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军队文职招考考点剖析之集合与非集合概念

2014年军队文职招考在即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为您解读岗位能力难点,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判断推理模块,是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知识的一个重要板块,从字面上看,“判断推理”除了考查判断、推理之外,其实还包括对概念的考查。在概念中,所应用的主要逻辑知识是“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辨析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混淆概念”的谬误。集合概念是指把对象事物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以反映的概念,比如,“舟山群岛”、“人类”等。非集合概念与集合概念相对,是指不把对象事物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以反映的概念,比如,“士兵”、“汽车”等。像这种表示概念所用到的是不同的词语的情况,孰是集合概念孰为非集合概念,比较容易辨析。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是: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句中会表达不同概念,容易混淆视听。比如,(1A)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1B)中国人是黄种人。其中,(1A)中的“中国人”是集合概念,(1B)中的“中国人”是非集合概念。再比如,(2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著作(2B)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这里,(2A)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非集合概念,(2B)中的“鲁迅的著作”是集合概念。那么,对这种既可能是集合概念又可能是非集合概念的语词,究竟怎样识别呢?识别方法主要是:(Ⅰ)如果这个词语在谓项位置,而主项是个体,那么该词语就表示个体,即非集合概念;(Ⅱ)如果这个词语在主项位置,那么此时需要理解谓项所表示的性质是否能够合理地被每一个主项所具有,如果能够,那么该词语表示个体,即非集合概念;否则就说明谓项所表示的性质是在主项作为一个整体时具有的,那么它是集合概念。比如,在(1A)中,“中国人”是属于情况(Ⅱ),此时,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勤劳勇敢”的吗?很难合理地这样认为,所以(1A)中的“中国人”表示的是集合,即“中国人”作为一个种族具有“勤劳勇敢”的特点,所以是集合概念。对于(1B)中的“中国人”也属于情况(Ⅱ),此时可以合理地认为“每一个中国人是黄种人”,因而此时的“中国人”是非集合概念。同样地,在(2A)中属于情况(Ⅰ),主项中的《朝花夕拾》是个体,所以此时的“鲁迅的著作”是非集合概念。而在(2B)中,依旧是情况(Ⅱ),这时候,每一本“鲁迅的著作”都“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吗?明显也不能这样合理地认为,故此时的“鲁迅的著作”就是一个集合概念。在考试中,考题往往是通过对“混淆概念”这一逻辑谬误的理解来出题的。A.父母酗酒的孩子爱冒险,小华爱冒险,所以小华的父母酗酒B.文明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有些大学生遵纪守法,所以有些大学生是文明公民C.寒门学子上大学机会减少,大学生小飞不是寒门学子,所以小飞上大学的机会不会减少D.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在例题的题干中,第一句中的“我国的佛教寺庙”属于情况(Ⅱ),此时,每一个“我国的佛教寺庙”都“分布于全国各地”吗?明显不能这样认为,故第一句中的“我国的佛教寺庙”是集合概念。第二句中的“我国的佛教寺庙”属于情况(Ⅰ),普济寺是个体,所以此时的“我国的佛教寺庙”是非集合概念。以此推理,属于“混淆概念”的错误。同理,在D选项中,完整表述就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他是独生子女,所以他娇生惯养。第一句的“独生子女”是集合概念,第二句的“独生子女”是非集合概念,这样的推理同样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故选择D。总之,对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理解必须与对“混淆概念”这一逻辑谬误的理解相结合。如此,将能够娴熟地掌握住考查这类考点的相关考题。岗位能力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4月21日岗位能力资料分析常考概念

2011年424多省考试第一篇资料分析的题目出现了这样几个词汇“同期增长了”、“XX占XX的比重”、“进口额”,这几个词汇都是资料分析的重要概念。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列式,以及能否选出正确答案。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专家就近两年来军队文职多省考试中涉及到的一些常考到的、重要概念进行合理的归类,并从概念、公式等基本入手,结合实例,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考生理顺这六大常考概念的解题思路。一、百分数与百分点概念: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若过去的基数100,现在为100+a,则现在比过去增长的百分数为(100+a-100)÷100=a%,比过去增长a%。二、比重比重是指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一般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三、同比同比指本期水平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较的变化量或是变化幅度,包括同比增长量和同比增长率。1.同比增长率同比增长率指本期水平与上年同期水平相比较的变化幅度,也称同比增长速度。2.同比增长量同比增长量是本期水平与上年同期水平之差,表示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减变化的绝对量。四、环比环比指本期水平与上期水平相比较的变化量或是变化幅度,包括环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量。六、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顺差额=出口额-进口额逆差额=进口额-出口额岗位能力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资料分析题常见概念辨析_考试岗位能力答题技巧

在岗位能力考试中,资料分析部分会涉及到一些概念大家在做题的时候觉得不好辨析,往往会混淆,从而出错,接下来就来对一些常见的概念进行逐一的区分。(1)量与率资料分析中的数据均是以量和率两种形式体现的,量指有一定计量单位的绝对数,率指两个相关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一般为百分数。例题:2011年某省广电产业实际创收收入达亿元,同比增长。例题中亿元即为量,即为率。(2)现期值与基期值基期:统计中计算指数或变化情况等动态指标时,作为参照标准的时期,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叫做基期值。现期:相对于基期而言的,是与基期相比较的后一时期。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叫现期值。狭义上来讲,现期值指统计期的值,基期值指我们需要进行比较的时期的值。例题:2011年末某省有线电视用户达,比上年末净增万户。此题中2011年为现期,现期值为年为基期。并且给出增长量万户。(3)同比与环比同比:以最大的时间概念为标准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现期数据与该期数据做比较。环比:以最小的时间概念为标准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现期数据与该期数据做比较。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同比一般指与上年同一时期相比的情况,环比指与相邻的同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情况。例题:2016年某量同比的话是与2015年该量的值做比较,不做环比比较。2016年5月某量的同比的话是与2015年5月的该量的值做对比,月份不变,年份向前推一年,环比是与2016年4月份该量的值做比较,年份不变,月份向前推一个月。(4)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点表示百分数作比较的单位,读作百分点。即百分数做差之后,用百分点来表示。在实际考察过程中,往往会在选项中同时设置了百分数和百分点的答案,那么同学们要注意区分,题干所要求的是一个相对量,还是百分数之间做差。例题: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问题: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第二产业:A高2.2个百分点B高C多12520亿元D高3.2个百分点此题求的是百分数做差,所以应该选择以百分点的表达方式的选项,故读作高2.2个百分点。选择A。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2019湖北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双概念对比,孰轻孰重

在言语的文段中,有时会遇到两个概念的比较,而答案有时是两者的不同,有时又是选择其中的一方,这让许多考生非常疑惑:究竟何时是强调两者的区别,又何时是突出其中一方呢?咱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笔者认为,这本质就是研究两者究竟是对比归纳还是对比烘托,可以从两个标准来衡量。 一、转折词 ①若两个概念A、B之间出现转折词,如A,但是B,那么强调的重点常在转折词之后,即突出B。 ②若A、B之间并无转折词,则一般强调两者的区别,即A与B不同。 二、篇幅特点 ①若论述A、B的内容篇幅呈现为A,BBBB这一特征。此时文段突出B。 ②若篇幅特点为平分秋色,即ABABAB或AAABBB,此时强调A、B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