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是( )。

A. 作者、编者、读者 B. 策划、审读、编辑加工

C. 编辑、复制、发行 D. 编辑加工、整体设计、校对

1.答案:C。解析: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出版活动由编辑、复制、发行三个要素构成。作为一个完整的出版活动来说,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且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编辑”是指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作品复制和发行的前提,也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复制”是指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复本的工作。“发行”是指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2. 在我国当代,具有法律依据的出版定义是( )。

A. 出版就是书面作品的选择、制作与发行

B. 出版指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C. 把书刊、图画等编印出来

D. 出版是将已有的作品变成出版物的过程

2.答案:B。解析: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作品是出版的前提,编辑、复制是手段,向公众发行是目的。

3. 出版工作者在处理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稿件时,应该坚持的方针是( )。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质量第一

C.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D.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答案:D。解析:我国的出版物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包括古籍的整理和注释,外国作品的翻译和介绍,对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分门别类的研究等等。对这类稿件的处理,必须立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使它们能正确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4. 出版物的特殊性之一,是其使用价值( )。

A. 与社会效益相对立

B. 能产生利润,避免亏损

C. 既可能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用,也可能产生负面的社会效用

D. 与社会效益相一致

4.答案:C。解析:在一般情况下,一般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通常都能产生正面社会效用。出版物则不然。出版物的使用价值既可能产生正面社会效用,也可能产生负面社会效用。两者都不是个别的,而是比较经常的、普遍的。前者集中体现在优秀出版物中,后者集中体现在劣质出版物中。一本荒诞、淫秽的图书,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没有效用的废品。其实不然,它同样有使用价值,能满足某些人某种精神生活的需要,甚至还可能成为某些人竞相购买的热门商品。但是,这种使用价值是人们灵魂的腐蚀剂,具有负面社会效用。

5. 在历史上与书籍复制的关系最为密切并沿用至今的字体是( )。

A. 隶书 B. 行书

C. 楷书 D. 草书

5.答案:C。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立小篆(又名秦篆)。小篆形体更简单,结构整齐,写法规范。隶书是秦时源于民间的字体,将汉字变得更为简洁,更趋大众化,真正成为便于书写的符号。隶书到东汉中期出现的八分书,已与楷书比较接近,奠定了汉字的方块形象。后逐渐发展形成了以钟繇所书之字为代表的“真书”,即楷书,又称“正书”。自从楷书出现之后,汉字的字体趋于基本稳定。楷书沿用至今,在历史上与书籍复制的关系最为密切。

更多文职资料扫码直接领!

推荐查看!

军队文职公告 军队文职资料包 军队文职报考指南
军队文职25年笔试课程 军队文职历年考题 军队文职历年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