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什么
俗话说纲举目张,了解大纲就相当于抓住了本科目的关键。大纲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描述言语考查的内容,二是列举两道典型的例题。先来看大纲原文。 原文:大纲内容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红师教育分析:大纲有一个总句和七个分句,还有一句话描述常见的题型。
这门科目名字的全程是言语理解与表达,它暗示了考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解能力,对应的题型是阅读理解,即我们平常所讲的片段阅读,大约17道的题量;一是表达能力,对应的题型是语句表达和逻辑填空。语句表达侧重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一般3道的题量。逻辑填空侧重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一般20道的题量。 原文:大纲例题1: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从技术商品化、科技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着力在微观组织层面。改革进程发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从宏观管理层面思考问题。换句话说,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理念需不需要转变?
管理科技活动的组织机构需不需要调整?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应从政府管理角度思考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B.进行科技体制的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C.明确政府职责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D.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是我科技体制的弊端 (答案:A。根据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一句,可知A为正确答案。) 红师教育分析:这道题来源于2014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55题。从出题人解析的手法上来看,这题的解题思路是先找到重点句。换句话说,从形式来讲是并列关系,但是其后经常是为总结性文字,本题即是。其后引导的句子是重点,它强调的是政府管理改革。所以选择A选项。
他们解题的手法是问题什么答什么。对于阅读理解来讲,找重点句是基础的思维。 大纲例题2: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会说话的人,纵然,滔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夸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头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能言善辩讷口少言实现 B.绘声绘色不露声色完成 C.口若悬河片言只语创造 D.侃侃而谈缄口不言获取 (答案:C。从上下文的意思,及词语本身的含义,可知选项C更为贴切。) 红师教育分析:这道题来源于2012军队文职人员招聘41题。出题人的解析虽然看起来无甚营养,但是大道至简,它却暗示了解逻辑填空的基本思路。
二是及词语本身的含义,即辨析选项。 最后,经过连续多年的测分,最终证实言语科目每题的分值是0.8分,题量为40道,总分为32分,属于当之无愧的岗位能力第一科目,得言语者得岗位能力。希望各位考生认真对待和准备。
2017军队文职考试备考指导:判断推理部分主要考什么?
一、判断推理模块考查的能力 2017年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判断推理模块所要考查考生的能力,具体如下: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部分更多的是一种能力测试,而不仅仅是知识测试。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岗位能力一共135道题,涉及常识、言语、数量、资料分析、常识和判断,要求考生在120分钟内完成,因此,考生除了要掌握相关知识外,还要学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转换为解题技巧,从而在考场上取得高分。 二、判断推理模块考查的题型 1.
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2.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3.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4.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三、判断推理考查的内容 判断推理模块中的图形推理考查到的规律包括位置类、样式类、数量类、属性类和空间重构类;
类比推理考查词语之间的外延关系、内涵关系、逻辑关系和语法语义关系等;逻辑判断部分考查的内容包括四种复合命题、集合命题、模态命题、原因解释、论证和反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