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提出了一个被称为“海恩法则”的关于航空界安全飞行的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
A.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D.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相关知识。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题干指出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是量的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引起严重事故。故正确答案为B。
12.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之所以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是因为( )。
A. 没有真正地理解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B.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在人们的思想中占据统治地位
C. 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拼命掩盖历史
D. 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及其规律相关知识。1937年7月,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
13. 辩证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点,认为认识是( )。
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 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1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及其规律相关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能把客观的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的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B项符合题意;A项“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和D项“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是能动反映的必要途径和内在环节;C项“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完全违背了能动的反映论原则。故正确答案为B。
14.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哲学角度分析“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最恰当的是( )。
A. 认识需要随着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B. 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C. 认识没有被不断的深化
D. 认识事物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及其规律相关知识。认识需要随着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但题干中并未体现。A项不符题意;“只缘身在此山中”体现了诗人无法识得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身处于庐山当中,无法全览庐山,受到了客观条件的制约。B项符合题意;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但是题干强调的重点不在此处。C项不符题意;题干中未体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D项不符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
15. 过去曾参的家在费地,费地有个跟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向曾参的母亲报告说“曾参杀人了!”时,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绝对不会去杀人的。”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参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参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墙逃走了。虽然曾参贤德,他母亲对他信任,但有三个人怀疑他杀了人,所以慈爱的母亲也不相信他了。以多数人的意见和感觉为标准判定真理,实际上承认了( )。
A. 真理和谬误有确定的界限
B.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
C.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D. 真理没有客观性
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及其规律相关知识。客观性是真理的根本属性。题干“曾参杀人”是以多数人的意见和感觉为标准判定真理,认为“集体的知觉”就是“实在性的证据”,属于主观真理标准论,就是否认真理客观性,把主观的东西当作真理的标准,用认识检验认识,从而无法划清真理与谬误的根本界限。D项符合题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与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第一,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第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但是这个条件不是多数人的意见和感觉。A、B、C项不符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推荐:
推荐查看!
军队文职公告 | 军队文职资料包 | 军队文职报考指南 |
军队文职25年笔试课程 | 军队文职历年考题 | 军队文职历年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