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公其非是于学校”是( )的观点。
A. 程颢 B. 周敦颐
C. 程颐 D. 黄宗羲
42. 不属于清末改革派教育主张的是( )。
A.“不拘一格降人才”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复兴“经世致用”学风 D.“师夷长技以制夷”
43.( )想建立一个“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
A. 颜元 B. 鲁迅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44. 以( )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提出了工人和农民的工读问题,另一方面也支持青年学生的工读互助实验,尤其号召知识青年到群众中去,初步提出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思想。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毛泽东 D. 陈延年
45. 设计教学法是( )依据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和桑代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
A. 班杜拉 B. 克伯屈
C. 皮亚杰 D. 卡特尔
4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教育思想。黄宗羲是我国明末清初具有民主教育色彩的教育家,他认为学校不仅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气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公其非是于学校”是他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独特贡献。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在学校中,大家共同议论国家的政事之是非标准,学校议政可以使上至朝廷命官、下至里巷平民逐渐养成普遍议政的风气,而不是以天子的是非为标准。“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基本精神,在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变国家政事是非由天子一人决断的专制局面。D项正确,故本题的正确答案选D。
4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清末改革派的教育主张。鸦片战争前夕,封建社会已显露“衰世”的景象,列强的炮火更加剧了清朝统治的危机。以龚自珍、魏源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行觉醒的知识分子,从训诂考据的圈子中挣脱出来,开一代教育改革之风。他们的变化教育主张是:①“不拘一格降人才”。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从不同类型人才的分工合作上,提出了一个由相、史、将、士、民、工、商等组合起来的人才整体结构形态。集中批判了以科举制度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和晋升制度,认为人才的多样化要求有一个“不拘一格”的选取人才的途径。②复兴“经世致用”学风。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是造成这种学治分离、学用脱节局面的原因,倡导有关民生日用的知识都是士人应当学习研究的。③“师夷长技以制夷”。鸦片战争的炮火硝烟造成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制夷”成为举国注意的焦点,“经世致用”思想也沿着制夷、悉夷、师夷的路径发展,其中“制夷”始终作为目标贯穿在发展过程之中。故ACD项属于清末改革派的教育主张,不符合题意。B项,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派别为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习西方的制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是清末改革派的教育主张,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选B。
4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康有为的教育思想。《大同书》是康有为代表作之一,书中康有为描述了一个“大同”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根除愚昧无知,教育昌盛,文化繁荣;主张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也消灭了家庭,儿童就是整个社会的儿童,对儿童的抚养和教育均由社会承担。C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4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思想萌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这一思潮的影响指导下,出现了工读互助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提出了工人和农民的工读问题,另一方面也支持青年学生的工读互助实验,尤其号召知识青年到群众中去,初步提出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思想。A项正确,故本题的正确答案选A。
4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设计教学法是克伯屈依据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和桑代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学生在自己设计、自己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并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主张从实际生活中获取学习材料,打破教学科目的界限,摒弃教科书;强调教师的责任在于利用环境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帮学生选择活动所需要的材料。这一教学法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摒弃传统教学形式主义,因符合国内教育界改革教学的强烈愿望,而深受重视。故设计教学法在中国的影响是持久的,直到1949年设计教学法始终是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师范学校中小学教学法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B项正确,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选B。
推荐阅读:
2025军队文职考试公告时间|报名时间|笔试时间|考试信息汇总
推荐查看!
军队文职公告 | 军队文职资料包 | 军队文职报考指南 |
军队文职25年笔试课程 | 军队文职历年考题 | 军队文职历年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