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2 15:54:26政治研究的理论成果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霍布斯曾经指出,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政治权威,就会陷入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之中。那是一种孤立的、贫穷的、野蛮的、丑恶的、短缺的自然状态。正是为了避免这种无政府的战争状态,人们需要有公共权力和政治权威。然而,公共权力和政治权威也干了不少蠢事。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的特性让掌握权力的人和机构 坏事做绝 ,权力的不合理配置和组织,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状况使人们不得不对公共权力如何产生、如何组织、如何行使而进行思考和研究。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集体生活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各种方案。实际上,这个问题又可以被分解为以下若干方面:1.公共权力如何产生?它的合法性基础是什么?2.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界限是什么?3.公共权力如何构成?它的组织形式是什么?4.公共权力的实现方式是什么?5.体现公共权力的公共政策如何做出?如何保证其最大效益?第一个问题:公共权力如何产生?它的合法性基础是什么?关系到一个根本问题,即人类为什么需要公共权力?为什么要服从公共权力?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为对国家和政府起源的种种讨论。在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形成了神权说、强权说(暴力论)、社会契约说、功利说、进化论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一部分人或一个机构,会对我们发号施令,而我们大都会采取合作态度。我们为什么会这么顺从?这就涉及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基础问题。政治学对这个问题也给出了不同答案:服从它意味着服从神意;服从它是出于功利的计算;服从它是出于被迫无奈;服从它是由于社会契约;服从它是由于风俗习惯等等。关于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界限的讨论,实际上涉及政治安排如何处理政府权力和个人权利的关系问题。进一步而言,它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即国家(政府)的权力范围、社会的自治范围和个人自由范围。 有限政府 的理论、 市民社会 的理论和 个人自由 的理论,代表了政治研究中的一种较为温和的方案。 极权主义 和无政府主义则代表了左右两种较为极端的方案。公共权力的构成和组织形式关系到组织集体生活时如何构建公共权力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政治学研究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已经成为政治实践,融合在各种政治制度的设计之中。比方说,在国际层面上,双边、多边性跨国权力模式;在国家层面上,分别以分权和集权为基础的联邦和单一制模式;在政府层面上,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划分模式,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总统制、内阁制等模式;在政府分支机构层面上,基于统一管理的科层制模式;在非政府的集体组织层面上,独立和自治性的会员制模式等等。公共权力的实现方式关系到公共组织的运行机制。政治学围绕公共组织运行的整个过程展开讨论,针对不同层面的不同过程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和原则。如党派竞争机制,选举机制,限任机制,官僚负责机制,文官中立原则等等。 人治 和 法治 、 民主 和 独裁 是公共权力实现方式问题上被视为两种对立的模式。围绕公共政策如何制定的问题,政治学对世袭制、寡头制、君主制、民主制等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区分不同公共事务的性质,在分别采用宪法、法律和政策等不同手段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事务采用不同的决策机制,如专家决策、民主投票等。此外,在个人意志如何转变为公共政策的研究方面,形成了 公共选择理论 和 理性选择理论 等等。政治理论为不同政治体系如何运转提供解释的同时,还阐明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合法性评价的标准和准则 。政治学围绕政治体系中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和机制展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对现实政治生活提供不同解释和多维评价标准的同时,也为安排和组织政治生活提供了不同的设计思路。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人性和公共权力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权力类型-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20 20:06:501政治权力的基本含义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①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构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和政治作用。②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③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综合起来,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有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和权力作用的方式等。2政治权力的主要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根据政治权力运动方式对权力加以分类。①强制性权力。甲要求乙做某事,乙因受到甲的威胁,虽然不愿意做但不得不去做。这种权力 可信性 至关重要,其中威胁作出要使对方觉得可信,威胁只是使强制力成为一种有效的目标或对行动的遏制,是权力得以生效的保障。现代政治中,强制性权力表现为行动者之间的威胁。②功利性权力。如果权力客体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权力主体就会承诺给权力客体好处。这种政治性奖励包括财富职位雇用荣誉及权力。③操纵性权力。前两种权力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操纵性权力是以更巧妙的方式全部和部分改变权力客体的价值观。它假设一个人的态度能够被重造,他会以别人希望的方式去做。技巧主要有:洗脑宣传和社会化。④人格型权力。也叫影响力。如果权威来自人们对制度和过程的尊敬,那么影响力则来自人们对特殊类型的人的尊敬,这种人叫克里斯马(韦伯:原指古代的宗教先知,战争英雄。),杨光斌 政治学导论 复习指南政治学复习指南1 政治的含义?答: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2 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答:根据政治的本质,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政治学的规范性活动的核心是 应当是什么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哲学。由于政治哲学不能回答现实问题,政治学家们便企图把政治学发展成能解释和回答政治现象的工具,于是就有了政治学的科学化问题。3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行为主义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者的行为,断然拒绝机构研究法;2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资料的量化是科学化的重要目标;3行为主义强调 社会科学的统一 ,即政治学要合理利用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资料来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4行为主义研究主张 价值祛除 或 价值中立 。4 政治权力的含义?答: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5 政治权力的类型有哪些?在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力主要表现五种形式: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合法性权力及人格型权力。6 政治权力的基础是什么?政治权力的基础是指取得和占有政治权力的资源或资本,主要包括武力财富技能知识动机以及制度因素等。7 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答: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具有以下特性:1政治文化既是政治范畴,又是文化范畴,是在文化与历史的长久积淀中形成的支配与制约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政治观念的综合体系。2政治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政治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深刻的阶级性。4政治文化具有内部的结构性。8 政治文化的功能有哪些?答:1政治文化规定了人们的政治倾向,指导人们的政治行为,成为一种内化了的行为标准,直接影响政治行为的方式。2政治文化决定了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模式。3政治文化决定着体系内政治的实际运作状况。4政治文化影响和制约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变革。9 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是什么?答:意识形态是以一定的哲学世界观为基础的社会政治范畴,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思想体系。意识形态政治化显示了意识形态强劲的政治功能,即维护政权的合法化,推动大规模社会政治动员,实现政权的转移。极端政治化也有致命弱点,1意识形态政治化使意识形态的其他功能虚弱,2意识形态的全面控制,造成了全体社会公众思想的模式化,很大程度上限制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10 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答:1保护团体内部团结的稳定性。2论证团体集体行动的合理性。3动员团体全体成员采取集体行动,以实现行动的规模经济效益。4约束团体成员的行为,减少 搭便车 现象的出现。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社会化的含义-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2 20:24:40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通过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方式以社会政治生活产生着强大而持久的影响。但政治文化并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某种既定政治文化和政治环境下通过政治实践而逐步形成的。这种通过政治实践逐步获得或形成特有政治文化的过程,就是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 一词源于 社会化 。 社会化 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们通过社会互动,形成人的社会属性,实现人的社会生活,促使和保持社会的一致性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指在社会政治实践中,通过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使社会成员由 自然人 变成 政治人 的过程。对社会成员如何由 自然人 变成 政治人 ,古代东西方政治思想家早就进行过探讨,并提出要通过自我修养和政治教化两条途径实现这一转化的主张。虽然自古代人们就开始探讨政治社会化问题,但当时并未出现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而且当时的探讨也是不系统的、肤浅的。只是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对政治文化的探讨,西方学者才正式提出 政治社会化 这一概念,并将它作为现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进行研究。由于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中外不同学者对政治社会化概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如迈克尔 罗斯金等人认为, 政治社会化就是对政治态度和社会习性的学习 (〔美〕迈克尔 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我国学者徐大同先生也认为, 所谓政治社会化,就是人们通过多种社会渠道,如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传媒工具而培育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观念等 (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1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第二种观点认为,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如格林斯泰因认为, 政治社会化是正式负责教育的机构有目的地对于政治意识、政治价值和政治习惯的灌输 (《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第14卷,英文版,第551页。)。第三种观点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传递和延续过程。如阿尔蒙德和鲍威尔就认为,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 (〔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我国学者王惠岩先生也认为, 政治社会化是指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王惠岩主编:《政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上述观点各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政治社会化的内涵,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我们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因为政治社会化过程,实际上是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对于政治体系中的个体成员来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形成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进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另一方面,对于政治体系来说,政治社会化又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过程,是社会统治阶级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通过各种途径把本阶级的政治文化传播到全体社会成员使之成为社会共同政治文化的过程。很显然,这两个过程的主体和目的各不相同,因此,将政治社会化定义为上述某一方面是不科学的。相反,把政治社会化界定为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过程,倒能兼顾上述两方面的内涵。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文化中的理性因素-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2 15:23:05政治文化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政治学作为一门近代才从西方引入的学科,自然要打上西方文化的鲜明印记,其中之一便是近代的理性主义传统。作为自然人的政治主体都是非理性的,其心理和思想都是非理性的、自由的,当他们的心理和思想外化到言论,理性的因素明显增多,当外化为行为时,绝大部分就变成了理性人。因此, 理性人 的假设只是从外部,或从人的行为方面进行观察的结果。作为组织的政治主体从一开始就是理性的,虽然人的非理性因素在组织中也有多种表现。现代政治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被传统政治学所忽略的政治主体的非理性问题。所谓政治主体,就是自然人以及由不同的自然人所组成的各种人群。所以,政治学对政治主体的研究不能离开对人和人性的理解。近代文化的理性主义传统将人定义为 理性的动物 ,这本身并不算错误,因为我们确实不好说动物也有理性,但是这种说法只是从外部观察的结果。英国政治学家沃拉斯对政治中的非理性因素进行过深入的思考, 要研究政治中的人性,首先必须克服政治学传统以及一般人的心理习惯所产生的那种 唯理智论 。 (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P2) 唯理智论的政治思想家们常常不仅假定政治行为必然是对手段和目的进行推理的结果,而且还假定一切推理都属于同一 理性 类型。 在川流不息的心智经历中,要严格区别理性推理和非理性推理是很困难的,但是人据以形成其政治见解的多半无意识过程是非理性的,这一点却是非常清楚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可以信赖非理性推理, 经验主义的政治艺术主要在于通过故意利用下意识的非理性推理来制造舆论。 (同上,P4-5) 政治行为和冲动是人性与其环境接触的产物。 政治冲动不仅仅是对手段和目的进行考虑后所做出的理智推理, 只要留意一下诸如个人喜爱、恐惧、嘲笑、财产欲等冲动在政治中的作用,就可以明白了。 (同上,P3)人究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 是一个哲学问题。作为自然人的政治主体的非理性必然要反映到社会明显的差异是理性化的程度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