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备考:物理常识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系统如不吸收外部热量却对外做功,须消耗内能;不可能造出既不需外界能量又不消耗系统内能的永动机。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不可能把从高温热源中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有用功,总要把一部分传给低温热源。根据这个定律,任何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 热力学第三定律:在科学家研究固体、液体、分子和原子的自由能的基础上,能斯特提出,在温度达到绝对零度-2(73摄氏度)时,物质系统(分子或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将停止。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但是可以无限趋近。 (二)电磁理论 1864年,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1888年,赫兹发现了电磁波。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成为描述电磁运动的基本理论,被称为自然科学的第三次理论大综合。

(一)粒子物理学 粒子物理学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的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的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迄今,人们已认识到构成物质的最小组成为三种粒子:轻子、夸克、媒介子。作用在物质上的所有的力可归结为三种:引力、强力、统一的电弱力。(传统上将力分为四种: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 (二)相对论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立的物理学理论,描述物体的高速运动和相关的时空性质。相对论引发了现代物理学革命,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时空观。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三)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结构、运动与变化规律的物理科学。量子力学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实现了从宏观世界向微观世界的重大飞跃。

(一)多普勒效应物理学是测定物体运动速度的有力手段。利用光波波长的相对移动量与相对运动速度成正比来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科学家利用多普勒效应证实了宇宙是不断膨胀的大爆炸理论。 (二)通过电磁波传递宇宙的各种信息,天文学家们可以对宇宙的结构、起源和演化进行研究。比如,利用光学望远镜可以接收到可见光传来的天体信息;利用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天体传来的射电波;利用装置着探测天体的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丁射线等各种仪器的卫星、高能天文台,接收全部电磁波传来的信息,研究不同类型的天体状况,分析宇宙的结构和它们的演化过程。 (三)黑洞:所谓黑洞,是引力场很强的一种天体,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恒星的半径小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被捕获了。

(四)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物理学家伽莫夫等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宇宙起源于16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大爆炸后,四种基本力,即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逐一地分化出来。后来,物质形态依次演化为原子、气态物质、各种恒星体系,最后发展成今天的宇宙。 四、能源技术与节能减排 能源是指人类能够获取利用的能量资源。 (一)能源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能,包括由太阳能转化形成的化石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资源。第二类是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资源,主要是核裂变能、核聚变能及地热能资源。第三类是地球和月球、太阳等天体之间有规律的运动所形成的能源,如潮汐能等。

可连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称为非再生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 (三)能源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种。新能源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污染小、储量大。关注新能源技术,是我推行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航天航空技术 (一)运载火箭和卫星 1.我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发展空天技术,1970年4月24日,中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拉开了中航天活动的序幕。 2.我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有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空间飞行器的能力。运载火箭的可靠性、经济性、入轨精度和适应能力达到际一流水平。

我独立成功研制了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和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系列。另外,海洋卫星系列即将形成,构建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计划正在加紧实施。 (二)载人航天

2019江西军队文职考试考试岗位能力常识判断积累之物理知识

对于岗位能力考试当中的常识,估计大家都是舍不得丢,却又不知道如何来捡。面对纷繁复杂、五花八门的知识点,大家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红师教育老师认为,只要你能够拥有一颗细致的心、能够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那么对于一些涉及到物理方面的常识题就会迎刃而解。希望对备战2019年江西军队文职考试考试的考生们有所帮助! 历年考试当中,涉及到物理的常识考查并不多,而且都贴近于生活,比较简单,主要是涉及力学、热学和光学三个大的方面。掌握这些基本点之后,利用相应的物理思维和我们初高中仅存的一丢丢印象,几乎可以解决常识当中所有涉及物理的题目。 在物理当中,我们都知道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液、气。这三态之间发生转化是需要吸收或者放出热量的,最熟知的便是生活中常说的下雪不冷化雪冷,那就是因为融化(固态变为液态)是需要吸热的,所以天气会变冷。

在古代,没有空调,就将冬天储存的冰块放在屋里,当冰从固体变为液体就是融化过程,同样会吸热,屋里就会变得凉快了。再比如农村冬天在地窖里储存蔬菜时,会放上一大桶水,因为水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中凝固放热,蔬菜就不会被冻坏了。 曾经考过一道相关的题目,问四个选项与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A、大气中有足够的凝结核是形成降雪的必要条件 B、食盐可作为融雪物质,是因为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高 C、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凝固吸热,有降温制冷作用 D、六月飞雪是文学作品杜撰的场景,不可能在我境内出现 那么首先我们就可以排除C,雪变成水或者蒸气是融化或者升华的过程不是凝固;B也是生活常识,食盐作为融雪物质,是因为盐水的凝固点比较低,大约为零下30多度,所以撒盐能让雪消融;

那么就只有A是正确的。虽然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凝结核,但是一样可以做题。 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物态三种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规律 其实很简单,就是变向不规则状态时吸热,变向规则状态时放热。比如,水结冰要放热,冰变水要吸热。就是这么简单,赶快行动起来去解决物理常识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