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阿Q正传》的传播接受史-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6-18 16:18:12《阿Q正传》的传播接受史节选自《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吴福辉 著,北大培文出品,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 五四 时期产生的文学高峰,鲁迅的代表作《阿Q正传》当之无愧。到了20世纪末,在中国各种 百年文学 的大众或专家投票活动中,它毫无例外地被评选为第一名。这部伟大的小说被世人接受的过程,无疑是读者参与经典形成的最生动的一段历史。我记得当《阿Q正传》一段一段陆续发表的时候,有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恐怕以后要骂到他的头上。并且有一位朋友,当我面说,昨日《阿Q正传》上某一段仿佛就是骂他自己。因此,便猜疑《阿Q正传》是某人作的,何以呢?因为只有某人知道他这一段私事。 等到他打听出来《阿Q正传》的作者名姓的时候,他才知道他和作者素不相识,因此,才恍然自悟,又逢人声明说不是骂他。这种 此地无银三百两 式的小官僚反应,是《阿Q正传》最初接受史的重要一笔。那是中国人读小说如读史的 对号入座 习惯的作祟,也是 阿Q 形象最早显示冲击力的实例。后来的《阿Q正传》的传播,等于便是 阿Q 典型的接受史了。到了1925年至1926年间,对于《阿Q正传》的各种评价不但没有消沉下去,倒因有了迅速的世界反响而更热烈了。据曹靖华回忆,是他介绍俄国青年王希礼(Б.А.Васипьев)阅读了《阿Q正传》,引起他想要急切翻译的兴趣。然后在 初稿译完时,为了详实,把所有疑难都列举出来。写了一封信给鲁迅,信内附了王希礼的一页信 。我们今天还可读到王希礼在翻译时期用中文致曹靖华的信,提出让鲁迅为俄国读者写序,提供传略、照片等要求。这就是鲁迅的《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的由来。于是,作者开始参与到对自己作品的阐释潮流之中来了。最重要的,是说明了他写阿Q的基本目的: 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 ,并表述了他写 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 时,并未得到世人理解的沉重心情。他描述说:我的小说出版之后,首先收到的是一个青年批评家的谴责;后来,也有以为是病的,也有以为滑稽的,也有以为讽刺的;或者还以为冷嘲,至于使我自己也要疑心自己的心里真藏着可怕的冰块。这即鲁迅的 孤寂 。据考证,这里让鲁迅不认同的阿Q批评者,分别是成仿吾、张定璜、冯文炳、周作人等(周氏兄弟这时已经反目)。后来钱杏邨硬说 阿Q的时代是已经死去了,《阿Q正传》的技巧也已死去了 ,大意是鲁迅只代表晚清到辛亥的时代,阿Q这个农民连 五四时代 都不能代表,更何况 五卅运动 以后?关于阿Q的生命力,在 左 倾革命分子看来是很短的,这已经为后来的历史证明是个错误。这些人其实只关心他们的所谓 革命 ,对中国的农民、土地、历史真正太隔膜了。鲁迅当然寄希望于 别样 读者的理解,他在给王希礼写的俄文译本序言里(要到1929年才出版)便表达了出来。到1926年,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一文的结尾处又写明,他看到了法文、英文的译本。法文是登载在1925年的《欧罗巴》杂志上的。译者敬隐渔就近把译稿送给法国大作家罗曼 罗兰阅读,受到称赞,获了这样的两句评价: 这是充满讽刺的一种写实的艺术 , 阿Q的苦脸永远的留在记忆中的 。这评价自然不低。日本的译本略迟,但以后却是重译得最多的,说明这个东邻国度的人民对阿Q的关注程度。在这周刊上,看了几个阿Q像,我觉得都太特别,有点古里古怪。我的意见,以为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在上海,从洋车夫和小车夫里面,恐怕可以找出他的影子来的,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只要在头上戴上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我记得我给他戴的是毡帽。这个把阿Q画成戴瓜皮帽者的,是叶灵凤。而如此接近鲁迅的,如刘岘这样的青年艺术家,初时也会把阿Q刻成有凶相和有流氓相的人。可见把握阿Q的不易。实际上,1930年代的读者已经普遍接受了这个国民性的典型,认识到这个甚至包含人类普遍弱点的农民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在民族劣根性方面,大家都同意 奴性 是阿Q的核心。比如苏雪林曾写长文历数 《阿Q正传》所影射的中国民族劣根性 的细部,计有: 卑怯 精神胜利法 善于投机 夸大狂与自尊癖性 色情狂 萨满教式的卫道精神 多忌讳 狡猾 愚蠢 贪小利 富幸得心 喜欢凑热闹 糊涂昏聩 麻木不仁 等等。但人们普遍忽略了阿Q是个以打工为生的流浪汉,是沾了痞性的贫苦农民,却还不是流氓。这个时期读者对阿Q的理解主流是易于掌握普遍性,却对人物身上农民个性的尺度吃不准,对作者给予人物的同情、怜悯的一面也缺乏认识。所以鲁迅生前一再地表示: 《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因为一上演台,将只剩了滑稽。 鲁迅是因为社会公众的集体误读,才不得不自己出来说话,企图收到一定的矫正作用。他对他的人物被社会接受的前景,充满了预见。鲁迅逝世之后,在引进的 典型论 指导下,阿Q的典型性和个别性一直成为讨论的中心问题。1930年代后期和1940年代对他的持续纪念,越来越高的评价,也使得《阿Q正传》得到某种普及,如何进一步阐发这个典型,在艺术文化界成为人们的关注点。我们看蒋兆和(1938)画的阿Q像很瘦,无任何可笑的地方,偏重于引导人们去理解这个农民无奈的内质。瞿秋白有一幅遗留下来的阿Q像,发表在他与鲁迅都去世之后(1939):瘦至排骨的躯体和硕大的手,突出了他受压迫的劳动者的身份,但这个骷髅样的阿Q看起来还是有些古怪。同样是漫画,丰子恺所画的(1939)最与鲁迅的本意接近:带补丁、捆腰的服饰说明阿Q不干活便不得食的地位;癞痢头和厚嘴唇,背着手而露斥骂的神情,是赖,也是反抗;而真实的眼神却泄出他内心深处的不满和恐惧。这个画 阿Q遗像 的丰子恺是比较懂得浙地农民的外观和心理的。以后1940年代的刘建庵、郭士奇、丁聪的画阿Q,都和丰子恺一样是多幅的连环插画,各有其长短处:刘、郭还是偏于 痞 ,只丁聪的阿Q带着不平、胆怯、自吹、忧郁的复杂相(1946)。到了鲁迅逝世一周年,一个改编《阿Q正传》的良好机会,在国外曾有1937年美国剧作家改编此作在纽约演出的报道;在国内,许幸之和田汉两位打开了阿Q本事的框框,将早期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多数组织进统一的场景,各自改编的同名话剧在当年都有反响,包括好评和坏评。通过批评,可以发现时人对阿Q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初期,且已经吸收了鲁迅本人的意见。比如有人指出, 许幸之写阿Q只是为了写贪财图利的革命,这和他表现阿Q的其它部分一样,只不过使阿Q成了一个单纯的笑柄,胡闹的家伙。阿Q贪财图利固然不能否认,但他也知道满门抄斩的利害,使他坚决地赞成革命的,是因为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也害怕革命,而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神情使他快意 。这么来谈阿Q与革命的关系,就是今天看来也是相当全面的了。而批评田汉剧本的 最大的缺点 的,是说 他忘记了写阿Q枪毙时旁观者的人们,这在原著中是有极大价值的部分,原著者从来就没有忘记人类残酷 ,也是将鲁迅多半读懂了的人的一种见解。1950年代,鲁迅进入专业化研究的阶段。在阿Q形象上展开了以冯雪峰为代表的 思想性典型 (见他的《论〈阿Q正传〉》),以何其芳为代表的 共名 说(见他《论阿Q》一文,认为阿Q是一切精神胜利法的 共名 )和以李希凡为代表的 阶级典型和历史典型 (见他的《典型新论质疑》等),这三者的争论。争论并无结果。但李希凡的观点当时是占据意识形态的主流的,同意或不甚同意者,便造成了对阿Q的偏于人性论的理解和偏于阶级论的认识这样两个基本方面。学术界平时对冯雪峰、何其芳的看法或许多抱同情的态度,但一到政治风潮掀起,人人不能自保, 左 总比 右 好的时候,便是冯、何本人都检讨不及,更遑论其他了。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看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画家们所画的阿Q像,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明明鲁迅写着阿Q是 瘦伶仃的 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 ,而且以往画的阿Q也都是瘦的,但顾炳鑫、程十发画的阿Q居然是比较的健壮了!看他们画走在路上或集市上的阿Q样子,都成了正常的青年农民,年龄变小了,体格比较结实了,如果把说明文字去掉,很难再能识别出是旧时代的阿Q。这是因把阿Q理解为一个单纯贫苦农民的通行想法,从 阶级论 的角度将他看成是农民阶级的代表,尽力从其身上挖掘出农民的革命热情,在那个年代大大抬头所造成的果实。最近二十年来,从 现代 的立场来理解阿Q,便更进了一步。有从系统论的方法来分析阿Q形象的(如林兴宅:《论阿Q性格系统》),有从鲁迅与现代主义的关系来阐释阿Q的(如阎真:《理解阿Q:在现实主义界柱之外》),有试图从世界文学的宏观视野提出阿Q是 精神典型 的(如张梦阳:《阿Q与世界文学中的精神典型问题》。当然都想和过去的 思想典型 划清界限,却不容易)等等。海外研究这时也被摄入人们的视野,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补充了中国大陆几十年解释阿Q之不足:第一,涉及鲁迅写连载小说时因前后目的、心情和写法的不同,所造成的缺欠,如由开始的 插科打诨 到最后 悲剧性的收场 , 对于格调上的不连贯,他并没有费事去修正 (夏志清的观点,见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是从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上来分析《阿Q正传》的叙述技巧。到1981年鲁迅诞生100周年之际,电影、话剧、芭蕾舞剧、现代舞剧的阿Q纷纷走出来,把这个人物演绎得无比复杂。这些年来,美术家们更以全新的状态投入阿Q阐释的潮流,显得很有生气。试看这幅彦涵的阿Q行刑图,它特别注意到刻画人物的眼睛,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把阿Q刹那间的空虚、恐惧、灵魂出窍的神情统统表现出来。阿Q看到周围的人们(虽然没有画周围的看客,却能让人感觉到存在)流露出狼一般 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 的光,自己 仿佛微尘似的迸散了 。这是直逼灵魂的画法,为自来的阿Q画像所无。赵延年的阿Q侧头像,是一个睨视的、精神胜利的,但也是茫然的脸,配以拖下的长辫,是鲁迅所设的那个英文字母 Q 的暗喻。裘沙、王伟君所画阿Q,真是形神兼备。从外形看,辛亥时代的市井流浪农夫的模样逼肖,铅笔素描很能传达出特有的压抑的时代气氛,表露出廓大的内在笔致。他们也画了阿Q大团圆前突然 永远记得那狼眼睛 的情景,阿Q张大了他那在铁屋子里行将灭顶的恐惧的双眼,透视出他的真实灵魂!这就是至今仍没有结束的《阿Q正传》百年接受史的一个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