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是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的阶段性目标,也是网络舆情引导的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

A. 掌握舆情信息 B. 及时做出判断

C. 提出科学对策 D. 形成初步结论

32. 在新媒体环境下,( )需要更加注重网络传播特点,更加注重开放平等的意见交流态度和方式,更加注重信息内容的内在价值和逻辑力量,更加注重现实问题的解决和落实。

A. 新兴媒体话题设置 B. 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理

C. 舆论影响 D. 舆论生态

33. 直接导致“魔弹论”被否定的理论是( )。

A. 有限效果论 B. 新的强效力论

C. 适度效果论 D. 信源的可信性效果论

34. 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发展的轨迹,是从“人民报刊思想”到“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再到( )。

A.“党报思想”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C.“全党办报” D.“政治家办报”

35. 在进行财经报道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新闻工作者不应谋取和获得任何同报道对象有关的个人利益

B. 坚持财经信息传播的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尊重公众的公共经济权利,也尊重经济活动中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C. 严格遵守财经报道的法律规范,不得违反证券期货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信息披露原则

D. 编造并传播有关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泄露内幕信息

3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网络舆情相关知识点。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是极快的,一个小小的负面信息,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引发大面积的负面舆情。因此,舆情监测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舆情监测,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到舆情信息,及时地进行应对,避免舆情进一步扩散。一个有效的舆情监测需要有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这是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的阶段性目标,也是网络舆情引导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需要关注各种新闻媒体、社交平台、论坛等信息来源,通过技术手段将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从而发现潜在的舆情。其次,舆情监测还需要有实时的反馈机制。一旦发现有负面舆情,需要能够及时地通知相关的部门,让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应对。此外,舆情监测还需要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分析舆情的发展趋势和影响程度,做出更加精确的决策。故正确答案为A。

3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舆情引导相关知识点。在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引导需要更加注重网络传播的特点,把握网民情绪,注重开放平等的意见交流态度和恰当的事实公布方式,避免网络舆论向非理性的极端方向发展,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氛围。故正确答案为B。

3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传播学原理中的传播理论相关知识点。“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这种理论流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30 年代,但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逐渐被“有限效果论”所取代。故正确答案为A。

3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形成轨迹相关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形成,大约经过《莱茵报》《新莱茵报》和《社会民主党人报》这三个不同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期间的报刊实践和革命活动中形成的新闻思想,向我们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形成的历史轨迹,即从“人民报刊思想”到“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再到“党报思想”。

B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创立的一系列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新闻舆论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新闻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而持续深化拓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发展。

C项,1944年由《解放日报》在社论中首次提出,后毛泽东系统阐述了全党办报思想。D项,政治家办报思想是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闻采写相关知识点。本题是选非题,ABC选项均符合新闻采写相关报道要求。D选项,编造并传播有关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泄露内幕信息违反了新闻真实性报道要求。

推荐阅读:

2025军队文职中药学笔试跟练1

2025军队文职艺术基础综合笔试跟练1

2025军队文职审计笔试跟练1

2025军队文职社科笔试跟练1

2024年军队文职拟录用公示名单汇总

2025军队文职考试公告时间|报名时间|笔试时间|考试信息汇总

推荐查看!

军队文职公告 军队文职资料包 军队文职报考指南
军队文职25年笔试课程 军队文职历年考题 军队文职历年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