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中医内科学试卷-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6-05 22:52:10中医内科学试卷(课程编号401)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宗气(难度系数80%;与大纲关系: 掌握)2、肺痨(难度系数79%;与大纲关系: 掌握)3、奔豚(难度系数90%;与大纲关系: 掌握)4、盗汗(难度系数79%;与大纲关系: 掌握)5、疫毒痢(难度系数78%;与大纲关系: 掌握)6、痫病(难度系数60%;与大纲关系: 掌握)7、痿病(难度系数35%;与大纲关系: 熟悉)8、喘证 (难度系数68%;与大纲关系: 掌握)9、疟疾(难度系数23%;与大纲关系: 了解)10、痴呆(难度系数25%;与大纲关系: 熟悉)11、梅核气(难度系数70%;与大纲关系: 掌握)12、夙根(难度系数42%;与大纲关系: 熟悉)13、衄血(难度系数36%;与大纲关系: 掌握)14、关格 (难度系数65%;与大纲关系: 掌握)15、濡泄(难度系数39%;与大纲关系: 掌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1、痞满的病机关键在于--------,致 ---------,----------,从而发生痞满。(难度系数60%大纲关系: 掌握)2、眩晕病位在--------,其病变脏腑与--------,---------,--------- 三脏密切相关。(难度系数65%;与大纲关系: 掌握)3、.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其病位以 -------- 为主,然其发病多与-------,-------,------ 三脏功能失调有关。(难度系数35%;与大纲关系: 掌握)4、水肿之发病是以--------为本,以---------为标,以--------为制水之脏。(难度系数50%;与大纲关系: 掌握)5、哮证的发生,为 --------内伏于肺,每因--------,--------,-------,--------等诱因而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宣肃,气道痉挛。(难度系数80%,与大纲关系掌握)三、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1、风寒袭肺型咳嗽的主证.治则.代表方是什么?(难度系数80%;与大纲关系: 掌握)2、简述胸痹的珍断要点?(难度系数69%;与大纲关系:掌握)3、泄泻与痢疾的鉴别要点是什么?(难度系数60%;与大纲关系: 掌握)4、关格的主证是什么?(难度系数68%;与大纲关系: 掌握)5、黄疸的主要致病因素是什么?(难度系数34%;与大纲关系: 熟悉)6、试述厥证的辩证要点?(难度系数65%;与大纲关系: 掌握)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肺痨的转归预后?(难度系数45%;与大纲关系: 掌握)2、试述心血瘀阻型胸痹的证候,治法及方剂?(难度系数68%;与大纲关系: 掌握)五、病例题(10分)(难度系数85%;与大纲关系: 掌握)李某,男,57岁,反复胸闷,心前区疼痛3年。多于劳累或恼怒后发作,现该患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拌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恍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写出证候分析,诊断,证型,治法和方剂。中医内科学试卷(课程编号401)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偏枯(难度系数80%;与大纲关系: 掌握)2、痛痹(难度系数79%;与大纲关系: 掌握)3、战汗(难度系数90%;与大纲关系: 掌握)4、悬饮(难度系数79%;与大纲关系: 掌握)5、关格(难度系数78%;与大纲关系: 掌握)6、体虚感冒(难度系数60%;与大纲关系: 掌握)7、肺痈(难度系数35%;与大纲关系: 熟悉)8、肺痿(难度系数68%;与大纲关系: 掌握)9、多寐(难度系数23%;与大纲关系: 了解)10、郑声(难度系数25%;与大纲关系: 熟悉)11、脏燥(难度系数70%;与大纲关系: 掌握)12、阴痫(难度系数42%;与大纲关系: 熟悉)13、吐酸(难度系数36%;与大纲关系: 掌握)14、噤口痢 (难度系数65%;与大纲关系: 掌握)15、瘴疟(难度系数39%;与大纲关系: 掌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1、虚痨的病理性质主要为------、------、------、------的亏耗,病损部位主要在-------。(难度系数60%大纲关系: 掌握)2、寒湿腰痛的主方是-------------------。(难度系数65%;与大纲关系: 掌握)3、《血症论》指出治血四法:---------、--------、---------、---------。(难度系数35%;与大纲关系: 掌握)4、淋症的病位在----------、----------,且与--------有关。(难度系数50%;与大纲关系: 掌握)5、痢疾的治疗原则为初痢------,久痢------,热痢-------,寒痢------,寒热交错者------,虚实夹杂者--------。(难度系数85%,与大纲关系6)6、治疗腹痛以------字为法,但并非单纯泻下。(难度系数80%,与大纲关系6)三、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1、简述胸痹的诊断要点。(难度系数80%;与大纲关系: 掌握)2、试述呕吐与反胃如何鉴别(难度系数69%;与大纲关系:掌握)3、简述气鼓、血鼓、水鼓的临床表现。(难度系数60%;与大纲关系: 掌握)4、简述中风中脏腑闭症和脱症的临床表现。(难度系数68%;与大纲关系: 掌握)5、试论述 治痿独取阳明 的含义。(难度系数34%;与大纲关系: 熟悉)6、试述泄泻的证候特征。 (难度系数65%;与大纲关系: 掌握)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阐述水肿的辨证要点。(难度系数45%;与大纲关系: 掌握)2、试述眩晕各型的主要症状、治法、方剂。(难度系数68%;与大纲关系: 掌握)五、病例题(10分)(难度系数85%;与大纲关系: 掌握)患者李某,男,60岁,反复胃脘部隐痛不适10余年,近日劳累后加剧,疼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减,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写出证候分析,诊断,证型,治法,方剂。中医内科学试卷(课程编号401)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尿浊。(难度系数80%;与大纲关系: 掌握)2、阴水。 (难度系数79%;与大纲关系: 掌握)3、虐母。 (难度系数90%;与大纲关系: 掌握)4、战汗。(难度系数79%;与大纲关系: 掌握)5、关格。(难度系数78%;与大纲关系: 掌握)6、嘈杂。(难度系数60%;与大纲关系: 掌握)7、眩晕。(难度系数35%;与大纲关系: 熟悉)8、痢疾。(难度系数68%;与大纲关系: 掌握)9、肺痨。(难度系数23%;与大纲关系: 了解)10、六郁。(难度系数25%;与大纲关系: 熟悉)11、紫斑。(难度系数70%;与大纲关系: 掌握)12、内伤发热。(难度系数42%;与大纲关系: 熟悉)13、腰软。(难度系数36%;与大纲关系: 掌握)14、行痹。 (难度系数65%;与大纲关系: 掌握)15、溢饮。(难度系数39%;与大纲关系: 掌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1、胸痹的发生多与--------、---------、-----------、-----------、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难度系数60%大纲关系: 掌握)2、肺痨临床以-----------、------------、------------、------------、-----------等为其特征。(难度系数65%;与大纲关系: 掌握)五、病例题(10分)(难度系数85%;与大纲关系: 掌握)李某,女,37岁,两天前突然小便频急,热涩刺痛,尿色深红,小腹胀满疼痛,心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尿常规示尿路感染。写出证候分析、诊断、证型、治法、方药。中医内科学试卷(课程编号401)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濡泄。(难度系数80%;与大纲关系: 掌握)2、走哺。难度系数79%;与大纲关系: 掌握)3、时行感冒。 (难度系数90%;与大纲关系: 掌握)4、心悸。 (难度系数79%;与大纲关系: 掌握)5、破伤风。 (难度系数78%;与大纲关系: 掌握)6、胁痛。 (难度系数60%;与大纲关系: 掌握)7、急黄。 (难度系数35%;与大纲关系: 熟悉)8、五劳。 (难度系数68%;与大纲关系: 掌握)9、着痹。 (难度系数23%;与大纲关系: 了解)10、自汗。 (难度系数25%;与大纲关系: 熟悉)11、消渴。 (难度系数70%;与大纲关系: 掌握)12、提壶揭盖。(难度系数42%;与大纲关系: 熟悉)13、劳疟。 (难度系数36%;与大纲关系: 掌握)14、单鼓胀。 (难度系数65%;与大纲关系: 掌握)15、暑厥。 (难度系数39%;与大纲关系: 掌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1、痉病的发病原因,外感主要是感受----------、----------、----------、----------之邪。(难度系数60%大纲关系: 掌握)2、饮停胃肠者为-----、饮留胁下者为-----、饮溢四肢者为-------、饮停胸胁者为-----。(难度系数65%;与大纲关系: 掌握)3、痴呆的治疗大法是-----------、-----------。(难度系数35%;与大纲关系: 掌握)4、胸痹实证多见------凝、-------滞、--------瘀、---------阻、胸阳-------。(难度系数50%;与大纲关系: 掌握)5.水肿之发病,是以------为本,以-------为标,以--------为制水之脏。(难度系数80%,与大纲关系:掌握)6.不寐的治疗以------------、-------------为原则。(难度系数80%,与大纲关系:掌握)三、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1、哮与喘的鉴别要点是什么?(难度系数80%;与大纲关系: 掌握)2、如何辨别便秘的寒、热、虚、实?(难度系数69%;与大纲关系:掌握)3、简述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与基本治则。(难度系数60%;与大纲关系: 掌握)4、为什么肝、脾、肾功能失调是鼓胀病机的关键?(难度系数68%;与大纲关系: 掌握)5、血证的治疗原则是什么?(难度系数34%;与大纲关系: 熟悉)6、便秘实证分几型?分别论述各型的证候特征、治法和方剂。(难度系数65%;与大纲关系: 掌握)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如何理解治疗痹病应本着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之理(难度系数45%;与大纲关系: 掌握)2、如何理解淋证治则中 忌汗,忌补 之说。(难度系数68%;与大纲关系: 掌握)五、病例题(10分)(难度系数85%;与大纲关系: 掌握)患者刘某,女,38岁,咳嗽,时有咯血,血色淡红,潮热颧红,面白神疲,气怯声低,身体消瘦,纳食减少,畏风怕冷,时或盗汗,舌质嫩红,苔薄,脉象细数无力。写出证候分析、诊断、证型、治法、方药。中医内科学试卷(课程编号401)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感冒。(难度系数80%;与大纲关系: 掌握)2、喘证。(难度系数79%;与大纲关系: 掌握)3、肺痿。 (难度系数90%;与大纲关系: 掌握)4、目不瞑。 (难度系数79%;与大纲关系: 掌握)5、噎膈。 (难度系数78%;与大纲关系: 掌握)6、黄胖病。(难度系数60%;与大纲关系: 掌握)7、六极。(难度系数35%;与大纲关系: 熟悉)8、痛痹。(难度系数68%;与大纲关系: 掌握)9、汗证。(难度系数23%;与大纲关系: 了解)10、三消。(难度系数25%;与大纲关系: 熟悉)11、厥证。(难度系数70%;与大纲关系: 掌握)12、谵语。(难度系数42%;与大纲关系: 熟悉)13、真心痛。(难度系数36%;与大纲关系: 掌握)14、呕吐。 (难度系数65%;与大纲关系: 掌握)15、呃逆。(难度系数39%;与大纲关系: 掌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1、咳嗽病因一是--------,二是--------。(难度系数60%大纲关系: 掌握)2、喘证的病理性质有---------、---------两类。实喘在---------,虚喘当则之------、--------两脏。(难度系数65%;与大纲关系: 掌握)3、心悸的病位主要在--------,但其发病还与------、--=---、------、------四脏功能失调有关。(难度系数35%;与大纲关系: 掌握)4、癫狂的主要病机是------、------、-------、-------导致阴阳失调,神机逆乱。(难度系数50%;与大纲关系: 掌握)5、噎嗝病变的关键脏腑在--------,又与-------、-------、-------等脏腑有密切关系。(难度系数60%;与大纲关系: 掌握)三、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1、眩晕的基本病机是什么?(难度系数80%;与大纲关系: 掌握)2、水肿的基本治疗原则是什么?(难度系数69%;与大纲关系:掌握)3、血证的辨证要点如何?(难度系数60%;与大纲关系: 掌握)4、痹病如何与痿病相鉴别?(难度系数68%;与大纲关系: 掌握)5、试述胸痹的治疗原则。。 (难度系数34%;与大纲关系: 熟悉)6、实喘与虚喘有何不同? (难度系数65%;与大纲关系: 掌握)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癃闭的辨证要点(难度系数45%;与大纲关系: 掌握)2、试述腹痛的证型、主证、治法和代表方剂(难度系数68%;与大纲关系: 掌握)五、病例题(10分)(难度系数85%;与大纲关系: 掌握)高某,男,52岁,就诊时呼吸急促,喉中哮鸣一周。哮喘史11年,每因天冷或受寒易发,至夏季则缓解。一周前因受寒哮喘再作。现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窒,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面色晦暗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写出证候分析、诊断、治法、方药。中医内科学1答案一.名词解释1.宗气:宗气为水谷之气与自然界之清气相合而成,藏于胸中,出吼咙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2.肺痨:指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临床主要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3.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喉咙,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4.盗汗:寐则汗出津津,而醒后自止。5.疫毒痢:由于疫毒与气血搏结于肠之脂膜,腐败化为脓血所致。其主证为发病急骤,壮热,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明显,口渴,头痛,烦躁,或神昏谵语,或面色苍白,汗冷肢厥,舌质红绛,苔黄燥,或苔黑滑润,脉滑数或脉微欲绝。6.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又名 癫痫 或 羊痫风 ,因气机逆乱,元神失控而致精神恍惚,甚则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如常人的一类病证。7.痿病是指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于濡养,而致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8.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入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9.疟疾是由感受疟邪,邪正相交,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并具有传染性的一种病证。10.痴呆是由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神机失用而引起的在无意识障碍状态下,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健忘等影响生活和社交能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脑功能减退性疾病。11.梅核气是指痰气交阻于咽喉,自觉咽中有物哽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饮食咽下顺利,无噎塞感的病证。12.夙根是指旧有的病根,哮病总以伏痰作崇而反复发作,故一般称伏痰为本病的 夙根 。,13.凡血液不循经脉运行,溢于口鼻眼耳诸窍的称为忸血。14.关格是指肾气衰惫,致使气化失常,关门不利,浊毒内蕴,损脾伤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临床出现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15.濡泻为泄泻的别名,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证的疾病,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二填空1.脾胃功能障碍 中焦气机阻滞 升降失常2.清窍 肝 脾 肾3.心脉痹阻 心 肝 脾4.肾 肺 脾5.宿痰 气候 饮食 劳累 情志三.简答题1.主证是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节酸痛,恶寒发热无汗等。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2. 胸痹的诊断要点1檀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及左上臂内侧等部位,趁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可缓解。严重者可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侯,可发生猝死。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3. 两者的共有症状为排便次数增多,且病变部位都在肠间。但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甚至如水样为主证;而痢疾的主证为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黏液。泄泻的腹痛与肠鸣多同时出现,便后痛减;而痢疾的腹痛是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其痛便后不减。4. 关格是以小便不通并见呕吐为主证。5. 黄疸的致病因素主要有外感和内伤。外感多由于疫毒或饮食不节,内伤多为脾胃虚弱或宿疾引发;外因重在湿.毒,而内因重在虚.瘀。6. 辩病因:常有明显的病因可寻。如气厥虚症多平素体质虚弱,,厥前有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饥饿受寒等诱因;血厥虚证,则与失血有关,常继发于大出血之后;气厥、血厥实证,多形体壮实,而发作多与精神刺激密切相关;痰厥好发于恣食肥甘,体丰湿盛之人;食厥发于暴食之后;酒厥发于暴饮之后;暑厥发于夏季久在高温或烈日之下。故了解病史,辩明病因,有助于辩清证候。辩虚实:一般实证表现为昏厥而气壅息粗,喉间痰鸣,牙关紧闭,两拳握固,脉多沉实或沉伏;虚证表现为昏厥而气息微弱,面色苍白,张口自汗,肤冷肢凉,小便自遗,脉沉细微。四.论述题1.肺痨患者表现以本虚为主,因此其转归主要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若正气尚盛或得以及时治疗,可逐渐恢复;若邪盛正虚,病情可加重,甚至恶化,由肺虚逐渐损及脾、肾、心、肝,由阴及气及阳,形成五脏亏损;若正气较虚,正邪相持,可致病情迁延。肺阴亏虚多见于肺痨初期,主要为阴虚肺燥,若失治误治,阴虚可以生内热;肺病迁延日久,伤及脾气,可转化为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甚者,伤及肺络,大量咳血,形成气阴欲脱,气阴两虚证;若久治不愈,正气耗伤,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之证,多属肺痨晚期之证。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轻重、治疗的迟早。肺阴亏虚证多发生在病程的早期,治疗及时,预后良好;阴虚火旺证及气阴两虚证的患者,经积极诊治一般预后亦可;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证多数本病晚期阶段,预后多为不良。2.征候: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尤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或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用活血逐瘀汤。五.病例分析证候分析:气虚无以运血,阴虚则络脉不利,均可使血行不畅,气血瘀滞而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因气虚则疲乏,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息低微,面色恍白,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均为气阴两虚之变化。诊断:胸痹 气阴两虚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方剂: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中医内科学试题2答案一.名词解释。1.偏枯指中风半身不遂者。2.痛痹是由于感受寒邪偏胜,出现的肢体关节紧痛不移,遇寒痛增,得热痛减的病证。3.在急性热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称为战汗。4.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5.关格是指肾气衰惫,致使气化失常,关门不利,浊毒内蕴,损脾伤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临床出现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6.体虚感冒是指体质虚弱,年老或病后未复,抵抗力较弱,卫外不固,容易感受风邪而发生的感冒。7.肺痈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证候特征。8.肺痿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抹为主证,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9.多寐指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的病证。10.郑声指疾病晚期,心气内损,精神散乱,而出现神识不清,不能自主,语言重复,语声低怯,继之语不成句的危重病证。11.脏燥好发于妇人,其证为悲伤欲哭,时欠伸,如神灵所作,但可自制,一般不会自伤或伤及他人,与癫狂丧失自制力的神志失常不同。12.阴痫是指先身冷无惊掣啼叫而后发病,伴面色晦暗或萎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迟的病证。13.吐酸即泛吐酸水或口中发酸,是指胃中酸水上泛,若随即咽下称为吞酸,若随即吐出称为吐酸。14.噤口痢是指患痢疾的人出现不能进食,或呕不能食。其证有虚有实,实证多由湿热、疫毒蕴结肠中,上攻于胃,胃失和降所致,虚证多由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痢以致胃气虚逆所致。15.由瘴毒疟邪引起,以致阴阳极度偏盛,寒热偏颇,心神蒙蔽,神昏谵语者,则为瘴疟。二.填空题。1.气、血、阴、阳、五脏。2.甘姜苓术汤。3.止血、消瘀、宁血、补虚。4.肾、膀胱、肝脾。5.宜通、宜涩、宜清、宜温、清温并用、通涩兼施。三.简答题。1.(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通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及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可缓解,重者可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可发生猝死。(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2.反胃多因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于腐熟,食入不化所致,以食饮入胃,滞停胃中,良久尽吐而出,吐后转舒为主要表现;呕吐为邪气干扰,胃虚失和所致,实者食入即吐,或不食亦吐,并无规律,虚者时吐时止,,或干呕恶心,但多吐出当日之食。3.气鼓以腹部膨隆,脐突皮光,嗳气或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扣之如鼓为主要临床表现。水鼓以腹部胀大,状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为临床表现。血鼓以胀病日久,青筋暴露,内有徵积,按之胀满疼痛,而颈胸部可见赤丝血缕为临床表现。4.闭症主要表现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和肢体强痉;脱症主要表现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和二便自遗,鼻息低微,脉细弱或脉微欲绝。5.含义有二:一则补益后天,即益胃养阴,健脾益气;二则清阳明之热邪。由于胃之津液来源于脾胃,肝肾之精血亦来源于脾胃的生化,若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津液精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筋脉失养,则肢体痿软,不易恢复。所以脾胃功能健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转旺,有利于痿病的恢复。故临床以调理脾胃为原则,但临证不能拘泥于此,仍需辨证及治疗。6.外感泄泻,多夹有表证,当进一步辨其寒湿、湿热与暑湿。寒湿泄泻,苔白腻,脉象濡缓,泻多骛溏;湿热泄泻,苔黄腻,脉象濡数,泻多如酱黄色;暑湿泄泻,多发于夏暑炎热之时,除泄泻外,尚有胸脘痞闷,苔厚腻。食滞肠胃之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脾之泄泻,以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情绪郁怒为特点;脾胃虚弱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黄肢倦为特点;肾阳虚衰之泄泻,多发于黎明之前,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为特点。四.论述题。1.(1)辨别阴水和阳水:阳水多因风邪外袭,水湿浸渍,致肺不宣降,脾不健运而成,发病较急,肿多由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紧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见烦热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表、热、实证,病程一般较短。阴水多因饮食劳倦,致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发病缓慢,肿多由下而上,既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无烦渴、小便短少,大便稀溏,神疲气怯等里、虚、寒症,病程较长。(2)辨别外感和内伤:外感者常有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脉浮等表证,病程短,起病急,以邪实为主;内伤者多有气虚、阳虚,甚或有阴伤见证,病程长,迁延反复,虚中夹实,以本虚为主。2.(1)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耳鸣如蝉,久发不已,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胁部隐痛,腰膝酸软,咽干口燥,少寐多梦,舌质红,苔少或无,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养阴填精。方用左归丸。(2)风阳上扰:眩晕欲仆,耳鸣,头痛且胀,面红目赤,急噪易怒,肢麻震颤,腰膝酸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遇劳、恼怒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治宜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方用天麻钩藤饮。(3)气血亏虚: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神疲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心悸少寐,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养气血,健运脾胃。方用归脾汤。(4)痰浊中阻: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脘腹痞满,纳少神疲,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5)瘀血阻窍:眩晕时作,头痛如刺,面色黎黑,口唇紫暗,肌肤甲错,健忘,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或细涩。治宜祛瘀生新,通窍活络。方用通窍活血汤。五.病例分析。证候分析:胃病日久,累及脾阳,脾胃阳虚,故胃脘部隐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虚弱,肌体失养,故神疲,四肢倦怠;脾虚不运,转输失常,故纳呆便溏;脾阳不振,寒湿内生,饮邪上泛则吐清水;舌脉皆为脾胃虚弱之变化。诊断:胃痛证型:脾胃虚寒治法:温中健脾方剂:黄芪健中汤合小半夏茯苓汤,或苓桂术甘汤加减。中医内科学试题3答案一.名词解释。1.尿浊是以小便浑浊,白如泔浆,排尿并无疼痛为主证。多由饮食肥甘,脾失健运,酿生痰湿,或病后湿热余邪未清,蕴结下焦,清浊不分而成。2.阴水是水肿的一种,多因久病,饮食劳倦致脾肾亏虚,气化不利而成。发病缓慢,肿多由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3.疟病日久,气机郁滞,血脉瘀阻,津凝成痰,最终使气滞血瘀痰凝结于胁肋之下,形成疟母。4.在急性热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称为战汗。5.关格是指肾气衰惫,致使气化失常,关门不利,浊毒内蕴,损脾伤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临床出现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6.嘈杂是指胃中虚空,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证。7.眩晕是因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证的一类病证。8.痢疾是由于气血邪毒凝滞于肠之脂膜,导致大肠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证的病证。9.肺痨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临床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10.六郁即气郁、血瘀、湿郁、痰郁、火郁、食郁六种郁病。11.血液溢于肌肤之间,皮肤出现青紫瘀斑,瘀点的病证称为紫斑。12.由于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发热称为内伤发热。13.腰软是指以腰部软弱为主证的病证,多伴有发育迟缓,头项软弱,手足瘫痿,甚则鸡胸龟背等证。14.行痹是由于感受风邪偏胜,出现的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的病证。15.水饮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二.填空题。1.寒邪内侵、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2.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3.阴痫、阳痫。4.虚实、实、气滞、血瘀、湿热、虚 、肝阴不足、肝肾精血亏虚。5.固涩敛汗。三.简答题。1.消渴的基本治则是养阴生津,清热润燥。在此基础上可配合清热生津,益气养阴,及润肺、养胃、健脾、滋肾等治则。病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者则应阴阳俱补。夹瘀血者应活血化瘀,并发症出现时视具体情况选用补肺健脾,滋养肝肾,益气养血,通络祛风,清热解毒,化瘀除湿等法。2.郁病的病机主要为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其初起病变以气滞为主,气郁日久,则可引起血瘀、火郁、痰结、食滞、湿停等,多数实证,日久则易由实转虚,随其影响的脏腑及损耗气血阴阳的不同,而形成心、肝、脾、肾亏虚的不同变化。3.辨别癃闭证候虚实的主要依据是若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体质较好,尿流窘迫,赤热短涩,苔黄腻或薄黄,脉弦涩或数,属于实证;若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体质较差,尿流无力,精神疲乏,舌质淡,脉细弱,属于虚证。4.(1)病机:阳黄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多为湿热证,阴黄为寒湿困脾,或肝郁血瘀所致,多为虚寒证。(2)病势:阳黄起病较急,病程较短,阴黄病程较长,病势较缓。(3)黄色:阳黄黄色鲜明如橘,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4)转化:阳黄日久,或过服寒凉药物,使湿从于寒化,而为阴黄,阴黄过用温燥,或复感外邪,造成湿热内蕴而转为阳黄,但多为虚中夹实。5.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气道挛急狭窄,通畅不利,肺失宣降,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6.实则清利,虚则补益。实证以膀胱湿热为主者,治宜清热利湿;以热灼血络为主者,治宜凉血止血;以砂石结聚为主者,治宜通淋排石;以气滞不利为主者,治宜利气疏导。虚证以脾虚为主者,治宜健脾益气;以肾虚为主者,治宜补虚益肾。四.论述题。1. 主证: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黏腻,或稠厚或稀薄,且于晨间咳痰尤甚,因痰而嗽痰出则咳缓,常伴体倦、脘痞,食少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脉濡滑。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用陈皮、半夏、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甘草。2.(1)辨外感与内伤:外感胁痛是指感受湿热之邪,湿热熏蒸于肝胆,疏泄调达失职,其起病急,伴寒热口苦,恶心呕吐:内伤胁痛多因肝气郁滞,瘀血内阻或肝阴不足所致,起病慢,病程长,少有寒热征象。(2)辨在气在血:在气者以胀痛为主,痛无定处,与情绪变化有关,在血者以刺痛为主,痛有定处,入夜尤甚。(3)辨在脏在腑:胁痛病位在肝胆,应辨其属肝属胆,胁痛在肝,疼痛部位可在胁肋的一侧或两侧,范围较广,而在胆者,每以右胁胀痛为主。然脏腑相连,肝胆每易同病。(4)辨虚实:因肝郁气滞、瘀血内阻、肝胆湿热而致者多属实,其疼痛较剧,痛而拒按,病程较短,肝阴血亏虚,肝脉失养之胁痛,其痛势隐隐,喜揉喜按,病程较长。五.病例分析。1.证喉分析:湿热下注膀胱,热盛伤络,迫血妄行,血块阻塞尿路,以致小便频急,热涩刺痛,尿色深红,小腹胀满疼痛;心火亢盛则可见心烦口苦;舌脉为实证之象。诊断:淋证证型:血淋(实证)治法: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方剂:小蓟饮子中医内科学试卷4答案一,名词解释。1.濡泄为泄泻的别名,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证的疾病,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2.走哺是以呕吐伴有大小便不通利为主证的一类疾病。3.时行感冒是指感冒病情较重,并且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流行,不分男女老少,得病后症状多相类似的感冒。4.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5.破伤风系外伤后创口不洁,感受风毒而成,临证出现以恶寒发热,苦笑面容,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证的疾病。6.胁痛是指因脉络痹阻或脉络失养,引发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7.急黄是指感受疫毒之邪,热毒炽盛,营阴耗伤,其起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色黄如金,伴高热烦渴,神昏谵语者。8.《诸病源候论-虚痨病诸候》中提出五劳的概念,即肺劳、心劳、肝劳、脾劳、肾劳。9.着痹由于感受湿邪偏胜,出现的肢体关节重着,麻木,酸痛的病证。10。自汗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11.消渴是由于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导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12.提壶揭盖之法是指根据 上窍开则下窍自通 的理论,应用开提肺气,或升举中气的治则,从而通下焦之气,达到通利小便的方法。13.疟病日久,疟邪久留,使人体气血耗伤,正气不足,每遇劳累,疟邪复与卫气相集而引起发病者形成劳疟。14.单鼓胀是指单以腹部胀大如鼓而四肢无恙者。15.暑厥属厥症范畴,指在炎热夏季,烈日曝晒或闷热之室工作过久,突然身热汗出,口渴面赤,继之昏厥,不省人事的一种病证。二.填空题。1.风、寒、湿、热。2.狭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3.补虚益损、解郁散结。4.寒、气、血、痰、痹阻。5.肾、肺、脾。6.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三.简答题。1.哮病与喘证都有呼吸困难的表现,但哮必兼喘,而喘不一定兼哮。哮以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喘以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2.便秘在辨证时应依据病人的排便周期、粪质、舌象分清寒热虚实。大便干燥坚硬,肛门灼热,舌苔黄厚,多属肠胃积热;素体阳虚,排便艰难,舌体胖而苔白滑者,多为阴寒内结;大便不干结,排便不畅,或欲便不出,舌质淡而苔少者,多为气虚;若粪便干结,排出困难,舌质红而少苔无津者,多属血虚津亏。3.基本病机: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基本治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4.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是形成鼓胀的基本条件;其次是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职,遂致水湿停聚;而由于肾脏的气化功能障碍,不能蒸化水液而加重水湿停滞,也是形成鼓胀的重要因素。其中气滞血瘀水停互为因果,是邪实的主要病理机制。正虚是气滞血瘀水停发展的必然趋势,故鼓胀所涉及的脏腑主要为肝脾肾。5.基本原则:治火、治气、治血。治火时,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治气时,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治血则根据病情的不同而采用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等法。6.两型:胃肠积热、气机郁滞。胃肠积热主证:大便干结,腹中胀满,口干口臭,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多汗,时欲饮冷,小便短赤,舌质红干,苔黄燥,或焦黄起芒刺,脉滑数或弦数。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方用麻子仁丸。气机郁滞主证:大便干结,欲便不出,腹中胀满,胸胁满闷,嗳气呃逆,食欲不振,肠鸣矢气,便后不畅,苔薄白或薄黄,或薄腻,脉弦,或弦缓,或弦数,或弦紧。治法顺气导滞,降逆通便,方用六磨汤。四.论述题。1.痹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在正气不足,卫外不固的情况下,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而入,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出现疼痛等症状。其发病机制是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痰浊阻络,痰瘀交结,经络痰阻,不通则痛,故治疗以祛邪活络,缓急止痛为法,祛邪即祛风,活络则治血,以达到疏通经络, 通则不痛 的治疗目的,故治疗痹病时配合养血活血之品以通畅气血而止痛。2.淋证的基本病机是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 临床上淋证往往见畏寒发热,此并非外邪袭表,而是湿热熏蒸,邪正相搏,或因湿热郁于少阳,所致,发汗解表,自非所宜。因淋证多属膀胱有热,阴液常感不足,而发汗解表用之不当,不仅不能退热,反而有截伤营阴之弊。若淋证确由外感诱发,或淋家新感外邪,兼见表证者,仍可适当配合辛凉解表之剂。由于淋家膀胱有热,阴液不足,即使感寒,亦易化热,故宜避免辛温发汗之品。至于淋家忌补,是指实热之证而言,诸如脾虚中气下陷,肾虚下元不固,自可运用健脾益气,补肾固涩之法,不必有所禁忌。五.病例分析。1.证候分析:肺脾同病,阴伤气耗,清肃失司,故咳嗽;气阴两虚,肺虚络损,则时有咯血,血色淡红;肺阴亏损,阴虚内热,故潮热颧红,时有盗汗;肺虚及脾,脾气受损,肺脾气弱,故面白神疲,气怯声低,身体消瘦,纳食减少,畏风怕冷;舌脉均为肺脾同病,气阴两虚之象。诊断:肺痨证型:气阴两虚治法: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方剂:保真汤加减。中医内科试题5答案一.名词解释1.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2.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入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3.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证,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4.目不瞑是古代医书对不寐症状的描述,即不能闭目的症状,现泛指不寐证。5.噎膈是由于食管干涩或食管狭窄而造成的以吞咽食物梗噎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入胃,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6.黄胖病是指肠中钩虫匿伏,蚕食血气,使气血亏虚,血败而不华色,表现为面部肿胀色黄,肌肤色黄带白,而目睛如故者。7.《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中提出 六极 的概念,即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8.痛痹是由于感受寒邪偏胜,出现的肢体关节紧痛不移,遇寒痛增,得热痛减的病证。9.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10.三消为上消,中消,下消的合称,主证分别为多饮、多食、多尿。11.厥证是由于阴阳失调,气机逆乱所引起的,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昏厥时间短,清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涡斜等后遗症。重者可一厥不醒而死亡。12.谵语是因阳明实热或温邪入于营血,热邪扰乱神明,而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的危重证。13.真心痛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症,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14.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管和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有物有声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无物有声为干呕。临床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合称为呕吐。15.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二.填空1.外邪袭肺、内邪干肺2.虚、实、肺、肺肾3.心、脾、肾、肺、肝4.气、痰、火、瘀5.胃、肝、脾、肾三.简答1.眩晕的病理变化有虚实两种。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其病位在头窍,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2.发汗、利尿、泻下逐水。3.辨病证之不同,辨病位之不同,辨证候之虚实。4.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羸瘦无力,行动艰难,甚则瘫软于床,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痛;而痹病却以疼痛为主要症状。5. 基于胸痹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的特点,其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从祛邪入手,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顾同治。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虚、寒凝、痰浊而疏理气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尤重活血通脉治则;本虚宜补,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之不足,有无兼见肺肝脾肾等脏之亏虚,补气温阳,滋阴益肾,纠正脏腑之偏衰,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在胸痹的治疗中尤其对真心痛的诊治,必须辨清证候之危重顺逆,一旦发现脱证之先兆,必须尽早投用益气固脱之品。6.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四.论述1.(1)细审主因:主要依据癃闭的临床特点及兼证的不同,分别寒热虚实,在脏在腑而进行辨证。(2)详辨虚实:由湿热蕴结,浊瘀阻滞,肝郁气滞,肺热气壅所导致者,多数实证;因脾气不升,肾阳亏虚,命门火衰,气化不及州都者,多数虚证。辨虚实的主要临床依据是若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体质较好,尿流窘迫,赤热或短涩,苔黄腻或薄黄,脉弦涩或数者,属于实证;若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体质较差,尿流无力,精神疲乏,舌质淡,脉沉细弱者,属于虚证。2.(1)寒邪内阻:腹痛急迫,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舌苔白腻,脉沉紧。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盛:腹部胀满,痞满拒按,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舌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治法:通腹泻热。方药:大承气汤(3)中脏虚寒: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方药:小建中汤(4)饮食停滞:脘腹涨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舌苔白腻,脉滑。治法:消食导滞。方药:枳实导滞丸(5)气机郁滞:脘腹疼痛,胀闷不舒,攻窜两胁,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药:柴胡疏肝散(6)瘀血阻滞:少腹疼痛,痛势较剧,痛如针刺,舌质紫暗,脉细弦。治法:活血化瘀。方药:少腹逐瘀汤五.病例分析证候分析: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以至呼吸急促,哮鸣有声;肺气郁闭,不得宣畅,则见胸膈满闷如窒,咳反不甚,咳痰量少;阴盛于内,阳气不得宣达,故面色晦滞带青,形寒肢冷;病因于寒,内无郁热,故口不渴而喜热饮;外寒每易引动内饮,故天冷或受寒即发,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皆为寒盛之象。诊断:哮病 发作期---寒哮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剂:射干麻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