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与政治分析方法-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12-30 20:23:07第一节 政治的含义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1. 道德政治观分析这种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因此,它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这种政治观在中西方文明史上有长久的影响。中国儒家学说关于政治即 公正 的阐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就是最大的 善 的看法,都是其典型体现。道德或者伦理政治观是从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社会价值判断的角度对于政治进行的解释,因此,被认为是一种 应然 的政治观。这种政治观揭示了社会政治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政治的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但是,这一政治观有其弱点:它仅仅从 应然 的角度出发把握政治,因此,不能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同时,它以抽象的伦理价值掩盖了社会利益冲突和权力过程,因而没有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2.权力政治观分析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典型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率先把道德和政治权力分离出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现在西方诸多思想家,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也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权力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内容,其认识和把握政治的角度强调 实然 性,因此,又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政治观。这种政治观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尤其是指出了权力这一政治的重要内容。但是,它忽视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没有看到 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3.管理政治观分析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就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他曾从管理的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 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 。当代西方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政治涵义的,也不在少数,如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认为: 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英国政治学家也指出: 政治是 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管理 的进程。认为政治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两个特性,一是政治的公共性,二是政治的管理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一政治观既忽视了并非所有众人之事都有具有政治性,又忽视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的一面,这些都影响了它对于政治含义把握的全面性。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在当代西方政治学界,得到广泛承认和采用的政治观,是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的: 政治就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包含三层基本意思:a) 认为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b) 认为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c) 认为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戴维。伊斯顿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和基本方式,同时,指明了政治与非政治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是权威性的存在,因此,有特定的合理因素。但是,这一政治定义存在的缺陷是,它没有揭示社会需要权威性价值的深层动因。同时,它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既有社会价值,而忽视了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样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把政治活动仅陷于决策,而忽视了在决策之外,政治活动还包含着斗争、统治、规制、参与等活动。其它还有一些别的政治观。这些政治观都没有能够深刻而全面地确定政治的涵义。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2 20:15:29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两种基本行为方式或两种基本政治行为,既有许多共同点,也有许多明显的区别。二者的共同点在于:一是它们都属于国家的政治行为;二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特定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秩序;三是它们都统一于国家的职能。政治统治是实现阶级统治职能,政治管理则主要是实现社会管理职能。由于政治管理和政治统治都是维系国家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二者之间密切相联:政治统治是政治管理的前提,政治管理是政治统治的基础。正因如此,许多人往往将它们等同看待。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之间虽然有许多相同之处,但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或区别。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从主体上看,政治统治的主体是统治阶级或阶级意志的代表 国家政权。而政治管理的主体只能是社会的少数人。从组织形态看,政治管理主体的范围更广一些,即除国家政权外,在一定条件下,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和与国家政权密切相关的某些政治社团,也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政治管理主体,承担着一定的政治管理职能。②从客体上看,政治统治的客体既可能是社会的多数人(如在剥削阶级社会就是这样),也可能是社会的少数人(如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政治管理的客体在任何社会都是多数人。③从原则和要求上看,政治统治强调和追求的是秩序和稳定,而政治管理更强调秩序与效率。④从功能上看,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利益的直接体现和外化,而政治管理则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直接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间接体现。三、政治管理的特征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管理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性政治行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政治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政权;第二,政治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大众及其政治生活;第三,政治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力运行过程,带有很大的权威性和普遍的强制性;第四,政治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政治参与与政治秩序-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31 18:45:46政治参与与政治秩序二者关系复杂,不仅涉及政治参与本身性质、结构和方式,而且与政治制度化水平和特定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密切相关。(1)自由主义模式(卡尔。多伊奇,李塞普)公民参与政治程度越高,政治体制对公民要求的反映就越灵敏,从而能提高公民对政治系统认同感和归属感,后者直接关系这个政治系统的稳定。(2) 差距 模式政治参与骤增与政治制度化水平相对低下。①社会动员(需要的形成)/经济发展(需要的满足)=社会颓废②社会颓废/流动机会(少)=政治参与(向政体施压)③政治参与扩大/政治制度化水平低=政治动乱政治精英选择:①技术统治模式:抑制参与 经济增长 分配不平等 抑制参与恶性循环 参与爆炸②大众模式:广泛参与 社会经济平等 经济减缓 引发冲突 参与内爆◆ 政治冷漠:表示政治参与行为的缺乏,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这种状况产生原因:在长期政治浩劫中,公民对政治反感,失去信心;社会制度完善的国家,大部分问题已经被解决,公民觉得无所谓;弊端是:不利于政府对实际情况掌握,出现决策专断,甚至导致政治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