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解放军文职考试-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6-06-2810:54:29从课程的开发和管理主体角度上看,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①国家课程也称为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国家课程的主要特征有:1.权威性。课程编制中心的权威性来自政府赋予它们的职责以及法律赋予它们的合法性。2.多样性。课程编制中心可以为整个教育系统编制课程,也可以为某类学校或者几类学校编制课程,还可以为某个教育阶段或者几个教育阶段编制课程。3.强制性。在绝大数国家,课程编制中心负责编制的课程是强制执行的。②地方课程,由地方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结合本地的优势和传统,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并实施、管理。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课程能直接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有效地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形成课程的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地方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以合理利用和开发地方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强调因地制宜,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针对性和多样性。不过要遵循课程建设的内在规律,防止地方课程开发中的盲目性、随意性、简单化倾向。③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的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说来,它就是某一类学校或者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者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者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校本课程有诸多优势: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教师可以不断根据情况的变化修订校本课程;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由于校本课程鼓励师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既提高了课程的质量,也不断提高了个人的满意度。校本课程的不足之处在于:加大了各校之间的差异;参与的一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耗费的教育资源过高;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流动教师无法参与,势必影响到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

2017年解放军文职考试-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6-06-2810:53:12①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综合课程的益处:增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避免完整的知识被人为地割裂;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减少课程设置中的分科数目,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矛盾。通过综合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压缩课时,使学校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安排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综合课程的局限:容易忽视每门学科的自身逻辑和结构;它不可能像分科课程那样让学生深入到各学科进行系统学习;教科书的编写也难于找到一个能将有关学科真正融为一体的逻辑框架;教师要胜任该课程需要更广的知识和更强的能力。②分科课程也称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这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分科课程的优点:A、注重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B、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C、学校容易组织教学和进行课程评价。分科课程的不足:由于分科过细,造成学科间的相互隔离,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外部世界,影响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关注学科的逻辑体系,容易在教学时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学不断分化,使学校课程门类越来越多,且各自强调自身体系的完整,容易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017年解放军文职考试-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6-06-2810:53:49①显性课程,又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一般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显性课程的优点:课程设计与实施比较规范、严密,管理比较严格,容易引起学生、教师和学校领导的重视。显性课程的局限:课程门类、形式繁多,造成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压力较大;教育目的过于直率、明显,把握不好,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②隐性课程,又叫潜在课程、隐蔽课程、非正式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包括物质情境(学校或班级的建筑、设备)、人际情境(班级气氛、人际关系)和文化情境(校园文化、习惯、礼仪)等。一般说来,隐性课程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A、隐蔽性。隐性课程不像显性课程那样通过正式的教学来进行,而是潜伏在显性课程之后,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观念渗透到学生心灵,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B、非预期性。隐性课程也不似显性课程那样,能通过学生的反应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调节,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它在事先是难以预测、难以估计到的。C、两重性。隐性课程既能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又能对学生施以消极的影响,阻碍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隐性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整体性、易接受性、持久性。其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性的。设计良好的隐性课程具有积极的教育功能,可以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如果设计不良,建设不好,也可能发生消极作用,干扰或阻碍教育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