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9-19 19:55:49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一).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人们为什么具有某种行为倾向呢?按照现代 S-R 心理学家的观点,完全取决于先前这种行为和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如果学生因学习而得到强化,(如得到好成绩、教师和家长的赞扬等),他们就会有较强的学习的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如没得到好分数或赞扬),就缺乏学习的动机作用;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如遭到同学或教师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二).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人们试图实现人作为人的全部潜能的倾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才会寻求高级需要的满足。马斯洛对这七种需要进行了进一步的区分:位于需要层次图底部的四种需要被归为缺失需要,它是个体生存所必须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是这些需要一旦满足,个体有关这方面的动机就将减少甚至消失。如果所有的缺失需要都得到了一定的满足,那么个体将继续追求上面的三种高层次需要,这些需要被归为成长需要,它能够让个体生活得更有质量。与缺失需要相反,成长需要永远得不到完全的满足,实际上,求知和理解世界的需要满足越多,个体学习知识的动机越强。越是有才华、有成就的人,越觉得本领不足。其原因是知识的半径越长,所感知的未知世界就越多,故而越发觉得需要求知好学。(三). 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1.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论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取得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它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追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成就动机理论的特征是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理论。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其公式为:Ts=Ms Ps Is在这个公式之中,Ts 为追求成功的倾向,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①Ms 代表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是个体争取成功的相对稳定的倾向(用 TAT 主题统觉测验得到的);②Ps 代表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的期望;③Is 代表成功的诱因值,是对成绩自豪的感情,一个困难任务取得成功后体验到的自豪比一个容易任务成功后体验到的更大。Is 与 Ps 有相反的关系,也就是 Is=1-Ps,即当 Ps 值减小时,成功的诱因值增加。例如,个体预期自己成功可能较小的事情最后成功了,他将感到异常高兴。根据 Is 和 Ps 的关系以及这个公式,中等难度(即在个体看来成功概率约为 50%)的任务对学生最具有挑战性。2.归因理论代表人物:归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在其人际知觉的研究中首先提出的。后由韦纳对其进行了完善与发展。基本概念:归因是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断过程。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结局原因的推断的过程叫学业成败的归因。在各种有影响的动机理论中,归因理论可看作是最具有认知性的一派理论。其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韦纳对归因理论进行系统的探讨,他提出,归因可按三个维度分类: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表:归因类型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解放军文职人员招聘-军队文职考试-红师教育

发布时间:2017-08-28 21:59:04保持一定强度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有效必要条件。倘若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机,即使教给学生最好的认知策略,他们也无法应用。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既是教学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培养学习动机,主要有三条途径:第一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第二,引起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第三,强化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远景性学习目的的教育。学校和老师应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奋发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使之转化为推动其学习行为的强大动力。第二,提高教学艺术,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老师往往是吸引学生学习的直接力量,他们高超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能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即包括学年、学科等远期目标,也包括章节、课时等近期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和使用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一般说来具体目标的设置应以稍高于学生的原有水平为宜。第四,及时有效地回馈。回馈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活动的结果,它不仅能使学生纠正错误,澄清认识,还能起到激励作用。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进步了,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反之,也能起到鞭策和警醒的作用。作为教师,则应注意尽可能多的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多鼓励他们。第五,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运用奖励和处罚手段时应注意其合理性,避免引起学生的过度焦虑和其它不良反应。在开展竞赛活动中,鼓励学习竞争的同时,也要强调团结、合作以及帮助的重要性,力争做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