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教育学政治知识点40-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9-05-01 14:08:27一、开放性试题的基本特征1.命题的开放性。与以往 小切口、深层次 的试题相比,开放性试题的设问较为宽泛,往往给考生留有一个较大的思维和答题的空间。从试题的编制情况看,开放性试题一般选择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与教学内容中相关知识点的交叉点作为载体。紧扣 交叉点 命题,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为考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创造性解答问题提供了可能。2.答案的多元性。客观性试题的答案一般来说是固定且惟一的,即所谓的答案标准化。如果对主观性试题也片面追求答案的标准化,显然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开放主观性试题。答案往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其中任何一元答案都应该能独立完成对试题的解答,且符合题意。考生答题时只要符合要求,自成体系即可。3.评分的采意性。答案的多元化客观上要求改革以往评卷时遵循的 采点给分 原则。因为采点给分通常是要求阅卷人在评卷时以所给答案要点为标准,要点范围以外的一律不得给分。实践证明 采点给分 虽然在保证评判尺度的客观性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同时暴露出许多弊端。如许多考生往往采取 撒大网捕小鱼 的方法,把学习的侧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浅层次记忆上,而忽视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这就违背了学习规律,偏离了学习目标。评分的采意性则要求对答题的评价应着眼于考生政治立场、观点是否正确,运用知识是否恰当,阐述是否合乎逻辑,文字表达是否准确,切忌死扣要点、死抠字眼。这种评卷方式符合了开放性试题的新要求,避免了题目灵活而答案僵化的现象,使得命题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二、开放性试题的解答思路开放性试题不拘一格的多样化的命题形式,使得解答此类题目无固定模式可循,无现成答案可搬。但这是否意味着 开放性试题是个筐,什么答案都可以装 呢?显然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中公教育讲师认为开放性试题可以遵循以下基本思路:首先要认真审题,弄准题意和要求。读懂题目是解题的前提。对于事实材料型题目应加以剖析,对题目提供的材料务必分清层次,归纳大意,确定原理,把握好回答顺序。对于漫画、图表式题目则应透过外在的表现形式把握其真正的内涵,紧扣题意来表述。审题不清,盲目动笔,最终将不知所云。其次要回归教材,探寻知识的支点。解答开放性试题切忌随心所欲,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就算哪。而是应从设问入手,向教材逐步辐射,找到解答问题的知识支点,并以此为基础发散思维组织答案。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开放性试题所涉及的知识一般跨度大,综合性强,所以在答题时应注意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和多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行为的含义-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2 20:13:52政治行为的含义政治行为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对人们的政治行为进行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当时,美国一些思想家认为,传统政治学以国家、政治制度等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定性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已无法解释当代复杂的政治现象。因此,必须另辟蹊径,即从人们的政治行为入手,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这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变革,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高峰。自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政治学研究虽然强调传统价值回归,但对政治行为的研究并未完全中断,只是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罢了。中国政治学界对政治行为的关注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目前,许多政治学著作都把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或详或简的阐述。有的把它作为一篇加以详细论述,如王浦劬主编的《政治学基础》、杨光斌主编的《政治学原理》和《政治学导论》、李爱华主编的《现代政治学》;有的将其作为一章加以论述,如姜涌编著的《政治学概论》;有的则是把政治行为中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单独列出加以论述,如王邦佐等人所编写的《新政治学概要》。由此可见,政治行为研究已成为我国政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政治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一般来说,行为是个体的人受到来自体外或体内的刺激后的一种反应,是个人在内在或外在环境刺激下所引起的各种运动及其生理心理的变化。简言之,行为是个体的人在意识作用下所出现的反应,是生理和心理综合作用的产物。对此,人们一般没有异议。但对于政治行为的界定,人们的认识则不完全一致。有人认为, 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有人认为, 政治行为是政治主体围绕政治权力而展开的分配权威性价值的活动 。有人认为, 政治行为是社会各阶级、政党、集团和个人为达其目的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还有人认为, 政治行为就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意识的驱动下,在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活动中的外在表现 。上述定义,各有特色。相比较而言,第一种概括更加全面地揭示了政治行为的丰富内涵,我们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阐述政治行为。二、政治行为的基本特征政治行为作为一种人类行为,存在于一切政治社会之中。由于政治行为是政治主体围绕着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因而与人类的其他行为相比,政治行为也就具有权力性、目的性、价值倾向性、大众性、互动性以及习得性等一系列特征。三、政治行为的制约因素人们的政治行为,一般总有其明显的目的性。促使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的内在动力,一是追逐政治权力的欲望,二是满足自身政治权利的实现要求,三是个人情绪在特定情景下的作用。上述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几种因素相互作用。人们的政治行为,不仅源于其内在动力,而且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从而使之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下表现出一种既定的状态。制约政治行为的因素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在客观因素中,人们的经济地位、政治关系、时代背景、社会舆论的开放和控制、文化差异等,乃是制约人们政治行为的主要因素。在主观因素中,主要有家庭影响和个人所受教育情况、政治经验、宗教信仰、个性特征,等等。四、政治行为的分类人们的政治行为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政治行为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从政治行为主体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政治行为(它包括一般政治人、掌权者和政治家)和群体政治行为(它包括政治社团、政治组织、国家、阶级、阶层、集团和民族);从权力关系看,可以分为领导者的政治行为和被领导者的政治行为;从政治行为的性质看,可以分为理性与非理性政治行为、合法的与非法的政治行为、进步的与保守的政治行为、正义的与非正义的政治行为、民主的与非民主的政治行为;从政治行为的作用方式看,可以分为直接政治行为和间接政治行为;从政治行为的表现方式看,可以分为显性政治行为和隐性政治行为,或公开政治行为和秘密政治行为;如此等等。中国学者大多从社会政治生活的常态来对政治行为进行分类。但对于常态的政治行为应包含哪些方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政治行为主要包括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四个方面。也有人认为,政治行为应包括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参与和国际政治四个方面。还有人认为,政治行为应包括政治革命、政治改革、政治管理、政治参与、政治沟通和政治教育六个方面。我们认为,要科学划分常态的政治行为,必须从两个视角出发。一是从政治主体的视角考虑。因为政治行为是政治主体的各种活动,政治行为类型的划分,必须以政治主体的类型及活动为参照。二是从人类历史发展和某一国家政治发展过程的视角考虑。人类历史特别是阶级社会历史的发展表明,不同政治主体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贯穿于政治社会发展的始终,任何国家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必须要对整个社会实行管理。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政治的文明,公众也会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从某一国家的发展进程看,一般是先由广大群众通过革命斗争夺取政权,进而实行本阶级的政治统治。为维护其统治,必须对整个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为此,都要不同程度地动员民众参与政治活动。这在当代十分明显。所以,本书是从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四个方面来阐述政治行为的。如何看待国际政治、政治革命、政治改革、政治沟通、政治教育等政治行为?我们认为,国际政治是国际政治行为体(即主权国家、国际组织、政党、跨国公司等组织)相互交往的过程及其后果。各行为体的活动表现为国际政治斗争、国际事务的参与以及相互合作、协调和妥协。这些在政治斗争、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体现,因而无需单列。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从其本身也是政治主体所实现和推动的角度看,当然可以划到政治行为的范畴。但它们也会在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中以不同形式出现,因而无需在此单列。至于政治沟通和政治教育,则是政治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不能与之并列。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发展的基本含义-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2 20:25:48政治发展的基本含义政治发展概念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我们研究政治发展问题首先必须弄清的一个问题。由于不同学者所研究问题的方式和视角不同,所以对政治发展基本含义的理解和界定也就不同。下面仅择其主要观点作一介绍,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谈一下我们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互动过程,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他在与鲍威尔合著的《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政治系统与外部环境特别是经济现代化环境相适应,具有系统功能、转换功能、对策功能,并通过这些功能,应付外部环境变化,推动政治发展。因此,政治发展就是指 在社会经济现代化较为宽泛的环境中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治体系、过程和政策的变化。政治发展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结果,但它另一方面越来越成为现代化的原因 (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18页。)。 政治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过程交互影响 (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19页。)。社会经济的现代化, 包括劳动分工的扩大和社会结构分化的发展,都市化,工业化,教育和大众传播工具的普及,以及健康状况、福利和公共设施的改善。政治发展所概括的具体内容,首先是那些有能力在国内外环境中制定并执行集体目标的专门的政治行政领导部门产生的政府行政机构的兴起。其次是用以表述政党、利益集团和通讯工具这类广泛从事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活动的机构的兴起 (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18~419页)。第二种观点认为,政治发展就是通过政治多元化,建立起与一定的技术 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多元民主论的开创者罗伯特 达尔。第三种观点认为,政治发展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既可以用来指某种过程,又可以用来分析作为政治变迁的结果。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和派伊。亨廷顿曾在对各种政治发展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政治发展在各种学术文献中至少包括以下四种不同用法。一是地理学指向的,即将政治发展界定为对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政治状况和政治问题的研究。这是政治发展一词最初的用法。二是派生性指向的,即将政治发展定义为更广阔的现代化进程的政治向度和政治后果。三是目的论指向性,即政治发展被看作是向着某种特定的制度形态发展的政治变迁过程。当然,这一制度形态又因研究者的个人偏好不同而有所侧重和区别。四是功能性指向的,即将政治发展定义为在社会发展特定阶段即工业化社会才会出现的特定的政治现象和政治运动。派伊则认为,各种政治发展观实际是在探讨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有关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命题:政治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政治发展意味着具有工业化社会的典型政治结构;政治发展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政治发展即健全立法,完善行政;政治发展是民主政治的建立;政治发展是稳定有序的变迁过程;等等。(参见格林斯坦、波尔斯比主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0~153页;路逊 派伊《政治发展的诸方面》,小布朗出版社,1966年英文版,第33~34页;转引自张小劲、景跃进《比较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尽管西方一些政治思想家在以政治发展为主题开展研究工作时观点和方法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不同学派,但是相当程度上又有许多共同点,如:他们的研究目的都是为发展中国家设计一条类似于西方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都以乐观主义的基调来进行理论架框设计和内容安排;都以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简单二分法为理论前提等。这些做法显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政治发展的深刻理解。近年来,我国许多政治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政治发展的含义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王惠岩先生认为,考察政治发展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和历史过程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为此, 政治发展,实质上也就是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发展要求的,由进步阶级、阶层或集团推动的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调整过程,这种变革与调整之所以称为政治发展,并不仅仅在于它导致了政治关系的不断变化,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促进政治关系变得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合理,即体现了一种前进上升的方向和趋势。因此,政治发展就总体而言,是自国家产生以来,人类政治形态不断由低走向高级的历史演进过程 (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5页。)。王邦佐、孙关宏等人认为,政治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上讲,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系向着更高级形态的变迁过程。就狭义而言,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系内部结构、体制、功能和运作的科学化、合理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变迁。政治学所研究的政治发展,主要是指狭义的政治发展,即在现代化过程政治体系内部的政治发展(参见王邦佐等主编《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1页;孙关宏主编《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244页。)。杨光斌先生认为,政治发展是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概念。在现代政治学中,政治发展既是指某种过程,又是指政治变迁的结果。作为结果,政治发展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包括若干不同的成分或方面。作为过程,政治发展是指政治目标的运动或政治运动的方向。政治发展目标是多方面的,政治现代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如此等等。综合中外学者的有关论述,我们认为,所谓政治发展,就是社会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政治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历史演变,是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通过不断变革、调整而趋向合理化、科学化和完善化。政治发展既是与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互动过程,同时也是自身各方面发展的一个互动过程。不仅如此,政治发展还表现为政治变迁的结果。在当代,这种结果主要表现为政治体系内部结构、体制、功能和运作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我们只有从学科体系和现实政治两个方面去把握,才能深刻理解政治发展的复杂内涵。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研究:现状与历史-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2 15:52:24政治研究:现状与历史概要(Overview):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在讨论政治问题,围绕 如何组织安排社会集体生活 而发表各种观点和意见。与此同时,在政治实践中,也在尝试各种解决方案,从而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制度。本章依据历史发展线索,分别从中国和西方两个方面出发,阐述政治研究的推进过程,勾画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从比较文化研究的角度看,中国和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两种具有不同起源的文化形态。那么,在政治研究方面,中国和西方社会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在政治研究方面具有什么不同特点?在现代化的转变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在政治方面如何交汇?又会发生什么冲突和碰撞?这些冲突和碰撞在今天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如何?这是本章中所触及的更为深层的问题。核心问题(Key Issues):‚ 中西方政治研究的历程和结构性特点‚ 中西方政治观念的差异‚ 政治研究的主要成果一、政治研究在中国中国政治研究的历史回眸中国人对于政治问题的讨论,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历史悠远。大约从公元前2200年到前771年的夏、商和西周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最早的甲骨文和钟鼎文,并编撰整理出了《尚书》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不少关于社会政治问题的记载。在商朝,神权政治和王权专制的思想已经有所体现。到了西周时期,则加入了明德慎罚的思想。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诸侯争霸、群雄逐鹿的政治局面,旧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这种社会政治的大变动,为政治学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在这一时期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诸子百家围绕着 神 与 人 、 礼 与 法 、 君 与 民 、 君 与 国 的关系以及统治手段等问题各抒己见,形成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及阴阳家、名家等等。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 治国之道 而展开。儒家政治学说以 礼治 和 德治 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 仁政 ,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苛政、刑律治天下。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以 法 、 术 、 势 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 王道 和 霸道 。道家的政治学说以 法自然 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 无为而治 。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 兼爱 、 非攻 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这些政治学说,不仅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后世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把中国政治学说以论证统治的合法性为主要内容推进到以阐述如何进行统治为主要内容。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时,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董仲舒改造了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方面糅合各家学说的观点,另一方面再次把它与神的意志相结合,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主张,开始使得儒家政治学说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及至宋朝,经过程朱理学的完善,儒家政治学说更加臻于精巧和成熟,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统治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它为以皇权为核心的帝国权威和政治结构提供了正当性论说。在儒家思想的主导下,政治研究的核心不是选择何种政体来组建国家,而是在君主统治下如何治理国家。因此,中国古代政治研究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有关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即所谓 治国之道 ,其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君臣、君民关系以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君主专制制度的衰败,中国陷入空前危机,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随着社会结构和政治力量的变化,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出现巨大分化,政治研究出现新的转机。晚清统治者中的 守旧派 ,出于统治利益和惯性行为模式,企图继续以儒家政治学说作为其精神支柱,维护其君主专制和家族统治。但面对内外交困局面,他们也不得不退却,实施所谓 新政 ,并与1905 1906年先后派遣两个代表团前往欧洲考察西方国家政治体制。统治阶层中的开明人士,即所谓的 洋务派 ,积极推动 中体西用 的 洋务运动 ,以求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但因传统政治架构和制度掣肘,也因多重力量纠合挤压,其政治意图最终未能达成。民族危机极大地激发了进步人士的政治研究热情。他们一方面努力从传统中开发革故鼎新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试图从西方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中寻找富国强兵之道。在一度掀起的学习西方热潮中,涌现出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章太炎等人为代表的 革新派 ,他们通过著书立说、迻译名著,甚至改革实践,介绍和倡导西方现代政治学说和政治主张,设计中国的政治蓝图。1898年 维新运动 失败,主张通过渐进改良实现君主立宪的 革新派 受到重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 民主派 ,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践 三民主义 的民主共和理念,并实施 五权宪法 和军政、训政、宪政的建国方案。分合交替、王朝循环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发展逻辑。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走出这种传统发展逻辑的第一次尝试。但是,由于社会对民主宪政的权威缺乏共识,结果,旧权威的垮台反而造成统一权威的缺失。中国地方各派政治势力展开角逐,中国历史进入军阀割据和混战时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催生了由共产主义者所组成的 革命派 力量。1920年《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问世,在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产生深远影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则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1949年人民民主政权在中国大陆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一直成为中国政治研究和政治实践的主导内容。1978年以前,中国基本上实施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政治革命、阶级和阶级斗争、人民民主专政、 反帝反修 等理论成为那个时代政治研究和政治实践的主题;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神话,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相对分权的政治发展策略,而改革开放、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党政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一系列完善政治制度的相关问题成为政治研究的主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