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日期问题_2019年考试岗位能力答题技巧

数学运算题,很多考生在做这部分题的时候要么耗费太多时间,影响到做其他部分的题,得不偿失;要么就是直接选择放弃采取蒙的方式,正确率又低。一、日期问题中的基本常识1.平年、闰年的区别方法:满足以下任一条件的年份即为闰年,否则为平年。①能被4整除但是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②能被400整除但是不能被3200整除的年份。2.平年的二月份有28天,一年有365天。闰年的二月份有29天,一年有366天。3.大月: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4.小月:4、6、9、11月,每月有30天。5.平年有52个星期多1天,闰年有52个星期多2天。6.大月有4个星期多3天,小月有4个星期多2天。7.平年的二月有4个星期,闰年的二月有4个星期多1天。二、日期问题的基本题型常考的日期问题基本题型为可以利用日期问题中基本常识做的题。A.星期三B.星期四C.星期五D.星期二A.星期日B.星期六C.星期五D.星期四三、关于日期的一个神奇的结论1.每一年当中的4月4日、6月6日、8月8日、10月10日、12月12日为相同的星期。2.每一年当中的3月3日、5月5日、7月7日、9月8日、11月10日为相同的星期。A.星期日B.星期三C.星期五D.星期四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2016考试岗位能力技巧: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在2016国家军队文职考试中可能考察的频率是非常高的,由于它所包含的题型种类比较多,所以在2016国家军队文职考试备考中也是最令考生头疼的一中题型。以下是关于行程问题常见考察形式及其解题技巧的归纳总结,考生只需要记住一些比较常规的公式和推导而来的结论,一般的行程问题都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一、基础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公式:s=v×t解题中基础公式的使用时,可利用公式中各个量的正反比例关系来解决问题。例。经技术改进,A、B两城间列车的运行速度由150千米/小时提升到250千米/小时,行车时间因此缩短了48分钟,则A、B两城间的距离为:千米千米千米千米答案为A。解析:列车的速度比为3∶5,时间比为5∶3,则48分钟相当于2份,每份24分钟。250千米/小时的话用时为24×3=72分钟(1.2小时),A、B距离为250×千米。此题中运用的是列车在两城市之间是一定的,时间和速度成反比,找到比例的变化关系和对应的实际值,即可得到答案。二、追及和相遇问题1.相遇问题(如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在t时刻相遇)公式: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S和=(v甲+v乙)×t相遇2.追及问题(如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同向出发,在t时刻甲追上乙,v甲v乙)公式: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S差=(v甲-v乙)×t追及例。一支600米长的队伍行军,队尾的通讯员要与最前面的连长联系,他用3分钟跑步追上了连长,又在队伍休息的时间以同样的速度跑回了队尾,用了2分24秒。如队伍和通讯员均匀速前进,则通讯员在行军时从最前面跑步回到队尾需要多长时间?秒B.1分钟C.1分48秒D.2分钟答案为D。此题中运用的包括了行程问题的基本公式、追及问题和行程问题。解析:设通讯员和队伍速度分别为v1,v2,则当通讯员追上连长的过程中有v1-v2=600÷3=200米/分钟,而他在队伍休息也就是静止的时候回到队尾的过程中有v1=600÷米/分钟,所以v2=250-200=50米/分钟,当通讯员与队伍均匀速前进时,相当于两者相遇,所需时间为600÷(50+250)=2分钟。3.多次相遇问题(如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在t1时刻甲乙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如是往返)可得到结论如下从第一次相遇甲乙所走的路程比上第二次相遇甲乙所走的路程至第n次相遇路程比=1:2:2:……2:2由于甲乙速度不变,从甲乙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比上第二次相遇所用的时间至第n次相遇所用的时间比=1:2:2:……2:2例。A大学的小李和B大学的小孙分别从自己学校同时出发,不断往返于A、B两校之间。现已知小李的速度为85米/分钟,小孙的速度为105米/分钟,且经过12分钟后两人第二次相遇。问A、B两校相距多少米?答案为D。解析:设A大学和B大学之间的距离为S,因为小孙和小李相遇两次,则两人走过的路程总共为3S,根据题意可得:12×(85+105)=3S,解得S=760米。此题为典型的多次相遇问题,题中利用多次相遇问题中的常用结论即可解题。三、流水行船问题此类问题中有两个基本公式:推导得到公式:v顺水=v船+v水v船=(v顺+v逆)/2v逆水=v船-v水v船=(v顺-v逆)/2小结:在行程问题中,虽然体型的考察形式是多变的,但是只要把握好行程问题中的基础公式和规律,还是有比较清晰的解题思路的,所以对于一些常规的公式和常考题型的特征和解题技巧还是要着重了解和记忆的。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2016年考试岗位能力技巧:动物世界的追及问题

在军队文职考试岗位能力的行程问题中,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可谓是“元老级”基础题型,其中,追及问题尽管很基础,但如果涉及动物世界,还是让好多考生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关系,不知道从何下手。今天就告诉大家如何巧解动物世界的追及问题。如何来求狮子与羚羊的速度之比呢?在行程问题中最基本的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因此要求出速度之比,只需要求出在单位时间内狮子与羚羊所奔跑的距离之比即可。假设狮子的步距为5(特值法),则羚羊步距为4(比例法);则在狮子跑了5×11=55时,羚羊跑了4×13=52,因此狮子与羚羊的速度之比为55:52。由于速度之差:狮子的速度=追及距离:狮子奔跑的距离,因此狮子奔跑的距离为米,因此选项C正确。在这道例题中,突破口就是追及时间一定,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2与例1提问方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在例题1中,衡量距离的长度用的单位是“米”;而在例题2中需要用狼步作为衡量“单位”。因此,我们需要将追及距离用狼步来表示。由于“野兔跑8步的路程,狼只需要跑3步”,所以兔子跑了80步的距离,狼步需要30步。这里再次运用了正比思想。故追及距离为30狼步。由于速度之差:狼的速度=追及距离:狼奔跑的距离,因此狼为了追上兔子需要奔跑的距离为狼步。选项B正确。从国家军队文职考试网列举的两道例题中可知,巧解动物世界追及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不变量,反复运用正比思想。所以,看似复杂的“文字问题”在数学思维的作用下都可以转化为简单明了的数学关系,这便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

2015山东军队文职岗位能力备考:数的拆分问题

数的拆分问题是常考的题型之一,考察对数的基本特性的掌握,通常此类问题都比较灵活。一般来说此类问题整体难度不大,不过像考试中常用的代入法等再在此将不再实用,故掌握方法就变得特别重要。下面红师教育网就和大家分享几种常用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1.分解因式型:就是把一个合数分解成若干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运用此方法解题首先要熟练掌握如何分解质因数,还要灵活组合这些质因数来达到解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