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基本的竞争战略-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6 15:20:44基本的竞争战略波特认为企业的其他战略都是在这3种基本战略的基础上制定的,因此有必要对这3种基本的战略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这3种基本的战略如图11-4所示。图10-4 3种基本战略这3种战略就是成本领先战略、标新立异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波特认为这3种基本战略概念的深层含意是竞争优势为任何战略的核心所在,而创造竞争优势要求企业做出选择 如果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它必须要选择它所要获得的竞争优势的类型以及活动于其中的镜框。[8]波特对这3种基本的战略进行了分析:1、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是这3种战略中最明确的一种,它主要包括追求规模经济,专有技术,优惠的原材料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使得企业的产品成本处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以下,以获得较大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在很大程度上成本领先战略依赖于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即使这样,也不能放弃企业的特异追求。2、标新立异战略(特异优势战略)这种战略是企业力求使得自己在行业内部独树一帜,它在行业内有一种或多种特质,以它特质获得溢价的报酬。这种战略主要依赖于建立的基础产品本身、销售交货体系、营销渠道、及一系列其他的因素。但是追求这种优势的企业也不能放弃追求成本领先地位。3、目标集聚战略波特认为这种战略是着眼于行业内的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做出选择,这一战略与其他战略相比是不同的,集聚战略的企业选择行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并量体裁衣使其战略为它们服务而不是为其它细分市场服务。集聚战略有两种形式,成本集聚战略和特异成本战略,成本集聚战略是在一些细分市场的成本行为中发掘特异,而特异集聚战略则是开发特异细分市场上顾客的特殊的需求。这些差别意味着多目标竞争者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这些细分市场。这样就取得了竞争的优势。然而如何分析和实施这些战略呢?波特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分析工具即价值链。三、价值链波特的观点是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关键,是企业是否能搜取其为买方创造的价值,或是否确保这种价值不落入他人的手中。[9]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所支付的价格,价值用总收入来衡量,总收入则是企业产品得到的价格与所销售的数量的反映。如果企业所得的价值超出了创造产品所花费的各种成本,那么企业就有盈利,因此分析竞争地位时必须使用价值,而不是成本,所以应该采取价值链的方法。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而这个价值链中的各种活动反映了企业的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和这些活动本身的根本的经济利益。[10]波特认为一定水平的价值链是企业在特定的行业内活动的组合。且竞争者价值链之间的差异是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来源。他把企业的整个活动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是涉及到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给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任何企业的基本活动都可以分为下图中的下半部分的5个方面的内容。辅助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外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以相互支持,整个活动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地下养分、水分的互补与竞争-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20 14:56:37间、混、套作地下因素的互补,表现为营养异质效应,即利用作物营养功能的差异,正确组配作物所起到的增产、增收作用。作物的营养生态位不同。利用其营养生态位的异质性,可以协调地全面均衡地利用地力,提高产量。首先,作物的根系有深有浅,有疏有密;分布的范围,尤其是密集分布的范围都不相同。深者如乔木树种可达数十米之多,浅者如草本植物仅数十厘米。在农作物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别,棉花、高粱、玉米的根系较深:,而水稻、谷子、甘薯、花生较浅,例如小麦最深的根可达150cm以上,向日葵达240cm,而水稻只有50一60cm,大豆根系86.5%处于0一10cm土层内,至40一50cm处只占其根量的0.4%。由于各作物根系的不同,它们种植在一起,在地下分布的位置存在着互补现象。黄淮海平原的桐农间作,其中泡桐的主根深,须根少,功能根群主要分布在土壤50cm以下的层次内;而小麦属于须根系,根细而密,功能根群主要在40cm土层以内。它们间作起来能够恰当地利用不同土层的水分和养料。稻田放养红萍,它们的根系分别伸展在土层和水层之内,吸收不同空间的养料,互不妨碍,各得其所。红萍又可与蓝藻共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水稻的产量。不同作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料,在种类上和数量上也有不同。玉米和小麦都是需水需肥较多的作物,并且更需要较多的氮素养料;烟草和甜菜施用氮肥偏多,反而影响其工艺品质;豆类能固定自身需氮总量的1/4一1/2,绿肥作物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甘薯和芝麻对于钾素有着特殊的需求;紫云英油菜则具有较强的吸收难溶解磷素的能力等。所以,将需肥和吸肥特点不同的作物搭配种植,能互补地全面均衡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豆科与非豆科作物间混套作,作物之间还有互利作用。据维尔顿(A.G.Virtanen)研究,豆科作物通过根系分泌物可供给非豆科作物以氮素营养,而非豆科作物把豆科固定的部分氮素取走后,刺激和促进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如同一个化学反应的继续进行,必须把生成的产物取走,不然化学反应就会停止一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1964)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春玉米混作春大豆根系分泌物的关系证明,混作对玉米、大豆的生长发育都有良好的影响。在缺氮砂培条件下,大豆所排出的氮素中有90%被玉米吸收,混作玉米比单作玉米叶面积增大,干物质增加,根系发育良好,体内含氮量增加;而大豆由于根系分泌物的氮被吸收或受玉米分泌物的有利影响,根瘤数增加、总体积增大,植株含氮量提高,单株干重增加。此外,实行间混套作,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丘地区和沙土地区,还能增加地面覆盖度和地下根量,防止或减轻水土流失和风蚀。间(混)、套作时,作物的地下部分不可避免地也发生着水肥竞争,又称根竞争。如据试验资料,小麦套种棉花方式,在春旱的四、五月份内,套种棉行土壤含水量常较单作棉田少23%,旱情严重时,甚至要少45%; 5月中下旬,套种棉边行03Ocin土层的硝态氮含量仅为单作棉的37.5%。作物种间的水肥竞争强度与作物本身所处生育阶段和生长特性,不同种作物之间相隔距离、水肥供应以及种植密度密切有关。从作物生育阶段和生长特性看,竞争能力强的根系特点是:生长早、扎根深、分布广,侧根或根毛多,根的吸收能力强以及有较高的根/茎比或根长/根重比等。间(混)、套作时,竞争力弱的作物营养状况将变劣。作物种间的间隔距离(间距)对水肥竞争的影响与作物根系生长动态有关,一般作物根系吸收水肥后,在根和根系附近出现水肥梯度差较低的水肥贫乏区。根幼小时根域小,贫乏区也小。随着植株的生长,贫乏区不断扩大,相互连接时,竞争开始发展,根系重迭、特别是严重重迭时,水肥竞争加剧。例如:小麦拔节后,在预留套种带中套种棉花,由于小麦生长后期伸向套种带的水肥贫乏区距离约为33一40cm,所以将套种作物种在距小麦行33cm地方时,基本上可避开水肥贫乏区,受到的影响较小。但如将棉花正好套种在小麦的水肥贫乏区内,由于小麦处于生长盛期,对水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在水肥不足情况下,棉花则会发芽出苗困难,幼苗的竞争力也弱小得多,形成弱苗,或中途夭折。因此确定作物的适宜间距非常重要。在小麦收获前7一10天于行间套种王米的方式中,由于套种时小麦已基本停止从土壤中吸收水肥,因而即使玉米套在小麦水肥贫乏区内,在水肥方面也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又说明掌握套种时间也是缓和水肥竞争的重要方面。复合群体内作物种间水肥竞争的强度还决定于:一是水肥供应数量及供应的时机;二是单位面积内植株的密度。水肥量供应不足,不及时,种植密度大,水肥竞争就越激烈。而且间(混)套作时,为争取提高单位面积内的总密度,高位作物往往缩小株距,放大行距,使单株营养面积不均衡,从近似正方形改成为狭长形,从而加剧了作物种内对水肥的竞争。因此,在间(混)套作复合群体中,加强水肥管理,掌握合理的种植密度,确定作物种间的适宜间距,合理的确定套种时间,都有利于发挥营养异质效应,缓和水肥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