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史学导论-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12 13:29:12史学导论课程目的:以 典范 的角度来讨论引言:历史 历史学 历史学家一、历史: 客观的真实 与 呈现的真实关于历史是什么?或者说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是关于历史这门学问难以绕开的问题。(1)历史是有 意志 的吗?目的论史学:最终指向某一个目的,强调必然性。如:基督教史学 末日审判德国史学 纳粹(极权)黑格尔的历史哲学(2)历史是客观的吗?只能说历史的客观性是历史学的梦想兰克: 如实直书 历史学最基本的原则客观主义的三个要素:目标:如实直书尽可能使用第一手材料史料批判作为历史学的基础我们所能讨论的是:历史研究就是为了求真命题是正确的,但对于历史而言, 真理 是无法达到的尽量去了解和构建更多的事实我们所能把握的历史仅仅是 呈现的真实仅是真实历史很小的一部分--------------------------------------------------------------------------------------米歇尔 福柯 伟大的不确定性在历史当时的人,有无数的可能性,而后人看到的只是后来实现的一种可能。《归训与惩罚》《福柯的生死爱欲》《性史》《词与物》《知识考古学》《疯癫与文明》最主要的工作题目:权力和知识的关系对历史研究的界定 记忆历史研究是作为 记忆 的延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文化,也需要延续自己的记忆。现在是个同质化的时代,所以历史记忆是区分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与记忆:弗兰西斯 培根历史与记忆相关,诗与想象相关,哲学与理性相关《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雅斯贝斯强调人类历史通过记忆与现在联系起来历史是记忆,我们不仅懂得记忆,而且还根据它生活。如果我们不想化为虚无,而想获得部分人性的话,历史就是奠定了的基础,我们继续受它束缚。《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莫里斯 哈布瓦赫集体记忆在本质上是立足现在对过去的一种重构《论集体记忆》记忆的唤起集体记忆是现实的选择 记忆具有选择性和当下性二、作为现代学科之历史学现代知识谱系中的历史学科学与人文的分野:发生于近代的文艺复兴对于科学的追求压制了对人文的追求二战后,努力将历史学科学化 不成功人文学科没有必要科学化表述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学科分野的意义人文学科受制于主观因素太甚,自然科学则不然学科作为特定历史时空的形式知识可能是建构在意识形态或利益的基础上 曼海姆以及知识社会学学科是 生产论述的操控体系 和主宰现代生活的种种操控策略与技术的更大组合 福柯学科的形成标志华勒斯坦《学科 知识 权力》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科学、社会学19C后半叶,三种方法把这些学科制度化:1. 大学以这些学科名称设立(或至少设立教授职位)2. 成立国家学者机构(后来更成立国际学者机构)3. 图书馆亦开始以这些学科作为书籍分类的系统学科的形成 史学西方历史学传统从名义上发轫于两千多年前,但截至18C,历史研究才成为职业学科。18C,开始出现专门史:哲学史、文学史等。1599年,《历史学的历史》波佩尼 埃尔 第一部史学史著作这些书只是简单地排列,而历史学的历史研究的形成,是一种反思性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罗列。以哥 根学派为标志,学科形成。中国史学地位渐成 19C末20C初胡适《 科学与人生观 序》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描述战后的创伤,批评科学万能论,质疑西方现代文化,批评纯粹物质性人生观。关于科学的争论:张君劢:科学无法解决人生观问题丁文江:科学对建立正确人生观有益科学派 (《科学与人生观》)VS 玄学派尽管取胜,但引发了不好的结果 科学的放大胡适的观点:科学和人生观并非完全对立,应采用科学的人生观 人类的社会科学都可以用科学方法研究出来(黑格尔:历史的教训就是历史从来不吸取历史的教训)陈寅恪: 预流(世家子弟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 (佛教用语)预流 :预见到新时代的新潮流用新材料研究新问题为学术之新潮流三、历史学家的培养: 典范 (paradigm)的设立学系典范的意义历史学家的想象力、理解力与认知力而柯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中有 历史学家何以要想象力 的举证来源: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必要的张力》他首先是在自然科学领域提出这一概念的三阶段说:常态科学 科学危机 科学革命典范转移很长:旧典范 异例出现 多典范竞争 新典范确立如:地心说 日心说亚里士多德力学 牛顿经典力学 爱因斯坦相对论历史所留下的 断点 ,一般都是由文学作品填充起来的(章:从来不抗拒历史体裁的文学作品,因为描述历史剧必要有想象力;文学作品对我们认知历史以及培养想象力有积极作用)意义:1. 涉及一整套技术、范畴、价值2. 具体的研究成果起到 示范 或 垂范 的作用历史太清楚就太 政治 了,历史里一些范畴反而要模糊一些要有一个示范意义的作品,透过对典范的把握来研究这个学科(要了解一个学科就要阅读典范,并认同权威,模仿权威)如何了解一项好的研究1.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如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关键2.发掘新的材料或对材料进行新的解读 材料不会说话,说话的是历史学家3.使用新的研究方法或手段4.增进对过去的理解 历史研究的目标(举例一本这样的作品,并说出你的取舍标准)完成一项研究需要回答的问题1.明确的问题意识2.有关这一问题,前人有什么研究3.用什么资料进行研究4.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历史研究不是做证明题,不是先有结论,再拿解释证明理论)历史学家的视野第一讲:历史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学科意义 以典范为中心的考察关于历史是什么?历史学的意义何在?是永远都没有明确 答案 的问题。在史学史的背景下,对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关于历史学的学科意义, 答案 是 过去式 的。一、《尚书》《春秋》《史记》:中国古典史学的萌生及其意义背景知识:经 传(解释经) 注\疏(解释传;疏也解释注)《尚书》 以史为鉴原称《书》,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编纂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用当时通行的隶属抄写,为《今文尚书》,相传在孔子宅壁中发现《古文尚书》。马克思 韦伯 《学术与政治》《春秋》 以史为法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鲁国)编年体史书,因其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成春秋三传。其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微言大义 褒贬于无形:描述史学的一种方式孔子修《春秋》的原因:1.礼崩乐坏的时代,惩恶扬善2.政治与道义上的威慑力量《春秋》1.开创了私人修史的先河,历史开始走向民间2.立史法,开创按照一定体制书写历史的传统3.开创重视文献的访求、考订历史的传统《左传》更具史诗色彩,补充了缺失的史实。宋翔凤 五始《史记》 以史立言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黄帝 汉武帝三千多年,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 前四史 ,引导了后来的史书。包括130篇:十二本纪:历代帝王政绩 如《高祖本纪》三十世家: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 如《项羽列传》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司马迁继其父之志,试图继承春秋的精神来撰写《史记》春秋大义 春秋笔法书往事以师来者 的史家之职责,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且能关注到小人物,十分难得。(史家如何使用权力?没有约束的力量,史家如何摒弃自身好恶?所以,史家是需要能力的,能力够不够是可以通过其作品展现的)二、从希罗多德的《历史》说下去(西方古典史学)希罗多德《历史》在古罗马时代就被誉为 历史之父《历史》一书共九卷:1-5卷 叙述西亚、北非及希腊之历史地理、民族风俗5-9卷 希波战争将记忆保存下来,不至于被人遗忘其为西学古典史学,但材料可靠性有待考证包含大量的传说,结构松散,有生动叙事,无有机结合。对希罗多德来说, 历史 神话 文学 是紧密不可分的几个概念。历史 在希腊文中本义为调查对希罗多德的评价:修昔底德:称他为 舞文弄墨者 ,批《历史》根本经不起考验,质疑它到底算不算历史。普鲁塔克:《论希罗多德的险恶》 关于史家道德优劣的标准。西塞罗:《论法律》 历史与诗歌适用不同的标准 ,历史的唯一标准是真实,赋予希 历史之父 的称号,却批评他胡编乱造,暗讽他 历史之父 是名不副实的。对历史人物不能以后来者的有利身份自居,去批判古人。作为一个史家,需要实地调查,采访当事口述历史。史家的话是良心话,史家是有责任的,手中的笔甚重。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开始有史料批判性的原则修昔底德是历史的记录者,又是历史参与者。他在高度成熟化了的希腊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在雅典长大,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握有了话语权,可以巧妙地运用手中的权力赞誉美化他的祖国。但他没有,而是摆正了他作为一个史家的位置。(但是很多口述历史者叙述到与自己相关的事情时,都会自然地为自己辩护 太自然不过了)三、 普遍历史 :从神学史学到理性史学中国 三世说 五德始终说三世、五德之后怎么办 陷入循环1.循环的历史观 如干支纪年法2.天下、九州 适用范围有限《圣经》 创世不去接触《圣经》,很难理解现代西方人的行为观念。神学史学(基督教史学)1.起点与终点:线型历史观为历史划定了起点和终点:上帝创世 末日审判打破了一种 尚古 的观念,因为历史一直在朝着终点前进普遍历史 的线索2.四海一家:世界历史的催生(也是有局限的)基督教史学的一个很大的贡献:犹太教是相对封闭的,而基督教虽然脱胎于犹太教,但它向所有人传教,催生了世界历史。教会史学了不起的进程:打破历史永远重返起始的观念 历史循环观。把握历史的两个维度:时间、空间3.上帝启示的先后:区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圣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基督教史学的重要代表之作两个部分:前十卷:为正统基督教辩护,反驳异端及罗马爱国主义后十二卷:地上之城(藐视上帝比衰弱),上帝之城(以神爱为本比长存)的源起、发展及旨归圣奥古斯丁是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对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神学史学把各地历史都放在相同的时间架构里去理解、解释。因此只有一个体系,所有民族、所有文明的历史都被纳入,形成了单数的历史。(中国史学、他国史学也是如此,每个民族都是基于自己的时间概念去认识其他民族:传教士认为西方神学史观可以解释中国历史进程,如洪水,但发现行不通;中国史家也在用自己的历史架构解读西方历史,按中国的纪念写西方史,将西方史纳入本国的时间线索)中国历史被逐渐纳入西方史观,并接受其关于洪水的表达方式:如五种社会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找到对应纪年产生了统一的纪年:产生与7C,8C在西方被广泛使用。中国在中华民国成立后才使用公历纪年。东西历史的和合最早进入中国的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传教士们将中西历史进行对比:诺亚方舟 大禹治水;他们希望达到这样的一个目的:使中国人认为中西历史是一致的。中国的观念石介《中国论》 天下 观念:1.中国中心论(地理上、文化上)2.内\外:中国内也,四夷外也(虽然曾被夷所统治,但仍认为中国优越的文化改变了夷人)history的翻译启蒙史学与理性史学关于启蒙运动:它确立了一些现在依然影响我们的观念 天赋人权维科《新科学》经历神、英雄、人的三个时代,诸民族都按照这三个时代的划分向前意义:开始以一种理性的观点来思考历史,是对基督教史学的一个转折启蒙时代所构建的 普遍历史 的图景:(与基督教史学的 普遍历史 不同)u孔多赛《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要》u康德《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u赫尔德《人类历史哲学思想》以理性的方式来思考世界历史的进程。理性史学继承了神学史学的 普遍历史 观念和 线性 历史观(指向人类的自我完善,社会不断前进)理性史学的局限:1.有人质疑人类社会是否真的在不断进步如唐诗宋词元曲一个比一个高明?2.可能与神学史学一样具有欺骗性为什么五种社会制度那么容易被人接受?因为给人以希望、光明,似毒品的麻痹作用,人们愿意相信历史的进步。但这是教条的。四、中国史学的 典范 转移梁启超的《新史学》发动 史学革命背景:1.中国近代在剧烈变革中接触到西方史学,所以两相对比2.中国作为民族国家,中国在成长中,近代意义的国家观念于19C末20C初被接受,中国正从一个朝代国家转变为一个民族国家(要理解西方近200年的历史,民族国家的诞生和资本主义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新史学》值得关注的地方:1.20C初发表,以一个争辩 中国究竟有无历史为基本背景(说无史,是因为不满意过去的史学)2.对以往的历史进行总结(特别意味:否定过去的历史 二十四史不过是二十四姓的家谱,只有君史,而无民史 ),并对未来史学提出展望中国旧史学之弊端3.引发思考:历史应该写什么梁的答案:历史写什么 所有发生的各个层面的事情都应包括(全面的历史)用何手法来处理 两种:通史(上古、中古、近史);专史(按一定门类)所以他倡导新史学是一种更为全面的历史,而不是仅限于政治人物的历史,从上层研究到一种整体的研究。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首先采用西方近代哲学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把孔子和儒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平等的眼光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破除儒家 独尊 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开创性影响蔡元培为其作序:(章认为他是很懂中国的人)赞其有四长处: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蔡让我们知道,那时 你要在中国社会立足,就要在旧学上有所见地这本书找到了一个方法(西方近代哲学体系)来梳理中国历史资源,形成系统,并在诸子中以平等的眼光加以看待(不同于独尊),抛开 黄金三代 (三皇五帝),裁断出一个新的起点(先秦诸子),体现科学精神(不相信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用 拿证据来 的态度对待所有问题以证据为基石 对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史学奠定重要基石动摇了 黄金三代 的地位,直接从孔子、老子讲起,在我们还没有能力利用考古资料研究古史时,对古史、黄金三代持一个 暂缓判断 的立场。王国维 二重证据法在旧学的开新上,称得上第一人两个重要发现:甲骨文、敦煌文书中国纸上之学问有赖于地下之学问文献史料考古发现相互验证(不应割裂、顾此失彼) 史学研究的转折其科学精神:从负面讲:不相信没有完全证实的东西,提倡怀疑精神从正面讲:把握住了史学的关键 材料(地下材料指实物)陈寅恪 王国维的治史方法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背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用五种社会形态套中国历史)的兴起,这与中国革命的思考是同步展开的时代的问题:中国社会往何处去;中国革命往何处走目的:考验辩证唯物论的适应度:能否解释中国社会、中国历史该书基于人的普遍性、社会的普遍性、文明的普遍性,认为他们都应有基本共同点、共同的轨道 此为另外一种普遍历史的架构被引入中国胡适反驳梁漱溟:(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意欲:向前:西方 打破旧房建新的持中:中国 修补旧房向后:印度 不把破房当破房)所有民族在同一起跑线上行进,只是有先后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及国家的起源》是其向导此典范的得与失:得:解决了 暂缓判断 (胡适)不能表明立场,理清事情先后发展顺序的难题。中国历史的发展迫使人们必须面对 中国处于什么社会 的问题,不能再以 暂缓 一态度回答,需找到一个便捷的方式(马哲史学)回答。失:马恩观察修社会而得出的结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他们曾表示: 谁将此理论扩大到它不可解释的范围,是对此理论的不尊重。 将社会做嫁接是很勉强的,历史研究不是做证明题。小结:历史学的现实性与当代性回答 历史有什么用 , 过去 的意义何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过去等问题传统:以涂抹前朝的历史来彰显本朝的正当性与伟大修史 为了证明前朝的不当,本朝的合理性史学追求现实的正当性能作为此种学问的意义吗? 否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首先区分个人、社会、国家(文化)承认有不同的维度:个体的经验并不一定准确地与当时的重大事件直接对接社会集体记忆:可能是由于当时的需要所召唤出来的国家的历史经验:有它自己的一套选择机制(在国族认同中,历史记忆承担了一种很重要的角色。* 认同 是对于 他者 而言的,不是本质性的,而是建构性的,是被人自己建构起来的),如关于美国精神的叙述都与它的建立者有关国家的历史记忆与个体、社会的历史记忆不一定完全重合,也不一定完全对立,但国家有时会利用其他两种记忆1.历史的现实性都与当下建立联系:经实史学:记录以往治理国家的经验,并为以后的治理提供经验对此要有批判性的认识:如对总结出来的历史规律要有一定的审慎。因为看似准确的历史规律下,可能掩盖了历史影射史学:(在文革中十分常见)将历史上的人物投射到现今的某一个人身上其被视为 伪历史学 ,因为它并不指向历史研究,它的目的是很现实性的。如吴晗《海瑞罢官》,影射到彭德怀被罢免身上。2. 无用之学 失去现实作用之后海德 怀特: 历史的过去 和 实用的过去 (带着非常强烈的实用目的去建构历史)章太炎:学术与致用历史是做什么用的?柯林伍德: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历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告诉我们人已经做过什么,因此就告诉我们人是什么。 《历史的观念》======即它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 人 本身(拉康 镜像:人对自我的认识都是在 镜像 过程中完成的;人对自我的想象都是外界塑造出来的)霍布斯鲍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历史学家是经验的记忆储备库。《史学家 历时神话的终结者》他认同历史学的现实功能性,史学研究在发生着现实作用现在和过去的平衡如:对新技术的判断依赖于过去的经验(经验是支撑我们现在与未来的重要环节,它是需要一部分人整理并保留的)柯、霍都基于实用的立场、现实的立场来看待这一问题-----------------------------------------------------------------------------那么从史学无用这一立场如何看待王国维:起无用之用 超乎利用范围引出我们的思考:史学本身有超越现实、超越功用的东西顾炎武:亡国:改朝换代VS亡天下:仁义充塞 文化、文明 某种超越现实、政治的东西陈寅恪:国可亡,而史不可灭史学事实上扮演着延续文明、保存文化的用处只要这些东西在,发生人为亦或依然灾害,我们的民族也不会消亡这些东西留下一种可能性,一种希望第二讲: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立足历史认识活动的一般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历史学科进行检讨。历史认识论基础:历史认识活动是一种三极思维活动,是历史认识主体(历史学家)和历史认识客体(历史实际)经由中介(历史材料)在社会实践及历史研究实践上的统一。主要环节:一、历史认识活动的一般过程:历史认识主体、历史中介与历史实际(此三者构成 历史认识 的基本要素,对 历史学 的思考,当紧扣此展开)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历史学的性质、对象、方法和价值:历史学定义:研究和探讨对象: 活动事迹 ,即人类在过去的所作所为如何进行:通过对证据(历史资料)的解释直书和实录梁启超论 史家的四长历史学家要做的就是:消灭自我 保持中立(这种思路把问题架构在历史学家这个层面上)而近代历史学家认为,除了历史学家保持价值中立还不够,还要历史资料是真实可靠(所以问题的重心又转变到对历史资料的考究上)消灭自我 不是一种可行的办法,我们是有偏见的,很容易对自己的研究对象产生同情,对自己不研究的东西便不那么宽容。兰克(近代史学之父)《1494-1514年的拉丁和日耳曼民族史》兰克学派 科学史学学派认为史家应不偏不倚,如实直书,还要对史料去伪存真。史学的科学性上升。(19C初,自然科学兴起与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学、人文学的学者也开始运用观察与实验进行研究;这支配西方史学100多年,直至年鉴学派对其构成冲击)-只想说明什么东西确实发生了 兰克的理想-他是现代史学的典范:对第一手资料的重视\史料批判研究(第一手资料:档案资料)(那一时代,对史学的研究中心为对资料的追求上)材料如何说话是看史家如何看待它,赋予它怎样的性质。所谓的档案资料也未必靠谱。材料不会说话,重要的是它对我们复原历史是否有所帮助我们不能把历史资料等同于历史实际----------------------------------------------------------------------------柯林伍德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历史的观念》强调思想(史家的主观意识)在历史认识研究活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历史学家把哪些作为历史资料本身就是一个主观选择,并在心灵里重演,否则很难成型。(写出来的历史都是思考过的历史)克罗齐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的理论与实际》精神哲学:绝不存在什么似乎不属于精神表现的东西;精神是以不断交替的形式发展的,单纯的自然对精神来说绝不存在;除了精神,就没有任何其它现实的东西,除了精神哲学,就没有任何其他哲学;只有精神科学才具有价值和意义,精神哲学的完成就是历史哲学,真正的自然科学是不存在的。针对兰克式的说法,他们更强调历史学的当下性,而不是一种 复制 工作。当下所形成的价值观、思想方式都影响这当代历史的研究,所以所有认知都被烙上了当代的印记。提出历史学家的主观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的重要作用。历史学家的看法受多种实实在在的因素的影响,不是一种 价值中立 的表态就可以消灭的。这种反思与检讨是很有价值的。陈寅恪 不做清代史对清史并非不感兴趣,但他说: 这段历史是不能做的,因为研究这段历史会动感情,而动感情便不能客观地看问题了。其史世家背景,祖父陈宝箴,厉行新政,被革职,永不续用。陈三立,以诗名号。恩怨太多,纠葛不清。在考虑历史资料的可靠性时,必先考虑这些资料是怎样被流传下来的历史的资料是怎样的东西 三极思维的产物大量细节、情节的描述都来自于推断、想象所谓 正史不正,野史不野 ,史家立场不同,史书必然不同,不可单纯相信某一类信史。自然学科作实验是可重复的、相同的,可印证的而人文学科研究问题是可能在很多环节走到不同的路线的,不能印证的所以,我们所能认识的历史实际是相当有限的,且历史实际本身是不可及的。历史学科培养的是一种开放的心理、批判的精神历史研究:通过对史料的理解归纳来对历史真相进行追问材料的不准确性和纷乱,要求我们有一定的历史技能:二、历史思维中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如何理解历史研究中的 想象历史研究:你对过去的想象力历史研究的两个维度:时间;空间 读图两个例证:均与读地图有关1. 童恩正与 中国半月型文化传播带中国存在着一个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从东北到西南)通过观察中国地图地理因素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是否导致文化上的相似性2. 刘永日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讨论他提出:中国为何不能很顺利地走向近代,而是有很长时间的停滞?封建社会为何长期存在?中原民族发展过程中,周边总有一些游牧民族的活跃存在,而这些周边民族对中原民族的发展有何影响,中原文化不能持续与游牧民族的入主中原有何关联:(当时的答案)与游牧民族不断入主中原有密切关联,中断中原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并使文化发展发生倒退。14.15C时所绘制的地图只有一个中心可能为:罗马 真的是 条条大路通罗马耶路撒冷 宗教15C以后,出现多中心的地图乾坤万国全图(1593) 世界地图很多国家都有把自己放在世界地图中央的心理当时利玛窦传教时向中国展示地图,中国不在中心,中国不够大,让中国士大夫不能接受,于是利玛窦做出妥协,绘制将中国放置中央的地图。逻辑思维即抽象思维,运用与历史相关的概念、理论、术语等进行思考。1.历史知识中的名与实有些符号既可描绘古代社会又可描绘现代社会,同样,有些词可以描绘西方社会,也可描绘中国社会,但是注意它们是有区别的革命 :改朝换代 改良 改朝换代封建 :西-庄园制的经济形态;中-封邦建国的理念2.知识推理与符号演绎历史学的研究不能简化到符号体系的演绎和推理不存在简单的知识推理历史是不可重复的,试图简单推理不可取直觉思维俗称灵感、顿悟以长期的知识积累为依托,对于历史认识有着基本的判断力三、历史认识的感性、知性与理性的认知过程感性、知性、理性为德国古典哲学术语康德: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感性 知性 理性的过程(现知性去掉,理解为感性到理性的活动)感性:对外物的感觉 对历史的观察是粗浅、片面的知性:将相似或相同的感性进行联系 对材料的反省、批判;全面的把握理性:总结和思考 建立规律性的认识 由绝对精神所展现的途径认识论的三个层面 同时对应观察历史的三种方法:原始的历史 考据史事、梳理史实反省的历史 理解、反思、批评哲学的历史 从一件历史事件 社会、时代的问题黑格尔的 绝对精神 :再伟大的人都是绝对精神的工具,绝对精神需要通过这些人或事件来展开世界的命运四、微观、中观、宏观的历史考察就历史人物来说分为:产生局部影响的人物全面影响跨时代影响事件同理如:孔子、法国大革命都影响深远微观研究例证钱大昕 乾嘉学派微观的考据学发展到顶峰:《后汉书 光武纪》 省并西京十三国 但后面只有九个国衍文:在抄录的过程中,多出来的字。有的可能是刻工认为要加的,有的可能是将一个字看成两个字。理学 心学心学:导致世人都 空谈 ,整个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朴学:不谈抽象空洞的东西,而是很实在的细节考据(明清换代以后,心学没落,朴学兴起;因为清代的文字狱,从事朴学比较安全)微观史学《万历十五年》 典型的以小见大的读物微观研究代表当下的研究趋向,不适合初学者。材料可遇不可求,靠机缘去获得别人未使用过的材料。中观研究例证往往是这样的论题:***(所援引的资源[原始文献])与***(所讨论的问题[前人的研究])我对什么问题有兴趣 前人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成果 找到起点,将此问题向前推进宏观研究的例证汤因比《历史研究》《人类大地的母亲》提出历史研究单位,为开展宏观研究寻找支撑他认为应该超越民族、国家,采用 文明 为单位(放大历史研究的单位)而当下的趋势是缩小历史研究的单位他以前以民族或国家为单位是普遍的。但就他看来,实际而言,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说明自己的历史,都与其他国家产生关联。五、历史认识的 真理性 及其检验对于历史认识三要素的讨论给人一种什么都靠不住的感觉,那么 历史研究 如何来进行验证呢?真理性 虽被动摇,但历史学仍有其所捍卫的力量 证据某项研究成果的有形部分(有形部分影响读者对内容的把握,但并非符合所有有幸部分标准的研究成果才称得上优秀)作者 信誉主题 兴趣(是否为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结构(如章节的标题、前言、后记)资料 是否可靠,有新的解读理论的架构(运用何理论讨论问题) 是否有所洞见文献征引 体现对前人研究的尊重;显示作者处理资料的能力某项研究成果的无形部分展开一项研究需要回答三个问题:1.有关此问题,前人有什么研究从一个较高的起点开始研究开始和鉴别某研究的第一步:做知识增量的工作,看前人有哪些成果是否很好地吸收了前人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推进2.我用什么资料进行研究历史建立在对文献解读的基础上发掘了前人没有利用的资料对旧资料的新解读(陈寅恪[掌握多种语言是其优势]的 预流 境界)历史多种变样 因为语言、文裁体对史料的解读是否准确可靠(要承认可能发生错误)(核著:核实正文核注:核实引注 季老审书:随意抽取3个注,有一误就不审了)3.用什么方法研究根据研究的兴趣寻求社会科学的著作,借助政治学者、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的视野看待历史问题(视野、术语)年鉴学派:社会科学史学化 史学社会科学化检验研究成果的三个环节1.史料2.学科共同体 业界认可或社会认可(如畅销书) 不可否认现代媒体的作用(史景迁,得到社会、业界双重认可,极少数)3.社会实践 时间的检验 存在变动的可能 (陈寅恪曾不被看好,时过境迁,地位上升)第三讲: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tips:不要迷信方法;这里只是告诉你面对历史问题,有哪些处理方式一、确定性的探求:计量史学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这是历史书写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如:发展很快,经济水平很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文化博大、深奥、单纯、妙语等等,李大钊用 动 静 区分东西方文化,梁漱溟用 意欲 区分中、西、印度文化。当代史学的突出特征:计量革命 巴勒克拉夫《当代历史学的趋势》计量史学的兴起构成了对之前模糊概念的反动兴起过程:19C末萌芽于西方,受统计学发展(广泛应用于经济学领域)以及计算机普及的影响。(《历史与统计学》)开端:历史的分支学科:新经济史、人口史、社会史曲折:先决条件:可靠的数据 所以其发展出于之一的声浪中。尽管美的计量史学发展最快,但也遭遇一定困难。1958《内战前南部奴隶制经济学》计量史学的局限:1. 有一定适用范围,仅涉及历史中 量 呈现的部分如:经济、人口等适用于量的考察2. 计量方法必须与其他历史方法相结合,否则会变成枯燥的公式,降低可读性3. 并不能排除历史学家的主观意图,选择数据本来就是主观的4. 存在未解决的技术难题影响数据的收集使用该方法的前题(一)历史上的数据如何面对文献中的数字l注意文献中的印刷和抄写上的错误a.数字的写法 古时为竖排字 当一二三连在一起时难以辨别;古时的七和今天的十相近,只是竖画短一些,易产生混淆 后发明大写写法。b.量词 升和斗在行书中易混淆 后写为腾和豆斗。c.引用,疏忽d.刻工刻的,比活字印刷便宜,但会增加错误。《国史探微》杨联陞 经济学权威 中国经济史上的数目和单位:中国传统历史文本中已有数据 如《食货志》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中国缺乏数字管理l区分虚数和实数很有可能实为虚,虚为实如:三、九表示几个或许多;大半(2\3),少半(1\3)l历史上数字的可靠程度有区别夸大功绩,回避问题如:人口统计、已耕地数 以多报少:功绩以少报多:逃税(赋税根据人口土地上交时)大多数为以多报少的情况;但如果与税收相关,出入更大。l同样的量词的比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是不一致的如:大尺 小尺 大斗 小斗 1:1.2或1:1.3高度警觉,对中国的数字没有基本的信仰。(二)如何让历史数据呈现历史《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周锡瑞图表 山东省六大区域对照表举人数:(体现受教育程度)士绅阶层的力量朝廷命官只在县一级,官方控制力有限,基层管理由士绅主导,所以大量财富、人力被士绅主导。士绅比例的高低决定社会管理方式和应对危机的方式。由图可分析出为什么鲁西南、鲁西北为义和团的发源地:人口密度大、灾害多、产量低、士绅阶层弱。近年来,很多有关《大清律例》的研究:清断案依据:成文法 律具体个案 例由 律 (436条)和 例 (2000个)构成黄宗智关注清代法律的表达和实践 (单凭一个文本去了解一个社会是不够的)李忠清(李政道之子)分析《大清律例》和案件相关的人物、亲戚关系:父子关系21例:父子联合杀人20例子杀父1例 约为20:1兄弟关系260例:兄弟联合杀人140例兄弟相残120例 约为1:1叔(伯)侄关系:联合杀人5、6例互杀50-60例 约为1:10反映了中国传统宗法家族社会中(伯伯对你的管教权大于父亲),叔侄、伯侄间的亲密度已大为下降。家族式社会趋于瓦解。体现了数据对阐述历史的重要意义,即如何让数据呈现历史。(三)获取数据的技术要求 (功夫要够,相当多的考证)调查统计:随机抽样调查 技术及专业性要求很高 如:人群选择、问题设置调查台湾贿选的一张问卷用需要做判断的问卷来做调查是不靠谱的,因为有导向性(如果判断贫富可实地考察,看客观事实,而非问卷)如何从一文本中提取可靠信息:缺乏基本的训练会影响我们的研究:如:要想知道《海国图志》中征引过哪些著作台湾王嘉剪统计中西作者人数出错,因为很多洋人用的是中文名将传世文件电子化。近代文献因为排版复杂反而比古代文献更难电子化。刊物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文本本身的问题;二是录入文本的可靠程度。(五台电脑同时录入来确保文本的可靠性;学者们不会直接引用电子文本,都要有一个纸质文本的图片同时录入以供核对)晚清人们在英吉利的字上加 口 或 犭 表示愤怒,这样加大了提取有关英国的信息的难度人名、地名、专有名词并非只有一种表达方式如:罗素 可用读音来译,英文的姓或名民主 德先生 还有二十多种翻译法电脑还未解决的问题:逐字检索系统还不够完善比如要看《新青年》中是否提到《论语》的次数,以前没有书名号,搜索到的可能结果是 无论语言 ,所以非常不准确。解决办法:用录入文献时采用的标识 人名用______ 书名用《》二、把握历史的深层原因:心理史学修昔底德:历史解释的本质在于人的本性。于是在他之后,历史家常常当仁不让以心理学家自居。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关注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心理学科的产生(前提)最初关注点在有心理问题的人物上,后转向对集体心理行为的研究历史vs心理 孰重孰轻 受过心理学科专门训练才能胜任历史心理学的研究70年代以来,得到重视,设立学科(关于希特勒 性格决定?社会环境造就人?)(一)弗洛伊德 《列昂纳多 达 芬奇及其童年的一个记忆》佛洛依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经过艰苦的自我分析,提出了恋母情结(俄秋浦斯情结)。其见解:一、要了解所记人物的精神生活,必须顾及到他的性生活方面的活动和特点;二、如果人物具有某种突出的天性特质,它很可能源于 童年早期 ,并从原来是性本能的动力中取得了增援的力量。(这种分析法有很大的依赖性和危险,因为依赖于童年的经历和记忆,而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思想生命何时开始,儿时的梦很少记于文献中。但是其开创的研究心理的方式对后世影响很大)达 芬奇的梦 由个案建立起心灵史学的出发点虽然我们大都知道自己的出生时期和地点,但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思想生命何时以及如何开始的 卡尔 波普尔《波普尔思想自述》(二)埃里克森 《青年路德》《甘地的真谛:富有战斗力的非暴力主义的起源》埃里克森:美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一、承认人生下来一直到死的整个一生都有变化,这样摆脱佛洛依德必须追溯到童年的教条;二、承认个人与周围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纠正了心理决定论的错误。到此,历史与心理学才更好地结合起来。人格发展八阶段:婴儿期 0-1.5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儿童期1.5-3 自主、害羞、怀疑的冲突学龄初期 3-5 主动和内疚的冲突学龄期 5-12 勤奋与自卑的冲突青春期 12-18 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 决定性时期成年前期 18-25 亲密和孤独的冲突成年期25-65 声誉和自我专注的冲突成熟期 65- 自我调整与绝望的冲突理论运用埃里克森用路德青春期的自我认同危机解释他中年发动的宗教改革:无限期待又无所作为,易形成自我认同危机:《青年路德》服从权威教导与自身的欲望的冲突,长期受压抑内心的总爆发。(三)社会心理和心态史《病夫治国》提出毛等领导人也有某种心理疾病,影响重要决策社会心理研究关注的是集体记忆:针对某些人某段特殊经历作出研究 如纳粹 长征针对某个时代 如黑死病 上山下乡 下岗针对一些观念 如光棍节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共有的观念心态史的框架福柯 很多史学作品都涉及到社会 不入流者 ,由这类研究去挑战这个社会所认证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愚人船 麻风病者被社会排斥集中在一条船上,久久漂泊,不得靠岸。三、全球视野下的史学眼光:比较史学(最普遍的研究方法)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范畴研究历史,而不是根据国家和历史分期对过去的事实加以概括用大于两种的历史现象来加深扩大对历史的认识当我们做出一个陈述时都有潜在的比较对象,事实上,比较是无所不在的如希罗多德《历史》 比较各国在希波战争中的表现司马迁《史记》实际上所有的历史陈述都是内含的比较 美国学者彼得 科尔钦比较史学之父马克 布洛克《论欧洲社会的比较》提出比较法的三种用途和方法:验证解释性假说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社会的独特性为历史研究系统提出问题比较对象具备两个比较条件:一定的类似性;一定的共同点。巴林顿 摩尔美国历史学家,政治学家《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被誉为 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重大探索 ,与涂尔干的《论自杀》和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评为社会科学三大名著)比较史学的三个优点:导致提出非常有用的问题(如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人文学科的关键)可以从反面大致地检验已被提出的新解释也许可以推导新的历史结论例证一:《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 一份比较的研究报告》(比较标准化,但正由于过度规范,可读性很差)需回答哪些问题:1. 何为 现代化 :现代化的内涵 确立比较项:国际环境、政治发展、经济增长、社会的相互依赖、知识和教育2. 现代化的过程:阶段和时期(最初、过度、实现)的划分 确立如何进行比较3. 为什么选择俄国和日本 确立这项研究价值所在的问题有很多相似之处:19-20C70s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十分相近章节安排:(阶段与时期)第一部分:过去的遗产第二部分:变革第三部分:当代结构上的安排值得我们思考:同一段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比较政治、经济、文化在不同时间段的比较例证二:《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 现代世界诞生时的贵族和农民》(透过社会阶层揭示何以会产生三种不同的政治道路)指出通向现代社会的三条政治道路 三种历史类型(三者间有关联,由贵族、农民阶层奠定)发展成为西方式民主的资产阶级革命以法西斯主义为归宿的自上而下的保守革命导致共产主义的农民革命三者如何关联三种类型是前后相继的三种阶段,前一条道路会对后一条产生影响和制约:西方资产阶级伤害了贵族利益封建贵族寻找与上层资产阶级的反动的联姻 法西斯主义保守革命保守革命伤害农民利益,共产主义联合农民促成共产主义书中提到一富有启发性的看法:落后的优越性如:欧洲电脑虽起步早但更新速度慢,而中国的PC起步晚却更先进光华楼受惊叹 因为建得晚,所以条件好例证三:《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王国斌从经济变化、国家形成、社会抗争三个基本主题检讨中国与欧洲历史变迁模式。讨论的基点:中国与欧洲的差异。并强调只有相似与差异都得到承认,才可能为比较确立标准。仅只是差异,并不能创立可比性;也只有先比较相似与差异,才能从西方国家与各种非西方国家两个方面,更好地评判西方与非西方国家的联系。作者设置的问题触摸到讨论中国与欧洲的联系的难点:从西方优越论出发看这种联系,太过容易,甚至也很自然;而要摆脱欧洲的影响,超越欧洲中心论,也并非易于为之。阐释的忧虑 :对中国的认识必须有一个 他者 的存在作为重要参照,离开他者就难以进行下去。以前中对自身的认知:他者是比我们更差的,我们才是正当的。他者与我们不同,便不正当;而五四之后,以西方为正当,想以西方的标准评价自身,所以提出 超英赶美 的说法。如:洋博士高于土博士 哈佛高于北大清华(西方中心论会被突破,但目前不能)全球史:打破国家的界限 视野突破国家架构(现代性已超越国别,普世价值的存在 在某些方面有共同追求,如民主、法治)vs世界史:以国家为单位比较思想史马克思韦伯20C西方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宗教社会学论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理念型分析法《中国宗教 儒教与道教》《印度宗教 印度教与佛教》《古代犹太教》《伊斯兰教》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世界诸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理念型分析法对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的特性特别地加以强调一切来源于经验,又和经验无关所有经验中的例外都应被所提出的解释所包容法理层面理念型的分析 三种权力类型:传统型权威 奉天承运个人魅力型权威(克里斯玛型)法理权威 权力来自宪法的赋予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 五四 时期的激烈反传统主义》对于传统未加区分普遍主义历史观借思想文化解决问题 文化决定论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是基于二十几种文明的比较研究提出 历史研究的单位 ,之前一般以民族或国家为单位,没有一个国家能自身说明自己的历史,必须借助他国。四、整体历史的书写:法国年鉴学派(史学流派中唯一以国别命名的学派)20C20s 以一份杂志、两个机构、三代人物与传统史学(只关心政治、君主)抗衡的历史学派焦点:历史到底应该研究哪些问题?如何来研究过去?讨论前提:1. 学术史的脉络针对以兰克为代表的科学史学的反动2. 思想的前驱(先于年鉴学派相似的思想)18C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 历史不应只是领袖的历史,而是所有人的历史基佐 历史研究的对象应是过去的文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19C下半叶-20C初亨利 贝尔(对法国年鉴学派影响最大的法国历史学家,甚有人把他看作年鉴学派的真正创始人)《历史综合评论》杂志提出:不应只有军事史、政治史,而还要关注其他领域的历史应打破过度专业化而造成的壁垒史家应与其他学科专家合作,运用其他学科知识来解释历史基本脉络一份杂志:《经济社会史年鉴》(1929)《经济、社会、文化年鉴》(1946)两个机构:高等实践研究院第六部 经济社会科学部人类科学院三代人物:(一)1925-1945 费弗尔 布洛赫(二)1945-1968 布罗代尔 莫拉泽(三)1968以后 勒高夫 拉杜里 费罗第一代人物费弗尔 《地理历史学导论》《马丁 路德:一种命运》论文集《为历史而战斗》布洛赫 论文集《为历史而辩护:历史学家的职责》《创造奇迹的国王们》(一个学派的形成除了在理论方法上的特色,更要有示范意义的典范)奠定基调 史学理论和方法:主张扩大研究范围,提倡研究 全面的(或整体的、总体的)历史提倡打通史学与社会科学,促成史学社会科学化,社会科学史学化第二代人物布罗代尔《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世界》第一部分 环境的作用 (时空状况)第二部分 集体的命运和总的趋势(社会和经济状况)第三部分 事件、政治和人(政治和军事的状况)将历史时间区分为:地理时间 长时段:自然时间,长期不变或变化极小的状况 如地形气候、生态环境(构成历史的深层;从根本上把握历史和主体,要从长时段出发)社会时间 中时段:趋势;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化并形成周期的状况 如人口消长、物价升降个体时间 短时段:历史上突发的现象和时间 如革命、战争、地震长时段理论 :不是仅去对短时段的政治军事等事件做详细研究,要从数十年的中时段的周期波动探讨中,找出数百年的长时段中文明的发展趋势及延续于其中的基本社会经济文化等结构。能否运用长时段理论将中国历史重新架构:长:文化传统中:人口消长短: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如果我们能梳理历史时间,便可能找出有别于他们的把握方式)第三代人物勒高夫 《新史学》《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勒华 拉杜里 《蒙塔尤》(雅克 富尼埃)用许多人的故事反映乡村居民们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反映精神世界体现了非常大的转变: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入史(只有这样一种细节的描绘才能让我们知道旧制度下农民真正的生活;只有研究小的问题才能写出全面的历史 这是新的研究趋向。但也有反省的声音指出围观研究的弊端,批评的集中表达即是 碎片化 。)可以加强心态史的研究(还原当时当地人们的精神世界)(梁启超在谈论新史学时批判旧史,说以前的 二十四史 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以前的史学研究局限在帝王将相上)五、 后现代 与后现代史学后现代史学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历史趋向,它对现代史学的批判是有力的,但未有什么典范出现。就史学来说,它的一些信条(时间的概念等)为史家所接受。难以定义的 后现代 与后现代史学定义、概念本身就为后现代主义所反对理论特色:(针对我们所熟识的史学方式的反动;其带来的最大的困惑莫过于价值体系的大变动;这还是一个出于形成中的史学流派,其挑战可使我们认识到史学的复杂性。)1. 不讲民族主义2. 研究器物3. 弱势族群4. 重视地方,不重视同质性5. 重视权力关系之转移6. 反统合7. 反目的论8. 反乌托邦,不主张同一,尊重多元,主张去除中心论应将思考先归零,使事物之间原有的族群类似性消失,重新观察彼此之间的区隔及差异;反省纳粹故反utopia,对共同价值及意义感到怀疑代表人物及作品海德 怀特 (公认的后现代主义大师)认为史学的研究过程及其作品和文学一样,没有什么主要的不同。历史和小说之间没有界限。这是一种很具颠覆性的陈述,抹杀了历史和小说的界限,因为fiction根本就是虚拟的意思,和追求真相的史学是完全的敌体。罗兰 巴特《作者之死》主张作者在写完其作品后,该作品有其自我的生命,作者和该作品的关系已告结束。任何人和作者一样,都可以自己解读该作品。米歇 福柯对理论、启蒙这些印有 现代性 的东西进行批评。理论上刻意避免用 历史 两字,认为这根本是启蒙时代产生的东西。他对精神病、罪犯及性事等从启蒙以来发展及断裂有很原创之洞见,特别指出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改变了历史研究的焦点。在史学史脉络中把握后现代史学《二十世纪的历史学》 伊格尔斯1. 早期阶段:历史学作为一种专业规范的诞生标志:大学里设学科、设教授国家的组织架构里设学科图书馆管理系统有该学科的分类2. 中期阶段:社会科学的挑战法国年鉴学派批判理论与社会史:德国 历史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从历史唯物主义到批判3. 历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在后现代引发了文艺方面公共性的丧失但是史学还坚守着两个基本信条:时间概念与线索;靠证据来说话例证《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柯文所谓 三调(看PPT)《怀柔远人:马格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何伟亚意在重新确立历史学家的叙事立场,跳出现代的立场去探究历史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尽可能回溯到其发生年代,放在当时背景中去审视、评价。这是个中英双方共同参与的历史事件,双方都有记录,如何处理:讲英时用英方资料,讲中时用中方资料对中英双方的对称性处理 既非 西方中心 也非 中国中心检讨马格尔尼使华的实质:西:主权平等外交观中:差序包容天下作者认为无法判断哪个观念更合理、正当,尽量避免用一种后发的立场来说过去《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 杜赞奇民族国家的主流话语导致了对历史的遮蔽启蒙、现代、理性 这些催生现代世界的主流符号也构成了对历史的遮蔽(今天后现代史学都致力于破除启蒙、现代、理性等对历史的遮蔽)民族历史把民族说成是一个同一的、在时间中不断演化的民族主体,这为本事有争议的、偶然的民族建构一种虚假的统一性。用 复线的历史 取代 线性历史六、 口述历史 :留住历史的声音口述史: 以历史重建为目的,对过去事件亲历者的采访口述史复兴的基础:(二战后)口述证据的作用和效力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便携式磁带录音机的普及口述历史的历史PPT在中国方面的情况围绕 口述历史 的争辩后见之明从两个层面把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历史问题的研究是非常复杂的,关于这些问题都有相应的史学理论来解读方法本身是服务于我们对问题的解读的,无论何种方法背后都有一项标准:是否增进了我们对过去的了解(现代历史研究的根本目标)第四讲:历史本体的探求与历史认识模式的构建(最有难度的一讲)历史本体论,或历史哲学,是历史学家与哲学家共同研究的问题。究其根本,关心的是历史有无意志的问题(有没有某种力量左右着历史的进程)。不同的见解:把历史看作超验性的神或绝对理念主宰的过程。将历史理解为受自然主义的一般法则决定的。过去的人对历史的看法受制于此:对历史本体的探讨,构成以往历史学学科存在的主要理由。当今的史学界,却大体摈弃了历史哲学,历史学家不认为此与他们的工作有什么关联。当代世界唯一能自圆其说的历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要了解过去,就必须了解过去人的思想)一、关于历史的必然与偶然(一)神学与史学 神学眼光下的历史,史学成为 神学的婢女《圣经》对于西方文明的意义:确立了认知历史的架构犹太与基督教的历史观围绕着一个目的论中心(神学史观:始于亚当夏娃,终于上帝的末日审判)这一目的论在《旧约》中为上帝之国在人世的降临《新约》中提出人世最终会走向毁灭,只有来世才得重生但在世俗化的现代,这种线性史观突破了历史循环论,后转化为一种进步的观念。历史阶段论天下一家 的情怀今天之所以要检讨目的论,是因为它与决定论是一个钱币的两个面。很容易使我们认为过去到现在都是某种意志的体现或说受某种因素的制约。它赋予历史一种理想化的解释 历史的必然性( 后见之明 )神学充当了历史发展不自觉的工具历史的确不存在任何假设,历史上存在让我们惊叹的一幕幕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福柯)与偶然。托马斯 阿奎那 落实了把理性引入神学 又叫理性主义史学神学体系瓦解后 没有神的依据 重新认识史学神的启示与自然的启示的一致性(二)经学与史学经学赋予历史演进一种说明,一种解释,一种合法性的论证。经学指学习儒家经典的一门学问,构成了古代学术的主体。两种研究路径:字面上、字义上切入(历史)义理上(哲学)《春秋公羊传》对历史本质的阐释 三世说五始 五德始终说三科九旨(三)启蒙时代的历史哲学反历史的历史研究 不再顾及史实的差异性,而是寻出一种普遍原则 即古往今来的历史中所通用的,抽离出的普遍规律性。启蒙运动的冲击涵盖了各个领域,这是它所体现的一种关怀。启蒙运动的两种历史观:进步的历史观 普遍主义的历史观维科《新科学》一切民族不管其种族和地理条件如何,都经历了共同的发展阶段:原始的 野蛮状态 (没有历史)神的阶段 幼年 人性残暴英雄时代 青春 既残暴又谨慎 理性开始显现人的世纪 成熟 理性开始成熟自足 发现并确认自己由低到高发展的进步历程沿着这三个阶段上升后就是衰落,最后导致野蛮状态的复回,历史又重新开始进步。非单纯循环,而是不断上升的螺旋。(为自圆其说,使进步的历史观得以延续)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牛顿总结的自然哲学推论的第一条准则康德历史哲学的第一个中心观念 历史的合规律性康德历史哲学的出发点 牛顿自然哲学的出发点: 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的整体看作大自然的一幕隐蔽的计划的实现将历史理解为受自然主义的一般法则决定的孔多赛 《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要》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其世界历史观贯穿于其整个历史哲学,是核心以辩证法为骨架,理性是世界的主宰,同时也就是世界历史的主宰。世界史是自由意识的进展,各民族都不同程度上受世界精神的主宰(只不过有先后,不同民族都经历着相同的历史进程 进步的、普遍的)。世界历史可做一个整体,乃是一系列世界民族不断更替的历史:四种历史的自然王国:东方国度希腊世界罗马世界日耳曼世界(的确将中国纳入其世界历史)观察历史的方法:原始的历史、反省的历史、哲学的历史我们中国的历史说是 中国史 ,实为 中原王朝的历史 或 汉族史 ,而我们却又努力地强调自己是多民族国家。我们的世界史是没有中国的世界史,实为 外国史 ,并且世界所包括的又远不止我们世界史里涵盖的,很多国家在我们的世界史里找不到。(四)中国纳入 普遍历史 的进程此问题的源起:时空两个维度 你来自哪里你如何走到今天利玛窦来华发现圣经的历史是解释不了中国历史的(西方认知历史讲洪水,使各民族散居各地)我们讲大火。我们企图用我们的离市区 包容 西方的历史,但也无法完成。康有为 三世说 及其他康结合西方进化论,认为据乱世是君主专制升平世是君主立宪制太平世是民主共和制三阶段进化的模式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普遍规律,中西古今之社会概莫能外章太炎与严复围绕《社会通诠》的论辩严复接受甄克思 始于图腾,继以宗法,而成于国家 的社会发展模式,推断中国社会也是由宗法而渐入军国。章太炎则认为中国未必经历着欧洲那样的历史进程胡适与梁漱溟的争论 (能否纳入)梁漱溟认为文化发展有一定律 意欲,他基于特殊性、个别性谈各民族文化。胡适认为各民族的文化表现不过是 环境与时间的关系 ,如以历史的眼光观察,只看见各民族都在那 生活的本来的路上走 ,不过因环境有难易,问题有缓急,所以走的路有迟速的不用。他将东西文化归于历史步调的差异,认同的即是 普遍历史 与进步观念。1.西学中源2.中体西用(初为旗帜,越来越空,没人知道何为 体 。体现了中国认同危机的过程,逐渐丧失自我,认同普遍观念)3.东西文化 (平等审视?)4.新学 旧学 开始超越了特殊性,有了普遍的价值意义5.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纳入,形成五种社会形态论,成为历史叙述的主轴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异化理论以及对历史发展的理解PPT三、当代对历史哲学的争论卡尔 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的批驳《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寻求历史哲学新的安顿 区分为:思辨的历史哲学分析的历史哲学雅斯贝斯《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人类历史作为整体加以分析:区分不同阶段:史前古代文明 (第一个间歇期)轴心期 (突破阶段)科技时代 (第二个间歇期)轴心期理论 是其历史理论的核心 觉醒阶段第五讲 史学论文撰写的规范化这门课主要选取 典范 的角度介绍历史学历史学科的研究者:经对典范的了解 认同该学科的权威 开始研究工作。具体的操作实践:一、如何向过去提出问题,尤其是将问题转换为历史学可以讨论的问题二、如何在前人研究成果及充分利用资料的前提下,表达对某个历史问题的看法一、对一篇论文的剖析《两种关于如何形成政治秩序的观念 容忍与自由》林毓生一篇学术论文应包含的必要环节:问题意识:如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构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论证:透过什么事件,援引什么资料,运用什么方法注释的作用一般会有一个注释说明前人对于这个问题做过哪些研究征引的史料要能够说明问题征引的前人观点是说明我的起点问题二、论文撰写的规范性要求审视一篇论文: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否发掘新的材料或对材料进行新的解读(历史学的特点:靠材料、援引证据说话)是否使用新的研究方法或手段是否增进对过去的了解论文课题规划:明确的问题意识 所要讨论的是什么问题学术史的勾画 有关这一问题前人有什么研究(为自己的研究寻找依据)用什么资料进行研究 大致确立讨论问题的范围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清楚所做的是什么研究三、研究例证: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大学教育的理想注释的规范化要求:注释需包含的要素作者论著名出版地出版社(或刊物)出版时间(或发表期次和日期)页码(或版次)注意:古籍 可用(《庄子 天下篇》)文中加注;也可注明版本,第一次引述,后面从略引述书信 标名日期卷一 (上) 写在《》之外出版信息用()仅一页用一个小写p 如p36;跨多页用2个pp 25-26大学出版简写为UP (University press)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史学导论笔记-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12 13:32:53第一讲:历史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历史学家都必须回答但又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个观点:一、历史是神学的奴婢。代表人物:奥古斯丁,著作《上帝之城》、《忏悔录》他的观点:1、认为人类历史只不过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它从上帝创世开始,结束上帝解救犹太人出苦海并升入幸福的天堂2、历史最终由上帝的旨意决定的,但上帝的旨意需要某种直接的推动力来加以实现,这种直接动力就是善与恶的矛盾冲突,表现为上帝之城、世俗之城,两城之间的善恶冲突,以及世俗之城内部恶与恶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推动着世俗之城最终毁灭和上帝之城的最终胜利。二、历史是 人 的历史它在文艺复兴以来出现,把人作为历史的中心,但又出现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历史相对主义观点代表人物:克罗齐、柯林伍德他们否认历史是客观的存在,,认为所谓历史就是人类回答现实所提出的问题,对过去所做的思考,因此 一切的世界史都是当代史 。第二种观点:历史客观主义的观点代表人物:兰克他们否认历史的现实主观意义,主张在任何活动中,历史学家都要消灭自我成为历史事实的传话筒。第三种观点:从双重内涵来解读历史。他们认为历史的正确含义有两个:一种叫做历史的本体,第二种叫做历史的认识。从表面上看,第三种观点正确,看上去正确的往往是无用的 无用的真理。(如马哲中的辩证法),只有片面才能深刻,深刻的肯定是片面的。★马克思对历史学的定义:他认为历史不过是有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它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即存在着规律,但是它同时又可以被认识。从广义上看,历史是指宇宙间所有事物的发展过程,从狭义看,专指人类的发生发展史。什么叫历史学历史学分为两种:广义的历史学,我们仅仅知道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从狭义上看,是指专门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第二讲:历史学的前世今生前提:历史四层次:1、过去2、对过去的叙述 ★3、理性的历史学4、分析与批判的历史学西方古典史学这一时期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神化了的英雄史观(前希罗多德时代)正如西方的文明源于古希腊一样,西方的历史学也完全建立在希腊人的基础之上,但是在公元前5世纪,希罗多德诞生之前,西方经历了一段很长的童年时段,我们称这个时代为前希罗多德时代。特点:不能说它是真正的历史它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出现,多是半真实半故事性的作品,史话家们往往不能把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区别开来,在传说与信史之间边界不清,但却反映出了一些原始的历史意识。(1、具有神的血统、神的力量的英雄史观。2、对美、对女性的追求与尊重,即绅士传统。)代表作:荷马及其《荷马史诗》、《奥德赛》、《伊莉亚特》第二时期:古典时代的历史学背景:1、希波战争使希腊人意识到拯救世界的不是神而是人。2、希波战争结束以后,希腊奴隶制的经济与政治,获得高度的发展,它为历史学家的成长提供条件。3、公元前5世纪,是人的理性觉醒的时期, 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个命题已经提出,它就为历史学的诞生提供思想基础。代表作与人物:希罗多德《历史》(历史之父)、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政治之父)内容:1、人本观念(以人为本),他们认为历史的作用不是为神唱赞歌,而是保存人类的功业,使它永垂千古。2、具有理性精神的历史批判方法,他们认为历史资料必须进行分析。★3、强调要艺术地再现历史事实。4、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哲学,就是这一时期历史还缺乏自我认识,没有形成真正的历史意识。第三讲:神光照耀的历史学 基督史学背景:公元4~5世纪,西方历史学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基督史学取得支配地位,这是由于基督教的蔓延与捍卫、保卫基督教的产物。1、基督教的传播★ 罗马征服世界,同时毁灭了自己 。公元1~3世纪,罗马帝国达到巅峰状态,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精神危机:表现在精神危机上,没有未来,也没有理想,在有些人看来,现实世界因为极度圆满而无复可为;在另外一些人看来,现实世界因为极度困苦而无复可为,于是绝望成为弥漫社会的普遍心态,于是基督教变成了人们精神寄托的唯一出路。2、为捍卫基督教而战基督教并没有为尘世间受苦受难的人们带来福音,更不能挽救行将就木的罗马帝国的必然灭亡。基督教传播的越广泛,罗马帝国越是积弱不振,罗马的防务日益空虚。早年的勇武精神已不复存在,于是蛮族便趁虚而入,在这种情况下,有一部分人把帝国灭亡的原因归咎于罗马人皈依基督教,这引起了基督神学家的愤怒,为他们搜集史料,提出论据,编写历史,以保卫上帝之城,基督历史学由此兴起。代表人物及作品: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内容:1、目的论。认为人类历史就是使选民的灵魂得救2、直线进步性。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只经历一次的不断进步地并且是直线进步的过程。把人类分成六个阶段: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期、高龄期。3、历史的动力。历史最终由上帝的旨意决定的,但上帝的旨意需要某种直接的推动力来加以实现,这种直接动力就是善与恶的矛盾冲突,表现为上帝之城、世俗之城,两城之间的善恶冲突,以及世俗之城内部恶与恶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推动着世俗之城最终毁灭和上帝之城的最终胜利。4、建立新世界史体系。人在上帝面前时平等的,因此,他们不以任何局部特殊的历史为满足,上帝之城由所有的民族组成,它的城楼高踞所有民族之上,因此,历史就只能是囊括所有民族的 一切格外普遍的东西的历史 。5、把《圣经》作为判断历史事实正误的标准和最高权威。对基督史学的评论首先,基督史学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表现在两方面:1、荒谬的外衣下闪烁着真理的光芒。2、开拓了历史学的视野,奠定了历史学的框架。但是它的本质是荒谬的,与其说它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不如说它阐述了神的历史。它把各种宗教迷信和谎言当成了历史,但真正的人类社会历史却在它的视野之外,它把超自然、超历史的力量当成历史的本源,把人类看成是执行上帝意志的工具。宗教未来发展趋向:1、宗教原教旨化。2、宗教民族化。3、宗教生活化。第四讲: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 近代史学的滥觞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不仅需要 火与剑 ,也需要 笔与舌 。文艺复兴就是这个思想革命的反应。它也是近代历史学的开端,面临着重行定向。重行定向:1、将古典史学从基督史观中解放出来。2、是对古典史学传统的创新。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他的观点: 不要问是否作恶,而要问是否善于作恶。(1)观点的出现具有社会基础 1、因为意大利的残破现实,当时的意大利四分五裂,兵戈不息,所以马基亚维利希望出现一个有手腕、有铁的意志的君主来结束战争。2、此外,政治的混乱,也造成了道德的混乱,它为君王们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土壤。(2)马基亚维利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它说出了政治与道德的本质区别。2、道德是难以依靠的:因为道德实际具有时代性、地域性、阶级性、(3)但是马基亚维利的观点是反人性的 1、道德还有人民性、跨时代性。2、随着时代的衍进,道德对政治的制衡将与时俱进。第五讲:十七、十八世纪历史学特点:在十七、十八世纪,西方历史学走向成熟,表现在:1、历史学彻底摆脱了神的束缚,人的主体地位确立2、理性主义史学成为历史学发展的主流3、历史学的发展重心从意大利转移到了法国,十七世纪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夕阳晚照代表人物:维科 《新科学》 (十七世纪)十八世纪中心就转移到了法国。原因:1、法国的文化素有求心求己的传统,浪漫史民族的本性;2、笛卡尔的观点 普遍怀疑 ;3、意大利经济衰弱终于无法挽回代表人物: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 《论世界各国的风俗与精神》 (十八世纪)他的思想:1、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类理性同宗教迷信封建专制作斗争并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2、认为社会理性的发展程度主要由民众集体的理性程度决定的3、认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第六讲:十九世纪的历史学特点和代表人物:特点:1、历史哲学在19世纪达到了顶峰,以黑格尔(德)为代表。2、历史的科学化达到高峰,以兰克(德)为代表。历史学的研究中心从十八世纪的法国转移到了德国。必考点:从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人占领了大陆,英国人霸占了海洋,德国人占领了天空。在这时,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开始把理想变为现实,进行了创造历史的轰轰烈烈的实践活动。而当时的德国,由于政治的分裂及容克(德国地主的别称)的软弱,导致他们没有勇气将理想变成现实,只能遨游思维的天空,用发达的思维批判来弥补其实践批判的不足,他们没有力量去开创理想的历史,只好把经济投入到描绘理想的历史上来,于是造就了德国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嫉妒繁荣。当然,由于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德国思想家们的语言系统非常晦涩,非常抽象。黑格尔《历史哲学》1、关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这是黑格尔的思想灵魂)他认为本源的存在时绝对精神,有的时候交世界精神/理性。它既是实体又是主体。绝对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逻辑阶段。绝对精神作为纯粹的逻辑概念、自我运动发展者,它只有内在性,没有外在性。黑格尔最孔子的评价是智者,对老子的评价是思想者。第二阶段是自然阶段。绝对精神转化为大自然,只有物质的外在性,没有精神的内在性。第三阶段是精神阶段。它是绝对精神最全面、最真实的阶段,既有物质的外在性,又有精神的内在性。它是人类历史阶段,与绝对精神的3个发展阶段相适应,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2、关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⑴、绝对精神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本源。历史不过是 在时间里外化了的精神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绝对精神展开并具体表现为各种特殊的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性格、风貌和目的的总和。它推动着民族的发展,规定着民族行动的法则和方向。黑格尔认为,从地理学、人类学的意义上看,民族的存在时多元的,但从历史哲学的角度看。民族的存在时一员的。因为在历史的每一个阶段自由一个民族反映了绝对精神,被称为世界历史民族。对这个民族而言,其他民族都是无权的。但是,一个民族只能创造一次新纪元,黑格尔把世界历史看成是四个世界历史民族一次更替的过程,即东方民族、希腊民族、罗马民族、日耳曼民族(包括德国和英国)。⑵世界理性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它的实现工具,是人类的热情。所谓热情就是人类对自我利益的追求。 世界历史包涵着两个因素,第一是理念,第二是人类的情欲。 理念是世界历史的经线,情欲史世界历史的纬线。 黑格尔★⑶英雄史观。他认为,仆人眼中无英雄,不是英雄不成为英雄,而是仆人仅仅是仆人。也就是说,平常人仅仅有平常人的心灵视野、眼光去看待英雄,他所关心注意的无非是英雄的生活琐事,寻常嗜好,而无法理解英雄的眼光、智慧和胸襟,无法进入英雄的思维世界。因此,英雄与平常人没有共同点,平常只能追随在伟人的周围。但是他又认为,伟人只是世界精神的实现工具,而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3、泛历史主义⑴原始的历史⑵反思的历史,包括普遍的历史,实用的历史,批判的历史,思想的历史⑶哲学的历史兰克《教皇使》他被称为 近代科学历史学之父 。他主张:1、主张写历史要客观公正,不能带任何的个人偏见2、 特别强调原始资料的重要性3、强调对史料要进行严密的考证评价:兰克使历史学更具有科学的特质,但是他的有些观点又是不现实的,比如历史学家就无法超然。第七讲:二十世纪西方历史学背景:1、生命史学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人们对人类的命运产生焦虑,对理性主义史观的乐观和自信产生怀疑。他们不再把历史看成是一个无限、一元的进步过程,而是把它看成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兴盛衰亡的有机过程。关于历史方向的确定概念被一种模糊的开放的历史观所代替。斯宾格勒 汤因比克罗齐 亨廷顿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主要内容:1、他认为历史和文化是有机体,是活生生的,因此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所有文化都是宿命的,都会走向衰亡,现代西方文化同理。★2、文化的同时代性。他认为世界历史上存在过8种高级文化。它们是: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中国文化、古典罗马文化、伊斯兰文化、墨西哥文化、西方文化、这8种文化既是等价的,同时也是同时代的,指每个文化都经历过前文化时期、文化早期、文化晚期、文明时期四个时代,也叫春夏秋冬时代。前文化时期:是指原始文化的时代,表现为图腾信仰、部落、蒙昧主义。文化阶段:是指正在成长、富有创造性的不断上升的历史时期。早期:1、产生了不成熟的意识。2、形成某种独特的风格。3、宗教在萌生4、人文景观呈乡村型★晚期:1、人文景观呈城市型2、心智和金钱成为价值的量标3、资产积极兴起文明阶段:这是一个文化的最高阶段,也是最终阶段,它的主要标志:1、人文景观呈世界都市的出现2、人们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敌意的敏锐3、理智战胜了原始的智慧4、文化创作表现为缺失灵魂的形式变动5、金钱开始统治一切★3、极力反对历史发展史的因果规律,反复证明在历史发展中只有命运存在。他指出,与历史相对应的是时间,与自然相对应的是空间。自然是各种必然性的组合,它既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未来,仅仅是单纯的,所以能用因果原则。但历史不一样,历史是纯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是唯一的,是不可重复的。因果规律只能与以往死的东西相联系。而历史作为既成的活的东西只能与命运相关。斯宾格勒引用罗马辛尼加的名言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文化的有机和宿命是与生俱来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德国的先验主义 在人之外英国的经验主义 干了以后的产物,实践后的产物★★汤因比的 挑战 应战 论汤因比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创造文明,并不是依靠种族的优越性,也不是因为有一个温暖、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而是人类在面临严酷的挑战时,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应战,也就是说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就在于成功的应战。具体为:1、文明的挑战来自于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分为五种:1、困难地方的挑战2、新地方的挑战3、打击的挑战4、压迫的挑战5、遭遇不幸的挑战2、应战成功的主要标志是:适度和中庸,并不是越激烈越好3、应战并非来自于社会整体,而是来自个人,在挑战面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激发出创造行为的,只是一小部分人才能激发创造,所以文明的动力来自于富有创造才能的人。4、反对斯宾格勒的命运决定论。他同斯宾格勒一样,汤因比也认为每一个文明都要经历四个阶段:起源、生长、衰弱、结缔,但是,他认为一个文明必然结束,因为在旧文明的基础上可以诞生出新文明, 旧文明的废墟是新社会的故乡 ,关键在于明智。克罗齐: 一切的世界是都是当代史1、他认为历史不是科学,它和哲学是统一的。他认为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外在的研究,是对规律的研究,对普遍性的研究。历史研究是内在的,主要是研究过去人的心灵和精神,而精神的学问就是哲学,再加上,历史的研究是个别。2、他认为历史是思想的产物。他认为所有的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总是自我精神的再现。3、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因为所有的历史都是现实的人从现实的立场、现实的观点、现实的需要来写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1、认为文明的冲突正成为现代世界冲突的核心;2、文明冲突具有持久性,而且是最根本最本质的的冲突。3、历史上冲突的演变:最早的冲突是君王之间的冲突、民族国家冲突、意识形态之间冲突、文明之间的冲突。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史学导论复习总结-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12 13:28:08第二章历史、历史学家与历史学第一节 历史一、 历 与 史歷 由原来的动词又衍生出名词的含义,即历法史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说文解字》尽管这些解释之间相互出入,但是他们都着眼于 史 是怎么演变为记事者的,是对于许慎所给出的定义进行解释。在他们看来, 史 是记事者,是 人 ,是不同政府部门负责记事的官员,相当于今天的秘书。这些 史 并不一定就是历史学家,而是保存各部门相关材料的人。利用这些材料,用叙事的方式写成史书的 史 ,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历 和 史 原本应该是两个系统,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责。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关系 。开始时,记天象的历官和记事的史官在人员上并没有严格的分工,往往就是同一个人。尽管 历 和 史 关系如此密切,但直到19世纪末,在中国的学术分类中,并没有 历史 这一门。历史一辞有三个义项。一是指过去;二是指对过去的反映,是历史写作的简称;三是历史学的简称。英文History也是如此。这三个义项,是在使用 历史 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区别开来的。幕府末期,日本人用 历史 翻译西文中的history,清末民初传入中国,中文 历史 才有了现代意义的 过去 这个义项。二、过去的历史李大钊较早对作为过去的 历史 与指代历代史书的 历史 做出了有意识的区分。大多数历史学家们假定历史是过去,业已消逝,无法改变。这种过去是否被历史学家所了解,需要借助于史料。由于史料的不完善性,史料不可能反映过去的一切,因此,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赞同,历史并不是所有的过去,而只能是被以各种方式记录下来的过去,即可以借助于各种史料被认识到的过去。那些没有被记录下来的,很难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与历史书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加以审视,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重新受到历史学家的重视。它提醒历史学家,要更多地留意自己结论的偏颇性,并有意识地加以校正,以趋向于公正。努力从历史书籍所说的内容中推导出没有被说出的内容,从历史文献中榨取更多的隐含信息,越来越成为历史学家工作的自觉追求。注意到那些发生了而没有被记录下来的历史,还涉及历史学家的基本职业道德和操守,那就是:尊重历史。第二节 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一、历史学与科学在史书之外,还有更为丰富的历史资源可供历史学家支配,用以研究历史,这就是现实。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大多在从政之余,写作历史。有名的历史学家绝大多数都不以此为终身职业。但是,相对来说,在中国古代,史学很早就有了相当程度的专业化趋势,不仅有专门的史馆,专门的史官,从事史书的修纂,而且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专门的史学培养系统。古代历史撰述的功能主要是 记载 或 记事 。在记载的同时,需要进行史料搜集、排比、考证,甚至在叙事中 寓论断于叙事 ,成一家之言。但后者都附属于记载,是为了更好地记载而进行研究。西方古典时期的历史学家,并非专业化的作者,多为政治家军事家,在从政之余,或者赋闲之后,写作历史;到中世纪,则是教会神职人员和修道士,他们的主要工作时祈祷,从事宗教礼拜之余,写作历史。系统的专业化史学,出现于现代西方,主要是在大学教育体系之内,以科学为根本追求而形成的。德国历史学家兰克(1795-1886)被公认为 现代科学史学之父 。兰克与同时代的一群德国历史学家建立起现代史学的研究标准,试图仿效自然科学,搜集原始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严格的考证,进而如实描述历史。为了达到专业化,历史学从业者应该接受专门的训练,尤其是以史料批判方法为核心的技巧,包括发现原始史料,收集原始史料,排比史料,考辨史料,在此基础之上,以说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结论。或者综合同行们的研究成果,以叙事的方式,将研究对象的有机演化过程介绍给读者。现代史学的功能主要在于研究历史,解释历史。促使研究者在遵循专业性操作的基础之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独特理解力,透过史料,理解和阐释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进而理解古人,把握历史。从理论上讲,不同历史学家的立场、方法和观点不尽相同,他们的历史研究也会具有鲜明的个人烙印,从而给历史学带来各种各样的色彩,产生不同类型的历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强调历史认识者的 立场、方法和观点 ,认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信仰历史唯物主义,才有可能发现历史演变的真正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才 第一次把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实践中,绝大多数历史学家承认史料对于历史学家思考的限制,重视史料搜集和考证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以便消解历史学家乱用意志,歪曲历史的可能性,从而限制认识者主观性的消极作用。主观性的增加不仅提升了历史学家认知历史的能力,而且给历史写作引入了更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如何既依靠史料,科学地考证,归纳演绎;又笔端常带感情,精心构思,组织行文,创作历史撰述,便成了历史研究内在的一对矛盾,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张力,成为现代史学演进的重要动力。无论史学的变迁如何,历史学家们实际回答的问题围绕 五个W 而展开:何人(Who)、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时(When)和为何(Why)二、观察历史的两种方法:从古今关系的角度来看,历史学家观察历史的方式有两种:纵向和横向观察。历史事物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纵向考察,主要是从某个结局的位置来做逆向观察 。也就是说,先知道了结局之后再去对结局之前的状态进行考察。由于先知道结局,研究者的眼光自然而然地具有了方向性,聚焦于导致这种结局和妨碍这种结局的两种力量,历史的材料便会经过这么一个 过滤网 被筛选,与这两个方面相关的就会被纳入视野,与此无关的,则将被拒之门外。仅仅依靠这种方式,历史学家的研究结论会受到个人主观偏好的严重干扰,甚至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历史现象,而忽略了形成特定历史结局的复杂的 合力 ,将历史简单化。其不足还需要横向观察来进行弥补。横向观察就是观察某个时间点上所有的历史现象。从逻辑上讲,每个历史现象都具有独特的存在状态,它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人物的参与下,以特定的方式发生着,具有独特性。横向观察偏重于把握特定性,它所要解释的是在特定的时刻、特定的地点、由特定的人物参与之下所发生的特定事件,描述其所有的偶然性。而纵向观察重视历史发展的方向、大趋势以及某种历史结局的必然性。将两种观察历史现象的方式结合,历史学家才能够合理地解释为什么会有某一历史现象如此发生:在特定的时刻、特定的地点,在特定人物参与之下以特定方式发生。根据传统的科学定义,关注必然性的纵向考察是科学的,而关注特殊性和偶然性的横向考察则不是科学的。对特殊性的认识,如何成为科学?目前人类似乎还没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在史学史上,历史作品尤其是历史记载都是以关注特殊性,记载发生的特殊事件为基本的内容。但是那些传之久远的优秀作品,却无一例外地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思考历史的必然性问题。纵向考察和横向考察结合起来,就构成了 历史的眼光 。三、历史科学现代史学的专业化,知识不断累积,新史料不断被发掘出来, 譬如积薪,后学转精 。历史学术精深的同时,也使得历史学知识越来越碎化。为了解决这一弊端,历史学家们有做总体史的尝试,也有对学科交叉的关注。近年来,建设更为开放的历史学,日益受到重视。如何与其他社会科学进行学科交叉,文理学科之间如何有效交流,都被提上日程。开放的历史学科,不仅是学科内在发展的需要,还是社会大众的呼唤。民众与历史学家的互动,也推动历史学发生变化,尤其是对历史学家如何看待自己的专业,影响深远。四、历史学家在古代中国,历史学家是指写作过历史作品的人,其主体为史官。现代历史学是一种职业化的活动,其主体是大学、研究机构的教学、科研人员。他们在这些机构之中,从事整理史料、解释历史的工作,以研究历史为职业。虽然大部分传统史家的记载任务,基本上与历史研究分离,成为秘书、新闻、档案等学科的研究范畴。但是大学历史系还是承担两类人才的培养:社会人才和专门研究历史的史学专门人才。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是过去,其基本职责是提供关于过去的真相,为此,需要寻找史料,进行考证。因此,凡是知道如何寻找史料,收集史料,考证史料,得出历史真相的历史学家都是合格的历史学家。而在此基础之上,能够透过纷乱的历史现象,对历史进程提出规律性解释的历史学家,则为优秀的历史学家。第三节 历史有什么用一、史学之功用历史学有什么用,与历史有什么用是两个互相联系,而彼此不同的话题。在古代,历史与历史写作不仅密不可分,而且经常互用。历史的功能与历史学的功能,基本上没有被区别开来。到了18世纪,虽然所采取的方式不同,东西方历史学家们同时强调了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在西方是德国的历史科学化运动,在中国史乾嘉考据学的兴盛。经此变化,历史学家的主要关注点,从提供历史借鉴转移到如实直书, 实事求是 。历史如何,与通过历史写作从历史当中吸取何种经验教训相分离,历史学的功用与历史的功用也正式分离。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现代史学的专业化正式大规模地展开,梁启超所倡导的用,开始为科学研究之用所取代。除了这些宏大的作用之外,研究者们对历史学的用途进行了类型学上的总结。历史学的功能可以分为认识功能、借鉴功能、教育功能、文化作用等等。认识功能1.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2.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现在,预见未来3.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社会功能1.借鉴左右2.教育作用科学功能1.人类社会的一切知识都可以通过历史学得以综合性的传播2.不少学科是由历史学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3.历史学为各门学科提供了一种根据事物或对象的方向,作顺时态用的纵向考察,,以把握其演进全过程的研究范式。4.历史学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中具有粘合作用5.历史学推动了各种学科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促进了有关的边缘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三 历史学与思维训练1、求真精神的培养在历史认识方面,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真实,一种是大众相信的、习以为常的真实,可谓之 大众真实 。另一种真实就是经过历史学家的研究之后所发现的真实,姑且称之为 发现的真实 。历史学家应具备高度的求真精神,禀此精神,搜集史料,去努力发现历史真实,使得 发现的真实 不断地取代 大众真实 。历史学在培养求真精神的同时,也需要防止 发现的真实 的弊端。也要意识到:真实并非生活的全部,追求真实也并非作为人的历史学家的唯一追求,还有善和美也值得关注。2、历史研究与现时代的精神历史学与研究社会的其他学科相比,更加关注特殊性和具体性。 也因此,历史学的科学性常受质疑。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关注独特性的历史研究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得它完全可以提供其他学科所难以提供的独特思维训练。从理论上讲,研究社会的、行为的科学研究固然要关注 必然性 和法则,但是也要关注 特殊性 和 个性 。优先关注 特定性 、 独特价值 的历史的方法在精神的深处支持 多元化 、 自由 和 个性 ,也是它在支持 中国特色 。3、创造性的工作长期以来,历史总是被视为对自由选择的约束。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所谓 路径依赖理论 。这个理论将制度的选择,最终归结为一种文化、习俗和传统的制约。现实中的创造,总是通过辩证地否定历史来实现的。历史通过提供创造者进行创造所凭借的一切现有条件来实现自我否定。创造者得历史提供的条件去创新。这就是任何创造行为的运作原理。认识到这个原理,现实的人们就可以合理地利用历史来进行创造活动。如何面对历史,利用历史,来面向未来,走出历史,创造新的生活,开创新的辉煌,从而开创新的历史,则是历史学家教育人类的重要内容。第二章 历史研究的逻辑起点:史料搜集第一节 历史研究的起点许多人,甚至包括某些历史研究手册的作者,对历史研究的程序持有非常简单化的看法,他们认为先要有史料,因而史学家就收集史料,审读文献,考辨真伪,然后,也只有在这时才加以应用。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史学家从来不是这样工作的,尽管有些人突发奇想,自以为是这样干的。马克 布洛赫建议,要带着 问题 读书,问题又从何而来?他说,现实生活,因此,热爱生活乃是历史学家的最主要素质。19世纪,职业历史学家们普遍强调历史研究过程中 史料 ,尤其是新史料的优先性地位,主张 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学 。历史学研究,既重视史料,也看好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能力。既鼓励研究者提出自己的问题,也强调论从史出。带着问题去查找史料和选择史料,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广泛地搜集史料,并根据史料不断修正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回答,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尊重史料,双方互动,大概就是历史研究的合适方式。但是,从逻辑顺序来看,史料搜集在前。历史学研究,既重视史料,也看好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能力。既鼓励研究者提出自己的问题,也强调论从史出。带着问题去查找史料和选择史料,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广泛地搜集史料,并根据史料不断修正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回答,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尊重史料,双方互动,大概就是历史研究的合适方式。但是,从逻辑顺序来看,史料搜集在前。第二节 历史学只是史料学一、过往史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体一切可逢着的史料,所以近代史学所达到的范域,自地质学以至目下新闻纸,而史学外的达尔文论,正是历史方法之大成。(一)凡能直接研究材料,便是进步。(二)凡一种学问能扩张他研究的材料便进步,不能的便退步。(三)凡一种学问能扩充他作研究时应用的工具的,则进步,不能的,则退步。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建国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迅速占领史学领域,史学界也开始清算各种旧的史学观念,傅斯年的主张成为主要批判对象。研究历史当然要有史料。马克思主张尽可能地占有大量资料,也说明资料对科学研究的重要。占有了史料,就必须辨别它的真假,查考它的年代,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一番检查的功夫,也就是所谓考据。这些工作时不可少的,是应该肯定的。但它毕竟是历史研究的初步阶段。没有史料固然不能研究历史,专搞史料也决不能代替历史学。过去,旧的史学工作者停滞在这初步阶段,就认为够了,说什么整理史料即历史学,这显然是错误的。郭沫若《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答 新建设 编辑部问》改革开放之后,此前的偏颇做法得到纠正,史料也特别受重视,学术界强调考据的声音如此强大,以至于有人担心要 回到乾嘉时代 。史学即史料学 的提法,我觉得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一命题的本身,并不含有接受或排斥某种理论、某种观点立场的用意,而只是要求每个从事研究历史的人,首先必须能够很好地完成搜集史料、解析史料、鉴定其真伪、考明其作者及其写成的时间、比对其与其他记载的异同和精粗,以及诸如此类的一些基础工作。只有把这些基础工作做好,才不至被庞杂混乱的记载迷惑了视觉和认知能力而陷身于误区,才能使研究的成果符合或接近于史实的真相。邓广铭自19世纪现代科学史学兴起,对史料、尤其是新史料的发掘、考据,就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基础,舍此即无历史学。历史学不一定是史料学,若无史料则必非历史学。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吗?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则显然不是。史料学的研究对象时史料,而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现象,要借助于史料学来开展研究,因此,史料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之一。从研究对象来说,历史学是通过史料来研究过去的社会。文献(史料)并不是透明的,并不是对历史现象的直接反应,因此,如何利用史料来解释历史现象,历史学家的主观能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代史家强调史德,以保证其正确性,近代史家强调不带主观偏见,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强调研究者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够科学地利用史料,来探索历史的真相,甚至是历史演变的规律。从逻辑上讲,上述两个方面的结合,可以构成理想的历史研究。二、史料所谓史料,据《中国历史大辞典》,就是 研究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主要来源有实物的(如古迹、文物、地下发现的遗物等)、文字的(如各种著作、文献、铭刻等)和口传的(如传说、访问、民歌等) 。实物、文字与口传是针对史料的载体而言的,不可能决然分开,且三者还可以相互转化。历史时期越早,则文字史料越少,历史研究就越依赖于实物史料。而在文字书写作品罕见的地区,口传是更加重要的史料来源 。随着时代的进步,史料的数量在加速增长。快速增长的史料总量,不仅让历史学家感受到 文献的压力 ,经受着 史料革命 的考验,而且也推动历史学家深化和更新对史料的认识。无论史料的数量如何庞大,史料都具有代表性,是对历史存在的部分反映。史料是对历史的反映,但是能够得到反映的历史远非全面。不仅历史记录如此,其他史料的保存工作也不得不面临类似的选择。留下来的史料,多为具有价值的东西,富有特殊的意义。它们之所以被保存下来,往往是因为反映了某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发生,要对该历史发生进行特别的记忆。既然史料主要是对特殊事件的反映,并不直接反映历史的常态,也不可能反映全部的历史现象。因此,要求历史学家的工作,既要通过搜集,掌握尽可能多的史料,进行考证,从而掌握尽可能多的特殊现象,也还要求历史学家通过反映特殊事情的史料来把握普通的事情,通过特殊的细节来反映整体的历史,通过事件来反映结构,通过特殊来反映普遍。史料不仅有产生过程,而且还有传递过程。大多数史料并不是以纯粹的状态、原始的状态保存着的,而是经历了历史风尘的累积,以留存到今天的面貌而出现。第三节 史海导航:工具书一、现代学术与工具书对于研究历史而言,搜集史料是着手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要想搜集尽可能多的史料,乃至收全史料,更是历史学家的愿望。要做到一定程度的 竭泽而渔 ,对于电子时代之前的史料,主要依靠工具书。在电子世界,查阅信息,主要依赖于各种 搜索引擎 和 网络资源指南 。工具书(reference books),字面的意思为 带回,再带去 ,因此也可以翻译为 参考书 。指的是 为了查阅某条具体信息而参考的书籍 通常内容广泛,信息集中,按照特定计划编排以便于准确而迅速地查找。 与供系统阅读的普通书籍相区别。二、知识的查阅查阅汉字汉语、地名、人名、时间、器物、职官、引文三、书目目录,英文 catalog 或者 catalogue ,指按照某种固定格式排列书籍,图谱或者其他对象。从辞源上讲,来自拉丁文,转写希腊文而成, cata 是 在 之下 的意思,而 logos 就是 道 、 言说 等意思,合起来是 在下面说了 ,正好是 目录 的意思。 catalogue 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广泛使用。目录学,英文名为 bibliography 或 bibliology ,词根为 书 ,源自希腊文,后缀分别是 写 和 说 的意思,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使用。目录学是 对图书的科学描述,从古到今地讨论其结构,包括纸张等材料、字体、插图和装订 。西方的目录学,主要着眼于书籍的 物质形式 ,通过辨认不同的版本,最终以利于收藏。中国的目录,不一定比西方更早,四库馆臣认为,目录这个词汇源自郑玄的《三礼目录》。可能在战国时代,目录便随着百家争鸣,文籍繁多应运而生。至迟于汉初,便有了大规模的目录创作活动,其最著名者要数《太史公自序》。到西汉后期,官府整理藏书,编订目录的活动开始结出成果,足以反映全国图书种类的目录由刘向刘歆父子编撰完成,是为《七略》和《别录》;此后,类似活动和书目,代有庚续。中国古代目录学虽然关心书籍的物质形式,也留意于书籍的传播、存佚,但目录学伴随整理图书而兴起,决定了它别具特色。中国的目录学还以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为宗旨,重在分析图书的内容,以 提要 为主要的目录表现形式, 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体系之中,目录隶属于史部。而清代《四库全书》按照体裁,将书目分为两大类:书目和解题书目。对于中国古代典籍进行全面考订和评论的书目中,最为重要的是清代四库馆臣所修的《四库全书总目》,也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目录作品中,最能体现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功能的,还是针对初学者而设计的指导性书目。指导性书目亦称 劝学 书目,目的在于通过开列书单,结合解题和评论,指点初学者读书的先后次第,以便于顺利地踏入学问之门。现代目录之中,对于史学家特别有用的常见目录,包括如下一些:1.查阅工具书类2.档案类3.书籍类4.论文类5.网络论文资料检索6.四、史料学许多介绍史料的著述,将现代学术研究动态与原始史料合在一起,一并加以介绍,尤其是那些主题相对专门的指南。第四节 史料分类法一、史料分类法概说历史学家利用史料之前,还得对它们进行相应的分类。史料经过分类、定性之后,可以大大方便使用者有区别地使用。历史学家对于史料的分类,并不采纳统一的标准,而是根据史料的实际留存情况,和特定研究的特殊需要来加以确定。若专门讨论史料学,则分类比较理论化和系统化。但在实际研究中,历史学家的分类就远为灵活多变。二、二分法源流史料的分类法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但是在实践中,现代历史学家一般会运用原始史料(primary source)与二手史料(secondary source)的二分法。所谓原始史料,严格说来,仅指目击证明,此外皆是二手史料,但是在实践中,西方历史学家以时间为标准,将任何与所研究问题同时的材料都看做原始性的;否则,则为二手。二分法源自西方,源自于西方传统史书撰写的习惯。西方历史撰述以私修为主,记录作者的所见所闻。是否属于目击者的记录,同时代人的记载,是一个主要的考量标准。二分法是西方史学家针对西方史料现状提出的非常有效的史料分类法。其成立的根本原理在于:西方史书的记录内容以所见所闻为主,时效性非常强,也随之伴生了明显的缺陷,特别是在史源上,受到极大的限制,历史学家往往局限于亲身所见、所闻、所传闻,史料数量较少,可资比较参证的材料更少。在这种条件之下,史料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出现 减法效应 ,即每转手一次,错误信息随之增加。一方面又大量原始性史料遗存,一方面史料转手降低了史料的可信性,两方面的因素合力作用,使得史料二分法成为有效的史料批评手段。三、中国古代史料分类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可以称得上 原始史料 的,相对较少,机械运用二分法必定会推导出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科学性难以从史料上得到根本保证的结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史料分类法,应该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尊重史料现状。第二,有利于分别史料的价值,以方便史家利用。第三,要考虑到历史上分类法的延续性。在中国古代史领域,我们必须根据史料的遗存情况,借鉴古人传统上使用的分类法,来创造切合现存史料实际情况的史料分类法。中国古代史学发达,有着二千年大规模的史学实践,在时间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官修 、 正史 与 稗官野记 的二分法。史官修史,与私人修史自不相同,有三个程序方面的特征值得重视:第一,在开始修史之前,要广泛地征集史料;第二,设立专门的史馆,集中大批学有专长而又爱好修史的人才于馆中,各就所长、分工修撰;第三,正史修撰有时间、物力方面的保障。正史修撰之中发生的信息传递过程,往往是一个 可靠性增加 的操作流程,可以将这个原理称为史料信息传播的 加法效应 。正史在修撰实践中还逐步完善了修撰原则,充分保留叙事的原始性。首先,一般备有较为可靠的底本,加以抄录,在此基础之上,广泛比较,考核斟酌,修成正史。其次,在良好的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将历史评价与历史叙事分开,将体例论赞等涉及是非的问题,留给监修官处理。最后,在如此充裕的史料储备的基础上,考证取舍。在处理中国古代史料的时候,不妨沿用 正史 与 野史 的二分法,而根据实际情况和变化的观念,略作改进。第四章 历史研究的实际起点:选题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一、何为选题选题是现代学术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从申报课题,到本科、硕士、博士生的 开题报告 ,都属于选题的范畴。选题成了研究的实际开始。有了好的问题,并不必然意味着就有了妥善的解决。为此,要进行选题设计,在此过程中,收集资料与选题设计必须同时进行,二者互相促进,阅读、选题、再阅读、修正选题,如此循环往复不已。有了问题并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那么,这个问题就变成了所要着手的 研究课题 ;也就需要通过运筹,使得这一问题转化为可以操作的一系列步骤,甚至最终拟订出一个类似 日程表 的计划书。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或者说想法甚至是 感觉 ,最终转化为可以操作的、甚至是可以按部就班地加以解决的一个 研究课题 ,这个过程,就是所谓选题。一个标准的选题设计,包括:第一,清晰的可研究性问题或假设,说明要研究什么,为什么要研究,以及如何研究;第二,与问题配套的资料和方法,其可行性如何,可靠性怎样,伦理考量和操作性;第三,选择材料的标准和研究时间表。二、新手的有利条件和不足对于新手来说,提出问题或找到题目并不困难,触目都是问题。根据杨志玖的总结,有三种途径发现题目:(1)从读书、听课中发现问题;(2)从旁人论文中受到启发,发现问题;(3)从社会需要和现实生活中找问题。但是,新手完成选题设计非常困难。当进入一片未知领域,各种 新奇 现象似乎随处可见,都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因此,新手容易发现新问题。这是其有利之处。但是这些 新奇 现象是否真的那么新奇,是否尚未被同行合理解释过,具有成为学术研究课题的潜在性可能呢?即使确实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是否具备解决的条件,成为能被解决的学术研究课题呢?由于新来乍到,新手的学术积累较为薄弱,对学术动态的了解不够深入,如何将发现的新问题转化为可以研究的课题,是制约新手选题的关键性因素。三、经验之谈如何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各种 论文写作 手册的作者,都试图将经验之谈总结出来,作为初学者选择题目的帮助。高瑞卿《学术论文写作》:(1)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2)前人已做过的题目,有的结论不对或者还有探讨的余地;(3)某一题目已经有很多人探讨过,但说法不一,甚至还有争论。从理论上讲,以下几个参考系数可以纳入考虑以帮助确定题目。第一,个人兴趣。第二,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选择学科最前沿或者是最具有生长能力的学科关节。第三,是针对学术研究与社会的关系而言的,也就是经常被提到的 社会需要 。第二节 可行性调查一、可行性调查的范畴所谓可行性调查,就是在实施选题之前,研究该选题是否合理、可行的科学论证。它旨在回答下述问题:选题是否有意义、研究条件是否具备、课题预订的实施步骤如何,以及最终成果的实现方式,等等。一般来说,可行性调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就条件而言,是否可行;第二,就研究现状而言,是否合理。第一,就条件而言的可行性。一个题目的进行,必须先调查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在历史学研究领域,这种条件主要是指完成课题所需要的史料的存佚情况,以及研究手段,它们最终制约该课题是否有可能在预定时间之内完成。史料存佚:史料的充分与否得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方面要搜索直接的相关史料,一方面是通过作者的使用技巧而将起初并不相关的史料转化为相关史料。技术手段:对旧史料的新利用,往往与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备条件相关联。如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等等。个人主观素质:从研究者本身来说,选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研究者个人条件的综合反映,因此,个人的主观条件,应当被纳入考察范围。第二,是否合理。是否合理是针对研究结果的预期价值而言的,在别人 包括同行、学术界、乃至社会 看来是否有价值。换言之,在现有研究状态之下,该选题是否具有独创性。调查研究动态,就是一个收集诸家学说的过程,也是逐渐缩小阅读范围,明确具体研究方向的过程。最好的着手方式,就是找到一个较新的权威性总论作品,进行阅读。随着阅读的深入,历史学家逐渐对研究动态有了具体的把握,哪些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也慢慢明晰了,在此基础上,结合可能性分析,确定具体的选题。二、研究计划蒋先生期望你治明史,这是一个最好的劝告。秦、汉时化材料太少,不是初学所能整理,可让成熟的学者去工作。材料少则有许多地方须用大胆假设,而证实甚难。非有丰富的经验,最精密的方法,不能有功。晚代历史,材料较多,初看去似甚难,其实较易整理,因为处处脚踏实地,但肯勤劳,自然有功。凡立一说,进一解,皆容易,最可以训练方法。1、应先细细点读《明史》;同时读《明史纪事本末》一遍或两遍,《实录》可在读《明史》后用来对勘,此是初步工作。于史传中之重要人的姓名、字、号、籍贯、谥法、随笔记出,列一表备查,将来读文集杂记等书便不感觉困难。读文集中之碑传,亦须用此法。2、满洲人未入关以前的历史,有人专门研究,可先看孟森(心史)《清开国史》(商务)一类的书。你此时暂不必关心。此是另一专门之学。谢国桢(梁启超的高徒,曾在梁家当家庭老教师 笔者注)君有此时期史料考,已由北平图书馆出版。3、已读得一代史之后,可以试作 专题研究 之小论文(Monographs),题目越小越好,要在 小题大做 ,可以得训练。千万不可做大题目。4、札记最有用。逐渐必须注明卷数册页数,引用时可以复检。许多好 专题研究 ,皆是札记的结果。5、明代外人记载尚少,但如 倭寇问题 ,西洋通商问题,南洋问题,耶稣会教士东来问题,皆有日本及西洋著述,可资参考。第三节 历史学家的选题技巧:小题大做从字面上讲,小题大做来自于科举考试中所出试题的类型。《汉语成语大辞典》所谓小题,简单来说,就是具体的历史现象,内涵要明确,外延要小。越具体,这个题就越小。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讲,具体意味着特殊、个别。尤其是那些事件或大事,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人物参与之下,在特定的地点,以特定的方式发生。所谓大做,就是通过分析这种特殊性和具体的事件,来上升到普遍性。小题大做,也是由史料的特性所决定的。任何历史记载,都是对特殊现象的记录,尤其是非同寻常的 大事 要事 ,往往被优先记录下来。从理论上讲,所以被记录下来的特殊现象,都是小题,都有被大做的可能性,但实际上却不一定。任何特殊现象都有反映普遍现象的潜力,但是,这一特殊现象能否被研究者相中,用来反映普遍性,却需要有史料基础。必须要有足够的史料才行,其数量达到一定程度,足以依据史料合理地推到出一般来。历史学家选题往往要围绕某些特殊事件而展开,这就是小题,围绕这个特殊事件,整个社会可能都被惊动了,社会的各种成分都参与进来,或者说发言了,留下了历史痕迹 史料,使得发现 常态 成为可能。可以说,正是这种史料留存特性决定了小题大做的选题方式的合理性。小题大做实质上就是通过研究非正常的特殊现象来发现历史的常态。第四节 作业选题作业是论文的准备,与论文最终相通,但是作业的选题与论文选题差别较大。对于学生而言,作业繁多,不同课程自有不同的作业;这些作业最多只能在一个学期内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而且,学生的作业基本上不能发表,而是借此巩固所学习的课堂内容,拓展知识面,训练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重在自我训练。作业选题宜以有限的史料阅读量为选择标准。题目越具体,史料阅读量越有限,反之亦然。写读书心得式札记是较好的作业选题。第五章 理解史料:传统辅助学科第一节 传统辅助学科在史学研究的演变过程中,帮助理解史料的辅助学科发展较早,如文字音韵学、史料学、古文书学等等,而帮助理解历史现象的辅助学科相对较晚,它们基本上都是现代学术发展的结果,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传统辅助学科旨在为记述历史和理解史料提供某种帮助,按照其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帮助理解文意,弄清行文意思。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先解决文本方面的问题,提供可靠的底本,为此需要进行目录、版本、校勘方面的工作,以确定最接近原貌的本子;为了准确地理解文意,需要从语言和名物制度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从语言角度来理解文意,一般以 语言文字治学 (俗称 小学 )为基础和门径。而行文中所涉及的名物制度,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解释,以便于理解。另一类辅助学科则是在理解了文意的基础之上,判断其是非,确定该论述是对还是不对。此类工作主要是搜集不同说法,进行排比、考证,以确定取舍。为此要利用年代学、纹章学、古文书学、钱币学、考古学、史料学等辅助学科。第二节 年代学历史事件在特定的时间发生,历史事件有先后的秩序,历史研究自然也要考虑研究对象的时间定位。 仅仅知道有这么一件事,价值不大;除非也知道它在历史中确切的位置。 为了方便记忆,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纪年方法,用历表来表示时间的次序。有了历法和纪年法,人类的经历遂可以按照特定的时间坐标加以表明,走出原始状态的重复感。作为文化现象,历法和纪年方法多种多样,年代学的研究随之而来。一、中国年代学汉代以前的中国古代历史学家,本身便负有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的职责。到东汉,撰写历史归属于东观、兰台,与史官的业务正式脱钩。但历代正史之中都有 历法 方面的专门记载,而本纪和年表部分,也承担纪年的功能。无论年代学在历史撰述中如何体现,年代学的研究,都是中国古代历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备受关注。清中叶以后,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历史,也为年代学带来了新的任务:中西年代换算。20世纪之后,中西大通,公元纪年法流行,中国历史学家为此要换算所有的历史日期,制订各种换算年表。在历史撰述中,中国古代年代学还带有政治文化的意义,主要体现为有关正统的讨论,即应该用哪一朝、哪一位统治者的年号来纪年的问题,这种争论有时围绕短命王朝而展开。二、公元纪年基督教兴起以前,希腊罗马曾先后使用过奥林匹亚运动会纪年、罗马建成以来纪年等纪年方法,为后来的公元纪年法提供了基础。公元纪年法的诞生,源于推算复活节(Easter)日期的需要。所谓公元(Anno Domini),其本义就是耶稣诞生的意思,最初并没有被当做历史纪年方法,运用到历史撰述中。公元8世纪,英格兰学者比德撰写的《英吉利教会史》,采用公元纪年法。此后随着英格兰传教士协助加洛林帝国政府传教,比德的作品得到广泛流传,其纪年法也逐渐流传开来,在9世纪成为普遍遵循的纪年法。到19世纪,公元前与公元相配套的纪年方法,成为通行的纪年法。从语言上讲, 公元 用的是拉丁语,而 公元前 的缩略语B.C或B.C.E(Before Christ或Before Christ Era),为现代英语。现在因为要排除术语隐含的文化偏见,公元开始恢复其另外一个名称:通行年代(Common Era),简称C.E,而公元前就成为了通行年代之前,简称B.C.E。缩写符号虽然一仍其旧,但其内涵有了变化。三、年代学与历史研究除了确定历史事件的日期,探讨纪时方法,年代学还可以帮助考订史事真伪,是历史考订的工具之一。由于条件的限制,古代人无法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比较统一的历史年表,导致学者们在利用这个辅助方法的时候没有太多的信心。在文献辨伪的过程中,如果有确凿的证据,那么年代考订并非难事,但是如果缺乏这样的客观证据,往往只能依据作品的思想来判断其先后。然而这种解决方法具有相当强的主观性,难以服众。但是,历史学家有各种办法超越这种局限性。第三节 书学、文书学与档案学一、书学书学(Paleography)是对书写这一专门技艺的探讨,在图书分类体系中属于艺术门类。字体的变迁,正是书学研究的基础。西方书学兴起于十七八世纪, Paleography来自希腊文,字面意思为古老之字体或书写,作为一门学科,它是应考究文本真伪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基本上是作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而发展起来的,关注实用性目的,尤其是字体的特征,在不同时空之中的运用。书学研究从三个方面有利于考订古代文书真伪:释读文字与判定写作年代;探索书写史,包括字体和风格,标点符号和缩写;分析书写工具,包括载体的形式,书写形式等。主旨在于通过转写释读文字、进行标点、辨别书写风格和程式,从而确定文本大致的写作时间、地点和作者。其中书写类别和风格类型的确立,是运用书写考订文献真伪的前提条件。二、文书学文书学(Diplomatics)与书学紧密相联,但观照范围更为广泛,与历史学的关系更为密切。文书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事务、交流信息而使用的各种载体的文字、图表、声像等记录材料。文书学探究如下一些问题:由谁书写,书写内容,如何书写,由谁签发誊录,为何写作,作于何时、何地等等。各种文书是出于日常管理的目的而保留下来的,在保管过程中,又会经过不同的分类处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文书散落,脱离原初的 上下文 ,丧失原有位置。因此,利用文书,首先得复原文书原初的分类,为此,需要理解它们,熟悉当时的管理机制。而一些出土文书,破碎不全,需要拼合复原之后,才能利用。三、档案学随着研究对象越来越接近于现在,档案在历史研究中的意义越大。中国帝制时代遗存的最大宗档案,就是 明清档案 ,约计1000万件。它和甲骨文、敦煌藏经洞遗书、居延汉简被称为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已经成为明清史研究,尤其是清史研究最为重要的资料。近年来,中国档案事业发展迅猛,档案利用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第四节 语言学一、识字要阅读文献,则先须识字,借助于语言学。语言学在中国古代被称为 小学 ,是根基之学,因为其主要功能就是识字。秦汉时期,方言学、文字学、词汇学和语源学发展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音韵学产生,元明时期,研究实际语音迎来了音韵研究的又一次高峰,至于清代,学者对语言学的重视前所未有,中国古代语言学进入全面总结提高阶段,传统语言学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与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相比,清代小学又存在许多不足,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复古主义严重,不太重视对活语言的专门研究,相对轻视语言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经学文献、先秦两汉文献的研究中。20世纪,西方语言学研究舶来中国,引发 文学革命 ,最终导致新文化运动。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也从小学发展为现代语言学。二、训诂借助于各种手段解释词义的学问,在现代叫语义学,古代人称之为训诂学,训者顺也,诂者故也,训诂就是使以前的文献阅读起来通顺。古代训诂学非常发达,留给现代语言学家大量的材料,可供总结。陆宗达曾经总结训诂的方法包括三个方面:因形索义,因声索义和比较互证。徐复总结为 比合 与 会通 。 比合者,寻绎文理而求其例,排比文例以求其义 ; 会通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因声求义,明其源流也 。历史学家既要掌握训诂的技巧,善于向语言学家学习,又需要适当结合自己学科的特色有所侧重。对于今天的历史学家而言,找出典故出处要容易一些。一方面可以利用数字检索系统的帮助,一方面依靠工具书,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解决。但是如何训释时间、地点、人物、名物、制度,从而理解当时的历史现象,其困难度却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得到明显的改善。三、翻译如果研究对象是异语言、异文化的文献,训诂就转化为翻译了。翻译(translation)源自拉丁文, 跨越 加 带走 ,从A地带到B地,从A群落带到B群落。古今的流变,空间的转换,使得翻译称为必要。第五节 校勘学一、校勘四法校勘之学,古称校雠。在现代,校勘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怎样校正勘误书面材料商的文字错误,以恢复古书本来面目为最终目的的学科。陈垣在20世纪30年代总结出的四种校勘方法:1.对校法 2.本校法 3.他校法 4.理校法二、校勘新法其一,多语言版本与比较校勘。通过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语言译本来勘谬正俗。其二,出土文献与校勘。在20世纪,中国考古发掘获得重大进展,各种新出土文献和实物也有大量发现,为校勘古籍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源。客观方面的条件之外,主观方面的修养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在缺乏确凿的版本依据的情形之下,在几种可能性中定其是非,选择其中之一,进行 理校 。根据典故进行校勘、根据语法规则进行校勘、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校勘,都可以帮助理校。三、校勘 怪圈校勘虽然可以取得许多累积性的成果,改正错误,但似乎也没有完结的时候。从事校勘的学者们都承认存在一个 怪圈 : 校书如扫落叶,随扫随有 。校勘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问题,相反总是会有错误,甚至新错误发生。即便出现了权威性版本,也有可能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甚至出现新的权威性版本。校勘是校勘者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对话,从而确定一个理想的 原始文本 。但是,理想性与原始性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理想的词句不一定是作者的原话。校勘学界一般强调 有疑则阙 的精神,不要轻易改字。第六章 理解历史现象:现代辅助学科第一节 现代史学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从社会和文化方面考察人类行为,它们包括: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也经常包括社会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以及讨论学习之社会背景和学校与社会秩序之关系的教育学。许多人视史学为社会科学之一种,历史研究的某些领域几乎与社会科学所做的工作无法分开。但是,绝大多数历史学家仍然将历史学当做人文学科之一种。无论如何,既然历史学的观察和手段渗透二者,最好将历史学看做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大英百科全书》 社会科学 条在中国的学科分类体系中,根据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历史学属于 人文与社会科学 。历史学自诞生之日起,便是开放性的,对于所见所闻,皆纳入视野,加以载录,考究。古代历史家都强调博学和知识交叉。但是,古代历史学家对大人物参与之下发生的重大事件更感兴趣,而对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多所忽略。但是,当代历史学家似乎也用类似的指责,责怪他们的前辈们。说他们研究各种琐碎政治事件,而忽略政治与社会、经济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自我欣赏,脱离社会现实,将历史学引导狭窄的胡同里。史学一直在与时俱进,而引进社会科学方法,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一直就是历史学家的自觉追求。20世纪一方面,历史学在19世纪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研究领域。下半叶,随着历史学自身的发展,社会科学的变化, 跨学科研究 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历史学在19世纪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发生 社会科学革命 。20世纪中叶,社会科学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开始具有自己专门的、系统的、高深的方法和技巧,要想熟练地掌握某门学科的方法并学会运用,必须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虽然如此,历史学家还是秉持一贯的创新精神,采纳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给历史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借鉴社会科学方法,可以为历史学家提供观察历史的新视角,向原本幽暗的历史层面投射光亮。也可以为历史学家提供新的研究工具盒方法,更有效率地利用固有史料,获得新的信息。还可以帮助历史学家从横向上综合考察历史社会,以便更社科地认识历史上的继承和变化。第二节 视野的拓展随着新的社会力量兴起,社会日益趋向多元化。这种发展趋势,使得研究现实社会的社会科学,不断地发掘出新的角度、新的研究对象,从而开辟出新的研究领域。这些新变化或迟或早地反映到历史研究之中,给观察历史提出新的要求,提供新的动力和方法,刺激历史学家们从新的角度去发掘新的史料,进行新的研究。作为19世纪史学叙事的主要对象的帝王将相、民族国家,日益被置入到经济、社会、文化等集体性因素之中加以理解,历史学家日益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各种具体的历史现象,尽可能更加全面地恢复历史的面貌。视野的拓展,不仅带来了新的问题,也给发现新的史料提供了动力。利用新的史料,以解决新的问题,往往会产生 方法创新压力 ,迫使历史学家去提出新的历史研究方法,尤其是计量方法的引入。这种新的分析工具的引入,固然会带来所谓历史学的 非人化 ,数据和结构往往取代人物成为写作的主角,但是,也确实为历史学带来了许多 坚固 的知识,为历史认识奠定 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 新史料的利用:历史人口学一、马尔萨斯与现代人口史两百年前,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人口原理》,从人口增长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改良未来社会。但他没有重视正在英国本土发生的工业革命,而正是这场革命所带来的工业社会,使得他的理论过时。虽然如此,对于前工业社会,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却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新马尔萨斯主义 或 新人口主义 ,是解释前现代经济史的主要流派之一。在现代人口统计发生之前,各个国家都留下了较为丰富的人口数据。这些数据的编订出自于当时的特定需要,由于历史的变迁,存在许多遗漏、残缺,这些局限性对利用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从20世纪50年代起,历史学家开始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这些缺陷加以修正。二、中国人口史的实践人口史家对中国人口史数据进行了重新估算。这种估算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对于人口史规律的分析,也难以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中国人口统计数据大体分为三大类:丁额统计数据,乾隆后期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方志中的地方人口统计数据,和家谱中的家族人口数据。基于这种事实,存在三种人口估算途径:在丁的基础上,推算全国人口;根据家谱进行家庭重建和复原工作;利用地方志,通过重建县、府人口总量,再推算全省乃至全国人口总量。第四节 史学科学化:经济史量史学(Cliometrics),源自经济史学成长过程中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经济史学形成了两大传统,一个是理性主义或中立主义,利用统计分析,就经济讨论经济史,较为专业化;另一类是政治性经济史,大规模应用社会科学理论工具,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社会经济史分析,多关注社会、伦理问题,面向大众,拥有更为广泛的作者和读者。虽然经济史学一直在运用统计资料和量化分析。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计量史学兴起于1957年,此后,计量史学迅猛发展,对历史学领域的诸多传统结论提出质疑。计量史学的特征是应用社会科学的统计方法、关于人类行为的清晰模式,用能够经受严格检验并加以证实的方式,建构明确表述的假定。而传统史学聚焦于个体、特殊事件、特殊观念和不可重复发生的现象。计量史学家聚焦于集体现象,视历史学为社会科学的应用领域。20世纪70年代,计量化直接导致了社会科学历史学的出现,美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协会应时成立,并且出版了《社会科学历史学》杂志。80年代计量化的社会科学历史学得到了迅猛发展,以致有学者称,不懂计算机就不能成为历史学家。但也就在这个时候,计量史学越来越技术化,也越来越关心现实问题,计量史学逐渐演变为 利用过去看现实 ,从而与社会科学各专业(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等)联系日益紧密,而与历史学疏远。虽然如此,计量史学的影响业已深入到历史学的实践之中,成为历史学家的储备技巧和方法之一,如果有合适的可资利用的史料,它将与其他分析工具一道,为历史研究得出更加全面的结论提供可能性。第五节 历史发生学:结构、文化与事件历史学家们对学科交叉并不陌生,所有的专门史,都必然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学科交叉。但是在不同年代,由于特定的外部影响,和从业者知识结构的变化,学科交叉有不同的方式。20世纪初期各国史学开始有意识大规模地利用社会科学方法重新观察历史,补充在19世纪整理史料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宏大政治史叙事。20世纪30年代登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社会科学化规模更为庞大,也更为成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大交叉的过程,形成了著名的 五朵金花 课题,其中尤其是 中国古代史分期 问题的讨论,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法学、自然科学和技术与历史学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性分析。利用社会科学研究里斯,难免会偏重于历史的结构,强调社会集团,重视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而相对忽略偶然性的意义,忽略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细致分析。这一偏颇导致一些评论者认为新史学否定了叙事史学。新史学的批评者认为,从分析型史学重新回归叙事型史学,从社会经济结构回归到文化,甚至可以说从集体对象回归到个体对象,之所以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新史学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建了不少数据库,但是对最终解决历史问题帮助不大。第二,意识形态这根弦松弛下来,经济决定论的破产,使得马克思主义不再成为关注的焦点。第三,权力的影响力再次受到重视。他们推断:代替 新史学 的,将是叙事的复兴。这种复兴的叙事史,也不是传统的那种叙事史,而是基于结构分析之上的叙事史,即所谓 新型旧史学 。如果 新史学 强调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新型旧史学则聚焦于环境中的人。历史学家们本着开放的心态,依靠史料,融会各种视角和方法,开拓和深化历史学的领域。周锡瑞(Joseph Erichrick)教授所著《义和团运动的起源》,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与历史学方法,从史事,到结构,以文化扭结二者,最后上升到历史认识论的层次,阐释了历史发生学方法。过去社会的结构,往往通过事件表现出来,特定的历史人物在特定事件中利用文化回应结构的压力,创造新文化,也为结构的变动提供了动力。相应地在史料学上,特定的突发事件,使得反映社会结构的史料大量出现,历史研究可以同时面对事件、文化和结构。要解释结构,理解文化,就得借鉴社会科学,借助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解释过去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由于社会科学舍弃了许多具体的、特殊的现象,而聚焦于带有规则性的人类行为模式,与优先关注特定历史发生的历史学,存在一定的矛盾。矛盾的存在,使得历史研究更加具有张力,也更加彰显其美,要想避免顾此失彼,需要紧密地依赖于史料,利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观察历史上的社会。与此同时,通过关注历史事件的具体发生过程,解决历史发生学问题。也实现社会科学方法的史学化。第七章 考据第一节 考据之缘起一、说考据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将阅读所获取的信息转化为证据就是考据,其根本目的在于探知该信息的原意,并确定其真实性。按 考据 两字的本义来说: 考 就是研究, 据 就是有根据 就是史料的考订,研究历史所凭的是史料,对史料又不能不加以审查与考订。史料好似历史的组织细胞,史料不完备或是不确切,则无复历史可言。史料是主观的记录,考订却是客观的审查,要以客观的精神,分析主观的材料,求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然后自会有正确的历史。古人说 下学上达 ,考据即是下学的功夫。近年来反对考据的人,以为考据支离破碎,不能见其大。殊不知先要有支离破碎的零星工作,然后才能整理出一个整体;先解决了许多小问题,然后才能解决大问题。顾颉刚傅斯年认为:所谓考据就是比较,对于同一历史现象出现了两种以上的说法,就需要对它们开展比较。因此,从逻辑上讲,考据的前提是必须有两种以上的说法,否则无法比较,也就无法辨别其真实性了。史料的产生是历史性的,具有特殊性,它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制造出来的,又可以反映特定的人、地、时和事件。因此,考据便是从上述两个角度来展开:第一类工作时针对史料的制造,研究者需要确定其被制造的年代、作者及史料价值;另一类主要针对史料的功能,通过比较类似史料来确定它们反映历史现象的能力。考据是史学家的基本技巧,高明的历史学家总是会尽可能地将宏大的理论问题,转化为证据问题,从而通过考据加以证实。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对具体史实的考据,有意识地上升到宏大问题,做到小题大做。由于考据是通过比较证据来实现的,因此要求考据者搜集尽可能多的证据,考据是以史料搜集为基础的。考据的目的,除了判断 对错 ,提供可靠地知识,还要还各种说法以本来面目。从不同史料,追溯到它们的提供者,通过揭示史料的产生机制,更进一步找到它们所代表的不同利益集团,从而再现当时复杂的形势。二、中国考据传统民国初年,海外访学归国的学者们,引进西方现代考据学,将它嫁接到清代考据学,使得考据学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三、西方考据传统在古典希腊时代,历史学家们用目击证人,进行调查研究,取舍史料到了罗马帝国时代,来自各地各方面的材料更多,考证也就更为常见。基督教兴起后,基督教教义为考据确立方向和最终标准。这个方向就是调和,调和经文、教父以及其他权威性教令之间内在的歧异和矛盾,使之合理;而最终的标准,就是考信于经。文艺复兴之后,收集、整理古代异教典籍,成为一时风尚。风尚信古,人文主义者在出版古代手稿的时候,比较谨慎。但由于印刷技术和印刷所尚未规范化,编辑作品中存在许多质量问题,在文献史上留下了恶名。现代考据学发生于17世纪晚期,随着整理古代文书(档案)而开始。19世纪后,针对当时著述多用二手史料的现状,兰克呼吁充分利用原始史料,根据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的二分法,对史料加以区别对待,进行内部考据(Internal Criticism)和外部考据(External Criticism),确定其内涵和可信度。第二节 内部考据一、文献文献被当做一种载体,承载着事实和意义,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和记录。近年来,这种理解遇到了新的挑战,历史学家们承认文献的传统功能,但是也日益意识到,文献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且也是一个构建意义的场域,在这里作者、读者相会在共同的文化意义体系中,文献获得其特定意义。内部考据,就是如何理解文献的含义,包括标点、阅读理解等环节。新的文学批评理论,还强调了作者的特定写作意图和写作策略的重要性,认为作者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段,来调动引导读者、听众、以便获得他们的认可。新的文学理论提醒历史学家,要更加慎重、全面地阅读文献。文献不仅能够反映作者特定的写作意图,他所代表的特定社会利益集团;而且,他的写作形式,所采纳的话语,反映着当时的文化图景。他没有说什么,隐瞒了什么,与他说了什么,怎样表达,变得同样重要,值得研究。二、标点阅读古籍,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标点。所谓标点,是给没有标点的文句加上标点符号,古代称 章句 或 句读 。它旨在使文意得到正确表达和理解,所谓 章决句段,事事可晓 。古希腊语称历史写作和散文为 连写 ,无韵律而不分段。罗马人借用了希腊文的句读方式,分为三种:分断,用于完结多个句子,标号置于单词后的最上方;次分断,用于余下句子不太多的场合,需要暂时分开,标号置于词后下方;中断,指我们能一口气说的句子,需要换气,将标号置于词后的中央。在阅读中,整句完结用句号,之内还可用逗号和分号。随着印刷术的引入,16世纪中后期开始大规模地使用标点符号,17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出版公司开始要求较为统一的标点符号,现代通行标点符号系统形成。标点的好坏,对于文意的理解,有时候非常关键。三、读不通与获取信息在阅读实践中,新信息的获取,往往是由读不通所引发的,从而引生出新的问题。对于文献的理解不仅要把握住字面上的意思,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弄通字面背后的含义。由于语言文字、句法和文义等方面的问题,历史学家经常会读不懂。1.文字不同例2.文意不明例3.文从字顺、意义也似乎可以说通,但还可以再推敲,得出新解者。4.自相矛盾例5.试图隐讳而不经意间泄漏例。第三节 外部考据一、时间从逻辑上讲,经过内部考据,理解了文献之后,需要确定作者和时代,以及写作动机等等,进而判断作品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它所声称要加以反映的历史现象。为了这一目的而进行的考据便是 外部考据 。对文献进行外部考据,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多角度进行。判断一份文献或史事的产生时间,先应该树立几个坚固的坐标点,将其限定在这些点所标示的年代之间。这几个点包括:不早于、不晚于和活跃于。这三个关键点,一般可以从文本所记录的内容中找到答案。例如,其所纪事件的年代、与其他作品的关系、避讳、版本评论(传记、出版说明、旁人的评说)。如果上述方法不可能实施,还可以依靠某些 公理假设 。根据所记或未记事件推定:从正面来讲,文本所提到的人、物、地名、事件等确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特别是那些在历史上发生过转折的大事,最有标明时代的意义。提到这些现象,只能说明作者在这些现象发生的时间之后进行创作。从反面来讲,对于某些应该提到的历史大事件,如果作者却没有提及,则可以证明作者没有见到这件大事的发生,所创作的文本极有可能在这件大事发生之前。这种证据被称为 默证 。使用此类证据,须谨慎。根据与其他作品的关系推定:与其他作品的关系是指作者的作品称引过其他作品,这些作品可以使自己所作,也可以是他人所作,使得可供选择的年代范围随之缩小。也可以考虑该作品被其他作家征引的情形。根据版本评论推定:根据避讳推定:题跋、目录学书籍著录等等。公理假设二、地点可以根据作品所用地理名称是否准确,所记史事的地域范围如何,所用方言有何特色等作为标准,来判定作品的酝酿地点。三、作者考证文献的作者,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断定作品为伪造,其二断定作品为原作。断定赝品比较简单,而推定真品,除了确凿明显的证据之外,对作品风格的判断也是重要证据之一。四、史事考证史事,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文献所描述的史事是什么。史事的考证,可以分为考某事之必有与考某事之必无。考某事之必有得最为直接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到 确证 ,包括两方面:掩盖者的动机必须确凿可信,其他当事人的承认。考某事必无,是通过分析某事成立的条件,然后针对其中一点,举一最有力的反正即可。在实际操作中,内部考据与外部考据紧密联系,更像走路的两条腿,根据个人习惯而分出先后,携手并进,互相促进。第四节 证据的运用原则一、确证、通识与阙疑考据的直接目的,在于确定历史现象的时空属性。考证的简介目的,则是为了提供真实的证据,证实考据者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看法。对具体历史现象的考证并不能自动地综合出对历史的通识,往往还需要史家超越历史的具象,根据认识社会的法则,进行逻辑的抽象。因此,如何借助于具体的考证,上升到通识,是历史学家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国史学界在倡导历史科学化的时候,曾经对考据的烦琐化进行过广泛的批评。其实,考据是否有意义,与考据本身是否琐碎关系并不大,而是与有待解决的历史问题密切相关。考证可以上升到通识的层面。考证重确证,将通识转化为考证,却也容易穿凿附会,钻牛角尖。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史学家们也发明了一条防止钻牛角尖,凭借主观臆想妄解文本的原则,那就是阙疑的精神。二、意见性史料的利用在古希腊,认识世界的方式被区分为 意见 与 真知 。意见来自对表象的感觉,而真知来自对存在的反思。在现代汉语中, 意见 义为 见解、主张 ,而真理是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意见的外延要大于真理,真理在被证实之前,属于意见。中国古代史书中,意见与真实的历史事件,是被区别开来的。一般说来,意见体现于论赞之中,而真实的事件构成记叙的内容。现代历史研究中,作为言说者的价值判断,意见与事实描述要严格地被区别开。意见在变为事实描述之前,必须经受历史学家的考证。三、尊重证据与考据的真精神考据是对证据进行比较,判断证据的真伪、正确理解史事。历史考据尤其重视严谨地运用证据。错误地运用证据,属于 硬伤 的一种。使用证据的错误或是无意导致的,或是有意为之。如果史料稀缺,寻找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某个观点,非常不易,此时,历史学家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证据。倘若史料充分,除了取舍史料之外,如何折中调和这些证据,成为历史学家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如何利用不利于自己观点的证据。第八章 历史写作一、代历史写作原则中国古代历史写作的历史至少已有3000年,到汉代,最终形成了两大支脉:记事与记言。西方历史写作远宗西亚北非,近宗古代希腊。无论中国的《尚书》还是希腊的书记官所录之城邦史,多不尚文采,但是很快,历史写作就与 文 联系在一起了。子曰: 文胜质则史 ;在古代西方,历史撰述属于修辞学的一个分支,历史书中充斥着辞藻华丽的演说,以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尤为典型。前1世纪的希腊学者狄奥尼修斯在《论修昔底德》中,提出修辞与真实是历史写作的两大要素。刘知幾《史通》关于历史写作总结了如下观点:第一,要重视行文,精雕细刻、锤炼文句;第二,尚简;第三,实录与褒贬的语言要互相有别。西方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写作,以《福音书》为模板,尚简。12世纪文艺复兴后,颇有改观。14世纪后,世俗历史学家群体崛起,阅读、模仿古代史学原著逐渐成为教育内容,历史习作与修辞的关系,再次密切起来。二 现代历史写作与叙事从某个极端的角度而言,现代历史写作与传统历史写作最为明显的差别,在于现代历史写作的行文是枯燥的,而传统历史撰述则强调文采。20世纪后期,叙事理论对历史写作模式进行了重新阐释,历史写作与文学写作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加以考虑。叙事理论认为:从形式来看,历史叙事也是文学写作之一种。20世纪中叶以后,许多非小说性作品 哲学、历史学、传记、评论、地名学、科学和政治学 都被算作文学作品,其潜在的假定是,这些都是在既定文化背景下对意义的再生产。约与此同时,叙事史开始复兴。历史写作与文学的关系,除了强调文史不分家之外,还包括历史与艺术的关系。从写作形式来看,历史写作与历史文学都属于历史叙事;从写作内容来看,都在讲历史;从写作功能来看,虽然最终都是满足今日读者之需要,但是,历史写作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达,而历史文学是作者的自我表达。从作者对史料的尊重程度来讲,它们分别代表了两个极端,历史学家要尽可能地通过史料,接近他所研究的那个时代,还原历史,尊重历史,尊重同行们的研究成果,恪守学术规范。而文学家要尽可能根据现实的需要,通过虚构来满足读者和观众的感官享受,迎合现实,旨在表现时代,表现自我,不必征引历史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无须恪守学术规范。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都包含着 真实事件 ,但文学叙事中的 真实事件 主要从逻辑上讲为真实,可能会发生,其指向为现实中的读者。而历史叙事中的 真实事件 ,基本等同于实际的发生,其指向为史料中的过去。第二节 从记载到研究一 、记载和研究从功能上讲,古今历史写作基本一致:保存史事,但是实现方式却不尽相同。古代历史写作以记载为主。为了准确地记载,古代历史学家也需要进行考证、研究,但都是为了更好地记载,是为记载服务的。现代史学则以研究为主,以记载为辅。历史研究者鉴别史料,评论史料,发表对于史事的看法和认识,证明某种看法有道理,解释某种说法为什么能够成立。记载与研究的不同,影响到历史写作的差异。四库馆臣将历史写作分成两大类,撰述(相当于章学诚所说的记注)和考证: 史之为道,撰述欲其简,考证则欲其详。西方古代历史写作,按照写作年代分为两大类型:历史(Historia)和编年(Annales)。前者指记录着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见所闻所传闻;后者则涉及更为久远的年代,往往靠抄录前人作品,加上自己的见闻,实际是 历史 的一种变体。记载是有闻必录,要恪守的真实性原则,是忠实地传达所见所闻,往往兼录多种说法,而不必置评,哪一种可信,哪一种不可信,可以不必给出一个最终的说法。研究性作品,秉持 考证而后信 的真实性原则。他不是将多种说法不加批评地加以肯定,相反,是要对这些不同的说法进行比较,考证,调和,说明它们的可信度,折中其矛盾性,提出一个较为明确鲜明的观点,展示确实可信的史实和科学的结论。记载性作品的读者群一般是开放性的,没有什么特别的资格要求,属于普通读者。研究性作品,往往针对更为专门的读者,一般以同行为主要写作对象,在专业性刊物发表,由学术性出版社出版,往往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懂得一定的专业术语,读者的人数有限无论是记载还是研究作品,对它们的评价标准都是四重性的:材料、考证、表达和褒贬。孟子用了 文 、 事 、 义 三重标准。班固评价司马迁用了 实录 与 是非 的二重标准。刘知幾提出了 学 、 才 、 识 的 史家三才说 ,章学诚在其基础上,提出了 史德 。19世纪以后的史学科学化浪潮中,史德让位于价值中立。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则从不隐瞒自己的立场,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从而代表全人类的利益。叙事理论则认为:客观的历史写作不过是一场高贵的梦而已,历史撰述应被重新置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来评价。二 折中于记载与研究之间从写作模式来看,记载和研究,是对史料的不同利用方式,既矛盾又统一。前者以 抄录 为主,鼓励 汇编 ,而后者提倡 一家之言 ,百花齐放。当代中西方史学界折中记载与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就是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 与 剑桥史 系列。第三节 现代历史写作一、论文的缘起从记载到研究,深刻地影响了历史写作的 形式,史学论文取代编年史、纪传体成为历史学家发表研究成果的主要方式。史学论文的中国学术史渊源,可追溯到笔记,以及它后来的发展形式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心得或随笔记事等文字,古称小木简为札,故称札记。《汉语大词典》(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 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国家标准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术论文的读者或听众,主要是一个特定的群体 科学家共同体。中国的学术论文先于科学家共同体产生,是以引入式方式出现的,是直接引进西方论文的结果,从而不必遵循西方那样的发展模式。二 学术规范(七)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八)学术论著应合理使用引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九)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十一)应充分尊重和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注重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资料和学术信息的基础上 力求论证缜密,表达准确。(十二)学术成果文本应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十三)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应注明出处。(十四)学术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署名者应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十五)凡接受合法资助的研究项目,其最终成果应与资助申请和立项通知相一致;若需修改,应事先与资助方协商,并征得其同意。(十六)研究成果发表时,应以适当方式向提供过指导、建议、帮助或资助的个人或机构致谢。(二十二)学术批评应该以学术为中心,以文本为依据,以理服人。批评者应正当行使学术批评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被批评者有反批评的权利,但不得对批评者压制或报复。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三 论文写作技巧1.论文的开始,是题目。2.大纲。一般包括三个部分:问题的提出、主题论述以及结论。3.草稿。初稿应早点着手,不要等到资料收齐了再开始。(2)段落:一般开头是该段主要论点,接下来是证明,最后是衔接句。(3)句子,不宜过长。(4)结论:以简单的语言将主要观点重新表述一遍,并进行提升,点明意义,还可以与更为宏大的命题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联系起来,留有余味。(5)引文,不宜过多过长,切忌断章取义。(6)注释:注明出处;交代相关作者的观点;提供进一步的说明和证明。4.修改,往往比写作初稿更为重要,可将稿件搁置一段时间,然后修改。第九章 传统中的史学第一节 传统与史学一 静态传统与动态传统传统,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 动宾词组 ,指 帝王、学说等世代相传 。在现代汉语里,它则变成了一个名词: 世代相传的具有特点的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社会因素 。传统具有两重性,一是延续性,一是可变动性。它们可以分别被称为 静态传统 和 动态传统 。动态的传统,以两种方式改变:一是无意识的自然性改变;一是属于有意识的变革。如果要观察动态的传统,一方面要探究传播者,研究他要传播怎样的东西,又是如何去传播的;另一方面要关注接受者,他们为什么要接受,又是如何接受的。二、史学传统历史学是研究过去的学问,关注延续性与变迁,关注传统,反过来,传统似乎也被认为依赖历史叙事而得以保存。现代历史学的历史,不过三百余年,历史写作的历史,十倍于此。人类口头传述历史的历史,则更为久远。有了历史传述,就会在代际之间,形成史学之传统。21世纪的全球化趋势,使各国史学界开始使用某种普遍的评价标准,一种超越了国界的标准。这个标准的背后,就是史学家的统一话语和传统。与全球化趋势相伴随的是世界的多极化;与普世文化价值的传统同时兴起的,还有文化寻根与文化多元主义。世界文化不仅由地方文化构成,也自成一个整体,它从不同文化之间的对立与交流中呈现。瞿林东总结的中国史学的特点:1.深刻的历史意识;2.恢廓的历史视野和鲜明的时代精神;3.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相结合;4.求实与经世的一致;5.继承与创新的统一;6.理论 文采 考据。彼得 伯克总结的西方历史思想十大特点:1.强调历史发展或进步的观点;2.与进步的观念有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是西方的历史的观念;3.这种历史的观念是整个西方思想和概念的组成部分,通常用 历史主义 一词来加以描绘;4.集体的作用在西方史学中得到了异乎寻常的重视;5.注意认识论和历史知识论的问题;6.将历史的解释放在 因果关系 上考虑;7.追求所谓 客观性 ;8.对历史作定量的研究;9.在文学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其特点;10.时间和空间概念都有其特点。三、史学传统三重奏因为载体不同,历史作品可以分为口头历史传述和历史写作。作为对历史的人为传达,它们都包括三个要素:事、文、义。史事、史文与史义之间的关系变动不居,较为复杂,不同时代、不同主张的作者对此有不同的认识。至于它们如何互动,不同作者如何具体利用它们,尚待深入研究。第二节 史事与传统史事是历史学的记述对象和研究对象,但并非所有史事都能够被记载、被研究,而主要是那些作者选择的史事。虽然东西方古代史家所录史事都以帝王将相、圣人为主,但由于作者不同,而搜集史料的方式各异,工作方式有别。自唐代设官局修史,史官的工作多半身在史局中完成,他们所修的史书基本上是 坐 出来的。西方古代史学家,充分拓展个人见闻,广泛游历,四处打听,搜集史料,他们的史著都是 走 出来的。第三节 口传与历史记忆一 古代的口述历史最早的历史记忆,是口耳相传,依靠声音,借助于人的记诵,传承下来。为了便于记忆,一般采取有韵之体。在各民族进入文明时代,采用历史书写之前,传说风行。在书面历史记录盛行之后,口说受到忽视和排挤,但还是顽强地通过各种途径表明其活力。大规模地重视并搜集、整理口传证据,主要发生在19世纪以后。二、民俗口述历史在人类历史上,以某种语言为媒介的成熟书写文化,经常遭遇以口传为载体的异语言文化。受到前者的影响,口传在保持其原有形态的同时,也吸收书写的技巧和信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土著民的口述历史文化。口传记忆的原始性,要弱于现场性,口传活史诗与一定的仪式相联系,与听众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三、口述史学口述材料发展为口述史学,主要得益于采录口述的技术进步:录音机、摄像机等等。一般来说,口述史学开始于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立的 哥伦比亚口述史部 (Oral History Office)。1967年美国口述历史协会成立,2004年,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成立。目前,我国 口述历史档案采集标准 正在制定中。除了技术进步以外,历史学自身的某些变化也有力地促进了口述史学的广泛传播。20世纪以来,历史学关注的对象,从偏重于帝王将相的政治史,向同等关注普通群众的社会史过渡,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被纳入到研究者视野之内。口头访谈,是普通人表达自己,更少润色地回忆经历的重大事件的有效方式。口述材料是否可靠?口述历史与媒体节目中的新闻采访和访谈是什么关系?历史学家的口述访谈时一种史料的采集方式,访谈者必须恪守采集史料的两个基本原则。首先是尽量保留关于每次访谈的 历史 ,以便能够被核对;其次是尽可能忠实地将访谈的内容保存下来,并将录音存放到档案馆加以永久保留。即便如此,口述史学也很难做到准确反映历史真实。这一难题启发和刺激历史学家改变思路,将研究重点从利用口述材料重建史实转移到探究口述者如何创造历史,分析历史事件如何被人们记忆,说明人们如何构建历史。第四节 史文传统一、古代史文与考据历史学家通过叙事书面记录历史的结果,就是狭义的史文。所谓叙事,就是由说者向听者讲述某些真实的或者虚构的事件,或者系列事件。在讲述的过程中,事件有取舍、有安排。由于有所取舍和安排,史文便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书面反映,还包括历史学家的编辑。因此,任何史文,都包括辞章和考据。古代史官所面对的,是大量的文献材料,材料丰富,史源广泛,可资比较参证的证据就多了起来,考据学随之发展起来。中国史学家很早就摸索出来了一套汇集诸家记录,进行比较考证的方法。在长达千余年的考证实践中,中国古代史家形成了 收全史料,考证辩难 的传统。而西方史学家主要以 眼见为实 作为考据标准,根据史料的 原始性 确定其价值写作原理相通,但东西方古代历史学家所写成的史文却各有格式。中国史文将叙事与评论分开;而西方的史文一般是二者不分的。二、辞章讲究措辞的极端例子,是中国古代历史写作中的一字褒贬。一般而言,古代史家对于辞章的讲求,主要在于消解 文省 与 事增 之间的张力,达到 尚简 的目的。史学家在编纂史书的过程中,默默地贯彻某些压缩篇幅的办法,以致出现了删除过分的现象。20世纪后半叶,文学与历史学的关系再次复杂起来。第五节 史义传统史书不仅要如实地记录过去的事情,也要对历史经验加以总结,提供榜样或反面教材,令读者获得教益,缘此而生义。古代历史学家在行文中要总结的 义 ,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历史变迁之道与阐扬圣人的道统。但从历史演变中得出的,往往不一定是当世统治者和儒家所需要的 义 。唐代设官局修史,从制度上正式将负责记录史事的历史学家,与负责 历史之义 的监修官区别开来。19世纪以后, 是非 与 实录 的关系,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总的趋势是实录越来越具有独立的价值,它试图摆脱是非的约束和影响,变成一门价值中立的 科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史学史家揭示出,历史家借助特定的话语选择,有意无意地展示其意识形态立场,历史之义再次受到关注。第十章 历史是什么?思辨的历史哲学第一节 思辨的历史哲学的缘起一、古代历史作品中的历史哲学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 历史哲学 源自于18世纪法国大学者伏尔泰,1765年他发表《历史哲学》一书,援引某些自然规律,从世界范围讨论各种精神现象的起源。此时期,从一般性角度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历史哲学,作为历史科学的代名词,凭借对历史进程的抽象和总结,试图取代传统的历史撰写。至19世纪,历史学通过整理史料成为科学,试图与历史哲学划清界限。今天,历史哲学包括两个分支,第一是对被看做一个整体的人类过去提供一种解释,在中国又被称为历史理论。第二是对历史学的系统反思,在中国又被称为史学理论。虽然伏尔泰第一个明确使用 历史哲学 指代一种新型的历史撰述,但是在他之前,有许多史家或思想家追求过对历史的哲学思考,甚至形成了体系性的历史哲学思想。二、西方中世纪的历史哲学作为一种宗教,基督教并不关心人类历史的进程,但是在阐释、注解《圣经》的过程中,经学家们还是提出了关于历史的系统认识,尤其是七个时代、四大帝国理论。7世纪学者比德的七个时代理论(1)从亚当到诺亚,婴儿期;为十代1656年,是人类的蒙昧期。(2)从诺亚到亚伯拉罕为儿童期;为十代292年,语言发明期。(3)从亚伯拉罕到大卫是少年期;十四代942年,人类开始加快繁衍。(4)从大卫到巴比伦之俘为青年期;包括十七代473年,出现国王治理。(5)从巴比伦之俘到耶稣降生为成年期;凡十四代589年,是犹太民族邪恶的时代。(6)将是世界走向终结的时代,不知何时终结,但将是快乐的终结。至于第七和第八个时代,比德只知其大概,而不知其究竟。奥古斯丁《上帝之城》描绘了四个帝国先后更替的历史模式: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耶稣通过自己的受难,毁灭俗世帝国,指出一条新路,当他再次降临的时候,将建立一个上帝之国,永不破灭。耶稣降生改变人类历史。三、历史哲学的兴起文艺复兴之后,以城邦、地域和王朝为主题的历史写作蔚然兴起。如何从诸多零散的历史记录之中,总结出一半的历史;尤其是在进行历史教育的时候,如何把握历史整体,讲述历史进程,成为撰写宏观历史的任务。当时影响最为广泛的,是伏尔泰(1694-1778)的《历史哲学》。18世纪的历史哲学,受到自然科学的激励,试图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发现类似于自然规律的演化规则。第二节 黑格尔和马克思一、黑格尔黑格尔将历史写作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原始的历史写作,指的是历史记录;第二种类型是反思的历史叙事,指的是史家在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整理;第三种类型是他自己乐于从事的哲学的历史写作,指的是将历史当做一种哲学思考的对象,将历史视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世界和结果,这种精神活动就是 理性 。人类历史归根结底就是理性获得自觉的历史。人们认识到理性的存在,并且用他来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内在奥秘,从而为世界立法获得真正的自由。按照获得自由的程度,黑格尔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阶段,在古代东方只有一个人即专制统治者是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这个人除了权力之外,对世界的奥秘一无所知,他不知道人的本质是理性的。第二个阶段,在古代希腊,那里某些人是自由的,但不包括奴隶。但是他们也并不知道何谓真正的自由。第三个阶段,在近代世界,承认所有人事自由的。 只有日耳曼各民族在基督教精神中获得了这种认识,那就是人作为人是自由的 。通过宗教改革,人人皆可以秉持自信心与上帝交流,获知绝对真理,因信而称义,发现规则,为世界立法,获得真正的自由。二、马克思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是与他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是为了用来改造社会现实。正是从这一现实关怀出发,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成为人类历史上批评不公平社会现实,追求人类自由、平等和幸福的最典型代表,成为现代激进主义理论的基石。作为关注现实的革命家,马克思之所以要研究历史是为了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他发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通过关注当前,忽略历史,从而将资产阶级社会运作的规则当做永恒的自然规律。因此,为了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杀开一条血路,找到新的出口,就必然要研究历史,从比较的角度来研究现时代和不同的时代,惟其如此,才得以跳出现时代的束缚。第三节 现代历史学家的世界历史模式一、汤因比《历史研究》十二卷代表了汤因比对人类历史的总体看法,对文明形态史观做了系统阐发。(1)历史研究可以令人理解的最小单位乃是一个个的社会整体,而不是民族国家。(2)文明之所以兴起,源自于 挑战 应战 模式。(3)应战成功的文明会成长起来。(4)只有少数人才会成为精神挑战的应战者。(5)文明的衰落意味着创造力的消失、社会分化、自决的终结。(6)衰落的文明可以自我更新。汤因比的批评者看来,他的理论经不起经验事实的衡量;他在做类似于先知的工作,其研究成果缺乏科学性和学术性。汤因比当年遭遇的最大质疑,就是以文明委单位开展研究,是否合理,他仅仅依靠20个左右的文明个案,能否足以总结出文明的共通演化规则,等等。作为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体系更多地建立在历史经验材料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历史上类似现象的联系,沟通古今,从而提出人类的未来设计。然后根据这个新的观念,去通观历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加以证明,得出世界历史的演化规律。在贴近历史经验材料的同时,必然会缺乏浓厚的思辨性,概念的精确性,先验性,和解释体系的稳定性。他的身上,体现了历史学家的历史哲学的长处与不足。此后,历史学家们如此精心构建庞大体系的专门性尝试少了,但是,对宏观历史进程的关心,却一点也没有削减。二、布罗代尔布罗代尔意识到传统的历史叙事方法难以满足 地中海 这一庞大的题材,为此需要创造一种崭新的历史学。这个新的历史哲学是优选关注整体的历史哲学。要获得整体,就要多角度切入,从其他学科来观察历史,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集体心理学,不同角度观察到不同的历史层面,组成一个庞大的历史结构。首先是作为地理区域的文明。其次是作为社会的文明。然后是作为经济的文明最后是作为集体心态的文明布罗代尔(年鉴学派)的三个时段理论:随着所使用的衡量单位的不同,景致都在发生着变化。正是在不同时标上观察到的各种实在之间的对照、产生的矛盾,才能使历史辩证法成为可能。长时段 能沟通古今,贯串历史学与其他科学;中时段 沟通社会;短时段 关心作为个体的人。历史学通过研究具体史实,把握历史的全局。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专门化研究的推进,历史研究越来越具体,宏观历史与微观历史之间的张力也越来越大,从个案研究上升到历史全局的压力,也越来越紧迫。从微观上升到宏观,要求更多的思辨性思考。反思历史,思考历史学的工作方式,越来越成为优秀历史学家的工作内容。第四节 主要分析范畴考察历史进程的现代历史哲学,大体可以基于从业者的专业特色,分为两大类型:历史学家的历史哲学。他们的关注点也略有不同:哲学家更多关心 历史的本质 或者 历史是什么? 而历史学家更多关心 历史是怎样变化的?无论哲学家还是历史学家,都会从事于思辨的历史哲学,尽管每个人的具体理解不尽相同,但都得使用这个特定学科的话语、术语。(1)统一性(2)统一性之结构性体现(3)动力(4)阶段性(5)意义与未来(6)现实后果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思人类历史进程的历史哲学处于又一次巨大变革的前夕,历史哲学将从各种不同的中心主义步入关怀整个人类的全球主义新时代。伟大的时代变革呼唤着新的 真正的 历史哲学的诞生,这个即将建立的体系将是有史以来最为无私的历史哲学,也将为所有人类共享。第十一章 历史学是什么?分析的历史哲学第一节 整理史料与历史学专业化20世纪中叶,从如何研究历史的探讨中,生长出新的主题: 历史知识如何可能 ,或者说 历史知识是什么 ,是为 分析的历史哲学 。分析的历史哲学包括四大组问题:1.历史学与知识的其他形式,即关于历史思维的本质问题的问题;2.历史学中的真理与事实,也就是探索历史学家如何处理证据;3.历史学的客观性;4.历史学中的解释。分析的历史哲学,重新将反思历史学的大门开放,成为文学批评、哲学思考以及史学探寻的交叉地带。它叠加在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与它展开互动,间接地影响着历史学的实践。一、德国大学与现代专业化史学德国历史学家们在接受启蒙史学的影响的同时,更多地从个人的角度进行思索,提出独到的看法。哲学思辨、方法论反思和史料考据相结合,大大促进了分析的历史哲学的发展。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利奥波德 兰克。兰克写作于19世纪30年代的讲义手稿《论史学之性质》,对当时流行的史学模式进行了清算,为史学获得其独立价值做出了有力的辩护。这些看法后来被总结为历史主义。兰克反对将历史事件附从于自己的观念,先通过哲学思辨,建立起一个体系,然后往里面填充历史材料,加以论证。他认为,从表面上看,这套程序非常重视历史的作用,哲学体系要通过历史来加以证明,但是归根结底,是哲学观念的指挥棒在驱使历史材料,唯有通过证明某种哲学观念,历史学的价值才能得到彰显。这样做的结果,表面上是抬高历史的地位,而其实是将历史视为哲学的奴婢,历史散失了独立性,成为观念的依附品。兰克认为,在历史研究中,首要的法则是通过对特定存在 包括特定的条件和特定的状态 的研究,才有可能真正认识无限性、普遍性,和来自上帝的永恒性。历史学同情个体,坚持特殊利益的真确性,哪怕它是个具体的错误,这个错误中也分享上帝的真理性。唯有通过精确的研究、一步一步的理解,通过史料分析,才有可能接近整体。因此,要纯粹地热爱真理。对那些业已发生的事物,怀有尊重,尊重它们的存在和价值,不轻视、不妄改。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文献式透彻研究至为必要。每个研究者都有希望避免偏见,保持谦卑,获得研究上的成果。最终历史学家可以通过历史研究,达到哲学研究的目标。二、阿克顿勋爵与价值判断的公正化兰克虽然被称誉为 现代科学史学之父 ,也主张不偏不倚,但是他的研究并没有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如何做到,还有待后来者的进一步探究。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1834年1月10日-1902)就是后来者之一。做到更加超然和公正,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历史批判的方法更加严格。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要询问所看到的句子,是否就是原作者所写下的句子。其次要询问,作者从何处获得信息。最后探究作者的性格、社会地位、家世和可能的动机。第二,将价值评判标准客观化、统一化。三、专业化历史研究范式现代史学凭借专门化研究,在史料的基础上,向读者揭示更加细密或者更加宏观的过去,发表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十八九世纪历史学家们在古今张力之间追求新的历史知识,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性和丰富性,也达成了相当的共识,凸显出现代史学史的发展主线:利用原始材料客观公正地揭示历史的真实演变。兰克的历史学认知模式,反映了在现代史学史的长时段里,广大普通史学家的基本工作假定:(1)历史是客观发生过的;(2)历史可以通过史料加以反映出来;(3)依靠史料批判加以反映,如果批判技巧得当,就可以得到真实的史实;(4)如果保持不偏不倚,出于对真理的热爱,历史学家可以正确地解释这些史料,如实描述历史真实,揭示历史演化的真实过程。如果研究古代史,研究对象距离历史学家的时空远隔,如何避免历史学家自身的价值偏好干预历史研究过程,就越成为问题。是更多地考虑今天的立场,还是警惕将历史 现代化 ,历史学家往往选择后者。20世纪以后,大规模整理史料的进程接近尾声,基本史实业已确定。在此基础上,如何利用史料解释或者理解历史进程,越来越重要。历史研究归根结底也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史料在借历史学家的嘴说话,历史学家也在借史料说话。对这一现象的关注程度增加,探讨日多,直接导致历史学家们反思作为社会研究的历史学。第二节 作为社会科学的历史学一、美国的进步史学20世纪初期,历史学家们援引各种新兴社会科学,利用史料,解释过去社会。美国的 新史学 尤其具有代表性。新史学最重要的理论发言人是鲁滨逊。1911年他将自己的论文集结出版,定名为《新史学》。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巨大影响,鲁滨逊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联系的有机体。横向上各种因素互相影响,纵向上一个阶段与另一个阶段不同,而又彼此存在着继承与突破的关系,要调查这些关系,解剖历史有机体,需要借鉴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工具和成果,关注于 制度 及其演变,满足今天人们的需要。特纳将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明确地区别开来,强调历史解释固然可以代有变化,但是原始史料的查找、史实的考订却是必须要扎实而全面。重新解释历史,旨在造福于人民,美国的进步史学勃然兴起。新史学和进步史学,试图借助于当时正在兴起的各种社会科学,通过发掘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进化线索,一方面拓展历史学研究的领域,另一方面回应现实的呼唤,强化历史学对社会的用途。他们将历史解释与历史史实区分开来,在不废考据的同时,站在特定立场之上,本着社会进步的信念,用历史研究来为社会的美好未来服务,为社会进步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二、研究人文的历史学历史研究不仅要理解过去的社会,还要理解过去的人和现在的人。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并以复杂的精神活动而与其他生物区别开来,作为人文科学之一的历史学,具有独特的知识特性。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狄尔泰对历史学的独特性有系统阐发:任何对于 人 的认识之所以可能,是基于其历史,通过回忆对象过去的行为,人们才有可能对该对象进行认识。这一特性使得历史、哲学、经济学等非自然科学属于 精神科学 ,可以细分为历史的和系统的两大类型。前者侧重于描绘和解释个别对象、事件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后者则根据一般规律阐述和解释其主题。狄尔泰认为,由于精神科学的研究对象的这些独特之处,决定了它们应该采用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方法 理解。所谓 理解 就是对人们所说或所写内容的把握。狄尔泰的理论,通过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而进一步史学化。克罗齐认为,历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地按照先后顺序记录的编年史,另一种就是真历史,他在行文中为了方便,径直称为 历史 。二者的差别:历史是活的编年史,编年史是死的历史;历史是当前的历史,编年史是过去的历史;历史主要是一种思想活动,编年史主要是一种意志活动。当一切历史不再是思想而是通过抽象文字被记录时,就变成了编年史。历史研究中正统的语言文字考据之学,只不过是在研究死历史时所采取的方法。克罗齐的历史哲学,因为英国史学家柯林武德的介绍而影响广泛。柯林武德认为,历史学家的工作程序应该是:问正确的问题,利用各种方式使得证据显示历史学家想要知道的信息,发现文物制造者的心思,知晓文物被制造出来的目的。如此一来,过去并没有死亡,而是通过历史学家的重新思考而活生生地存在着。人类的认识就是在思想(行为动机) 思想的结果(文物) 重新思考(透过文物发掘原初的思想)之间不断地循环往复下去。三、年鉴运动在哲学家们将历史个体纳入反思范畴的时候,法国的历史学家们则在尝试将个体和结构结合起来,加以考察。这就是年鉴运动。年鉴运动源自于一份杂志《年鉴:社会经济史评论》,它是由法国历史学家马克 布洛赫和吕西安 费弗尔(1878-1956)于1929年创办的。年鉴运动始终以总体史为目标,对历史全方位地关注,一切过去皆可以成为研究对象,在年鉴运动的提倡和实践中,成为现实。为了实现总体史,需要进行学科交叉。引入其他学科的新方法,必定打破传统的古今界限。这种努力最终在布罗代尔手中,凝结成了关于历史不同要素不同演变节奏的历史时间观 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也为总体观察历史提供了便利的分析范畴,被誉为法国史学界对于历史认识论最杰出的贡献之一。四、折中于古今之间对 今 的重视,使得历史学家们重新思考古今关系。爱德华 卡尔认为,历史学与历史事实的互动,是以古今社会的互动为前提的。古今交融的历史学应该面向未来,增强与其他学科的认同和理解,促进社会进步。第三节 作为文学的历史学一、范式革命爱德华 卡尔的历史思想通俗易懂、折中调和而不失乐观,成为一个时代的总结。其实,就在他发表演说之后一年,美国科学家托马斯 库恩发表了《科学革命的结构》,开始颠覆科学史,对史学思想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奉某一个科学经典作品的科学家们,取得相当程度的一致认识,组成 科学家共同体 ,由他们所控制得科学研究状态被称为 常规科学 。如果不存在这样的状况,就会在根本性问题上缺乏共识,这种科学研究局面,被称为 前常规科学 状态。一般某种范式确立,科学变为常规科学后,科学家们便在经典作品的指引下开展研究。随着常规科学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新发现的现象无法由既有范式加以解释,导致 危机 。 范式危机 只有通过革命方式加以解决:新的学术经典作品的诞生,培育新的科学家共同体。范式概念在历史学方面带来的两大问题:第一,不同时代之间,不同史学家群体之间真的不可沟通么?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知识的延续呢?第二,历史学处在怎样的状态:常规科学还是前常规科学?如果是前者,范式是什么?决定这一范式的经典作品又是什么?如果属于后者,那么,历史学如何才有可能变成常规科学?海登 怀特认为历史学还处于前常规科学状态,应该通过学术革命,转化为常规科学。他从写作修辞的角度,为历史学立法,试图将历史学改造为常规科学。二、元史学现代历史学家并不排斥写作技巧,但是反对用文学化的语言纹饰作品。德罗伊森将历史写作的体裁分成四种类型:1.研究式表达2.叙述式表达3.教学性表达4.讨论性表达二战后,文学批评对 文本 独立性、作者与读者之间关系的理论反思,刺激部分历史学家反思历史写作的文本性。海登 怀特1973年发表《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想》,认为有必要将历史写作当做一种反思对象,一切历史写作要么材料太少,需要想象加以填充,要么材料太多,需要适当取舍;这两种方式都包含有解释成分,以 元历史 的基本假定作为前提。因此,一切历史写作都是元史学性的。历史写作元素包括五个方面:1.编年,2.故事,3.情节编排模式,4.论证模式,5.意识形态含义。历史写作最终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意义,上述三种阐释方式通过相应的语言表达模式实现。归根结底,阐释源自于语言的四种比喻类型:隐喻,换喻,提喻和反讽。四种情节编排模式、论证模式、意识形态和语言比喻类型之间存在某种亲和性。凭借这套想象历史的话语模式,怀特认为可以使得历史学发生革命。历史写作固然主观,但是因为历史话语本身有规律可循,因此,通过对历史话语规律的探索,可以将历史学升级为常规科学。历史作品的更替也不是追求更加客观,而是满足读者的预期和口味,使得他们认为新作品更为真实。可能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意识形态,左右着对作品的评价和接受。与其说历史学关乎真实,不如说更关乎讲述方式。与此同时,普通历史学家也在提倡历史叙事,但是这种努力与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主张并不是一回事。1992年,劳伦斯 斯通联合中世纪学家斯皮格尔发表短篇札记《历史学和后现代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研究的消极影响,提出六项主张,联合后现代主义者,获得共识。1.得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写作;2.历史真实是不可能获得的,任何结论都是暂时性和假设性的,等待具有更新材料的更好理论来推翻;3.我们都是有偏见的,因此,在阅读历史之前,应该调查该史家的背景;4.文献是由易犯错误的人类写作而成,因此必须考虑作者的动机、文献的性质及其背景;5.要靠各种形式来表述真实,形式有时与历史真实一样重要;6,仪式在人类历史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旦它(后现代主义者)主张历史真实纯粹是一个语言问题,那么我们就分道扬镳了,因为一旦假定文本之外无他物,那么,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将彻底崩溃,事实与小说将绞在一起。不管我们是否接受后现代主义这个一揽子式词汇,语言分析、文本分析、话语分析、全力概念与意识形态概念,叙事技巧等等,业已与历史学家的日常工作紧密相连了。在传统的史料批评、社会科学方法之外,又增加了历史谢总方面的反思,分析的历史哲学更加丰富而新颖。新的哲学分析给历史研究带来挑战,也同时受到历史学家那沉默而有力的回应,被迫做出修正和更新。第四节 主要分析范畴一、历史知识与真实分析的历史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历史知识,围绕 真实 而展开。追求真实乃是历史学最根本的职业操守,舍此则历史学没有存在的合法性。 真实 至关重要,它必定成为任何历史学方法论的核心。学术史上大规模的方法论争论是由 真实 引起的。历史学家并不能够直接观察到他的研究对象,得借助于历史记录来理解历史现象。19世纪普遍相信通过史料批判,能够得出历史真相,20世纪上半叶,以为利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可以反映过去社会的面貌;而到20世纪末,历史作品成为文本,与其说文本反映了历史现象,毋宁说它反映了作者的意图和写作技巧,以及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传统的历史记录与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因为文本概念的引入,而发生了新的变化。二、实用与真实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随之改变,人们对于历史知识的需要也发生着改变。现实需要强烈地影响着历史学的研究方式,那么真实与实用又是怎样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的考察也是分析的历史哲学的一个固有范畴。从 真、善、美 的统一性来看,实用体现了历史学家的人文关怀,希望研究成果对社会有所帮助,对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反映了造福人类的善良愿望。对于历史学家而言,对读者最大的责任在于提供历史真实。不仅仅迎合读者一时之好,而且尊重历史、现实和未来,沟通古今,为读者增加历史经验,而使得作品垂直久远。三、主体与客体历史研究的主体是历史学家,客体是被研究的对象:历史发生。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所有认识论乃至学术研究中都存在的普遍范畴。在史学认识论中,这对范畴很大程度上可以转化为另外一对相关范畴:古与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用客观性来加以衡量的。在19世纪,客观性是指排除主观偏见,不偏不倚,超越对立双方的立场,为历史研究的真实性提供保障。其实,真实性的背后影藏着特定的标准,真实性判断也是一个价值判断。从逻辑上讲,真有两种:根据 符合理论 ,符合为真;根据 贯通理论 ,只有整体才真。所谓真实,就是 认同 。要达成这种认同,交流至关重要,一代科学家之间可以通过交流解决认识的一致性问题,不同时代的精神之间的交流,后人对前人的理解,是否也会导致某种终极的历史真实呢?试题:一、名词解释:1.历史:狭义的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其规律性。 而广义的历史泛指一 切事物的发展过程。2.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一般说来, 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 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3.历史科学:我们通常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称之为历史科学。4.兰克学派: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 由于该学派倡导秉笔直书, 通过史料 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因而又成为实证主义史学流派的同义语。兰克认为,史学家的任务是 据事直书,不偏不倚,如实客观。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对史料进行批判检验,去伪 存真,由此重现历史,亦由此历史学可以被抬入科学之列。在这一学派中,涌现出大批硕果 累累的著名史学家, 使兰克模式整整支配了西方史学界近一个世纪之久, 而兰克本人则被尊 为近代史学之父。由于兰克的前述主张,使得这一派历史编纂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外交 史等,因为大量第一手的、比较可靠的史料来自于政府文件、军事、外交档案及政治家的日 记等。此外, 据事直书 的原则导致了其历史著述的特点是叙事、描述,而非分析、概括。 兰克学派的这些特点虽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但过于绝对地看待历史的客观性, 否认史家对史 料及史著的渗入,研究范围较狭窄,方法较单一,故而在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遭到哲学家 和史学家的质疑,而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被彻底摈弃,取而代之者是缤彩纷呈的 新史学 诸流派。5.客观主义史学:兰克倡导的客观主义史学,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 以 如实直书 为基础 2 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条件 3 以史料批判为保证。客观主义史学积极参与了 19 世纪 西方社会普及和培养科学理性精神的过程,这是它的基本贡献。除此之外,客观主义史学家 们积极倡导和运用的史料考证方法继承和发展了自瓦拉以来到博学时代的史料考证传统, 在 此基础上形成的 内证 与 外证 相结合的模式则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献考证学的规范 化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范例,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客观主义史学最大的 失 就在于这些史学家消极地放弃了他们主观上企图放弃、 而事实上又不可能完全放弃的这种对 过去 的解释,对历史发展的规律避而不谈,结果反而放弃了对本应可能达到的最佳境界的 争取。6.目录学:目是指篇名或书名,录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目录有一书目录和群书目录之分。 群书目录是目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目录学就是研究图书目录工作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 的一门学科。7.版本学:研究图书在制作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和流传过程中的递变演化,考辨其真伪优劣 的专门科学。在古籍研究中尤显突出。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图书的物质形态及特点风格, 版本的源流系统,不同历史时期、地域的版刻特点,版本的识别与鉴定等。8..校勘:又称校订,更通俗的说法叫校对。是指用古书的原本或定本及有关资料进行核对, 比较文字篇章的异同,订正其错误。即主要看其文字是否有脱、衍、讹、倒等情况。古代又 称校勘为 校雠 。9.辨伪学: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就会遇到有一部分古文献存在问题,或书名古而内容不甚 古,或书与作者不一致等,因之产生了 辨伪学 。辨伪,即辨别古书的真伪。10.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小学的一个分支。 训诂学也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他从语言的角度研 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 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11.考证:又称考据,是研究历史文献或历史问题时,依据资料对其进行考核、证实和说明, 是指考订一书中所记载史事的真假对错问题。 考证是整理、 鉴别史料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12.史学理论:关于历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论概括。以历史学自身的理论问题为研 究对象,如关于历史学的特点,历史学的功能,史学工作者的历史认识的特点,史学发展与 历史发展的关系,历史文献和史学方法问题,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历史研究成果的社 会表现形式问题,史学家的素养与时代使命问题等等,均为史学理论研究的范围。13.历史本体论:也即是对客观历史本质的反思。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则是对历史学作为一 门学科在对客观历史的认识和研究方法上的理论思考。也有学者把史学本体论称为历史理 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称为历史学理论或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历史认识论是关于历史认识 的理论,它与历史本体论、历史方法论或史学方法论共同构成了历史哲学。具体说来,它是 关于历史认识主体认识其客体的过程、特征、方法等等的理论,它主要涉及历史认识主体和 历史认识客体各自的特点,二者之间的关系,涉及历史认识过程的特点、历史认识正误的原 因及其检验方法,还涉及历史认识如何对实践乃至对现实发展进程的影响。严格说来,历史 本体论是关于历史本体即客观历史进程的理论认识,也即历史理论,而史学方法论则涉及手 段问题,因而历史认识论成为历史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二、简答论述1、历史和史学的关系答:通常我们所使用的 历史 一词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二是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前者是史事,后者是史学;有关前者的理论是历史理论,有关后者的理论是史学理论。历史理论是历史的形而上学,史学理论是历史学的知识论。两者虽然都可以用 历史哲学 一词来概括,但二者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前者相当于所谓 思辨的历史哲学 ,后者则相当于 分析的历史哲学2.简述历史学发展进程答:历史的发展进程大致都经历了族类记忆、国家记忆、世界记忆与公众记忆四个阶段。在文字产生以前,传递历史记忆与生活经验的主要方法是口耳相传之类的族类记忆。文字产生后,产生了正式的历史记录,即由国家政权所控制的史学。到了近代,真正具有世界性的世界史著作大批问世,而且表现为在各种族类史、国别史、专门史中,都具有了强烈的世界意识、世界眼光。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又标志着一个历史学新的发展阶段,即公众自我参与的公众记忆阶段。3.论述历史学的地位及社会功能答:历史科学之所以被视为一门唯一的科学,是因为所有其他科学,毫无例外地研究的都是事物的发展、变异、转化、更新的过程;所研究的无论是长时间段的,还是短时间段的,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事实上,都离不开历史学的时间概念。所以一切科学都是历史科学。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就是以研究人类过去的社会为起点,而以服务于当今的时代为归宿。它有助于人类认识自身以及由先前世代积累和沿革给现今人类所提供的全部主客观条件,有助于人类从先前历史活动中吸取必要的经验与教训,有助于人类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有助于人类精神的培育、制度的革新和对于未来世界的创造。4.什么是历史认识的主体、客体、中介答:历史认识本质上是一种三级思维活动,是历史认识的主体人和历史认识的客体历史实际经由中介历史资料在社会实践及历史研究科学实践的基础上能动的统一。历史认识的主体:广义 现实的人类,狭义 历史研究者或史学工作者。历史认识的客体 客观存在的历史。主、客体是相对应的。5.简述历史资料的辑录、辨伪、训诂与考据答:辑录,研究者围绕准备深入探究的课题,一般都要认真作出综合性的以及按照子课题分类的史料辑录、摘编。辨伪,辨认古书或史料的真伪,对所搜集的史料作初步的外在的鉴别。训诂即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考据,是在广集史料的基础上,确定其所述内容的可靠程度、精确程度,这一向为东西方的传统史学所重视。6.口述史学答:主要指一种搜集和利用口头史料研究历史的方法与流派。口述史学也称口碑史学,主要指一种搜集和利用口头史料研究历史的方法和流派。口述史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19世纪以前,口头传说一直是很重要的史料来源,直到德国兰克学派兴起,档案库的资料被看作最可信的记录,口述资料才遭到冷落。口述史学方法既是指史学家搜集和记录口述史料的方法,又是指史学家部分或全部依据口头史料撰写历史著作的方法。口述史料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口述回忆,指人们回忆自己以前的经历和见闻的口述材料;二是口头传说,指那些以口碑形式流传了若干年代的对以往人物、事件的叙述。口述史学方法作为一种独立的历史学方法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并于六七十年代在西欧及世界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代表者:美国阿兰 内文斯发展的原因首先,二战以来,普通民众社会地位上升,在历史进程中作用日益明显,使得越来越多的史学家,把目光从精英人物身上,转移到在历史舞台上日益显示出强大作用的民众身上。其次,由于社会状况的发展变化而导致的历史学功能的变化,也为口述史方法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再次,社会学领域中对口述方法的应用,对口述史方法的复兴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为现代口述史学家提供了范型。最后,录音技术的进步和录音设备在数量、质量和功能方面的进步,也为口述史学方法的运用提供了便利。口述史学方法的功用与缺陷功用:首先,口述史学对普通大众的研究有助于纠正文献史料的偏见,使历史学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进程。其次,口述史学对普通民众的研究可以增强普通民众的主体意识,从而有助于历史学的教育和启迪功能的实现。主要缺陷:口述史学方法在运用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由于这一切是建立在人们以往情况回忆的基础上的,而回忆的情况往往是难以保证准确的,这里既有因年代久远、记忆不清而出现的失实,也有回忆者因自己的立场、观点所致的偏颇,如果将这样的口述材料不加分析地运用于历史著作,那将导致历史著作与历史事实的背离,口述史学方法的优势、功用将无从谈起。但是由于口述史料的上述特点,在使用口述资料时,必须对其进行比其他史料更为严格、审慎的辨别,以剔除其中的不实之处。至于口述者立场、观点等因素导致的偏颇,则更需要一唯物史观为指导进行分析、甄别。7.计量史学答:是将数学方法引入到历史学,利用统计学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与流派。历史学的计量方法,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代表人物:法国布罗代尔和拉杜里,美国康拉德、福格尔(1964《铁路与美国经济增长》)计量史学的最大特征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定性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性质,传统史学实际上就是运用定性的方法。因此,计量史学出现的本身就是对传统史学的否定。计量史学在二十世纪六七年代风靡欧美各国,后来又波及了整个世界。A、应用价值首先,计量史学方法有助于把传统史学常见的定性论断中隐含着的模糊地数量判断明晰化,从而对那些包含着模糊地数量判断的定性论断加以验证或予以确证,或加以修正,或予以否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论断。这些对历史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再者,研究实践表明,计量史学方法在帮助历史研究者探寻普通群众的历史和普通群众的动向在其中起着重大作用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轨迹和深层奥秘方面,以及在探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趋势方面,具有其他任何研究方法不能替代的独特功用。B、局限性首先,计量史学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它只涉及历史现象中量的方面,只是从数量关系上帮助揭示事物的性质,并不能代替全部历史研究。对人的心理和思想研究,计量史学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为精神的东西很难用数量关系来精确地加以概括。另外,计量化的方法在解答 什么 和 如何 的问题上是成功的,但在 为什么 的问题上往往不那么得心应手,所以有人提出,计量史学的作用被过分夸大。其次,计量方法不能单独应用,必须同其他的历史研究方法相结合。如果单纯依靠计量方法,就会把丰富和生动的历史变成一堆枯燥无味的公式,妨碍历史学家表现才华,降低历史著作的可读性。7、什么是跨学科研究,试举一例答:跨学科研究,超越传统学科分类,通过不同学科理论的借鉴与参透、方法的交叉与合作,形成新的知识、理论与方法。19世纪末奥地利心理学家佛罗伊德创立 精神分析学说 之后,启发了颇多心理学家和历史学家运用精神分析方法研究社会与历史问题。8、史学是史料学,还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大胆设想,你如何认识这两种看法答:马克思指出,史学 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史学研究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包括了人们向自然做的斗争和人们的社会活动,以及人们这些实践活动的 实际发展过程 。人类的活动不外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史学正是在改造世界过程中认识世界的活动范畴,是人们对人类社会过去形态的一种认识活动,包括认识它的现象和本质﹑过程和规律这样两个方面。所以史学要经过这样两个阶段:搜集史料、排比整理,即史料学,属于弄清历史现象及其表面联系的感性阶段;运用抽象思维,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本质,经过对历史过程的分析,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则属于对历史认识的理性阶段。只有这两个阶段都完成了,才算得上是对人类客观历史的认识的完成,也才能算是完成了史学工作,因此 史学即史料学 的说法说对了史学的一半,是一种初级的看法。要从史料学上升到历史科学,必须加进抽象力,加进想象力,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毛泽东的《实践论》讲: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9、兰克史学答:兰克史学是德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家兰克创立的,基本思想是重视原始资料的利用和考辩;重视政治史;认为历史可以认识,但不能完全认识;对史料来源的重视及深刻的分析;历史著述的作用在于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负有盛名的史著未必是可靠的;史著之可信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可信的原始材料作根据;必须深入档案库;写作的目的在于复原历史,要达此目的,最重要的是找到原始资料,找到同时代或接近此时代的史料。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亦称历史研究的科学学派。由于该学派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地再现历史,因而又成为实证主义史学流派的同义语。兰克认为,史学家的任务是据事直书,不偏不倚,如实客观。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对史料进行批判检验,去伪存真,由此重现历史,亦由此历史学可以被列入科学之列。由于兰克的前述主张,使得这一派历史编纂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等,因为大量第一手的、比较可靠的史料来自于政府文件、军事、外交档案及政治家的日记等。此外, 据事直书 的原则导致了其历史著述的特点是叙事、描述,而非分析、概括。兰克学派的这些特点虽有极大的积极意义,但过于绝对地看待历史的客观性,否认史家对史料及史著的渗入,研究范围较狭窄,方法较单一,故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遭到哲学家和史学家的质疑,而在20世纪50 60年代被彻底摈弃。代表人物:德国的魏茨、吉泽布雷希特,英国的斯塔布斯、阿克顿勋爵和剑桥学派等。特点:①实证主义基本理论和信念是兰克建立的。通过历史学的意识而重构的过去是能够认识过去真正发生过的事件。②要求把经过实证的历史事实作为历史的客体。特殊贡献在于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史料批判的方法;③把自然科学的模式运用到历史科学中来。④研究主题是事件的历史。⑤在学术发展方向上,日益成为独立的、专业化学科10、汤因比的史学研究答:英国人,他以 文明 为单位,考察了全部人类文明史,耗时近50年完成巨著《历史研究》。他认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应该是比国家更大的文明。文明是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联系的某一群人,可以同时包括几个同样类型的国家。文明自身又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文化构成一个文明社会的精髓。人类各文明的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基本的一般规律。犹如一个有机体,每个文明都会经历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四个阶段。不过,文明的这种周期性变化并不表示文明是是停滞不前的。在旧文明中生成起来的新生文明会比旧文明有所进步。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战和应战。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诞生和成长起来;反之,如果不能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走向衰落和解体。11、年鉴学派答:20世纪30年代开始萌芽、4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法国史学流派,60年代时开始有世界性影响。年鉴派的创始人被公认是吕西安 费弗尔和马克 布洛赫,他们在1929年初创办了《经济社会史年鉴》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相同主张的史学家们的主要阵地,年鉴学派便因此得名。而费弗尔和布洛赫则被视为年鉴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年鉴学派旗帜鲜明地反对作为 人文学科 的西方传统史学把历史归结为政治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的展现过程,认为普通人的状况才是决定社会历史面貌的基本因素;反对把历史学限定在只能叙述以精英人物为中心的事件而不能探求法则的 人文学科 ,强调历史学应该成为一门研究普通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结构 或 模式 的社会科学或 发展式的史学 ;他们博采各学的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开展了经济史、社会史、心态史等领域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的 模式 和 结构 。但是历史观的局限使他们既看不到那些 模式 和 结构 本来就是有他们刻意研究的那些普通人的实际生活过程造成的,更看不到它们也是随着那些普通人的实际生活过程的改变而改变的。相反他们看到得只是 静止不动的历史 看不到变动的历史。特点:①以年为代表综合主义历史,对历史科学的性质有了新的看法,认为历史是过去的科学也是现在的科学②年鉴学派非常重视历史事件的重复性③年鉴学派非常重视理论,主张历史抽象必要性,主张历史必须理论化④对整体历史进行综合的研究,主张从整体上认识历史进行历史总结。历史研究是立体的⑤年鉴学派是典型的多元论者。历史是多方向的⑥扩大了史学研究的领域,从而也扩大了史料搜集的范围第二版本:年鉴学派发端于吕西安 费弗尔和马克 布洛赫对于 整体史 研究的倡导,因他们在1929年初创办的《经济社会史年鉴》而得名。他们要求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将历史学家与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及地理学家等不同学科的学者集合于一起,运用所有这些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历史进行研究。主张重考证、重解释、重综合。12、简述布罗代尔的史学思想答:总体史思想(1)从内容上扩大历史研究的对象,摈弃了狭隘的政治史、人物史,代之以包括地理、生态、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在内的人类 全部 活动的历史;(2)从地域上延伸了历史研究的范围,摆脱了以 六角形 (法国)为中心的国别史,把视野扩展到整个地中海以至全世界,从国别史发展到世界史。(3)综合利用各种社会科学,沟通史学与社会科学。第二版本: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史学家,代表作品《论历史》《文明史纲》。他的史学思想是三时段说,立足点是历史的时间具有多元性质。其一是 短时间 ,指一些突发的事件所经历的时间;其二是 中时段 ,指 局势 逐步形成的时间,指在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内对历史起重要作用的一些现象起伏兴衰的活动周期和节奏。其三是 长时段 ,指长期稳定或变化极缓的各类 结构 延续与发挥作用的时间。13、后现代主义史学答: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了一股 后现代主义 思潮。倡导者:法国的米歇尔 福柯和雅克 德里达。后现代主义作为一股哲学思潮,它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猛烈地批判和否定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确立的一系列理念,由于其否定的对象主要是18世纪以来在西方居于主流地位的 现代理性 ,这股思潮被称为 后现代主义 。这一哲学的本体论可称之为 文本本体论 。它把一切认识对象,包括物质和精神的认识对象都归结为 文本 ,认为一切 文本 本身都没有确定不变的内涵,由此决定它在认识论上持一种具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特征的认识论,强调人对文本含义的解读,也总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任何解读都只是具有见仁见智的相对价值,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的或任何他人的解读宣称为唯一真理。后现代主义强调历史具有相对性,有助于提醒人们防止陷入武断和偏执的谬误。但是它根本否认历史学揭示历史真相和科学真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由此也就根本否定了历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品格和存在价值,一切有志于追求历史真理的人们都是不能赞同的。第二版本:后现代主义是以对工业经济时代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遍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的全面解构和颠覆为特征。后现代主义史学直接 颠覆 传统的历史观念, 解构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本质与发展规律。他们致力于 消解同一性,向主体性、整体性、稳定性、决定性开战,而趋向多元性、不确定性、间断性、不稳定性、散漫性、模糊性;他们解构了现象与本质的区别、表层与深层的差异、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对立、异化与非异化的分歧、所指与能指的界限,而趋向于对精神、价值、真理、终极关怀、道德伦理、审美意识的全面怀疑与不断否定。14.历史、史料、史学三者关系历史:广义: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狭义:人类社会发生、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史料: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的痕迹历史学:通过史料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科学,是历史固存的记载,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关系:历史是历史学主要研究对象,史料是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是历史研究的起点。15、19世纪到20世纪,西方史学两大流派,及各自特点,转化背景两大流派:兰克式实证主义(兰克学派)与年鉴学派综合主义(年鉴学派)特点:兰克实证主义:①实证主义基本理论和信念是兰克建立的。通过历史学的意识而重构的过去是能够认识过去真正发生过的事件。②要求把经过实证的历史事实作为历史的客体。特殊贡献在于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史料批判的方法③把自然科学的模式运用到历史科学中来。④研究主题是事件的历史。⑤在学术发展方向上,日益成为独立的、专业化学科年鉴学派:①以年为代表综合主义历史,对历史科学的性质有了新的看法,认为历史是过去的科学也是现在的科学②年鉴学派非常重视历史事件的重复性③年鉴学派非常重视理论,主张历史抽象必要性,主张历史必须理论化④对整体历史进行综合的研究,主张从整体上认识历史进行历史总结。历史研究是立体的⑤年鉴学派是典型的多元论者。历史是多方向的⑥扩大了史学研究的领域,从而也扩大了史料搜集的范围转化背景:①西方世界历史本身的发展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世界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苏联十月革命、一战使资本主义世界面临危机。史学界对兰克史观理念发生了挑战和批判,动荡不安的环境很难让史学界处于研究状况,于是历史学家不再为 过去 为研究过去,而是为 现在 研究过去。历史研究更关注人类命运,为现实社会服务。②二战后,西方世界发生变化,世界成统一的整体,20世纪的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明受到挑战和批判,年鉴学派从历史学角度提出应战,而且其观点符合整个史学发展趋势。③科学发展方向从整体上、综合性进行发展。也顺合当代世界科学发展的总趋势。科学本身是统一的整体, 的联系。年鉴学派综合主义模式符合当代整个发展模式。④转变的契机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促进了这种变化《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16、怎样搜集、鉴别史料和校勘工作搜集:①明确史料的分布 a、正史部分史料,包括于二十四史中b、公私档案c、地方志,记载地方历史发展②利用各种工具书搜集资料③通过平时读书和阅读积累资料①注意从考古发掘中搜集资料②阅读外国著作、石刻、碑文③按研究主题分门别类地收集,比如制作卡片,查阅各种参考文献,了解史学界的既有成果和学术动态鉴别:①辨伪,即辨别史料的真伪,以梁氏十二法颇为适用②研究者对它们的识别③利用旁证法、反证法、逻辑推理和丰富的知识来考证史实④利用一些著名的考证名著,如清代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校勘:①了解史书的版本情况,然后与其它各科知识相联系②利用校勘法,最著名的是陈垣的校勘四例A.对校法,即要以校勘的书与善本一起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B.本校法,即以一本书前后互证C.他校法,即用其他文献来校勘此书的内容D.理校法,即没有底本时,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其他:校雠:(1)所谓校勘,就是核对勘误的意思,指用不同古书版本和有关的文献资料对某一本书进行校对勘误,目的在于校订古书中存在的字辞、语句上的错误。(2)在校勘时, 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曰雠。 所以,校勘也被称为 校雠 。史学家陈垣归纳的考证方法史学家陈垣认为考证方法主要有理证、书证和物证三种。(1)理证,指从道理上看不符合逻辑,但又没有多少证据来反驳,只能通过逻辑推理来判断。(2)书证,指利用各种文献来证明史料正误。(3)物证,指以出土实物来证明文献记录的真伪。什么是体裁和体例(1)体裁:指一切作品的种类和样式什么是史家四长唐朝刘知几把史家的素养概括为史才、史学、史识三个方面。(1)史才,指历史编撰和文字表述的能力。(2)史学,指历史知识的积累。(3)史识,指历史见识和价值判断高低。(4)清朝章学诚在以上三才的基础上,又提出 史德 。所谓 史德 ,是要求史家要有端正的 心术 。史家只有具备了 史德 ,史才、史学、史识才具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