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东汉王朝-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25 17:02:06第一节 中央集权的发展与经济体制的更张一,东汉初期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西汉末年历时10年的大规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由于刘秀是利用起义军的力量登上皇位的,他懂得要以 柔道 治理天上,面对当时生产破坏,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凋敝的局面,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成为东汉王朝最迫切的问题.所以,在东汉初年,刘秀采取了以下政策.(一)释放奴婢.奴婢问题曾经是西汉后期的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王莽改制也企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未能奏效.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从公元26年到38年,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刘秀前后公布了6次解放奴婢,3次禁止虐待奴婢的诏令.这一政策的实行,对稳定东汉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社会经济起了很大作用,也使得东汉-代奴婢问题比西汉有所缓和.(二)度田.所谓度田,就是丈量土地,其中也包括核实户口.度田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租税和赋役的收入.刘秀在公元39年(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和检查户口,要各州,郡清查田地数量和户口,年岁,以便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同时也核查豪强地主的土地人口,以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度田遭到了豪强地主的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三)组织军队屯田.刘秀在河北站稳脚跟以后,在战争间隙,就组织军队屯垦,以保证战争的供给,减轻人民的负担.屯田的成功使刘秀在建武六年(30年)就宣布恢复 三十税一 的旧制. 三十税一 是西汉的赋税制度,在王莽掌权时遭到废除,刘秀在很短时间之内利用军队屯田使国家粮食储备增加从而恢复这种比较轻的赋税制度,不但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其政治上的影响也很大.(四)精兵减政.官多害民,自古皆然.东汉初年,由于连年的战争和灾荒使得人口锐减,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其户口情况较之西汉末年不过十之二三,相反当时的统治机构却和过去一样庞大.为节省开支,刘秀在公元30年(建武六年)下令裁并郡县,省减吏员,使 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节省了国家开支.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京剧的形成-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27 17:04:09一、京剧的形成花部和雅部的竞争,促成了各种声腔艺术的融合,京剧的形成正是在诸腔汇集的首都,逐步融合而成的剧种。它是由江南入都的徽班,以徽调吸收汉调,又接受昆腔、京腔、梆子腔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其衍变过程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徽班进京与称盛;徽汉合流;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等代表人物的出现。1、徽班进京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相继进京,其中 三庆班 对京剧形成贡献最大。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其实,这种说法不太科学,因为当时进京的徽班很多,不止这四个,另外,这四个班也不一定全出自安徽,以唱二黄腔为主。只是这四班唱出了名声,被人们习惯上连称了,后来安徽人入京渐多,加入这些班设,逐渐改变了它们的成分。徽班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三点:(1)以四大名班来说,都注重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各有擅长,满足观众的要求。当时谚语: 四喜的曲子,三庆的轴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 。(2)北京观众有达官显贵和贩夫走卒两个层次。徽班演出,有早轴子、中轴子、大轴子,剧目也不同,适应不同层次的观众。早轴子名角儿不登场,中轴子是名角儿的拿手戏,大轴子是本戏或连台戏。(3)徽班在声腔上兼收并蓄,起初二黄、昆曲、京腔、秦腔、小调诸腔杂呈,后来以皮黄为主,兼及其他,在剧目和舞台表演技艺上也集众所长。其多样性也就适应了观众多样化的需求,比昆班、西班(梆子班)具有优势。2、徽汉融合嘉庆、道光年间,当徽班在京极盛时期,又有汉调艺人搭徽班唱戏的事发生。最早见于记载的名演员是米喜子。道光年间,有名的汉调艺人有余三胜、王洪贵、李六。所谓楚调就是用湖广音演唱的皮黄腔,也就是汉调,它也称为徽班所唱声腔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开创了徽汉合流的总趋势。3、 三鼎甲 与京剧的确立道光以后,京剧在北京正式形成。老生三鼎甲 :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京剧的开山鼻祖。(1)余三胜:演唱抑扬婉转,流畅动听,擅长 花腔 ,曾有时曲巨擘之称。(2)张二奎:嗓音洪亮,行腔不喜曲折,而字字坚实,颠扑不破,对徽汉融合及语音的京腔化上都有所开拓、创造。(3)程长庚:虽出台在余、张之后,但舞台演出生活较长,既是三庆班第一老生,又是长时间掌管三庆班的班主,艺品、人品都令人钦佩。演唱字音清晰,行腔自如,高亢沉雄,韵味无穷,既重气势,又重韵味。为京剧的形成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