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军队文职考试岗位能力常识题库:蜀文化

2016年下半年军队文职招聘,有些省市正在火热进行中,如何在岗位能力中获取高分,必然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常识,今天红师教育带大家了解一下岗位能力中有关蜀文化的一些常识。 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四川三星堆遗址和21世纪初发现的金沙遗址把一个不为人知的古蜀展现在世人面前,但蜀文化的神秘与独特至今给世人留下很多的谜团。 三星堆遗址: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古老的青铜王,其神秘的青铜雕塑一经发现就震惊了全世界。三星堆遗址的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到商末周初,距今4800~2800年。三星堆遗址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发掘出土了:与中原青铜器风格截然不同的青铜雕塑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人头像;青铜神树(又称太阳树)、青铜太阳轮等器物反映了古蜀文化独特的太阳崇拜;

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之后又一处非同凡响的重要考古发现。金沙遗址距今3000多年,于2001年被发现。目前只发掘了金沙遗址的一小部分,已经出土了精美程度极高的金器、青铜器、玉器和大量的象牙。金沙出土的青铜立人和黄金面具展现了与三星堆一脉相传的古蜀风格,而太阳神鸟金箔是金沙遗址出土的最重要的文物,体现了古蜀先民的太阳崇拜。 在接下来2016年的军队文职招聘中,红师教育祝大家早日成公,进入自己想要的部门,进而施展拳脚。

2017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题库:类比推理

军队文职考试考试网发布2017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题库:类比推理,下面是关于2017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题库:类比推理这一问题的具体分析,更多2017军队文职考试考试考试答题技巧,请点击军队文职考试考试网。 在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中,考生做类比推理时容易出现两种应试倾向:第一是麻痹大意,觉得此类考题非常容易,草草一看就匆忙作答;第二是纠缠不清,因为对此类考题感到陌生,无从下手而迟迟不下手,在一个考题上纠缠多时,反复考虑,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对于军队文职考试考试的应试者来说,这两种倾向都要避免,一定要在考试时注意应试的技巧。 第一,寻找逻辑关系。 尽可能多地了解两个词语间的常见逻辑关系。

第二,寻找共性。 答题时要将四个选项看完之后,逐一分析,找到与题干词有最多共性,以及在本质属性上最为相似的备选项。 第三,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要被表面的、非本质的联系所迷惑,一定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找到尽可能多的相同或相似的本质属性。 第四,多做相关的练习。 熟能生巧。练习是巩固知识、加深记忆的最好方式、最佳手段。

2017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题库:我地貌特点

军队文职考试考试网发布2017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题库:我地貌特点,下面是关于2017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题库:我地貌特点这一问题的具体分析,更多2017军队文职考试考试考试答题技巧,请点击军队文职考试考试网。 (一)、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陆地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在我都有分布,而且绝对面积都很大。地貌类型的多种多样,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地貌旅游资源,非常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二)、山区面积广大 在我,人们通常把高原、山脉和丘陵合称为山区。我山区的面积占土面积的2/3以上。山区面积广大,虽然给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山区的地貌景观丰富多彩,自然生态相对良好,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有利的条件。

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变化的总特点。我地势大致是西部高东部低,呈现出三级阶梯分布特征。 青藏高原为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形区,成为世界屋脊。在青藏高原以东以北,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是地势的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主要是一些高原和盆地。此线以东的我东部地区,为地势的三级阶梯,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以平原地形为主,并有低山丘陵地形分布。我东西这种巨大的高差,造成我东西不同区域之间的巨大自然环境差异,也必然造成巨大的人文环境差异。另外,巨大的高差、尤其是相邻地区之间高差的悬殊性,使我多奇景和险景。

2017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题库:虚词运用练习

军队文职考试考试网发布2017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题库:虚词运用练习,下面是关于2017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题库:虚词运用练习,更多2017军队文职考试考试考试答题技巧,请点击军队文职考试考试网。 要能正确运用虚词 (1)要能准确使用关联词语。多数关联词语在句中起连接词语、短语、分句、句子和段落的作用。正确使用它们的关键,一是把握关联词语所表示的关系,不能混淆,如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不是就是表示选择关系;二是注意关联词语本身的前后搭配,不得错位,如只有与才搭配,只要与就搭配;三是准确了解词语、短语、分句、句子和段落需要哪些关联词语,不得乱用,如该用虽然的(虽然下雨了,他还是来了,表示雨已经下了),就不能用即使(即使下雨,他也是能来的,表示雨还没下)。

(2)要能准确辨析一般虚词。虚词在句子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不可轻视。使用时,首先要准确掌握相近虚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如再和又,从而和进而,况且和何况,对于和关于,然而和反而,偶尔和偶然,一向和常常,恰好和恰巧,分外和格外,由和由于等,再结合语境认真挑选,不要随便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