,从国内环境看,日本推进政治大国战略的有利条件:一是日本的经济大国地位为其实现政治大国目标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是日本作为事实上的军事大国,为其实现政治大国目标奠定了军事基础;三是日本已经具有一定的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影响力。但是,日本向政治大国迈进也有相当大的困难,存在着几个不利因素。第一,日本对历史问题态度暧昧,亚洲国家对日本始终保持警惕,在没有取得世界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安全信任的情况下,日本很难进一步扩大其政治、军事作用。第二,日本突破和平宪法,多次向海外派兵,其真正目的受到质疑。虽然日本有为国际社会多做贡献的良好愿望,联合国也要求日本如此,美国也已经默许和支持日本修改宪法,但是,日本如此迫切地要作出 军事贡献 ,往往使亚洲国家担心日本是否已经背离和平主义的发展路线,重蹈历史覆辙。第三,美国并没有放弃对日本的防范。日本在重大问题上不能不考虑美国的利益,只能在日美同盟的框架内,在美国的合作和支持下发挥作用。这对日本在世界上的影响会产生很大制约。第四,联合国改革困难重重,日本实现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梦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日本政府对历史的认识和反省力度不足,小泉首相屡次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不断否认、美化侵略历史等都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日本如果不对侵略历史道歉的话,就没有资格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就是为什么全球民众强烈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原因。总之,国际、国内因素决定,日本只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是惟一正确的选择。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日本如果能够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方面作出更多贡献,它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前景才会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