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岗位能力数量关系之方阵问题

欢迎来到红师教育村官招聘网,我们旨在为考生提供提供2017年各省市村官报名时间、各省市村官招聘考试时间、村官招聘报考条件、村官招聘资讯、村官招聘、村官招聘面试、村官招聘工作待遇等相关信息,请随时关注红师教育村官招聘频道! 岗位能力中的数量关系题着实让多数考生头疼,看似都会做,却非常耗时间。从解题本质上来讲,当中有许多题目还是很有解题思维和对应的固定解题方式在的,也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并且从难度上来讲也不是很难,而且当各位考生掌握了这些题目的技巧,必定能够更好的把题目解出来。方阵的题目就属于这样的一类军队文职考试岗位能力备考题目。 一、什么是方阵问题: 这是一类横竖排问题,横着排称为行,竖着排称为列。

对于方阵问题,是这样定义的:士兵排队,横着排叫行,竖着排叫列,若行数与列数都相等,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就是一个方队,这种方队也叫做方阵。 二、方阵问题的具体特点: (1)方阵不论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人; (2)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的关系: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1]4; (3)实心方阵的总人数(或物)=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4)空心方阵的总人(或物)数=(最外层每边人(或物)数-空心方阵的层数)空心方阵的层数4。 三、方阵问题的五大计算公式: (1)方阵总数=最外层每边数目的平方; (2)方阵最外一层总数比内一层总数多8(行数和列数分别大于2);

(4)方阵最外层总数=[最外层每边数目-1]4; (5)去掉一行、一列的总数=去掉的每边数目2-1。 四、方阵问题的巧解:

2015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岗位能力常识要点:中古代科技史

1.《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2.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 3.春秋战时期,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建立。 4.春秋战时期,采用的是古四分历,取周年长度为365又1/4天,采用19年7闰的方法。 5.战时期,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 6.战时,发明司南,到南宋时,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7.《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8.汉武帝时,编制我第一部完整历书《太初历》。 9.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人尊为医圣。 10.东汉末年,华佗发明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人誉为神医。

东汉时,蔡伦造蔡侯纸。 12.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13.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取一周年长度为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14.隋唐时期,印刷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15.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一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 16.唐代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17.唐高宗时编《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18.北宋时,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19.南宋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20.宋元时代传统的天文仪器发展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恒星多达2500颗。

21.明代李时珍编著了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22.中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中古代科技史部分,知识点特别多,而上面所列是大家急需要记忆掌握的,希望大家引起足够的知识,并加强记忆。其中1,2,5,8,9,10,11,18几条是考试中的较为高频的考点,需要我们一定要重点记牢。 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大学生村考试网,了解军队文职考试考试时间,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内容。 (责任编辑:胡紫伦)

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岗位能力逻辑填空答题技巧之正确释义法

2015年军队文职招聘安置工作开始,岗位能力作为北京区县、河南、河北等省份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必考内容,红师教育军队文职招聘频道总结岗位能力逻辑填空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助2015年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备考岗位能力提分无阻。 在军队文职招聘部考试中,逻辑填空是比较稳定的一类题目,也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重要题型。从题量上来看逻辑填空占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总量近一半。逻辑填空这类题目在考生复习中常常不被列为重点。大部分考生认为这部分题目纯凭语感就可以解决,其实这是一种误区,随着考查重点的转变,逻辑填空这类题目也越来越有章可循,逻辑填空题目时的技巧正确释义法。 不管是考试,还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作为交际的一种重要工具,无处不在。

但是,有的字词从它的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有的字词甚至和它最初的表意及功能大相径庭。如果我们仅从汉字的构造上去分析、推测和判断它的含义,有时就会相差甚远,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 怎样才能比较正确地把握字词的意义呢?这个问题不仅一直困扰着考生,而且也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方向。我们的汉字系统可谓是博大精深,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也是源远流长。字词的含义和功用已经深深扎根在了民族文化的血液里,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是探讨字词的含义,不如说是在研究我们的民族文化。如果字词脱离了这个文化背景,字词的意义或者含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