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西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巧用奇偶性解题
奇偶数的概念比较简单,大部分的考生应该都明白,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数,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需要考生掌握的是奇偶数的性质,主要包括如下两条。 性质1: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性质2: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这两条性质可以帮助大家快速解决一些题目,比如下面这几个题目。 例1: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这道题目可以有多解题方法。比如可以列方程组求解就是广大考生爱用的一种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盈余亏补思想解题。 方法三,通过题目条件易知,甲教室可容纳510=50人,乙教室可容纳59=45人,两教室可容纳人数差值为5人。假设27次培训均在乙教室举行,则培训人数应为4527=1215人次,与实际培训人数差值为1290-1215=75人次,总培训人数的差值单次培训人数的差值=甲教室的使用次数,即755=15,故应选择D选项。 本题目最快捷的方法是奇偶性质,解法如下: 方法三,由题目条件易知甲教室可容纳510=50人,乙教室可容纳59=45人。由于总共培训了1290人次,可知乙教室的使用次数应为偶数次,又甲、乙教室的使用总次数为奇数,所以甲教室的使用次数为奇数,只有D符合。
一次数学考试共有50道题,规定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扣1分,未答的题不计分。考试结束后,小明共得73分。求小明这次考试中答对的题目比答错和未答的题目之和可能相差多少个? 分析本题目会发现,题干只给了两个等量关系,分别是:对题+错题+未答=50,对题2错题1=73。题目所求为答对的题目比答错和未答的题目之和可能相差多少个,显然直接解不定方程是很麻烦的。 奇偶性的一个基本应用就是用来解不定方程,如上题。 解析:因为总题量为50,所以答对的题目+(答错的题目+未答的题目)=50,因此可以知道答对的题目,答错的题目+未答的题目,这两个数同奇同偶。所以差值也一定是偶数,只有选项C符合。 该题目用了奇偶性质的基本推论 推论:两数之和与两数只差同奇偶。
分别如下: 1、解方程(重点是解不定方程) 某对居民收入实行下列税率方案;每人每月不超过3000美元的部分按照1%税率征收,超过3000美元不超过6000美元的部分按照X%税率征收,超过6000美元的部分按Y%税率征收(X,Y为整数)。假设该某居民月收入为6500美元,支付了120美元所得税,则Y为多少? 解析:列方程为30001%+3000x%+500y%=120,整理后为6x+y=18,x、y都是整数,6x一定为偶数,可以得到y为偶数,排除B、C;由于x,y为整数,y=6满足条件,选择A。 2、题中出现了奇偶字眼 例题1:A、B两个班级,拥有的人数一奇一偶,A班人数的3倍与B班人数的2倍之和为114人,问哪一个班级人数一定为偶数?
A班B.B班C.A班B班均是D.无法判断 解析:3A+2B=114,2B一定为偶数,所以3A也为偶数,得到A为偶数。题目明确告知A、B两个班级一奇一偶,因此选A。 3、已知两数之和或之差,求两数之差或之和 例题1:大小两个数字之差为2345,其中大数是小数的8倍,求两数之和。 解析:两数之差为奇数,两数之和必为奇数,所以答案为A。 以上是奇偶数的三个主要应用方面,希望各位考生能举一反三,熟练掌握,能够快速应对这类题目。
2017年考试逻辑判断习题精解(3)
1.根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在某市外资企业高收入(指合法收入为年薪12万元以上)人群中,外国留学归来的人(简称“海归派”)数占60%以上,这充分说明国内大学毕业的人(简称“本土派”)在该市外资企业中获得高工资极为困难。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结论?()A.在该市外资企业中,“本土派”人数占40%B.在该市外资企业中,“本土派”人数超过50%C.在该市就业的人群中,“海归派”仅为“本土派”的10%D.在该市就业的人群中,“海归派”与“本土派”的人数比例约为6:42.某市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市的空气质量整体处于优良水平,严重污染天数不足15天,污染天数比去年同期少了4天。由此可知,今年的空气质量好于去年。最能质疑上述结论的一项是()A.该市去年关停了几家重污染企业B.该市今年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C.该市的严重污染时段一般在下半年D.该市环保部门今年更新了空气检测设备3.工人对工作的不满意,不仅产生于工作环境和工资本身,而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人对工作的期望值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因此,大公司招聘员工,通过许愿来达到吸引工人的目的,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从以上观点中可以推出下列哪项结论?()Ⅰ只要工人的期望值足够低,那么,不论工作本身如何,工人的满意程度都会很高Ⅱ只要工作环境舒适并且工资水平较高,那么不论工人期望值如何,工人都不会产生不满意的情绪Ⅲ随着工人期望值的增加,尽管企业有效地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员工待遇,员工的不满意情绪仍有可能得不到消除A.只有ⅠB.只有ⅡC.只有ⅢD.只有Ⅰ、Ⅲ4.某研究机构对该地区1万对新婚夫妻的调查表明,他们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是通过婚恋网站或QQ、微信等社交网络与配偶认识的,这些夫妻的离婚率远低于社会平均离婚率。因此,该研究机构得出结论:网恋是靠谱的。以下哪项论述如果为真,最有力地质疑了上述结论?()A.调查对象普遍结婚时间较短B.通过网络认识最终结婚的人年龄较小C.该研究机构背后的资助者是某家婚恋网站D.农村地区的人多数仍通过他人介绍结成夫妻5.关于某商务宾馆前台的15名服务员,有如下三个判断:Ⅰ.有人会熟练地说英语;Ⅱ.有人不会熟练地说英语;Ⅲ.新来的小刘不会熟练地说英语。若这三个判断中只有一句为真,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名服务员都会熟练地说英语名服务都不会熟练地说英语C.仅有一人会熟练地说英语D.仅有一人不会熟练地说英语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题目或解析有误,1.答案:B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国内大学毕业的人在该市外资企业中获得高工资极为困难。论据是高收入人群中,外国留学归来的人数占60%以上。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论点强调本土派获高薪极为困难,论据强调海归派高收入占全市外资企业总人数60%。所以论点和论据间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需加强论证。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选项A中本土派人数占40%,而高薪也占40%(海归派占60%),二者比例相当,因此并不能说本土派获高薪困难,A错误。选项B中,本土派人数超过50%,而获得高薪的却不超过40%(海归派占60%),充分证明本土派获高薪人数占外资总人数比例不高,B正确。C、D中“该市就业人群”与题干中“外资就业人群”不符,二者没有可比性,C、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2.答案:C解析:题目中的出的结论范围是“今年环境好于去年”,而题目里提到的论据只涉及“上半年”的数据。所以补充一个下半年的反面论据。3.答案:C解析:4.答案:A解析:题干通过对某地区“1万对新婚夫妻”进行调查得出网恋靠谱的结论。A项直接质疑了论据的合理性一一“结婚时间较短”才是调查结果离婚率低的原因,有力地质疑了结论。B项“年龄较小”无法质疑论据或论点。C项,该研究机构背后的资助者是某家婚恋网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据,但削弱力度不如A项。D项是无关选项。故本题选A。5.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可知:①有的人会说英语,②有的人不会说英语,③小刘不会英语。根据反对关系可知,①②中必有一真,即可以判断③为假,由此可以判断“小刘会说英语”,可以推出“有人会说英语”,即①真,②假,由此可知“所有人都会说英语”,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2017年考试资料分析习题精解(6)
某省城镇就业人员增长明显快于乡村。2007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长2091.4万人,增加3.4倍,年均增长6%;所占比重达到,上升23.8个百分点。全省乡村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020.2万人,增长,年均增长;所占比重为,下降23.8个百分点。非农产业成为就业的主导产业。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574万人,增加2.9倍,年均增长,所占比重达到了34%,上升16.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减少85.7万人,所占比重下降了37.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增加1623.3万人,所占比重上升20.4个百分点。非公有经济的就业比例迅速上升,1978年全省个体经济就业人员仅有2353人。2007年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达到了397.8万人,所占比重为;私营企业就业人员达到522.7万,比重为;港澳台企业就业人员27.4万人,比重为;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108.3万,比重。年,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数量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年,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所占比例为城镇就业人员的多少倍?D.无法计算3.如果增长趋势同于年均增长速度,预计2008年该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数量为()。万人万人万人万人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年全省非公有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比1978年增加多少百分点()。D.无法计算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题目或解析有误,1.答案:B解析:利用估算法,1978年该省乡村就业人数为1020.2÷≈10202÷4=2550万人,估算值接近真实值且大于真实值,故正确答案为B。2.答案:B解析:由前一题可知,1978年乡村就业人数为2500.5万人。由“2007年全省城镇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长2091以万人,增加3.4倍”可知,城镇就业人数为2091.4÷3.4≈21000÷34≈617万人,则该省乡村就业人员所占比例为城镇就业人员的倍数为2500.5÷617≈4,故正确答案为B。3.答案:D解析:由“2007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1978年增加1574万人,增加2.9倍,年均增长”,可知2007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1574÷2.9+1574≈1574÷3+1574≈2096,2008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2096×(1+)≈2100+2100×7%=2247万人,故正确答案为D。4.答案:B解析:1978年全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34%-=,故正确答案为B。5.答案:D解析:材料中只是分类叙述了个体工商户就业人员、私营企业就业人员、港澳台企业就业人员、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的比重,未提及2007年全省非公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的情况。并且材料中也没有明确给出1978年全省非公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的情况,因此无法计算出2007年比1978年增加的百分点。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