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个税改革,送给全国人民的“大红包”

热点背景:8月27日,万众瞩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与一审稿相比,有不少亮点。但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个税起征点,依然维持在一审稿中的5000元。不过,相比直观的起征点,老百姓们最应该关注的是,以前从未实行过的专项附加扣除,到底会怎么扣,我们不妨看看税法草案的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支出。个税法二审稿对专项附加扣除包括还加入了赡养老人这一项。如此看来,这与你的钱袋子关系可太大了,其意义比单纯的提高起征点要大得多。命题预测:2018年8月27日,万众瞩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个税起征点维持在一审稿中的5000元。比起起征点的设置,新草案对于教育医疗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更为重要。怎么看?红师解析:随着生活成本和社会工资水平的不断提升,已有的3500元起征点看起来确实太低了,很多地区的平均工资也早就超过了这个数字。时至今日,已经不能很好地起到调节收入差距的税收本质作用。本次将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然而很多人认为,即便是5000元起征点仍然显得太低,这其实忽略了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地区行业差距。对于一线城市而言,也许收入过万是常态,对于一些金融从业者或者垄断行业员工而言,收入过万也绝非难事。但是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5000元的月收入,已经基本符合绝大多数地区和绝大多数行业的收入实际了。所以,对工薪基层或者说中产阶层而言,更应该关注此次草案的专项附加扣除部分。我们都知道,决定一个家庭生活质量的,主要还是看扣除了各项支出之外的可支配收入。而大家的主要支出,也不外乎新四座大山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如今,让中产阶层都不堪重负、以致出现消费降级的年代,这样的减税方案可以说是很及时的。本次草案还规定,专项附加扣除与六万元的免征额(也即起征点)、社保公积金等专项扣除是同样性质同等地位的,都是可以税前扣除的。那么,字面上理解,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支出可以说是维系家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支出,按理说就是该支出多少就扣除多少的。这里面的意义更是多方面的,赡养老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教育可以让家长更少后顾之忧,在当今鼓励二胎的大背景下也有积极影响,继续教育是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的体现,大病医疗则是规避风险的良方,以及住房贷款和利息,释放更多活动资金让老百姓去消费。由此可见,如果可扣除部分没有涉及,即便起征点提高到一万元甚至两万元,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的压力依然很大,如果起征点的提升配合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花费,这对于群众而言才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符合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思路。综上所述,本次税改方案是贴近群众的一次改革,是当下政府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远比单纯的提升起征点有意义的多。接下来,也要鼓励群众继续献计献策,让本次草案更加完善,政府在接下来的修改过程中,也要继续细化各项内容,充分考虑到地区差距和行业差距,尽快落实,让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2019湖北军队文职招考考试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热点:关爱老漂族

|背景链接*所谓老漂族,是指那些本该在故土安度晚年的老人们,为了帮助子女照顾晚辈、操持家务而漂泊异乡,媒体将他们称为老漂族。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我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亿流动人口的。在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老漂族,面对陌生的都市生活,老漂族们有着种种不适和牵挂,他们有时候很想回到老家,但是背负帮子女带娃的责任,往往选择默默地忍受着,毕竟在这里还能享受着与子女孙儿齐聚一堂的甜蜜。|公考角度解析*[提出观点]生活在城市里的老漂族,其情感和精神已经从原先的生活状态中剥离,亟待情感和精神上的重塑,唯此,他们才能生活得自在和充实。[综合分析]之所以会产生老漂族这一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的社会生存压力大,年轻人生了小孩以后,又不得不回到职场,家中就面临小孩无人照料的问题,而有钱人家雇请保姆照看,也出于安全的担忧,由父母过来看着,这样更放心一些。待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小学,又面临三点半现象,不得不请老人过来接送,否则,作为职场人士的年轻父母,哪有时间接送孩子?对于老年人来讲,与孩子待在一起,照顾更小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固有思维。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不能够照顾更小的晚辈,是他们的一大遗憾,会产生失落感。甚至很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争着抢着要去照顾小孩,做家务。至此,老漂族便产生了。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如果说帮子女带孩子引发的问题是老漂族的家务事,那么,老漂族精神上的孤独、寂寞则非家务事,而是需要得到城市抚慰和制度关爱。而今,外出打拼的人越来越多,进入城市的老漂族也随之不断增加,老漂族已经成为城市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群体。面对这一群体的生存现状,从国家到地方均应有更积极的应对举措和制度安排,让他们也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而非在空虚、孤独中走完余生。[对策措施]将老漂族纳入城市公共服务的议事日程。街道社区组织的公共活动让他们积极参加,通过这些活动让老漂族们认识、结交更多的朋友,重建情感关系网,弥合精神上的空虚和孤独感。不断完善医疗、养老等制度设计。给予老漂族制度上的长效关爱,特别是医保的异地报销。资料来源:北青报:让老漂族享有更多制度关爱华声在线:关爱老漂族彰显社会温情

2019辽宁军队文职招考考试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范文: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在国家一系列利好养老政策推动的今天,养老问题比较凸显。关于农村养老有各种声音,有人说是农村养老服务和供给不足;有人说市场发育不明显;还有人说子女对留守老人的关爱不足,而我要说根本是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不丰富,居住环境不适应,养老服务不完善。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本解决,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是老有所养的根本点。无规矩,不成方圆从顶层设计层面建立完善的养老体制机制,提升制度含金量是让养老服务更加贴心的有效保障。一方面,应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持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制定相应行业服务质量标准。另一方面应完善法规政策,加强行业监管,净化养老服务行业环境。所以通过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筹资和保障机制的组合拳,才能使农村空巢老人真正老有所养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是老有所养的基础。有人说,农村老人最大的问题不是物质匮乏,而是精神寂寞。其实这种寂寞,不仅是闲暇娱乐单一,精神文化缺乏,更在于对未来没有稳定的预期。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包括子女在内的全社会,拿出更多的温情来。比如,乡镇政府可设立专门的机构,定时陪护老人。有的地方已经建立起这样的颐养之家,让老人齐聚一堂,相互陪伴。同时,还配人照顾,帮老人做饭,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等等。做好一桌饭,下活整盘棋,老人开心、子女安心、政府放心。所以丰富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让村空心不空,社会也和谐。让老年人老有所养,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也不是无法实现的美梦,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惠民举措。因此,不管是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还是完善老年人养老服务。在全社会的一致努力下,老有所养必将高质量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