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东解放军文职考试申论材料作文写作素材:坚持军报姓党时事评论-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2016山东解放军文职考试申论材料作文写作素材:坚持军报姓党时事评论发布时间:2016-05-1116:25:14坚持军报姓党时事评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月25日视察解放军报社,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解放军报创刊6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报社全体工作人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全军新闻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强调,要紧跟强国强军进程,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持军报姓党、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努力使解放军报政治上更强、传播上更强、影响力上更强,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习主席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新形势下办好解放军报,必须坚持军报姓党。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解放军报的政治属性,是党的新闻媒体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历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党在军队的喉舌,解放军报本质上是党的报刊,是党的有力武器。列宁曾经指出,党的报刊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一分钟也不能站在党的队伍之外。离开了这一条,党的报刊就会偏离正确方向,脱离正确轨道。60年来,解放军报之所以取得长足进步,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坚持姓党为党,不论社会舆论多么复杂,高举党的旗帜不动摇;不论杂音噪音如何喧嚣,弘扬主旋律不变调。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要加强对通讯社及报纸的领导,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是由党的新闻媒体的性质决定的。坚持党性,新闻宣传工作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始终着眼人民的根本利益观察和思考问题,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如果在坚持党性这个根本问题上没有明确观点和立场,那就是政治上不合格,就没有做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最起码的资格。解放军报是党领导和掌握、直接为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服务的,必须在恪守党性原则上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敌对势力一直把我军作为重点,千方百计进行渗透,妄图把我军从党的旗帜下拉出去。历史和现实警示我们,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只有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敢于发声、敢于亮剑,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党的思想阵地守望者的重任。坚持军报姓党,一时一刻都不能动摇、不能淡化。必须认清新闻媒体的政治属性,坚持阶级性和政治性,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做到爱党、护党、为党,为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竭尽全力,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必须恪守政治原则,坚持党管媒体,严格落实政治家办报要求,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对党忠诚可靠的人手中;必须强化政治责任,敢于举旗帜、打头阵、当先锋,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生力军。坚持军报姓党,最核心的是坚守政治灵魂。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不渝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高度自觉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权威,坚定不移传播党中央、中央军委声音。这一核心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不能丢。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汤和】-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0623:57:04在军队中,汤和算是个奇特的人,他在朱元璋刚参军时,已经是千户,但他却很尊敬朱元璋,在军营里,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官职高得多的汤和总是走在士兵朱元璋的后边,并且毫不在意他人的眼神,更奇特的是朱元璋似乎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也没有推托过。我们不得不佩服汤和的远见,他知道朱元璋远非池中物,用今天的话说,他很识实务。相信也正是这个优点,使得他能够在后来的腥风血雨中幸存下来。在军队里,朱元璋娶了老婆,与后来的那些众多妃嫔相比,这个老婆可以算是朱元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个女孩是郭子兴的义女,她的父亲姓马,是郭子兴的朋友,后来死去,将这个女孩托付给郭子兴,女孩名字不详,军队里的人都叫她马姑娘。就这样,朱元璋成了元帅的女婿,而郭子兴则多了一个帮手。我们可以想象到朱元璋喜悦的心情,他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不再是那个没人管、没人问的朱重八,他饿了,有人做饭给他吃,冷了,有人送衣服给他,有家的感觉真好。这种感情一直陪伴了他很多年。此时,朱元璋已经升任了军队中的总管,这个职位大致相当于起义军的办公室主任,他干得不错,对于某些喜欢贪公家便宜,胡乱报销的人,朱元璋是讲原则的,由于他严于律己,大家也没有什么话说,如果就这么干下去,他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可是上天偏偏不让他舒服的过下去,不久的将来,他将面对更大的麻烦。主要问题是,郭子兴的成分问题,他并不是农民,而是地主(想不通他怎么会起义),当时在濠州的统帅除了郭子兴外,还有四个人,以孙德崖为首,而这四个人都是农民,他们和郭子兴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不久,矛盾爆发了,一天郭子兴在濠州城里逛街,突然被一群来路不明的人绑票,这些人似乎对索取酬金之类也没有什么兴趣,把郭子兴死打一顿,然后关了禁闭。朱元璋得到消息,大吃一惊,立刻赶去孙德崖家里要人,孙德崖开始还装傻,表情惊讶,要出去找郭子兴,并且说了一些与绑架者不共戴天之类的话,充分表现出了一个业余演员的演技。朱元璋只把参与打人的军士带到孙德崖面前,并且告诉孙,你的那些贪污公款、胡乱报销的烂账都在我这里,自己看着办。于是,朱元璋从孙家的地窖中将已经打得半死的郭子兴救了出来,这件事情让朱元璋意识到,跟着这些人不会有前途。而郭子兴也越来越讨厌朱元璋,原因很简单,朱元璋比他强,对于郭子兴这样一个性情暴躁、不能容人的统帅来说,他是不能容忍一个可能取代他地位的人在身边的。终于有一天,他把朱元璋关了起来,落井下石一向是某些人的优良传统,郭子兴的儿子就是某些人中的一个。他吩咐守兵不能给朱元璋送饭,想要把朱元璋饿死,善良的马姑娘为了救朱元璋,便把刚烫好的烙饼揣在怀中,到牢中探望朱元璋时送给他吃,每次胸口都会烫伤,但每次都送。有妻如此,夫复何求。郭子兴毕竟还是不想杀朱元璋,于是将他放了出来,朱元璋经历此事后,终于下了决心,和这些鼠目寸光的人决裂。他向郭子兴申请带兵出征,郭子兴高兴的答应了。这就是朱元璋霸业的开始,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就从这里起步吧!朱元璋奉命带兵攻击郭子兴的老家,定远,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的岳父实在存心不良,当时的定远有重兵看守,估计郭子兴让他去就是不想再看到活着的朱元璋,但朱元璋就是朱元璋,他找到了元军的一个缝隙,攻克了定远,然后在元军回援前撤出,此后,连续攻击怀远、安奉、含山、虹县,四战四胜,锐不可当!在召集(也可能是抢)了壮丁后,朱元璋来到了钟离(今安徽凤阳东面),这是他的家乡,在这里他遇到了二十四个来朱元璋队伍里找工作的人。朱元璋经理招收的二十四个人素质是相当高的,这其中有为他算过命的周德兴,还有堪称天下第一名将的徐达。这些人还有亲戚,一传十,十传百,什么叔叔、舅舅、子侄、外甥都来了,很快,他的部队(直属)就有了七百人。当朱元璋再次回到濠州的时候,他已经完全明白了自己的前途所在,所以他向郭子兴辞职,郭子兴非常高兴,这个讨厌的人终于可以走得远远的了。朱元璋在出发前,又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从自己的七百人中重新挑选了二十四个人,然后将其余的人都给了郭子兴,郭子兴多少有些意外,但仍然高兴的接受了。朱元璋的这个行动似乎可以定义为一次挑选公务员的工作,比例是三十比一,没有笔试,考官就是朱元璋和他的眼光。他挑的确实很准,看看这些人的名字:徐达、汤和、周德兴,这二十四个人后来都成为了明王朝的高级干部。唐时的黄巢在考试落榜后,站在长安城门前,惆怅之余,豪气丛生,作诗一首,大大的有名《咏菊》:〖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数年后,他带领着十余万大军,打进长安。此时的朱元璋,站在濠州的城门前,看着自己身后的二十四个人,他知道,迈出这一步,他就将孤军奋战,或者兵败身死,或者开创霸业。他仰望天空,还是那样阴暗,这个时候作出这个选择,似乎并不吉利,他又想起了那次无奈的占卜。父母去世的时候,在庙里干苦力的时候,夜里望天痛哭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天空。什么都没有变,变的只是我而已。〖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什么都不能阻挡我,就从这里开始吧!出发!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道义】-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0710:27:57此时的文天祥已经在元的监狱里待了很久,他是在南宋最危急的时刻起兵的,组织义兵抗元,战败后被俘。这样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正是元朝统治者们理想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支持着他去做这样一件根本没有可能达成的事呢?于是,从投降的宋朝丞相到皇帝,再到元朝的丞相、皇帝,个个都来劝降,但他们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绝不投降!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中,蒙古贵族们认识到,这个人心中有一样东西在支持着他。这样东西叫做道义!道义是个什么玩意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蒙古贵族们还是把握住了一点,那就是只要降伏了这个人,就能树立一个典型,道义是可以被打败的。于是他们换着法子折磨文天祥,从舒适的暖房到臭气熏天的黑牢,从软到硬,无所不用。但文天祥软硬不吃。文天祥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写下了千古名篇《正气歌》。其中有两句话,是他内心的写照:〖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一个人的气节和尊严,正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体现出来的。蒙古贵族们没有办法了,只好让忽必烈出场。忽必烈是一个接受过长时间汉化教育的人,他深知,杀掉文天祥很简单,但要征服他心中的信念是困难的。他以一种近乎哀求的语气,对文天祥说,你是真正的人才,留在我这里做个宰相吧。文天祥拒绝了他!忽必烈反复劝说,都没有效果,他实在无法了,只好对文天祥说:你想干什么,自己说吧。文天祥昂头说道:只求一死!好好的活着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死呢,那个道义就那么重要?他佩服这个人,但也不理解他。成全了你吧!1283年,文天祥被押往大都的刑场,他到达刑场时,周围围着无数百姓,他们将看着这个英勇不屈的人被处死。文天祥提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问题,南是哪个方向,立刻有百姓指给了他。他向南方跪拜行礼,然后坐下,从容不迫的对行刑的人说:我的事结束了。这一天,文天祥是真正的胜利者!他以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告诉了所有的人,在这场以个人对抗一个国家的战争中,他才是不折不扣的胜利者!他至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元朝的统治者们最终还是没有找到答案。其实答案就藏在文天祥的衣带诏中,这也是他的遗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此诚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文天祥的行为告诉了所有的人,肉体可以被征服,但道义是不会被征服的。这种道义,不但属于每一个人,也属于他们的国家,民族。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们介绍文天祥不但是要介绍他的伟大,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而元朝就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自己的统治,他们不了解自己统治下的这些人在想些什么,也不想了解,而文天祥却作为一个楷模,成为了被统治者的精神偶像。这样的统治是不会牢固的。蒙古贵族们很注意保持自己的民族特点,他们不接受汉化,不与汉人通婚(梦想娶赵敏的人就放弃吧),他们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无法达成共识。加上时不时又出来几个贵族叫嚣着把汉人都赶走,拿农田去养牛羊,幸好当时的丞相脱脱阻止,这个愚蠢的主意才没有得以实现。这里要说明一下,这个脱脱不是后来的那个脱脱,这个元初的脱脱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就是因为他的建议,元朝军队在攻陷很多城市后,没有大肆屠杀当地居民,而是不断向农耕文明发展,此人实在是功不可没。另外说两句,看元朝史书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他们的名字经常重复,动不动就是帖木尔,脱脱等,我曾写过一首打油诗:〖纸头皆挂帖木尔,抬眼望去尽脱脱。〗玩笑而已。在元朝的大家庭里,家长对家庭成员似乎没有什么感情,看中了什么就抢什么,仿佛这个家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的。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十年,双方越看对方越不顺眼,既然过不拢,就分家吧。可问题是这个家里干活的都是家庭成员,离开了他们,这些蒙古贵族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一方要分,一方不让分,就只好使用家庭暴力了。可是这些曾经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已经在享乐的生活中沉沦了,有的连马都不会骑了,他们除了欺负家里那些手无寸铁的下人外,并无其他本事。而等到这些下人们拿起了平时干活的菜刀和锄头反抗时,曾经的统治者就将手足无措。比如蒙古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阿速军,这支部队即使在强悍的蒙古军队中也是出类拔萃的,曾立下大功。当起义爆发时,他们被派去镇压,这支部队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发,日夜兼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去抢了一把老百姓。但是运气不好,在抢劫回来后,正好碰到了起义军,刚看到对方的旗帜,领队的首领便大叫阿卜,阿卜(快跑),这支最为精锐的部队就是这样败退的,退回去后还反复强调自己是遭遇数倍于自己的起义军才败退的。就是这样的军队素质,才使得元朝军队在起义初期显得不堪一击。但随着起义的扩大,元朝统治者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成吉思汗的血液在他们的血管里复苏过来,他们重新整编了部队,战斗力也直线上升,先后镇压了全国很多地方的起义。只要跨上马,我们仍然是伟大的成吉思汗的子孙!而在元朝陷入危急之时,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丰富作战经验和军事才能的将领。其中最优秀的一个,叫做扩廓帖木尔。他还有个为人所熟知的名字王保保。扩廓帖木尔这个名字太拗口了,我们就称呼他为王保保吧。王保保是元朝名将察罕帖木尔的外甥,也是他的养子,在察罕被杀后,他承担起了守护元朝的使命,并成为了明朝的主要敌人。这个名字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复仇-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0710:27:24复仇平心而论,陈友谅和张士诚确实是他最强的对手,但从个人感情上而言,他与此二人并无仇恨,甚至还有惺惺相惜之感。但元就不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残暴王朝的统治之下,朱元璋失去了他的父母,家破人亡。自己流离失所,乞讨度日,不得已才去造反。在朱元璋的心里,埋藏着对元的刻骨仇恨。不但有家仇,还有国恨。在朱元璋扫平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中,为了麻痹元朝,朱元璋不称王,不称帝,并暗中表示不与元朝为敌。他还给当时的元朝大将察罕贴木儿送去了厚礼。这么看来,他确实是个搞关系的能手。在元朝看来,这是一个只想在战争中捞点好处的乡巴佬,给点好处就行了。如果他们去调查一下朱元璋童年时候的悲惨经历,再思考一下是谁造成了朱元璋的痛苦,就会发现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多么的荒谬。朱元璋的策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他解决了陈友谅,即将扫平江南的时候,元朝政府连忙派户部尚书张昶来封他为官,他们总是觉得这个人是可以为他们所利用的,给点钱就是了。朱元璋的反应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他把官辞了,却把张昶留下了。朱元璋挖了元的墙脚,还对刘基说:元朝送了个贤人给我,你们没事可以和他多谈谈。如果这一行为还不能让元朝明白朱元璋的真正用意,那他们就太蠢了。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作战,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元朝政府曾经非常高兴的做了一回拳击比赛的旁观者,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结果是三个人都倒下,然后自己上去宣布胜利。元朝政府最愚蠢之处就在于,他不知道这场比赛是一场淘汰赛,而最后胜利的奖品是与自己决战的资格!当朱元璋历尽艰难,从尸山血河中走出,从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尸体上爬起来时,元朝政府才畏惧的发现,这个胜利者比以往任何一个对手都可怕。他有着精良的军队,善断的谋臣,勇猛的武将,他率领的不再是那种一攻即破的农民起义军,而是一支战斗力绝不逊于自己的强悍之师。元朝政府为了挽救自己的命运,想尽了各种办法,他们送了大量的金银财宝给朱元璋,希望他能接受招抚,继续做他们的奴隶。可是他们慢慢发现,眼前的这个朱元璋不但想要自己的钱,更想要自己的命。比赛就要开始了!让我们看一下双方的选手,现在我们先欢迎元朝选手,元顺帝出场!下面请元顺帝用一句话表达他现在的心情。元顺帝:就剩一句啊,那我说了,希望对方选手下手轻点,我怕疼。现在请朱元璋选手说自己的感想,哎,朱元璋选手哪里去了。喔,我们找到他了,他正在磨刀,那我们就不打扰了。现在比赛开始!在此之前,我们还要介绍一下朱元璋的对手,元。元是蒙古建立的政权,蒙古强大起源于十二世纪,1206年,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统一漠北,代表着蒙古进入全盛时期。要说明一下的是,很多人都认为蒙古的强大是自铁木真之后才开始,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蒙古人的战斗力一直相当的强,他们是天生的战士。这个强悍的民族之所以一直没有登上历史舞台,只是因为自身的分裂。而当铁木真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其可怕的破环力和战争能力就如狂风暴雨宣泄到世界各地。文化先进的民族被相对落后的民族征服,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如西晋和北宋的灭亡等等,但其中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人们一直认为这些落后民族能够成为征服者,是因为他们的士兵英勇善战,并不是他们的军事机构先进。在那些人看来,这些连字都不认识的野蛮人,只是凭借着所谓的勇猛作战,怎么可能在军事谋略上胜过长期受到系统军事理论训练的文化先进民族的军官们。事实证明,他们可能是错的。军事和经济的发展往往是脱离的,这句话已经被历史多次证明。蒙古的军事制度虽然简单,却很实用,他们没有南宋那些无用的官僚机构,作战时采用小股骑兵试探,然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方法对敌方薄弱部位实施冲击。一旦攻击受挫,立刻撤走,然后寻机从侧面突破。机动,这是蒙古军队的最大优点。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蒙古军队的武器也比南宋更先进,他们天才的发明了当时最为可怕的弓,其射程可达300米,无论多厚的铠甲都难以抵挡。只有最精锐的南宋军队装备的神臂弓才能与之相比。但战争中,武器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作战的士兵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和蒙古人打仗是一种很痛苦的事,因为他们并不与对方直接用刀剑厮杀,其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弓箭。当你碰到蒙古骑兵时,你的噩梦就开始了。进攻前射箭,进攻的过程中射箭,甚至在他逃跑时,还在射箭。你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着,这种类似无赖的打法可以把人逼疯!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蒙古军队进攻东欧时,那些体格远远比他们健壮的欧洲人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原因。他们基本上都不是被刀剑砍死的,而是被箭射死。而蒙古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那就是屠城。蒙古人从东亚打到西亚,再打到欧洲,一直都来这一套,他们的屠城是比较有特点的,值得一说。从各方面资料来看(多桑蒙古史、元史),蒙古人的屠城并不是放纵军纪造成的,他们的屠城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注意这一特点)。屠城是为了让对手屈服。在攻城前他们一般会打好招呼,投降就不屠城,不投降后果你们自己去想。但他们缺德之处在于,不投降他们必然会屠城,但是投降的他们也并不放过,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为了保障后方的需要,他们认为,有人留在自己的身后是不安全的,一定要杀光才安心(盖蒙古兵不欲后路有居民,而使其有后顾之忧也)。蒙古的狂潮席卷全球,不过欧洲人似乎更有自律精神,他们认为无端出来这么些恐怖的家伙,是因为自己犯的错太多,上帝用鞭子来教训自己,所以他们称呼蒙古人为上帝之鞭。这一荣誉称号的授予在欧洲历史上是第二次,第一次给了匈奴王阿提拉。历史学家们给了蒙古军队的这种屠杀行为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国家恐怖主义。蒙古军队似乎也有某些人相当爱好行为艺术,其具体表现为西亚战役中,将被杀死的人脑袋砍下来,推成一座三角型山。此外他们也是颇有些黑色幽默感的,比如在攻克巴格达后,他们将最高领袖哈里发关在一座装满金银珠宝的房子里,让他活活饿死。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了几千万人吃饭的问题,却是用最残酷的方式屠杀!这是一个可怕的敌人,他们的破坏力是极其惊人的。此处我们要列举几个数字。这些数字让人看了不寒而栗。蒙古攻灭金国时留存人口的数字如下:金全盛时(1207)有户768万,元灭金时(1235)剩下87万户,下降89%。蒙古灭南宋时留存人口的数字如下:南宋嘉定16年(1223)有户1267万,元灭宋时剩下937万,下降26%这么看来,蒙古对南宋还是相当宽大的,当然这其中是有原因的,我们后来会说到。蒙古军队对中原诸国的攻击确实厉害,灭掉西夏国用了二十二年(1205-1227),灭掉曾横扫天下的金国用了二十三年(1211-1234)。此时的蒙古认识到了自己的可怕实力,他们将下一个矛头指向了南宋。在他们看来,与他们同样健壮勇敢的金国人也不堪一击,何况是整天只会吟诗作画、体格瘦弱的南人?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蒙古人做好了一切准备,进攻南宋。他们认为,十年之内必然灭宋。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仗打了近五十年,还搭上了一个大汗的命。在他们屠城的威胁下,这些柔弱的南人似乎并不害怕,从两淮到襄阳再到四川,无不遇到激烈的抵抗。他们在合州遭受到了最大的挫折。宋宝祐七年(1259)二月,大汗蒙哥亲自带领军队攻击四川合州,这一仗打了五个月。守将王坚坚守合州钓鱼城,不但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还在战斗中击伤了大汗蒙哥。发生的这一切,让蒙古贵族们很不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这些柔弱的人,让他们如此坚强呢?他们决心找出答案。虽然南宋进行了激烈的抵抗,但最终还是无法挡住蒙古军队的铁骑。1279年,在激烈抵抗后,南宋最后一个战时丞相陆秀夫在海上向幼年的皇帝赵昺行礼,说出了最后的话:国家到了这个地步,陛下也只好以身许国了。然后他背着皇帝,跳入了大海中。南宋灭亡了,但蒙古贵族们心中的谜团始终没有解开。此时,他们发现自己有可能从一个人身上找到答案。这个人叫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