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重庆军队文职招考考试:掌握核心技巧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综合分析题不再“避之不及”

综合分析能力作为申论考试大纲要求的基本能力,近年来在申论考试中有加强的趋势。很多省份事业单位申论考试中也都涉及到综合分析题型的考查。相对于归纳概括题型,综合分析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这也是很多考生一看见综合分析题目就避之不及的原因。能否漂亮准确地作答好综合分析题目,这就成为事业成公的关键。今天,专家跟大家一起学一下综合分析的核心技巧。明确作答思路。综合分析讲求一定的作答逻辑,即答案需按照是什么(提出观点)、为什么(展开分析)、怎么办(提出对策)的逻辑进行呈现。以我们军队文职招聘常考的解释型综合分析为例,对于是什么环节来说,就是要解释题干划线部分句子或概念的含义。其次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策。找全分析要素。综合分析重点就是在分析部分。在具体的分析环节,我们通常会分析:问题、原因、影响、特点等等。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对问题词、原因词、影响词有高度的敏感性。以2017年山西军队文职招聘第二题的作答材料为例:法国哲学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当我们环视周围,不是可以看到很多实用教育导致的伪成熟的孩子么?在这个材料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发现三个影响词:造就、造成导致,所以我们找到三个影响,即造成早熟果实,造就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伪成熟。经过要点的合并加工,最后得出一个要点:导致伪成熟。理解提出对策。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解释型综合分析题目来说,提出对策部分,原则上是要求写直接对策,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根据问题、原因去推导对策,所以在提出对策部分,大家重点关注对策词就可以,常见的例如:应该、要、必须。

2019吉林军队文职招考考试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公共基础写作技巧:比较型综合分析解题目思路

比较型综合是综合分析的题型之一,也是申论综合分析题的常考题型,经典题型,当然也是难点题型。今天专家为同学们剖析下比较型综合分析到底如何解答。一、题型认知什么是比较型综合分析:1、从语言设计:比较型综合分析的问法会直接问,请你作比较分析2、从题干设计上来说,比较型综合分析会设置2个分析对象,形成对比,让做比较分析。但是要注意,并非所有的有2个分析对象的都是比较型综合分析,要看题干问法。例如:(二)给定资料5中描述了农村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事例,请对这些事例进行评析。(15分)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正确。篇幅不超过250字。这是2015年军队文职招聘的一道题目,虽然分析对象不止一个,但是并没有让我们做比较和对比,所以只要当做正常的多个评论型综合分析来解答就可以。二、为什么要做比较分析在做比较型综合分析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就是做比较的目的和意义何在。联系实际,就像买东西比较2个产品一样,会通过不同方面的比较,从而得出一个选择,可能是有一个更好,你选择了其中一个,也可能2个各有优势,都是不错的选择,也可能2个都有一些不足,所以你谁都不选,还有更好的选择。这是生活中的类比,其实做题目一是一样,如果说生活对比是为了得出一个最后的选择,那么做题目也是一样,这是这个选择更多是一种结论、或者评型。三、如何做比较,作答思路如何做比较分析呢,这可能是我们很多同学困惑的一个点所在,以至于在做题目的时候,尤其在面对军队文职招聘的材料,面对2个案例、事例,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做一个类比,比如我们吃饭,那选择麦当劳还是肯德基呢?这个时候我们就比较下两家店,比如服务?价格?口味?环境?菜品?等等,你会发展,如何比较的重点在于你得找到一个可以衡量两者的共同标准,在这个之下去比较那个好那个不好,或者各自如何。就好像你没法把汉堡和奶茶一起比较,因为,没有可比性,所以,比较的核心往往在于找到那个比较的标准。当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比较,有些时候可能不仅仅是简单无数个这种一一对照的对比,还有可能是全面分析2者后,通过我的分析就能就能得出对2者的一种比较。所以比较型综合分析也有2种作答思路:思路一:1、概括分析对象A,概括分析对象B,总评2、全面分析A,全面分析B3、得出结论对策思路二:1、概括分析对象A,概括分析对象B,总评2、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比A\B3、得出结论对策那这个时候可能又会纠结,到底如何选择呢,这要看材料,也要看做题目时候的实际情况,如何自己能够很有条理的找到对比的点,那么思路二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觉得材料要点比较散乱,不知如何形成对比,不如采取思路二更加明智。资料2前不久,一位网友发布的为让孩子上幼儿园,妈妈教孩子说谎的微博引发热议。该网友在等待幼儿园报名时听到一对母子的对话,被当场雷倒。M妈妈:待会儿老师问你妈妈在哪上班?孩子:工商局。M妈妈:爸爸在哪儿上班呢?孩子:公安局。M妈妈:你给我记住了,否则报了名也没希望。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议论:网友A:非常理解这位妈妈,这样做无非是想让孩子能进个好一点的幼儿园,在这个拼爹拼妈的年代,实属无奈之举。网友B:这位妈妈真是糊涂!这样冠冕堂皇的说谎,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很重要。网友C:上学要给老师送卡,看病要给医生送红包,打官司要给法官送礼如果你不照做,你的孩子可能就要受到排挤,你的病可能看不好,你的官司可能打不赢在这样的世风面前,只有傻子才会坚持做人的底线,除非你不想办成事。网友D:我们教孩子不要闯红灯,但我们为了赶时间,经常闯红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们教孩子谦让、诚实,但现实社会总让老实人吃亏让孩子不受伤害地成长是父母的责任,早点让孩子了解、适用这个社会未必是坏事,大道理有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资料3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这两年除夕夜守岁的主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看春晚,一个是抢红包。去年用摇一摇的方式抢,今年又多了咻咻咻。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2016年2月8日零时,共有万名支付宝用户共同分享了总值亿元人民币的现金红包。平均下来,每人271.6元。对于口袋逐渐鼓起来的中国人来说,两三百元抵不上一顿饭钱,但是为何会有数以亿计的用户抢红包?有网友调侃道:自从有了红包以后,抢红包已经完全摧毁了我的价值观。以前地上掉一毛钱我连看都不看,现在抢到1元我就觉得是一笔巨款,超过5元我就窒息了,超过10元眼眶就湿了红包的风头俨然盖过了压岁钱。传统的压岁钱多是长辈给晚辈,而红包,平辈、晚辈、长辈之间都可以给,也不局限于春节期间。如此富有弹性,难怪会大受欢迎。某大学的N教授是红包热中的老古板,从不参与微信抢红包。这主要源于2015年中秋节期间的一次教训,一个熟悉的学生家长定向给他发了一个红包,点开一看竟有1000元之多,这严重触及了N教授的师德底线,后来费了很多周折才退了回去。从此,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所有收到的红包一律不打开,任其自行退回;朋友圈中的红包只看不抢。但他的学生深受网络影响,抢红包已经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为了促进师生的良性互动,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和隔阂感,N教授后来又对自己的规矩进行了调整,红包可以发,但绝不收。上学期期末复习备考期间,N教授给所在课堂上的学生发放了200元的大红包让学生抢,学生们纷纷表示好,就连曾受过他严厉批评的两个学生也留言道:谢谢教授财神!一定好好努力!(二)给定资料2中的M妈妈与给定材料3中的N教授在面对世俗习惯与社会潮流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法,请对此进行比较分析。(15分)要求:分析透彻,观点正确。篇幅250字左右。参考答案:M妈妈应对世俗习惯采取完全顺从,N教授应对社会潮流在坚守底线基础上,积极融入。相比而言,N教授做法更可取。在面对拼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石世风,M妈妈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幼儿园,教孩子撒谎,虽然有无奈的原因,但是却突破了做人做事底线的方式,不仅仅会影响子女未来,也会加剧不良世俗习惯的恶化。而N教授只发不收红包,通过红包促进的师生的良性互动,消除了隔阂感与距离感,也通过调整避免家长送礼,始终坚守师德底线。因此,在面对世俗习惯于社会潮流时,我们可以积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适当参与,积极融入,但是要始终坚守原则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