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两会系列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范文:以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

2018两会系列申论范文:以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体现了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应对时代课题、心系发展大局、情牵民生福祉的战略安排。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只有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发展差距,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幅员辽阔,区域情况之复杂、地区自然禀赋差别之明显,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这些年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陆续实施,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特别是近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版图更加清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但还要清醒地看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是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给出破解这一发展难题的根本之策。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在党的十九大绘就的战略蓝图的指引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条件具备,正逢其时,大有可为。要在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分类助推四大区域板块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要让三大战略持续发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还要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让农村和城市比翼双飞,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合作与竞争、开放与保护、政府与市场等方面的关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目的在发展,难点在协调。可以说,协调,既是一种眼光和胸怀,也是一份责任和义务,还需要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制度来保障。能否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掌握协调发展这个制胜要诀,检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意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检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理顺关系,明确责任,激发活力,形成合力,就一定能演奏出美妙协调、气势恢宏的发展乐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站,作者为经济日报评论员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范文:空间换地 换出新可能

作为世界国土面积第三的国家,我国坐拥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以及47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无论是发展空间还是潜力都相当可观。然而,据16年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现已逼近14亿人口大关,在这样大的人口基数下其实人地矛盾相当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空间换地这一概念横空出世,当前已经在浙江省实际落实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由此可见,坚定走空间换地的道路,终将为今后发展带来新的可能。空间换地为城乡规划保驾护航。从现实情况看,城市建设需要扩张,但实际情况无法满足的尴尬已经在很多城市真实上演。15年我国城市发展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明显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同时北大光华周黎安教授也曾表明发展越快的城市,越倾向于向城市外围扩张。以北京为例,当前一共扩张到7环,部分河北地区为满足首都建设也采取了行政变革划分至北京境内。可现实情况是,不是每个城市都是首都,土地不足问题必定导致很多城市发展处处受到掣肘。在此基础上我们推出的空间换地,能够最大限度解决人地矛盾问题,让城乡规划更加得心应手,为未来建设保驾护航。空间换地为企业变革指引方向。从具体内容看,空间换地本着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思路,科学扩大空间容量。鼓励企业节地挖潜、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约束行为,切实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过去,我国制造业表现出大而不强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规模小、厂区分散、生产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环境污染大等问题。而这所有的问题,都是企业发展思路滞后造成的。而空间换地的提出,归根结底就是在利用倒逼的方式,倒逼企业改变以往的资源、劳动力密集型发展方式,转向生产要素、资金、技术密集性发展方式,从而真正实现企业变革。空间换地为经济发展添油助力。从政策预期看,空间换地旨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从而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浙江省创造性的提出以亩产论英雄的概念,其本意就在于动员全省企业深入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创造更多的价值。且这一概念本身可以抵消很多不公因素,比如因为时间、关系等造成的不同企业间获批建厂面积不同,真正把所有企业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让产值说话。除此以外,空间换地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讲是利好因素,毕竟动辄几十亩上百亩的产区面积不是每个企业都能驾驭的了的,与其如此还不如专注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踏踏实实务求实效。从城市扩张到企业建设,从居民住宅到农业发展,人地矛盾普遍又真实的存在着。而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必将导致我国发展如同陷入泥淖中停滞不前。我们有理由相信,空间换地作为城镇规划新保障、企业变革新方向、经济发展新动力,必将在今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只要坚定空间换地,就必然能为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范文:让文化成为延续发展的力量

文化,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一种力量,在建设教育文化强国的伟大基础工程中,文化不仅仅能传播知识,让人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更为重要的是提升民众情操,推动社会和谐,助推政治清明的力量,正如丘吉尔所说: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可见,有力量的文化才是促进发展的关键。文化是延续历史文脉的力量。历史会因时间的流逝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人们的记忆也固然有限,但文化却赋予了历史生命力,让后人通过文化的力量去回顾那一段段悠久的历史。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记传体史书《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作著的《三国演义》用戏剧性的写作手法描绘了那段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历史。这两本著作都通过了文化的力量延续历史的文脉,让后世永远记住了我国那段遥远悠长的历史故事。文化是发展经济的力量。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新变化,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商品市场、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不确定性显著增强。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在稳就业、稳预期、促消费等方面发挥作用,进一步做强文化产业,激活文化创造力,发挥文化+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可见文化对经济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楼上村因发展当地旅游文化和民间艺术文化得到了经济发展,给村民致富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所以,在经济发展方面,文化的力量不容小觑。文化是传播文明的力量。唐朝的文化是由唐朝人漂洋过海东传日本的,扬州大明寺僧人鉴真最为著名,他历经危难,先后六次过海,终于成功到达了海的彼岸,把来自中原的文明传播到了日本,成为南山律宗的开端。还包括建筑雕塑和医学等方面,因为他突出的贡献,所以被日本尊为日本的神农氏,他对文化的传播不限于东方的一些国家,更是传到了南亚地区甚至到中亚。是文化的传播让更多的国家地区都了解了我国华夏五千年文明。不可否认,文化是文明的力量。文化是一种力量,散发的光芒照射到世界各地的每一寸肌肤,这种力量不容我们去忽视,我们要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社会主义中国长治久安的高度上去关注文化事业,进一步发挥文化的力量,让其在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继续煜煜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