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对跨国银行的法律管制-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0 17:51:08对跨国银行的法律管制一、跨国银行:一般是指在一些不同国家和地区经营存放款、投资及其他业务的国际银行,由设在母国的总行和设在东道国的诸多分支机构组成。跨国银行在国外设置的分支机构,一般都根据各种分支机构的特点,结合东道国的法律规定作出具体选择,其形式及主要特点:(一)代表处。最简单的分支机构形式,不具有东道国的法人资格。不经营银行业务。(二)经理处。级别高于代表处,但低于分行,不具有东道国的法人资格。可以经营贷款业务、货币市场业务及外汇市场业务、票据兑现业务及托收和信用证业务。但不能办理存款业务。(三)分行。跨国银行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最重要形式,不具有东道国的法人资格,是总行的组成部分,受总行的直接控制。(四)附属银行。在东道国注册成立,具有东道国的法人资格,是独立于总行的经济实体,既可以由总行全资拥有;也可以合资设立,但总行对其拥有控制权。(五)联属银行。其性质与附属银行基本相同,只不过总行参股份额较少,没有控股权而已。(六)联营银行。由不同国籍的几家银行作为股东而建立起来的国际银行,具有东道国的法人资格。不吸收存款,一般从事某些特定地区和领域的贷款业务。二、母国对跨国银行的法律管制:除了适用有关对国内银行的监管规定外,还包括以下两方面的特殊规定:(一)对国外分支机构设立的法律管制。通常,发达国家管制较松,发展中国家管制较严。(二)对国外分支机构经营的法律管制。一般而言,较之对国内分支机构的管制要更为宽松,并富有弹性。三、东道国对跨国银行的法律管制(一)对跨国银行进入的法律管制,具体管制措施有:1.对跨国银行进入形式的限制。发达国家一般不限制,但又是作必要引导。发展中国家多实行不同程度的限制:少数只允许跨国银行在本国设立代表处,不能从事银行业务;有的不允许跨国银行在本国开设分行;不少发展中国家禁止跨国银行控制本国银行,或者对跨国银行在本国银行的参股比例设置最高限。2、各国立法规定的跨国银行进入本国必须符合的条件:(1)申请银行的资信要求,其目的在于保证设立的跨国银行安全可靠,阻止外国小银行进入。(2)对申请银行的审慎性条件要求。这方面的要求主要有,申请银行必须具有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具有稳健的风险管理体系等。(3)拟设分支机构的最低资本金要求;(4)拟设分支机构从业人员的要求。各国法律一般都要求这些机构的人员(尤其是经营管理层)必须具有良好的从业素质和经验;(5)申请银行母国的监管要求。此外,一些国家要求总行出具 意愿书 或类似的正式宣誓书,表示其对在东道国开设分支机构的支持。3.对跨国银行的进入实行对等原则。指本国准许外国银行进入,以该外国准许本国银行进入为前提条件。甚至要求两国在对方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形式也必须对等。4.对跨国银行进入的公共利益保留。由于公共利益保留是一个 弹性 概念,各国可以根据本国需要作出灵活解释,这一保留措施是各国阻挡外国银行进入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述-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15 15:04:0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1、统考的观点(1)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要求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2)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和采取不同的方法(3) 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要求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因材施教(4)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给予合适的教育,以促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观点(1)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的发展(2)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的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3) 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4) 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的发展(5) 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作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3、柳海民《教育原理》的观点(1)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我们的教育必须根据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等(2)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3)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进行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以促其得到更好的发展(4)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4、孙俊三《教育原理》的观点(1) 顺序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顺序的要求,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不可 揠苗助长 、 凌节而施 ,否则,就会欲速不达,甚至产生教育的负效应(2) 阶段性又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阶段性。我们在确定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时都必须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 使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在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相应的特点, 绝不能 一刀切 、 一锅煮 。还应该看到, 个体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又是相互联系的, 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前一阶段内准备了向后一阶段的过渡,每一阶段是相互衔接的,不能截然分开的(3) 不均衡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应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探明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以便加快个体身心发展速度,早出人才,快出人才(4) 差异性要求我们的教育除必须掌握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外,还必须研究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了解个体不同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式,了解每个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每一个个体的特殊才能、潜力和积极因素,弥补各人的短处和不足,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具有各种个别差异的学生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使个体的身心得到最充分的发展(5) 稳定性为现代教育大规模培养人才的集体性教育提供了基础,这就要求教育根据发展阶段的稳定性,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和措施。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掌握每一发展阶段中那些比较稳定的共同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6) 可变性要求教育充分利用发展的可能性,走在发展的前面,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育内容,改革旧的教育教学模式,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展(7) 互补性的存在使教育者乃至每一个人树立起这样的信心:不管个体自身条件处在怎样的状态下,只要生命还存在,发展的可能也就存在,生命与发展的可能永远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