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省军队文职考试考试:从战争,到典故,梳理古代战争史实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陪伴我们左右,中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它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向前发展。相信广大考生们对部分著名古代战争略有了解,但是绝大部分考生对我古代战争的了解不全面,脉络了解不清晰。为此,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7年湖北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常识备考:中古代重要战争。希望能为各位考生攻克古代战争常识考试这到道坎儿。 1、阪泉之战:炎帝PK黄帝 大约5000余年前,蚩尤部族攻打炎帝部落,炎帝部落一直被追打退到了黄帝部落边界,后与黄帝部落发生矛盾发生的一场战役。也是黄帝征服中原各族的过程中,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进行的一次战争。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

3、鸣条之战:商汤PK夏桀 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进行的一场决战。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覆亡的转折点,导致夏王朝覆亡。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之主地位,商汤建立了中的第二个王朝商朝。 4、牧野之战:商纣王PK周武王 又称武王伐纣,就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太公望等人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略决战。最后帝辛(商纣王)兵败自焚,商朝灭亡。商朝末年,周武王为兴周灭商,统兵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与商军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地区)展开的决战。

5、长勺之战:齐PK鲁 是发生在中春秋时代齐与鲁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年)的长勺(今山东莱芜)。此次战役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一定的影响。 典故:一鼓作气 6、城濮之战:晋PK楚 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在魏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典故:退避三舍 7、桂陵之战:魏(庞涓)PK齐(孙膑、田忌) 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

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伏袭,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 典故:围魏救赵 8、马陵之战:魏(庞涓)PK齐(孙膑) 公元前341年,魏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齐应允救援,以促韩竭力抗魏。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之困。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1]马陵之战是中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 典故:增兵减灶 9、长平之战:赵(赵括)PK秦(白起)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战。

后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以赵括代廉颇为主将,改变廉颇战法,终致赵军惨败。 典故:纸上谈兵;负荆请罪 10、巨鹿之战:楚王(项羽)PK秦(章邯) 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典故:破釜沉舟 11、垓下之战:项羽PK刘邦 公元前202年,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项羽无脸面见江东父老乌江自刎。

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作战。大军追至夏南时,刘邦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围楚军。由于韩信及彭越未如约出兵合击楚军,结果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败。于是,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使他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垓下之战随之开始。 典故: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乌江自刎 12、官渡之战:曹操PK袁绍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典故:挟天子利令诸侯 13、赤壁之战:曹操PK孙刘联军 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以火攻大破曹操大军,曹操北回后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是一场奠定三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典故:草船借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4、夷陵之战:孙权PK刘备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称帝三个月后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苏德战争-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3017:44:231、试述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所产生的影响。答:(1)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占领丹麦、挪威等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法西斯德国在西欧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时,苏联发动了对芬兰的战争,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进行谈判等,构筑了东方战线,将它的疆域推移到了西部,还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然而,这些没有阻挡德国对它的侵略,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起了全线攻击,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苏联遭受严重挫折,但是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苏联人民和苏联的武装力量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了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根本上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苏德战争对二战的影响在于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苏德战争的爆发使英美认识到了德国的战争野心,感受到了来自法西斯德国的威胁,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积极加强了彼此的合作。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发表,英美两国正式结为政治同盟。《大西洋宪章》对于动员世界人民,加强反法西斯联盟,打败德、意、日侵略者,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2)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打响了。日本在侵略中国的同时,又制定了南进战略,企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南进战略的制定以及实施,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日美进行谈判而陷入僵局,日本决定通过战争的手段打破僵局,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偷袭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珍珠港事件迫使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对二战的影响是促进了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形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加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迅速对日宣战,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第二次世界迅速扩展开来。2、试述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形成的经过及作用。答: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合作。《大西洋宪章》的发表奠定了英美的政治合作,使英美结为政治同盟。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迅速对日宣战,扩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面对反法西斯的浪潮,德日意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彼此的合作,签订了《德意日联合作战协定》。与此同时,为了更为有效地开展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国家彼此加强了合作,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逐步形成。1941年12月12日,美英两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全面合作的问题,苏联派代表出席了会议。1942年元旦,美英中苏加澳印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规定了战胜法西斯必须遵守的两个重要方针:第一,保证在与德意日及其附庸国作战时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第二,保证实行相互合作,不与敌人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该战线的形成,对于反法西斯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最终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020年考试常识积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岗位能力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一、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二、淮海战役淮海战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也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三、平津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京津战役,中国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例题: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三大战役是指()。A、辽沈战役B、济南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辽沈战役的胜利,解放了东北全境。B项错误,济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9月16日至24日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重兵守备的济南进行的大规模攻坚战,不属于“三大战役”之一。C项正确,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D项正确,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故正确答案为ACD。下载通APP在线刷题巩固,27000+道真题,700+份真题卷等你来刷,助你快速提升成绩,实现高分突破!扫一扫图中二维码或直接点击图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