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共基础知识历史:隋朝音乐文化-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隋朝音乐受北方民族音乐与南朝宋、齐的旧乐,宫廷乐歌杂有 胡声 。隋灭南朝陈后设置清商署来管理。隋炀帝时,设置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等九部乐。当时乐器有曲项琵琶、竖头箜篌、答腊鼓和羯鼓等,都是从北方民族和西域流传过来的,在当时已经知道音阶有七音而非五音而已。万宝常与何妥是隋朝有名的音乐家。何妥是何国(位于今乌兹别克)人,他还擅长哲学。592年以国子博士受命制定正乐,当时诸重臣议论纷纷,万宝常也参与讨论,然而一时没有结果。最后何妥用计让隋文帝采用黄钟宫而解决纠纷。何妥又为隋炀帝作御车 何妥车 。著有《乐要》、《周易讲疏》等书籍。万宝常著有《乐谱》。当时隋文帝受胡音与南朝 亡国之音 困扰,为了制定正乐召集牛弘、辛彦之与何妥等人整顿音乐,产生符合隋朝一统天下的国乐。当时重臣郑译、苏威与何妥等人讨论许久而没有定论。万宝常虽然表达意见,然而身分低下,其建议不被采用。不过他取得隋文帝的同意,以他所提的 水尺律 来调制乐器。万宝常虽有抱负,却因受一些权贵们的嫉恨,郁郁不得志而去世。他的音乐在当时被说成是 西域之乐,乃四夷之乐,非中士所宜行也。 《隋书 音乐志》也把八十四调误认为是郑译的理论,实际上这是万宝常的研究成果。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市民音乐的兴起-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6 19:58:41市民音乐的兴起公元960年,赵匡胤建国,史称北宋。1127年,宋徵宗、宋钦宗被金所俘,北宋亡。1127年5月赵构登基,史称南宋。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忽必烈统一全国,建国号 元 。1279年,元最后灭南宋,1368年,朱元璋称帝,元灭。在此历史阶段,音乐生活最大的变化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市民音乐大盛,而宫廷音乐呈现出衰微的趋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由于宫廷财力的不足,二是全国出现了许多较大的中心城市。音乐是依附于人的活动,全国大城市的增加,人口的聚集,为市民音乐活动提供了基础。在宋代,大城市中产生了许多大型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 瓦舍(又称瓦市、瓦肆、瓦子)。之所以称为瓦,为 来时瓦舍,去时瓦解 。其中专门演出的场所叫 勾栏 或是 游棚 。此时的艺人们已有了自己的行会组织,称为 社会 ,专门演出各种音乐艺术的团体,成为 社 或 社会 。城市发展促使市民音乐的繁荣,城市中小曲发展迅速,其他各类民歌如小唱、嘌唱、耍曲儿、叫声繁盛;说唱(即曲艺)达到成熟;戏曲艺术也得以正式确立;民间器乐合奏如 小乐器 、 清乐 、 细乐 、 鼓板 等大量出现,这些标志着我国市民音乐达到前所未有的阶段。第二节 说唱音乐的发展说唱是瓦舍勾栏中的重要艺术活动之一,元宋说唱比较重要的有:一、陶真,一种用琵琶或鼓伴奏的说唱,大约起源于北宋,盛行于南宋、金、元。它流行于农村,在南宋首都演出陶真的人多是盲人。其唱词与题材比较通俗,多是七字句,音乐上大概是上下句反复吟唱。二、鼓子词,宋代一种由散文的讲说和曲调轮流相间,反复说唱的题材。它以唱为主,其原始形式以鼓为伴奏,故称谓 鼓子词 ,后加上管弦乐伴奏,有三人以上配合表演,每段唱词之前有 奉劳歌伴,再和前声 的套话。鼓子词有一种结构比较简单,无故事情节,通常只用一个词调咏唱春、夏、秋、冬四季或十二个月的,唱前要加一段散文或韵文的 致语 。三、货郎儿,在宋代各种 叫声 (卖物吟叫之声)发展起来的一种歌调,到了元代,艺人们将货郎儿与散文体的讲述配合起来,形成说唱音乐。其结构时将货郎儿曲调分成前后两个部分,中间串插其他曲调,形成所谓的 转调货郎儿 ,并用几个不同的转调货郎儿,其间插入说白,来说唱故事,演唱者自摇串鼓伴奏。四、散曲,直接继承宋词音乐传统,并吸收其他说唱音乐形式的形成在元代的说唱艺术。散曲在宋词音乐基础上形成的小令,又叫 叶儿 ,是单个的支曲,是散曲的基本单位。除了小令外,还有套曲形式,套曲的结构复杂,分为引子、正曲和尾声三个部分。在套曲和小令的基础上加散文的说,讲述一个故事,便形成了说唱。说唱的散曲大量使用口语,较多的使用衬字。有较强的地方地方色彩。它的题材较窄,多为消极遁世、男女恋情、风花雪月之作,不讲戏剧性效果。元末出现了 南北合套 的形式:即由同宫调的南曲与北曲相间运用,以获得音乐上的对比。散曲的重要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张养浩等等。五、唱赚,北宋产生的一种用鼓、板和笛伴奏,并在缠令和缠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唱艺术。在体裁上,北宋的唱赚主要用缠令和缠达两种不同的曲式,缠令是由若干个曲调连接而成,前有引子,后有尾声;而缠达(又称转踏、传踏)是以引子开始,后有两个曲调轮流重复演唱。唱赚的形式到南宋绍兴年间,艺人张五牛将这种形式用于缠令与缠达中,从而确立了唱赚的形式。音乐有较高的艺术性,演唱难度也较大,其特点是用同一宫调,一韵到底。目前能见到的宋代唱赚,只有一套《圆社市语》的钟吕宫《圆里圆》,它是由九首曲牌组成的套曲,但有词无谱;另在《事林广记》中载有宋代俗字谱记写的唱赚套曲《愿成双》七个曲牌,有谱无词。六、诸宫调,宋代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由不同宫调的许多曲牌连接起来,其音乐特征是宫调的多样性。它是由多个曲式单元联合组成,中间插以说白,每一单元多寡不一的曲牌都用同一宫调,而从整体上说,它包含许多不同的宫调,这就是 诸宫调 名称的由来。产生于北宋熙宁、元丰、元祐年间(1068 1093),泽州人孔三传首创诸宫调,它发展盛行于南宋、金、元。诸宫调体制宏大,曲调丰富,表演时有说有唱,所用伴奏乐器主要是鼓、板、笛,后来用水盏打拍,或用弦索伴奏。目前保留下来的完整的诸宫调作品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全部唱词。此外,此时期还有 涯词 、 连厢词 、 覆赚 、 小说 、 鼓板 等说唱形式。总之,说唱艺术在宋金元时期达到了成熟的阶段。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重要音乐史实-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6 20:18:52重要音乐史实1、阿隆 阿普夏 洛穆夫阿隆 阿普夏 洛穆夫(Aaton Avashal cmov)是从小生长在中俄边境华人聚居小镇上的俄罗斯犹太人。在广泛搜集中国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以传说故事和传统戏曲音调创作歌剧《观音》及音乐剧《孟姜女》等,是中国歌剧发展过程中较成功的实践作品。阿隆 阿普夏 洛穆夫在中国民族化音乐剧乐曲创作,音乐教育,管弦乐队组织,音乐社团组成,中国音乐的国际交流及通俗音乐发展上,都曾做出重要的贡献,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名字。2、话剧曾孝谷《黑奴吁 天录》。现代著名话剧家郭沫若、田汉、老舍。3、黎锦晖与儿童歌舞剧黎锦晖湖南湘潭人。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1927年,他创办了 中华歌舞学校 ,后又组建 中华歌舞团 。1929年组织 明月歌舞团 ,并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1931年 明月歌舞团 并入联华影业公司。1949年后,他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作曲,1967年逝世于上海。在20世纪20年代他主要创作了12部儿童歌舞剧和24部儿童歌舞表演曲,还有许多歌曲、器乐曲等。重要的儿童歌舞剧有《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明月之夜》、《神仙妹妹》、《小小画家》、《最后的胜利》等。《麻雀与小孩》是他的处女作,《小小画家》是艺术性最强的一部作品,思想性最强的作品要属《可怜的秋香》。他的作品绝大多数是由他自己编写脚本和写歌词。他善于了解儿童的生活,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兴趣来选择题材,构思情节。他编写的歌词大多数都是通俗易懂,非常口语化,剧情的发展也很适合儿童的理解力,音乐语言比较简练、生动、明快。在音乐创作中,他吸收了大量民间音调(如民间传统曲牌、小调、戏曲音调等),故而使他的作品易于被人们接受。在他的作品中,有些如《小小画家》等,已开始对剧中人不同的性格进行了形象的刻画,对音乐的戏剧化发展进行了探索,这对后来中国歌剧的发展又一定的影响。他是中国近代第一位致力于儿童歌舞剧创作之人,为儿童歌舞剧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作品数十年来一直被儿童音乐教育作为题材,至今仍产生着重要影响。继儿童歌舞之后,黎锦晖转入了流行音乐的创作。《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是他早期的流行音乐作品,标志着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他还在30-40年代创作了一些中国最早的爵士乐作品,他的这些通俗音乐、爵士乐等都是开中国之先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