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第一章 信息资源建设概论-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22 19:40:45第一章 信息资源建设概论一、信息资源:经过人类筛选、组织、加工,并可以存取和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各种媒介信息的集合。二、数字化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质载体中,以光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输,并通过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三、网络信息资源: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可以获取和利用的所有信息资源的总和。四、单机信息资源:指通过计算机存储和阅读但不在网络上传输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人们常称之为机读资料。五、信息资源建设: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使之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六、藏书建设:符合图书馆任务与读者需求,系统地建立、发展、规划、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第二章 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一、信息资源建设的支撑理论1、系统论(1)、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基本的方法论基础(2)、系统的联系性原则为信息资源体系结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3)、系统的有序性原则对信息资源组织的理论指导意义(4)、系统的动态性原则要求信息资源系统建设必须适应社会信息需求的变化2、经济学理论(1)、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质是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2)、信息资源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学原理3、信息管理理论(1)、布拉德福定律(2)、普赖斯曲线:(3)、文献老化理论二、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1、实用性原则图书馆及其他类型信息机构,要从实际使用需要出发,规划、选择、搜集、整序、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要求是:根据图书馆服务任务的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根据图书馆服务对象的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2、系统性原则在信息资源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宏观和微观的信息资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注意信息资源系统与环境的联系。系统性原则的依据:科学知识的系统性;信息资源自身的连续性;读者需求的系统性;保存和传递的系统性系统性原则的要求:以服务的重要学科为中心的一些重要的纸质文献、数字化文献和特藏书刊,要完整系统地收集;对与本馆服务任务直接相关的多卷书、丛书、连续出版物及重要工具书,要完整无缺,不能随意中断;要注意各学科间相互渗透、边缘交错的内在联系,广泛而有选择地收集相关学科、边缘学科以及供一般读者学习和阅读的基础书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3、特色化原则一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与其他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同的特点特色化的内容:学科特色;专题特色;地方特色;文献类型特色4、共建共享原则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科学规划,分工协作,共同建设,相互提供利用,建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第三章 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1、现代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馆藏信息资源获取方式、图书馆信息资源质量评价、信息资源保障方式、馆藏文献购置经费产生影响。2、知识经济的兴起图书馆作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信息载体集散中心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必须因知识信息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必须建立信息资源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多元化的知识信息需求。3、国家政策与法律环境4、文献出版发行情况来源广泛而丰富,文献选择难度加大,发行渠道多而无序,文献采集盲目性增大,出版形式多种多样,文献采集质量难以控制。第四章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一、信息资源建设政策是人们为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原则、策略、措施、对策等。内容:图书馆所服务的地区或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图书馆任务的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现状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目标的确定;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规划;印刷型文献的采访政策;数字馆藏建设政策;书刊交换与接受赠书政策;经费分配政策;馆藏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主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原则;规划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结构和信息资源的宏观布局;确定图书馆各种类型的信息载体的采集原则、选择标准、入藏比例及经费安排;制定适应新的信息环境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规划、步骤等特点:中介性;系统性;规范性;稳定性;变通性作用: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宏观指导;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标准和规范;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依据二、藏书发展政策是图书馆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各类型文献信息资源做出选择和保存决策的指南,是图书馆规划馆藏发展,合理安排购书经费的基本依据。它明确了图书馆现有馆藏的范围、性质以及未来发展计划,精心设计和规定各相关主题领域中现实馆藏和重点收藏的深度和广度,阐述图书馆基本的选书原则和选书标准。藏书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藏书发展的核心问题。三、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符合图书馆的任务与读者实际需要,不能脱离图书馆现实条件2、系统性与协调性原则系统性要求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图书馆整体发展战略;系统性要求我们不仅要考虑大系统与分系统的关系,还要考虑相同层次系统间的横向关系。如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政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有偿服务政策等政策的相互联系。协调性原则要求不仅要协调好与图书馆其他子系统的关系,而且要着眼于信息资源整体布局,注意与其他馆的协调与合作。3、连续性原则前后政策内容的继承性,政策在有效时间内的持久性问:为什么必须强调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连续性?答:政策要依据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发展,但这种发展,一般来说不是对前一政策的否定,而应是对前一政策的 扬弃 ,即一项政策在制定时,要保留前一政策的合理内容。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事业,它的现状既受历时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对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时,一定要对原来的有关政策进行研究,吸收其合理的内容,同时对出台新的政策要十分谨慎。4、前瞻性原则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制定不仅要以现状为基础,而且要对影响信息资源建设的各种因素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不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能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四、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程序1、成立工作小组2、收集决策信息3、拟定政策草案4、征求修改意见5、修改政策草案6、报批政策草案7、公布政策文件第五章 文献采访的理论与方法一、文献采访:由图书采访拓展形成,指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人员通过对馆藏、读者和文献源的调查,有目的、有计划和系统地收集馆藏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以满足读者需求的过程。二、文献采访理论1、郑樵:《求书之道有八论》 论述文献采访的八种方法按图书和收藏类别访求图书;按人物的居住地与事件发生地访求图书;按图书的性质与收藏处所访求图书;按图书流传情况访求图书。2、祁承ye《藏书训略》 图书馆文献采访理论的重要文献购求图书的三种基本方法:眼界欲宽;精神欲注;心思欲巧鉴别图书的五种方法:审轻重;辨真伪;核名实;权缓急;别品类3、孙庆增《藏书记要》 我国第一本全面论述藏书技术的专著,详论有关藏书的选购、内容与版本的辨识、传抄、校订、编制目录以及修复、保管等。购求书 六难 :知有是书而无力购求,一难也。力足以求之矣,而所好不在是,二难也。知好而求之矣,而必于较其值之多寡大小焉,遂致坐失于一时,不能复购于异日,三难也。不能搜之于书佣,不能求之于旧家,四难也。但知近求,不知远购,五难也。不知鉴识真伪,检点卷数,辨论字纸,贸贸购求,每多缺轶,终无善本,六难也。4、叶德辉《藏书十约》阐述了购置图书要分清主次要略,辩明真伪优劣,择优而藏的观点。三、期刊: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四、一般藏书:指馆藏范围中重点藏书以外的所有藏书,主要包括一般用户用于学习提高所用的基础书刊,普通参考工具书,业余阅读欣赏的文艺书刊和通俗科普读物,以及综合性、边缘性与相关学科的书刊资料等。五、重点藏书: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主要读者对象的需要所选配的某些学科、专业或专题范围内系统完整的文献资料。六、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交叉、相互转化。七、选书理论1、价值论:美国 杜威和海恩斯 主张选择科学性或艺术性价值高的优秀出版物,重视出版物本身的内容价值。2、需要论:美国 普尔.克特 主张选择出版物应当以适合读者需要为宗旨,应挑选适当的图书,而不是所谓最好的图书。3、综合计分法 英国 麦考文 从图书的知识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尤其强调图书的使用价值。4、社会调查选择说 英国 维拉德 调查项目包括:读者类型、阅读兴趣、阅读内容及原因等。5、使用概率论 印度 阮冈纳赞 出版物要以读者使用该书的概率大小为原则,即选择符合读者需要的、流通率较高的出版物。6、补充原则 苏联 列宁等人提出藏书补充应遵循的原则7、复选理论 苏联 格里戈利耶夫提出藏书补充过程就是对出版物的初选和复选八、公共图书馆文献采访的特点(公共图书馆是为全体社会公众所利用的图书馆,它不仅为公共所有,而且面向整个社会,为每一个进馆阅读的社会成员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其主要特性体现在公共性上,其文献采访的特点也由此决定。)1、省(市、自治区)图书馆的文献采访(1)、文献采选以综合性、通用性为主(2)、文献采选以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为重点(3)、注重地方文献和地方出版物的收集2、市、县(区)图书馆的文献采访(1)、市图书馆文献采购的特点:重点收藏对本地区经济、科学、文化、教育有实用价值的文献资料,注重文献的精选和特色收藏,对本地区的地方文献重点收藏,同时利用网络电子资源弥补纸质文献的不足。(2)、县(区)图书馆文献采购特点: 采购重点是适合工农业生产需要的实用性文献;地方文献;中文工具书;科普读物;文学艺术作品等。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的采购原则。3、儿童图书馆的文献采访儿童图书馆的藏书目的是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对科学的兴趣,供给科学知识,补充儿童在学校内学习的不足。文献信息采集主要以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为指导原则,采购知识性强,符合儿童阅读特点的优秀书刊。文献的级别以普及型为主;学科内容以基础型为主;文献载体以多样化为主。九、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特点采集书刊资料以教学科研用书为主,兼顾课外阅读需要,根据学校系科的专业性质和发展趋向,对有关专业的书刊全面搜集,与专业相关的学科重点入藏,一般书刊有选择地适当入藏,专门性著作与参考书兼藏。基础理论尖端科学及不同学派和观点的著作全面收藏,多途径、有重点的补充国外书刊资料。教学参考用书按学生比例入藏,保持一定的复本量。注重保持书刊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注意收藏本校的出版物和学术文献。重视藏书的剔除和储存问题,有计划剔除过时无用的书刊资料。十、购入式采集方式是指图书馆向出版发行单位和个人有偿获取文献信息的方式。它包括预订、现购、邮购、代购、网购、复制等形式。购入式采集方式是补充藏书的主要方式和经常性来源,是保证图书馆有计划、有针对性入藏文献,建设系统的藏书体系的主要方式。十一、非购入式采集方式是指图书情报机构不用货币购买而采用其他方法免费或用少量经费获得各类文献或非卖品文献的方式。主要包括呈缴、调拨、征集、索取、交换和赠送等。十二、交换、捐赠是采集一些学术性强、情报价值高、不通过商品流通渠道销售的过期出版物、特种文献、内部编印的非卖品书刊资料的主要方式。十三、文献采集的方法:1、购入式采集方式2、非购入式采集方式十四、纲目订书:图书馆将自己的藏书补充计划按入藏文献范围、内容、出版社、价格等列成纲目,提交给有关书刊发行代理商。书商根据图书馆所提出的 纲目 ,将其需要的最新文献直接寄给图书馆,图书馆有权退回不符合需要的书刊,但退书率不得高于10%。十五、提类订书:图书馆将自己所需订购的文献的学科类目告诉有关书刊发行机构,由他们根据图书馆提供的类目,为其选择所订购的文献。十六、文献采集的流程1、选书阶段选书阶段是订购前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分为三部分:即搜集各种书目信息、将征订目录送交有关人员进行审查圈选、将初步审查圈选的征订目录进行核对 查重 。2、订书阶段订书阶段是初选和查重之后的采购行动实施过程。采购人员在通过综合平衡确定了合理的复本数量后,要尽快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填报预订单、寄发订购单,即完成订购工序。3、验收阶段验收包括三个步骤:按发票验收;提样本核对预定目录;财务报销第六章 印刷型文献的采访一、图书选择的标准(图书馆在实际进行选择时还需要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 ,如馆藏,馆藏图书的系统性,馆藏特色等。)1、图书的内容范围2、图书的内容质量3、图书的读者对象4、图书的责任者5、图书的出版者与出版记录6、图书的价格7、图书的印刷质量二、复本的合理配置1、选择图书品种,确定复本数量,取决于读者的具体需要和图书馆的经费条件。2、图书馆的复本配置关键是处理好品种与复本的关系:因馆而异,因书而异,因需而异三、确定复本量的主要依据1、现实读者数2、图书借阅制度3、图书的有效期4、图书的类型与价格5、流通部门数与保存本数6、图书馆复制能力7、其他因素 :出版物的文种通用与否,使用范围宽窄,水平深浅难易程度等四、确定藏书复本量的方法1、经验模式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对复本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出各类图书的最佳复本数量,并设计出与之相应的复本量模式作为复本配置的标准。可分为一维型和多维型两种类型。2、数学方法:将影响馆藏图书复本量的若干因素进行量化,通过数理分析,建立起数学模型,并经公式计算得出复本量标准。五、图书采访人员的素质要求1、思想素质:拥有明确而坚定的图书馆职业信念2、知识结构: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拥有比较系统的图书馆学、信息管理学的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书目文献知识 ;具有多元化、综合化的知识结构3、业务能力: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掌握国内外文献资源的出版动态;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到两门外语;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六、期刊采访的原则1、针对性原则(1)、根据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选刊(2)、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访刊(3)、平衡好 读者需求 和期刊 价值 的关系2、 投入产出 原则(1)、做好经费分配和使用计划(2)、及时跟踪读者的借阅情况(3)、在网络环境及馆际藏书分工协调、资源共享条件下,充分估量由此产生的经济意义,据此适当调整期刊采购方针 。3、系统性原则(1)、订刊时先要进行全面审定(2)、已订的期刊,遇有缺期,则需采取复印、交换、征集等方法及时补配齐全,以保证该期刊的完整性。(3)、关注期刊出版动态(4)、对相关专业期刊的选择力求准确(5)、掌握好本馆期刊采购比例(重点和一般 、电子与印刷)4、特色化和分工合作原则(1)、特色化原则要求系统、完整地收集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或某些专题的期刊资料,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带上鲜明特色和专业性。期刊采访的特色化主要包括专业特色、地方特色、载体特色、类型特色等,一馆的期刊收藏可以兼具多方面特色。(2)、分工合作原则是通过馆际联合采购或地区联合采购等合作方式,对某些学科、某些文种的期刊进行分工承担,分别收藏,逐步减少目前图书馆系统中大量的重复采购,构建一个在某种范围内布局合理、相互依存、资源共享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5、多载体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原则(1)、扬长避短原则(2)、采购不同种类的电子文献(电子期刊、电子数据库等) ,应考虑与本馆的实际条件相匹配(3)、采购电子出版物,要注意适用性和质量方面的问题。七、期刊采访的标准1、用户需求2、期刊的使用频率和被引用率3、期刊的价格及其比较4、其他途径的可获得性5、期刊的可检索性八、文献交换文献交换指各国或各地区的不同文献信息机构之间交换各自所有文献,以弥补对方所缺的文献,达到互通有无、彼此受益、资源共享之目的,是丰富馆藏文献资源的一种文献补充工作。文献交换的主要形式:直接交换;间接交换;集中交换文献交换的原则:选择的文献交换伙伴必须是对口专业或相近的专业单位,交换来的文献还要符合本单位的收藏特点和范围;交换关系应建立在平等、合作、互惠的基础上;交换单位之间在交换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应尽量维持平衡。进行文献交换应注意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交换制度,完善交换工作的管理细则;要选准交换对象,注意文献交换质量;在文献交换时一定要注意保守国家机密,避免珍贵文物流失国外;应由专人负责文献交换,人员的素质是搞好交换工作的先决条件;加强交换单位之间的联系,讲究信誉,遵守规则;应积极主动地不断拓宽渠道,增加交换文献的类型九、文献赠送文献赠送又称文献捐赠,主要是指图书馆等文献信息机构接受团体或个人的文献捐赠,以丰富馆藏的一种形式。文献赠送的类型:知名人士赠送的文献;国外友好人士和社团赠送的文献;出版发行者赠送的文献;个人著者赠送的文献文献赠送的特点:一般接受捐赠的图书馆都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一些名人往往愿意选择家乡或曾工作生活过的图书馆进行文献捐赠;名人所捐赠的文献一般都具有较高价值;文献赠送是最经济的文献获取方式;文献赠送者具有较强的主动性;接受捐赠的文献机构选择性较小十、文献交换与文献赠送的意义1、文献交换和赠送能弥补经费不足,缩短获得文献资料的周期(1)、可廉价或免费获得文献,节省购书经费(2)、缩短获得资料周期,提高文献使用价值2、可有效获取国内外一些珍贵和难得文献,补充馆藏文献资源(1)、进行文献交换和接受赠书作为文献采集的一种辅助手段,将为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发挥积极的作用(2)、能获取国外文献中许多属于内部交流的非卖品,其学术价值较高这部分文献若通过正常的贸易渠道难以或根本无法购得,通过文献交换形式,却能快捷得到3、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建立友好馆际关系第七章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一、电子出版物的采访原则1、需求导向原则:图书馆根据本单位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采集电子出版物,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将是否符合本馆的性质与任务、是否符合本馆读者的需要,作为选择入藏电子出版物的基本标准2、协调互补原则3、成本效益原则:要考虑电子出版物与印刷型文献的价格/信息量比;对订购印刷型期刊与购买联机检索服务的价格进行比较二、电子出版物的集团采购模式:由多个图书馆自愿组成集团,联合采购某种电子资源,共同承担电子资源的购买费用,以最少的经费,获取最优价格、最佳服务和最符合需求的电子资源。三、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与评价标准1、权威性:主要根据网站的性质和知名度来判断2、可靠性:来自权威性机构的信息基本上是可靠的3、客观性:注意把握商业网站和倾向性的网站提供的信息的客观性4、时效性:注意网上信息发布时间和网页更新时间、更新频率、最近的修改日期5、原创性评估:要注意区分是以发布原始信息为主的网站,还是提供有关主题链接以及是其他站点信息的镜像等四、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1、搜索引擎组织方式:主要采用主题树和数据库两种方式。2、学科导航库方式:包括分类方式和数据库方式3、分类法方式: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的网络资源检索服务系统,从学科角度揭示网络信息,成为组织网上学术性知识内容的主要应用模式。4、主题法方式:主要体现为:关键词法的应用;主题词表的应用;标题词表的应用。5、本体方法:本体面向计算机和网络的特点及其形式化描述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现代信息组织,特别是网络信息组织的需要。五、 开放存取的定义及类型1、定义:开放存取是指通过公共网络免费获取所需要的文献,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检索论文的全文,或者对论文全文进行链接,为论文建立索引,将论文作为素材编入软件。或者对论文全文进行任何其他出于合法目的的使用,不受经济、法律和技术方面的任何限制,除非网络本身造成数据获取的障碍。2、类型(1)、BOAI提出两种策略:一是建立 自行存档 ;二是创办 开放存取期刊(2)、一种是单纯获取类型,一种是在线交流型(3)、从开放存取资源的文献类型角度进行划分:开放存取图书、开放存取期刊、开放存取论文(4)、机构资源库;学科资源库;开放期刊(5)、本书认为:开放存取期刊;学科开放存取仓储;机构开放存取仓储六、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1、基于OPAC的数字资源的整合2、基于数字资源导航的整合3、基于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的整合4、基于链接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方式5、基于跨库检索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第八章 馆藏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一、馆藏文献布局的方式1、展开式水平布局形式:书库、阅览室、工作人员办公区等三个主要部分建筑共处于一个水平面上。特点:适用于直接面向读者的开架流通书库。便于用户接近馆藏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占用空间范围大。主要适用于直接面向读者的开架流通书库。2、塔式垂直布局形式:塔式书库与图书馆其他建筑分开,而以专门通道相连。特点:馆藏信息资源在最小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集中;保持藏书的安全状态。但信息资源利用率低、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许多大中型图书馆的书库都采用了这种结构。3、立体交叉式混合布局常用馆藏:水平式布局呆滞书刊:垂直式布局4、藏借阅一体化布局(1)、特点:全开架;大开间、少间隔的阅览室建筑 格局;全馆书刊随意浏览、自由取阅(2)、优点:提高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拒借率;减少了复本,节约购书经费;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服务质量。(3)、布局要求建筑设计要求: 三大 、 三同更新管理模式:排架突出借阅量大的书刊;架标清晰简明;计算机检索;强化用户参与意识;提高馆员的参考咨询能力;营造人性化环境。5、三线典藏制布局(1)、依据:馆藏信息资源利用的 二八律 (帕累托定律)(2)、含义:三线典藏制就是按照信息资源的新旧程度及利用率的高低,结合服务方式方法,将全部馆藏信息资源划分为利用率最高的、比较高的和利用率低的三部分,并依次组成一、二、三线书库的布局方法。(3)作用: 改革了以基本书库为中心,以辅助书库为分支的传统藏书布局模式,将原来的辅助书库作为馆藏信息资源布局的主体,实现了藏阅一体化,提高了馆藏信息资源利用率; 一、二、三线书库形成了增加新书与剔除滞书的动态性联系; 三线典藏制适用于同一层次内藏书的横向布局。二、馆藏文献排架的方法1、内容排架法:以文献内容特征为排架标志而进行藏书排架的方法(1)、分类排架法:按照文献本身内容所属的学科体系来排列藏书的方法(2)、专题排架法:按出版的内容特征排列藏书的方法2、形式排架法(1)、登记号排架法:主要指按图书馆为每一本书刊编制的个别登记的顺序列藏书(2)、固定排架法:按照出版物的固定编号排架(3)、字顺排架法:依据一定的检字方法,按照出版物的书名或著者名称的字顺排列藏书的方式(4)、年代排架法:按出版物本身的出版年代顺序排列藏书的方法(5)、语文排架法:按出版物本身的语言文别,排列各种外文文献(6)、书型排架法:按出版物的外型特征,分别排列特体规格或特殊装帧的书刊资料,是一种辅助性组配排架法3、各类型文献的排架(1)、中外文普通图书的排列,一般采用分类与字顺或分类与序号组配,以分类著者号、分类书名号、分类种次号为排架号(2)、期刊排列的方法繁多,一般来说,现刊宜采用分类排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分类刊名字顺排架法,另一种是分类种次号排架法(3)、资料一般用形式排架法排列(4)、一些版型特殊的图书,一般是先分成几个类型,以不同字母标示,即书型号,然后在同一类型中再按登记号排,由书型号和登记号构成该书的索书号三、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在图书馆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将长期滞留在书架上,利用率极低,或已经失去利用价值的文献,从馆藏文献体系中分离出来,并按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四、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原因1、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文献的使用寿命愈来愈短,致使很大一部分文献的利用率很低乃至完全失去使用价值。这是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本质原因2、文献数量急剧增长,使图书馆出现 书满为患 的书库危机,这是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直接原因3、图书馆服务任务或读者对象的变化,导致馆藏文献中会有一些不再符合本馆任务和读者需要的多余书刊,这是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又一重要原因4、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图书馆收藏了一些与馆藏需要不符的多余书刊,对此,有必要加以剔除五、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意义1、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文献质量2、活化馆藏文献资源体系,提高文献利用效率和图书馆服务工作效率3、缓和书库紧张状况,有利于书库管理科学化4、实现藏书的重新发现与重新利用5、对整个图书馆业务工作系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六、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标准1、内容标准(1)、内容陈旧过时(2)、内容不正确(3)、内容重复2、外形标准(1)、外观陈旧、妨碍使用的图书(2)、纸张质地十分低劣或印刷、装订很差的图书(3)、内容污损、缺页,以致影响阅读的书(4)、多次修补无法继续使用的书3、书龄标准以书龄为剔除标准的依据是对一般书刊文献而言,其使用价值总是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出版物越新,利用率越高,出版年代越久远,利用率越低4、使用标准在通常情况下,从藏书过去的使用情况中可以推测藏书未来的使用情况5、主观标准图书馆员根据对所在地区或单位、读者群及社会需要、文献内容及馆藏情况等的了解,从而做出剔除判断七、数字馆藏:又叫数字化馆藏、电子馆藏,是图书馆馆藏中以数字形式保存的和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那部分信息资源的集合第九章 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原因1、文献信息数量的急剧增长与图书馆有限收藏能力的矛盾加剧2、信息需求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与图书馆满足需求的能力形成强烈的反差3、网络环境使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协调变得更为必要和迫切4、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合作藏书与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二、图书馆联盟:为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图书馆联合体,是一个非盈利的组织。第十章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一、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1、适合国情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各地区经济、科技、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相适应;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与能力相适应。2、便于获取原则从地域上、制度上、技术上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或用户的信息需求3、渐进发展与适度超前原则渐进发展:以现实需求与能力为依据 适度超前:预测未来发展趋势4、讲求效益原则在构建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时,应考虑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最少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二、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实现条件1、组织保障机制2、法律和政策保障机制图书馆法;信息工作法规;出办法;书目工作法规;标准化法规;知识产权法规3、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4、利益平衡机制5、技术和基础设施保障机制建立有效的书目控制系统;全面推行标准化;加强数据库和通信网络建设6、人才保障机制建设高效率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人才是关键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第三章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22 19:54:08第三章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一节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含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指档案馆(室)根据特定利用者的需求或社会需求,将馆(室)藏的静态档案信息通过查找、筛选、加工、编辑等手段变为动态信息,通过一定渠道传播给利用者并被利用者接受的过程。它是档案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需遵循服务原则、开放原则、法制原则和效益原则,其中,服务原则是总的指导思想,开放原则与法制原则是开发利用工作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而坚持效益原则是确保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根据国家档案局2005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包括不断充实档案信息服务的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利用服务;构建政府内部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档案利用场所和设施建设;推进档案信息产品专题开发和加工;加强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重视档案信息增值服务工作;促进档案信息服务业的形成等八个方面。第二节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是指档案馆(室)满足档案用户需求的基本工作形式。按开发利用工作的对象划分,可分为提供档案原件、提供档案副本或复制品、提供档案信息加工品等途径;按开发利用工作的渠道划分,可分为档案信息查阅服务、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网络利用、档案资料编研出版、档案展览和社会宣传教育等途径。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方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是档案部门为满足档案用户需求所采取的各种服务方式、程序和手段。目前常用的开发利用方法主要有档案借阅、档案开放、档案公布、档案展览、档案编研等。三、档案借阅档案借阅是档案馆(室)通过提供档案为直接利用者服务的一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包括档案阅览、档案复制、档案外借、档案证明、档案咨询等具体形式。(一)档案阅览档案阅览是指档案馆(室)根据利用者的查档需求,在阅览室提供相应的档案资料的一项工作,这是档案馆(室)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法。阅览室是指档案馆、档案室内供利用者阅览档案的专门场所。一般来说,档案室应设单独阅览室,档案馆应设开放阅览室和内部阅览室,并视情况设置缩微胶片阅览室、音像阅览室、机读阅览室等。档案馆(室)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外国组织和个人利用我国档案试行办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明确档案查阅利用条件和手续,并依法开展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二)档案外借档案外借是为满足某些特殊的利用需求,档案馆(室)暂时将档案借出馆(室)外使用的一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法。档案一般不外借。(三)档案证明档案证明是指依据档案的记载出具的凭证性文件。出具档案证明要以引述或节录档案原文为主要编写方法,保证内容的准确、真实、客观。(四)档案咨询档案咨询是指档案馆、档案室答复利用者询问、指导和帮助其利用的活动。按利用者提出的问题划分,档案咨询可分为指导性咨询、文献专题咨询、专项事实或数据的咨询等三种主要类型。(五)档案利用统计分析档案利用统计分析就是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经过整理的反映档案利用情况的统计资料进行周密的分析研究,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探讨档案利用工作的特点,揭示档案利用工作的发展规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出科学的预测和结论。四、档案开放档案开放是档案馆将达到一定期限、无需控制使用的档案向社会公开提供利用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30年,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30年。《浙江省国家档案馆管理办法》规定,国家档案馆的下列馆藏档案,应当向社会开放,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按国家规定不宜开放的除外:1. 建国以前形成的档案;2. 建国以后形成的档案,时间已满30年的;3. 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档案;4. 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活动形成的档案;5. 重大活动档案,进馆满6个月的。开放档案意义重大,为积极稳妥推进这项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开放鉴定工作和开放前的准备工作,其中特别要依照《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解密和划分控制范围的暂行规定》要求,在权限内做好馆藏档案的解密和划分控制范围的工作。五、档案公布档案公布是指将档案或档案的特定内容通过某种形式首次公布于众。档案公布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档案法》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国家授权的档案馆或者有关机关公布;集体所有的和个人所有的档案,档案的所有者有权公布;对于单位和个人寄存在国家档案馆的档案,由寄存者决定是否公布。《档案法》规定档案公布的形式主要有七种:通过报纸、刊物、图书、声像、电子等出版物发表;通过电台、电视台播放;通过公众计算机信息网络传播;在公开场合宣读、播放;出版发行档案史料、资料的全文或者摘录汇编;公开出售、散发或者张贴档案复制件;展览、公开陈列档案或者其复制件。第三节 档案编研一、档案编研概述档案编研属于深层次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法,具有研究性、思想性、政策性等特点。并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网络编研正日益引起档案工作者的关注。二、档案编研的选题选题是档案编研工作的首要环节。一般来说,选题必须依据三个条件,一是考虑社会需要,包括选题的现实性、战略性、新颖性和预见性,二是依据档案文献基础,发挥馆(室)藏档案文献优势,考虑档案文献的史料价值,三是编辑力量,考虑能完成编研成果的人力资源情况和经费、时间等等支撑条件。三、档案编研的选材四、档案编研材料的加工(一)加工的内容和方法1. 原文转录:主要有全文转录、原文节录和综合提炼等三种形式。2. 格式加工:对档案原件中的标记、批语、特定行文款式等在转录过程中规范其转录格式。3. 点校加工:主要有标点、分段、文字的校正和恢复。4. 拟制或修改标题,使之能准确、概括反映档案文献的主要内容。(二)分类编排分类编排是把编研成果内的档案文献或内容按一定原则组成一个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有机整体,包括确定体例、档案文献的分类和排列。(三)辅文编写档案编研成果的辅文根据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注释、按语、序言等评述性材料,年表、插图、备考、编辑说明等查考性材料,以及目录、索引等检索性材料。1. 编辑说明2. 序言3. 目录目录是按编研成果的编排体例和档案史料的排列顺序,列出其标题或分类特征,并注明其在编研成果中的准确页次的一种检索性辅助材料。它是任何类型的编研成果中都不可缺少的部分。档案编研成果的目录,可分为简要目录和详细目录两种类型。4. 注释注释,又称注或注解,是对档案文献中不易被利用者所理解的某些文字和内容的揭示和加工情况的说明。注释的种类很多,根据注释对象和注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内容注释、文字注释和有关情况的注释等。注文的位置比较灵活,一般有夹注、脚注、篇后注和书后注。五、常用档案编研材料的类型及编辑(一)档案文献汇编档案文献汇编是按照一定的题目对档案文献原文材料的收集、挑选、编辑和评介而编制的一种档案编研成果,是我国档案部门开展编研工作的最基本形式,具有原始性、专题性和系统性、易读性的特点。档案文献汇编一般由汇编题名、编辑说明、目录和正文(即档案原文)等构成,而正文以全录式转录为主,按一定体例进行编排。根据选题不同可分为法规文件汇编、重要文件汇编、发文汇编、会议文件汇编、专题文件汇编等主要类型。(二)档案参考资料档案参考资料是档案部门根据一定的题目对馆(室)藏档案的有关内容进行研究、综合、加工而编写的一种档案编研成果,具有问题集中、内容准确、文字简便、概括性强的特点。根据档案参考资料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大事记、组织沿革、专题概要、基础数字汇集、年鉴等主要类型。第四节 档案展览一、档案展览概述档案展览是指按一定主题展示档案的活动,按照展期长短,可分为长期性的档案展览和临时性的档案展览两种。二、档案展览的筹办(一)编写展览大纲档案展览选题必须综合考虑展览的目的、档案的特点、广大受众群体的需求和人才队伍以及经费状况等诸多因素。档案展览的展品主要有文字材料、图表照片、实物标本、音像制品等。展品的挑选应遵循真实性、典型性、适应性、外在表现力等原则。编写展览大纲、展览说明和讲解词。展览大纲是根据展览主题的内容范围和展品的状况提出的具有一定逻辑联系的,能反映主题和各个纲要的展品内容、展示形式的具体方案。(二)布展布展是将档案展览付诸实施的重要环节,具体可分为展览设计、展品制作和展板、展柜制作、环境设计等环节。(三)展览宣传展览宣传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吸引观众参观展览。可通过借助媒体宣传、展览周围环境宣传、编印发放展览宣传资料等途径做好档案展览的宣传工作。(四)展览服务展览服务是档案展览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一般包括讲解服务、咨询服务、其他服务等几个方面。(五)展览观众的组织与管理展览观众的组织与管理包括开幕式的组织与管理、展览的日常管理两部分。第五节 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拓展一、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建设各级国家档案馆应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查阅服务工作,应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积极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主动提供公开的政府信息。被确定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点的档案馆应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制度,公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转送、审批和答复程序,建立畅通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转送审批机制。根据浙江省档案局制定了《浙江省国家综合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建设规范(试行)》的规定,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条件建设、制度建设和业务建设。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指经各级党委、政府或者相关部门批准命名、公开挂牌,由国家档案馆管理,以馆藏档案为主要资源,向社会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省情、市情、区情、县情教育及科技文化知识教育的活动场所。根据2005年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的规定,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包括内容建设、制度建设和场地建设三个方面。三、档案网站建设是一个开放性服务窗口,包括档案信息服务、宣传、网上办事功能、和交流等基本功能。档案网站建设应以科学定位、专业特色、视觉美化、方便实用为原则,着重做好内容设计,体现档案网站的不同个性。档案网站是指基于互联网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并提供有关档案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第一章 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22 19:42:05第一章 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信息资源建设。教学要求:信息资源建设及有关的概念有比较系统的理解、了解信息资源的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信息资源概念的演变、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教学重点:信息资源化的成因和意义,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资源的分类,信息资源的特征;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发展过程,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教学学时:6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资源一、信息定义概观(一) 信息在各种领域里的不同定义1.哲学领域: 信息可以说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2.经济学领域: 信息是反映事物特征的形式,是与物质、能量相并列的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信息是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3.新闻学界: 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是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特征传输。新闻是信息的一种,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4.信息服务领域: 信息是作为存储、传递和转换的对象的知识,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着的一切符号系列化的知识.(二) 钟义信教授对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三层信息涵义的理解。1.语法信息:由于主本的感知而获得的信息。2.语义信息:由于主体有理解力而获得的信息。3.语用信息:由于主体有明确的目的性,判断事物运动状而获得的信息。思考:信息概念内涵三层次的观点对图书馆工作、对信息资源建设有什么作用?二、信息资源化的成因和意义(一) 经济资源的概念及分类1.经济资源的概念经济资源是指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需要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一定开发利用选择性的资源。2.经济资源的分类第一类是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第二类是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管理和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又体现在人的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第三类是资本资源,包括非货币形式的有形资本资源(厂房、设备等)、货币资本资源。第四类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有多种分类方法。(二)信息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1.信息资源是直接为人类所需要,并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资源。2.信息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中稀缺的资源。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的特征。3.信息资源是使用方向具有可选择性的资源。(三) 信息为什么会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4.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信息资源化的主要动力。5.人类对资源认识的演变和获取资源能力的提高是信息资源化的直接原因。6.信息的积累和增长为信息资源化提供了保障条件。(四)信息作为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思考:请你谈谈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三、信息资源的定义(一)国外学者对信息资源的定义(二)国内学者对信息资源的定义1.广义: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既包括信息本身,也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2.狭义: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即信息资源只限于信息本身,而不包括其他因素讨论: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谈谈你对信息资源概念的理解。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一、关于信息资源的类型的划分划分标准:信息资源的载体形态、记录手段和生产方式等多方面的特点。信息资源的类型:(一)文献型信息资源1.定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2.文献信息资源的分类1)刻写型文献信息资源:定义:以刻划和手工书写为手段,将知识信息内容记录在各种自然物质材料和纸张等不同的载体上而形成的文献2)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定义:印刷型文献是指通过石印、油印、铅印、胶印、复印等印刷方式,将知识信息内容记录在纸质载体上的一种文献形式。按照出版形式,印刷性文献还可区分为以下类型:图书定义:是指以纸张为载体材料,记录与传播知识、具有完整装帧形式的非连续性出版物。特点:主题突出,知识内容完整、系统和成熟,多是著者长期研究的成果、学识的积累。连续出版物定义:一种具有统一名称、固定版式、统一开本、连续编号,汇集多位著者的多篇著述,定期不定期编辑发行的出版物。特点:内容广泛,知识新颖,不同种类的期刊内容,涉及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动向;数量庞大,流通范围广,作者与读者人数多,影响面宽。由于这些特点,期刊已成为当今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最重要的平面媒体之一。特种文献资料定义: 出版形式比较特殊的科技文献资料特点: 内容广泛新颖,类型复杂多样,涉及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现实性强,情报价值高,从不同领域及时反映当前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进展动态、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出版发行无规律,有的有一定的保密性,收集比较困难。特种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 科技报告②政府出版物③会议文献④学位论文⑤专利文献⑥标准文献⑦产品资料其他零散资料定义: 主要指档案资料、舆图、图片和乐谱等零散资料。3)缩微型文献信息资源定义: 主要指缩微资料,它是利用光学记录技术,将印刷型文献的影像缩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制成的文献复制品。主要优点: 一是体积小,重量轻,信息存储量大、二是复制性能好,可缩小,可放大,不走样,不变形,易于转换成其他形式文献、三是成本相对低廉。特点:使用不方便,必须借助阅读放大机才能阅读,阅读效果不如印刷品;保存与使用条件严格,设备费用投资较大。4)视听型文献信息资源定义:主要指视听资料,又称声像文献。它是以电磁材料为载体,以电磁波为信息符号,将声音、文字及图像记录下来的一种动态型文献。特点:动静交替、声请并茂,形象逼真,可以提高人们对信息知识的理解、吸收和记忆能力。按人的感官接受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视觉资料听觉资料音像资料(二)数字化信息资源定义:指以数字化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质载体中,以光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输,并通过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分类:网络信息资源和单机信息资源。1.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可以获取和利用的所有信息资源的总和。按使用形式划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划分为联机检索信息资源和因特网信息资源联机检索信息资源主要是指通过主机或联机网络及检索终端获取信息的联机数据库。讨论: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按所对应的非网络信息资源划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如下类型:联机公共目录。电子书刊。参考工具书。数据库。其他类型的信息(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新闻组、用户组)。按信息的制度化程度划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如下类型:非正式出版信息(电子邮件、专题讨论小组和论坛、电子会议、电子布告板新闻等)。半正式出版物,即各种 灰色 信息。正式出版物。按信息存取方式划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如下类型:邮件型。电话型。揭示板型。广播型。图书馆型。书目型。2.单机信息资源单机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存储和阅读但不在网络上传输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人们常称之为机读资料。按照信息资源加工程度划分1)一次信息资源指原始制作,即人们对自然和社会信息进行首次加工而成的记录,如专著、论文、研究报告、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等。2)二次信息资源又称检索性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形成的条目化、系统化的文献,是报道、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主要有书目、索引、文摘。3)三次信息资源又称参考性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选用一次文献的内容而编撰出的成果。如词典、百科全书、年鉴、综述、教科书、文献指南等。思考: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缺点。二、现代信息资源的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现代信息资源的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量急剧增长,载体形式多样。2.内容重复交叉,分布广泛分散。3.信息繁杂无序,价值差异明显。4.信息老化加快,文献时效缩短。5.信息成为资源,竞争共享并存。思考:信息资源的发展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第三节信息资源建设一、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一) 信息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区别1.纯自然资源是天然的先于人类的客观存在,而信息资源则是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的集合,人类的参与在信息资源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可用储备量来表示,而信息资源却是无法用储备量来衡量的。3.自然资源多为一次效用的物质资源,在使用中不是被消耗掉就是转变了存在方式,所以自然资源是越用越少的。而信息资源则具有共享性,可以供无数人同时或先后重复使用。(二) 信息资源建设定义: 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使之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三个过程:1.信息资源建设所针对的是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信息。所谓各种媒介的信息,是指既包括纸质媒介的各种类型的文献,又包括非纸质媒介的各种类型的信息。2.信息资源建设活动的内容是对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3.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思考:信息资源建设的定义和内涵二、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演变(一)藏书与藏书建设1.先秦时期:藏书已成为一个古老的概念和社会文化现象。2.近代社会: 藏书采访 (Collection Acquisition)亦成为一个比较流行的专业术语。3.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藏书建设,但此时 藏书建设 基本上是作为 藏书补充 或 藏书采访 的同义词使用的。4.20世纪70年代:藏书建设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统概念,其含义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和延伸,并开始向专门化研究方向发展。(二)文献资源建设概念的提出与理论体系的形成1.文献资源建设概念的提出藏书类型更加复杂。图书情报理论界开始寻求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论。概念的提出和使用。2.文献资源建设的形成与概念1)定义:依据图书情报机构的服务任务与服务对象以及整个社会的文献情报需求,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特定功能的文献资源体系的全过程。2)核心内容包含两个层次:微观层次的文献资源建设。宏观层次文献资源建设思考: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之间的关系。3)文献资源建设的意义(三)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一)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的局限性1)图书馆赖以提供服务的资源基础,已不局限于馆藏的物理形态的文献,各种形式的电子化或数字化的信息迅速地涌入图书馆。2)文献资源建设所关注的主要是图书馆 拥有 的实体馆藏,而在网络环境中,读者获取信息却不一定依赖实体的馆藏。3)文献资源建设中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资源共享问题离不开网络的支持。(二)信息资源建设的提出三、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一)信息资源体系规划1.在微观层次上的的信息规划2.在宏观层次上的的信息规划(二)信息资源的选择与采集选择与采集信息资源包括以下内容:1.印刷型文献的选择与采集。2.电子出版物的选择与采集。3.网络数据库的选择与采集。(三)馆藏资源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1.馆藏资源数字化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重要内容之一。2.数据库建设是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图书馆来说,数据库建设主要有书目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建设。(四)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特网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图书馆对它进行开发组织,就可以使这些分布在全球的网络信息资源成为自己的虚拟馆藏。(五)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是指对图书馆对本馆拥有的信息资源和可存取的信息资源进行的组管理。1.对入藏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序、布局、排列、清点和保护。2.对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将购买的数据库与自建数据库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对其内容进行充分的揭示,实现跨库检索,提供 一站式 服务,使用户能够象利用传统文献一样熟悉和利用数字信息资源。(六)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整体规划与图书馆之间的分工协调,建设相对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2.形成覆盖面宽,利用方便快捷的书目信息网络,实现网络公共查询、联机合作编目、馆际互借、协调采购等功能3.建立迅速高效的电子文献传递系统。(七)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信息资源的形成、特点和发展规律。2.信息资源建设的物质条件和信息环境基础。3.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政策、方法及其实施。4.信息资源的选择与评价理论。5.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的技术手段和业务流程。6.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技术支撑与方式方法。7.网络信息资源内容开发及信息资源网建设。8.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基础、结构模式、运行机制、保障条件。9.信息技术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应用等有关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四、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一)高波、吴慰慈撰文提出了他们设计的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二)本书提出的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信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建设概念及其演变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基础理论 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基本理念、基本原则信息资源建设的社会信息环境信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息 文献信息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资 资源建设 文献信息资源的选择与采集源 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与评价建 单机信息资源的选择与采集设 数字信息 数据库建设(自建与购买)资源建设 网络信息资源的选择、组织与开发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和作用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内容和形式共建共享 国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与实践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与问题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和保障机制思考:两个信息资源建设体系的区别五、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1.信息资源建设使无序的信息成为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2.信息资源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远距离获取,为人们利用信息带来极大的便利3.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基础,是图书馆开展服务活动的重要保障4.信息资源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章问题].思考:信息资源化的意义.思考: 现代信息资源的整体特征。思考:信息资源建设的定义和内涵讨论:谈谈你对 信息 这一概念的理解

2019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教育学信息技术知识点33-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9-05-05 00:02:251、要了解我国甲型H1N1流感防治情况,下列信息来源不可靠的是( )A.中央电视台新闻B.卫生部网站C.人民日报D.网络贴吧答案:D2、下列获取信息的方法中,能直接获取 镁条燃烧现象 信息的是( )A.访谈法B.实验法C.问卷法D.阅读法答案:B3、下列设备中,属于录音设备的是( )A.绘图仪B.光驱C.话筒D.键盘答案:C4、在下列信息技术应用中,属于信息采集的是( )A.用千千静听欣赏音乐B.用暴风影音观看电影C.用打印机输出研究报告D.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