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综合知识指导: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这一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1.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有三: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活动本身及其结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1)生产劳动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3)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中,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这种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便构成了人的物质生活本身,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自身。总之,实践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与统一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这里说的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4.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在实践中,人把自然界既作为自己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又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因此,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5.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据,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物质世界的社会性活动,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的本质特征。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7 20:30:30第一章 新闻活动第一节 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一、新闻传递途径的普遍性| 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 新闻事业| 二、新闻需求的普遍性| 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够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第二节 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一、人类原始形态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是在人类社会性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信息传播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最早的新闻现象,只是人与人之间简单的信息传递。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对信息的客观需求;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手段。满足当时社会需要的比较低级的传播方式:口头传播、信号传播、符号传播。文字传播的产生,极大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扩展了语言传递信息的功能。文字传播至今依然是新闻传播活动最基本的方式。| 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知晓欲 认识世界,呼告欲 关注他人生存,人类的知晓欲给呼告欲提供了呼应对象,成为原始新闻传播的心理互动。| 人类的社会性的生产和社会性的生活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 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知晓欲和呼告欲是人类生存意志的体现,是新闻媒介产生的直接原因。| 二、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 与原始社会相比,奴隶社会的生产比过去发展了。社会有了剩余,有余力来养活一批采集、传递新闻(情报)的专职人员(首先是在军事上,以后用在政治、经济上)。| 三、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 人们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人们对新闻的需求量比奴隶社会大得多。表现在:| 1、中央集权制政府为了维护日常的统治,需要大量新闻信息;| 2、农民起义的敌对双方要了解对方和自己内部的大量新闻(情报)| 3、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为了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了解一些情况;| 4、地主阶级为了奴化农民,需要了解一些情况| 5、城乡之间,城镇行业之间联系频繁,需要大量信息。| 总结: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求| 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新闻的需求量决定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规模、内容和方式。第三节 新闻活动的渠道一、新闻传播的渠道1、亲身传播个人对个人的传播。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针对性强,反馈快,但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言语传播、文字传播、体态语言传播、信号传播。2、大众传播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属于无定向传播。传播速度快,面广,保真度好,但反馈慢,互动性差。中国有五种媒体、国外有七种(书、杂志、电影)3、群体传播一个人面对一群人进行传播。属于定向和无定向传播,其长处与不足处于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作业布置:1、为什么说新闻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产物?2、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发展。3、新闻活动的渠道有哪些,各自采用的方式、特点、优缺点是什么?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1-27 22:59:42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1、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独创),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2、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共产主义者同盟 所写的党纲《共产主义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有必要自己扩展P253)(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必要自己扩展P255)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有: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第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3、正确理解理解 两个必然 和 两个决不会 的关系两个必然:《共产党宣言》: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决不会: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序言: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 和 两个决不会 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 两个必然 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 两个必然 和 两个决不会 ,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如处于 种子 和 萌芽状态 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㈠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及其基础(以实践为基础)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㈢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㈣实现财富的极大丰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5.哲学与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关系第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第二、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第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6.哲学基本问题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7.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哲学有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即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依次经历三种形态: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即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包括两种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8.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和意识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 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c、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d、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需求。9.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式本质:实践是主体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有意识、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构成社会实践的基本框架①生产实践: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以探索未知为目的的社会实践10.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11.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和多样性;发展的实质1.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2.联系具有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3.联系具有多样性。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12.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与发展的根本内容和根本动力(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对立统一也叫矛盾,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13.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1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统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的转化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1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2)任何现存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3)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4)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16.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质量互变的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5-13 18:17:54本章主要概念: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党的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 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一些最基本的方面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2.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将实现社会直接占有。3.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4.个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5.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1.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国家也将消灭,战争也不复存在。2.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三大差别 必然归于消失。3.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理想,它与一切空想和幻想有着本质区别。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可以实现的证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与共产主义社会具有根本性质上的一致性。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各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指出: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共产主义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才能实现。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有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有赖于现存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转变后向共产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完成,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在完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后,更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后才能逐步走向共产主义过渡。(三)正确理解 两个必然 和 两个决不会 的关系思考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这就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 两个必然 (或两个 不可避免 )。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 两个决不会 ,即: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1. 两个必然 和 两个决不会 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2. 两个必然 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 两个决不会 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 两个必然 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3.自从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出现,并且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千方百计同社会主义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它们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做了不少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尚能在一定范围内容纳现实的生产力,而且生产力还在发展,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程度的缓和。4.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并没有因为西方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而有本质改变。西方国家大力发展新经济,加速推动经济全球化,在造成西方国家的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使这些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加剧资本主义的矛盾,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5.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 两个必然 和 两个决不会 ,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的最低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分别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一方面必须看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看到它们总体上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两个阶段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的重大区别。(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民族和国家依然存在。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各个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分别地进行的。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不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也会有所不同。当代中国应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牢固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来自于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集中体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论部分)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本章要点提示本章内容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及其历史进程。第二部分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它们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还在继续。党的十七大把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概括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个命题。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并非偶然,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②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它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1.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探索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和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创立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这一关系到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含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义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的科学含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①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4 1927)时期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②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③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 第二次结合 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和发展。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现实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第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1)毛泽东领导我们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1/4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又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思想和方针。第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2)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2.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拨乱反正中,用极大的精神来解决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在他的主持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1)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实践,人们对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的认识,加上当时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 文化大革命 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3)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珍视这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并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2)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3)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现实根据。(4)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命题。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 邓小平理论 这一科学概念.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又载入宪法。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第二大理论成果。2.邓小平围绕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3.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除了上面指出的几个方面外,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1)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2)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第四节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一、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1)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提出来的。(2)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3) 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正是在上述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背景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创立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对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 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在我国发展问题上的经验集成和思想结晶。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发展的丰富思想,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2.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和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在消除资本主义弊端方面的优越性。科学发展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全面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一,要始终坚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第二,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第四,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