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运用政治学原理,试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式-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运用政治学原理,试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式发布时间:2017-12-17 21:35:526.运用政治学原理,试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式包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具体来说,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要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体来说,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要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要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具体来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具体来说,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要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要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稳定安全。(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具体来说,要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要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六)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具体来说,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8.用政治参与理论分析我国的 群体性 事件。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为争取、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对国家的政治构成、政治运作、政治决策、政治结果的关心和施加影响的行为及过程。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因群体利益受损,社会矛盾激化,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由一定数量的人参与并形成一定组织和目的的违反法律法规, 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造成影响的群体行为。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类型包括维权事件、泄愤事件和骚乱事件这三类。当前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很复杂,从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包括:1.政治参与渠道的阻塞。这里,政治参与渠道包括民意代表渠道、行政参与渠道、司法参与渠道。2.政治参与资源的不平衡是无序政治参与形成的原因之一。不同阶层所掌握的资源和拥有的财富不同,导致他们在社会上的话语权不同。弱势群体的地位决定了他们话语成效不足,在维权的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最后他们只得借助集体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这就使他们以群体的形式呈现出来。3.政治参与组织力量不足也是无序政治参与形成的原因之一。我国的公民组织不发达且缺乏独立性,其利益表达能力普遍较弱,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足以成为普通公民政治参与的依托,而群体性事件中的生成的群体正是我国现有组织不足而催生的特定利益阶层的团体组织。从政治参与的角度考虑,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方法包括:1.完善参与制度, 疏通参与渠道。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健全民众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司法和执法中的程序法律建设,塑造法律的权威形象。2.均衡资源配置,培育政治文化,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发展教育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是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这就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开展法制教育,培育政治文化,把非制度化的行为引入制度化的轨道上来,引导公民形成高度自觉的公民意识的形成。3.培育社会组织,提高参与效能。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有效方法是培育政府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中介组织。一个群体的意见更多是由这个群体内部发育产生出来的一定团体来表达。因此探索已有的社会组织关注弱势群体的声音,鼓励和扶持各类非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逐渐介入,让他们承担起原本就不需要政府介入的社会责任,使利益受损者有所依托。9.试论新世纪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制度创新。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起来,民主的具体程序和制度安排也在不断发展,民主制度创新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体现得更加充分。民主制度创新有两个方面,一是党内民主,二是人民民主。制度创新主要有自发秩序和人为制度设计两种方式。从发展方式来看,党内民主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为制度设计。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新进展。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苏州市长由过去的常委会决定到全委会表决通过,显然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动。此外,自下而上的地方党内民主实践也在展开,例如,乡镇一级党委书记的公推直选就已经在四川、云南展开。比较而言,人民民主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自发秩序,比较典型的就是村民选举。民主的核心是选举,村民选举是自发的一个最典型的民主制度安排,它是选举式民主的代表。相比选举式民主,我认为协商式民主的形式更适合中国国情,这几年在各地的制度创新中也越来越多。协商式民主比选举式民主对民众的要求更高,因为它需要民众具有宽容、理解、妥协等精神,而协商式民主的政治过程也显得更加复杂。此外,还有参与式民主。新兴社会组织的兴起,其政治参与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事实上他们也的确参与到很多政治决策的过程当中,比如很多环保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以上是民主发展的三个特征和表现形式。民主的制度框架之外,观念更加重要。我们看到,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都形成了关于民主的政治共识,那就是中国需要民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种共识性观念是民主政治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2017解放军文职公共基础之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精讲-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5 19:14:36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一、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一)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论证了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 必然性。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在当时的中国,人民 是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二)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民主和专政是人民民主专政具有的两个方面的职能,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 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对人民内部的各个阶级和阶层实行广泛的民主。人民享有言论、集 会、结社、选举等各项政治权利。对于人民的敌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则实行专政,即剥夺他们的民主自由权利。(三)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除了对外抵御敌人的侵略,对内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用民主的方法教育人民外,人民民主专政 的国家政权必须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使中国有可能在工人阶级和 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四)人民民主专政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所谓继承,是指人民民主专政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中的以无产阶级领导和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理念;所谓发展,人民民主专政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将资产阶级囊括其中,民 族资产阶级不是革命的对象。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一)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 转变的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 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体 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其中工业化是 主体 ,社会主义改造是 两翼 。(二)农业合作化的经验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限制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引导个 体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农业互助合作经过由低级到高级的三种形式:(1)带有某些社会主义萌芽的农业生产互助组。(2)以土地人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小型的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互助合作坚持典型示范、自愿互利的原则,贯彻积极领导、稳妥前进的方针。(三)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及经验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可能性,毛泽东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但在民主革命 时期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也有两面性。他们既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 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其主要经验是:第一,通过委托加工、统购包销、 委托经销代销、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逐步把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第二,把改造企业同改造资本家结合起来,不剥夺原私 营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并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他们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形 式和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一起,使社会 主义制度在中国得到了确立。三、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上只能学习甚至照搬苏联的做法。 经过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巳经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1956年2月召 开的苏共二十大,进一步暴露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 决心走自己的路,开始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4月,毛泽东所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标志。报告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 方针。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党和人 民的主要任务,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提出要扩大社会主 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强调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中共八大 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 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提出了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这对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导同志也在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刘少奇提出许多生产资料可以 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和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周恩来提出中国知识分 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陈云 提出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 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等观点;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 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朱德提出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邓子恢提出农业中要实行 生产责任制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