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考试岗位能力备考之图形推理典型题(二)图形视觉推理

传统的视觉推理一般为四四模式,具体来说:左边一组是四个图形,这四个图形按一定规律排列,第五个图形应从右边(或下边)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此外,还有些特殊类的图形,也有自己的规律,如逻辑推理类的图形需依照已有的规律,推导出下一处应该是哪个图形。 随着考试的发展视觉推理的延伸为三四模式五四模式,即从三个或五个已知图形中推导规律,进而在四个选项中找出符合规律的正确选项。虽然该种题型形式上与传统视觉推理略有不同,但其实质缺无差别,一般运用的规律也与传统视觉推理相似。 1.三四模式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视觉修辞理论-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26 21:17:11视觉修辞理论(Scott,1994)--对图片的感知三种有关视觉传播的思考方式:1.现实的透明再现2.情感或情绪诉求的载体3.图像符号组成的修辞论述图像的非语言学本质:与语言相比,视觉是更加有吸引力的、冲击力的、主动性的,能够深入到观者的情感和潜意识层面的。视觉修辞:互文性视觉修辞研究的首要的、根本性的任务就是研究视觉产品中的修辞性和传播性要素、成分、特征、实体有哪些,是如何作用于观者的,如何传播的,产生了什么意义。由于视觉产品不是清晰的、严密组织的、理性的,视觉产品一旦产生,就独立于生产者的目的、意图。观者的观看感受可能是凌乱的、情绪化的、碎片性的。与传统修辞学的说服功能所强调的控制性相反,视觉修辞的效果可能是反控制的、折衷性的、互文性的、多元性的、复杂的。第6章 宣传分析:解码及效果的最初理论宣传与传播理论的密切关系1927年,拉斯韦尔的博士论文出版:《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引起轩然大波宣传分析关乎传播理论的两个重要领域1.态度改变/attitude change2.大众传播的普遍效果/general effects对宣传的分析启发了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早期理论1.子弹论/枪弹论/魔弹论(bullet theory)2.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宣传的学术定义拉斯韦尔的定义相对宽泛:以重要的符号,或者,更具体一点但欠准确地说,就是以消息、谣言、报道、图片和其他种种社会传播方式来控制意见的做法广义而言,宣传是通过操纵(口语的、书面的、图片的或音乐形式)的象征物来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布朗对宣传propaganda与说服persuasion做了区别说服:利己。操纵符号以促使别人产生某种行为。宣传:损人利己。说服努力的目标,对传播者/说服者有利,对接受者/被说服者不利。可以包括大多数广告行为、大多数政治竞选活动,大多数公共关系。宣传的涵盖范围大多数广告行为:目的不在于接收者的利益,而是帮助广告商扩大销量大多数公关活动:目的不在于接收者的利益,而是帮助公司树立美好形象大多数政治竞选活动:目的不在于接收者的利益,而是帮助候选人竞选宣传的 最高 境界:竞选广告阿扁:( 台湾之子 2000竞选广告;马英九: 万马奔腾 2008竞选广告)宣传教育出于对宣传威力的担心,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特里尔成立了宣传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Propaganda Analysis),旨在 成功地教导人们如何不那样思考 (即,反宣传)为了不受宣传的影响,坎特里尔主张:首先要能够识别出宣传家所使用的技巧或目的其次,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偏见,深刻地理解与反思自己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人眼的生理与色彩视觉-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1 23:10:26人眼的生理与色彩视觉所有的色彩视觉(包括色相、明度、纯度)都是建立在人的视觉器官的生理基础上的,所以研究色彩还必须了解视觉器官的生理特征及其功能。1.人眼的构造及功能眼球:人眼的形状像一个小球,通常称为眼球,眼球内具有特殊的折光系统,使进入眼内的可见光汇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含有感光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这些感光细胞把接受到的色光信号传到神经节细胞,再由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枕叶视觉神经中枢,产生色感。眼球壁有三层膜组成。外层是坚韧的囊壳,保护眼睛的内部,称为纤维膜,它的前1/6为角膜,后5/6为白色不透明的巩膜,中层称葡萄膜(或血素层、血管层),颜色像黑紫葡萄,由前向后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内层为视网膜,简称网膜。(图20)角膜:眼球最前端是透明的角膜,它是平均折射率为1.336的透明体,俗称眼白,微向前突出,曲率半径前表面约7.7毫米,后表面约6.8毫米,光由这里折射进入眼球而成像。虹膜:在角膜后面呈环形围绕瞳孔,也叫彩帘。虹膜内有两种肌肉控制瞳孔的大小:缩孔肌(即环形肌)收缩时瞳孔缩小;放孔肌(即辐射肌)收缩时则瞳孔放大,其作用如同照相机的自动光圈装置,而瞳孔的作用好似光圈。它的大小控制一般是不自觉的,光弱时大,光强时小。晶状体:晶状体在眼睛正面中央,光线投射进来以后,经过它的折射传给视网膜。所谓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以及各种色彩、形态的视觉或错觉,大部分都是由于水晶体的伸缩作用所引起。它像一种能自动调节焦距的凸透镜一样。晶状体含黄色素,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它影响对色彩的视觉。玻璃液体:把眼球分为前后两房,前房充满透明的水状液体,后房则是浓玻璃体。外来的光线,必须顺序经过角膜、水状液体、晶状体、玻璃体,然后才能到达网膜。它们均带有色素,随环境和年龄而变化。黄斑与盲点:黄斑是网膜中感觉最特殊的部分,稍呈黄色。色觉之所以有很大的个人差异与黄斑是有关系的,位置刚好在通过瞳孔视轴所指的地方,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最集中的所在,是视觉最敏锐的地方。我们看到物体最清楚时,就是因为影像刚好投射到黄斑上的缘故,黄斑下面有盲点,虽然是神经集中的部位,但缺少视觉细胞,不能看到物体影像。视网膜:视网膜是视觉接收器的所在,它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神经中心。眼睛的感觉为网膜中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所致。视杆细胞能够感受弱光的刺激,但不能分辨颜色,视锥细胞在强光下反应灵敏,具有辩别颜色的本领。在中央凹处之内,只有视锥细胞,很少或没有视杆细胞。在网膜边缘,靠近眼球前方各处,有许多视杆细胞,而视锥细胞很少。某些动物(如鸡)因视杆细胞较少,所以在微光下,它们的视觉很差,成为夜盲。也有些动物(如猫和猫头鹰)因视杆细胞很多,所以能在夜间活动。视觉过程:入射光到达视网膜之前,是主要折射在角膜和晶状体的两个面上的。眼睛内部各处的距离都固定不变,只有晶状体可以突出外张,所以有聚像于网膜上的功能,这完全靠晶状体曲率的调整。如果起调节作用的睫状肌处于松弛状态,从远处射来的光线经折射后,恰好自动聚焦在网膜的感光细胞上。假如眼睛有病态,聚焦就落在较前方或较后方,落在网膜前面叫近视眼,落在网膜后方叫远视眼。正常人眼在观察近处物体时,可调节收缩睫状肌,使晶状体突出一些,这样由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经晶状体凸出面的折射后,仍然可以汇集在视网膜上成像。由于凸出的曲率有限度,因而过于靠近眼睛的物体,它的成像不能落在视网膜上。水晶体的弹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调节的本领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因此发生老年性远视。要使近处的物体落在网膜上,可用聚光镜将远处的光线收拢,方能使聚焦恰当地落到视网膜上,达到正常视觉。视觉与年龄:视觉发生于出世后约一个月左右,大致一年以后即可对所有色彩具备完全感受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大约30岁开始)其效力日趋衰退(50岁以后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